【知識點】嬰兒配方奶粉

是以牛乳為基礎的改造奶製品,使宏量營養素成分盡量“接近”於人乳,適合於年幼嬰兒喂養,為0~6個月嬰兒人工喂養的首選。

使用時按年齡選擇,一般按一平勺配方奶粉4.4g加溫開水30ml或一平勺配方奶粉8.8g加溫開水60ml(即重量比為1∶7)衝調成乳汁。

【知識點】嬰兒配方奶粉攝入量估計

一般市售嬰兒配方奶粉100g供能約500kcal(2092kJ),嬰兒每日能量需要量約為100kcal(418.4kJ)/kg,則每日嬰兒配方奶粉攝入量約為20g/kg;按規定調配,隻要奶量適當,總液量亦可滿足需要。

【知識點】添加過渡期食物(輔食)的原則: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應在小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逐步添加。

【知識點】添加過渡期食物(輔食)的時間和步驟

1~3個月汁狀食物,如水果汁、青菜湯、魚肝油和鈣劑;

4~6個月泥狀食物,如米湯、米糊、稀粥、蛋黃、魚泥、菜泥、果泥7~9個月末狀食物,如粥、爛麵、碎菜、蛋、魚、肝泥、肉末、豆腐、餅幹、饅頭片、麵包片、熟土豆、芋頭等。

10~12個月碎狀食物,如粥、軟飯、爛麵條、豆製品、碎菜、碎肉、帶餡食品等。

【鏈接】注意事項:小兒在患病或炎熱季節時暫不添加或更換新的食品,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原發型肺結核

【知識點】病理

基本病變為滲出、增殖與壞死;

滲出性病變以炎症細胞、單核細胞和纖維蛋白為主要成分;

增殖性改變以結核結節及結核性肉芽腫為主;

壞死的特征性改變為幹酪樣改變,常出現於滲出性病變中;

結核性炎症的主要特征是上皮樣細胞結節及朗格漢斯細胞。

【鏈接】典型的原發綜合征呈“雙極”病變,即一端為原發病灶,一端為腫大的肺門淋巴結、縱隔淋巴結。

【知識點】結核中毒症狀:多見,如低熱、納差、消瘦、疲乏、盜汗等,尚有睡眠不安、學習成績下降等,多見於年齡較大兒童。

【鏈接】當胸腔內淋巴結高度腫大時可產生一係列壓迫症狀:壓迫氣管分叉處可出現類似百日咳樣痙攣性咳嗽;壓迫支氣管使其部分阻塞時可引起喘鳴,有時產生肺氣腫,完全阻塞則導致局限性肺不張;壓迫喉返神經可致聲嘶;壓迫靜脈可致胸部一側或雙側靜脈怒張。

【知識點】實驗室檢查

結核菌檢查痰、晨起空腹胃液、支氣管洗滌液塗片或培養,尋找結核杆菌。陰性不能排除診斷抗結核抗體檢測可檢測血清抗結核抗體,血沉增快時提示有活動性病變,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和(或)由陰性轉為陽性。

【知識點】胸部X線檢查和(或)CT檢查:是診斷小兒肺結核的重要方法之一。最好同時做正、側位胸片檢查,對發現腫大淋巴結或靠近肺門部位的原發性病灶,側位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知識點】原發綜合征

肺內原發灶大小不一,70%在胸膜下,25%可見兩個或以上。

典型的X線表現為由原發病灶、局部支氣管淋巴結病變和兩者相連的淋巴管炎組成的啞鈴狀雙極影;原發灶大時可占一肺段甚至一肺葉,呈大片陰影,與腫大淋巴結陰影重疊。年長兒病灶周圍炎症較輕,陰影範圍不大,多呈小圓型或小片狀影;嬰幼兒病灶範圍較廣,可占據一肺段甚至一肺葉。

部分病例可見局部胸膜病變。

【知識點】支氣管淋巴結結核

炎症型淋巴結周圍組織的滲出性炎性浸潤,呈現從肺門向外擴展的密度增深陰影,邊緣模糊,此為肺門部腫大淋巴結陰影。

結節型表現為肺門區域圓形或橢圓形致密陰影,邊緣清楚,突向肺野微小型此型是近年逐漸被重視的一型,其特點是肺紋理紊亂,肺門形態異常,有時稍有增寬,肺門部周圍呈小結節狀及小點片狀模糊陰影。此型應緊密結合臨床、結核菌素試驗等分析,以免漏診。

【鏈接】以胸腔內腫大的淋巴結為主,而肺部原發病灶或因其範圍較小或被縱隔影掩蓋,X線片無法查出,或原發病灶已經吸收,僅遺留局部腫大的淋巴結,故在臨床上診斷為支氣管淋巴結結核。

結核性腦膜炎

【知識點】病理

腦膜病變:軟腦膜彌漫充血、水腫、炎性滲出,並形成許多結核結節。

腦神經損害:滲出物波及腦神經鞘,包圍擠壓腦神經,引起腦神經損害,常見麵神經、舌下神經、動眼神經、展神經等腦神經障礙的臨床症狀。

腦血管病變:可有急性動脈炎、腦組織軟化等變化。

腦實質病變。

腦積水及室管膜炎。

脊髓病變。

【知識點】分期

分期病程主要表現

早期(前驅期)1~2周小兒性格和精神狀態改變,如懶動、少言、易倦、精神呆滯、喜哭、易怒、睡眠不安等變化。同時伴有發熱、盜汗、消瘦、納差、嘔吐、便秘等。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多較輕微或非持續性,嬰兒則表現為蹙眉皺額,或凝視、嗜睡等。

中期(腦膜刺激1~2周腦膜刺激征、顱內壓增高、腦神經和腦實質損害、期)煩躁與嗜睡交替出現,以後逐漸進入昏睡狀態晚期(昏迷期)1~3周上述症狀進一步加重。患兒由意識模糊、半昏迷,繼而進入昏迷,頻繁發作陣攣性或強直性驚厥,明顯的顱內高壓表現,甚至出現腦疝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