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竹林讓人想到兩袖清風。
那一湖的風啊。何玫九到上方山必去看一看越公井,隻是湖水在一牆之外,她靜坐一會兒看碑廊,這塊碑上看到了潘儀鳳的名字,因為他的出現,何玫九再一次網上搜索豐豫義莊。
蘇州曾有多少座義莊都有過往,唯獨這座,‘貴潘’狀元潘世恩之子潘曾忻創辦,隻是隨著他的去世這座義莊也無聲,作為其子潘儀鳳的信息裏也經不起義莊的搜索,這座義莊到哪裏去了。
這碑上潘儀鳳是行走員外郎的四品官職,那義莊自散來去的結果可能性不大,即使是也該有個明確說明;有人說那時家族經濟開始衰弱下去的原因,且看向小匡廬的石佛寺,在李根源的訪古記裏,當時這裏有潘遵祁和潘儀鳳題的字,想來管理不善與經營不佳之外的原因,才是那座義莊消失於無聲的真正原因。
小匡廬下一小小少年空手捉蝴蝶,一邊石凳上是淡然等候他追逐累了回來的媽媽,看他如此,何玫九想到了政策的放開,這年紀的少年,如果有位姐妹兄弟,這樣的記憶一定很美好。
……想到此,何玫久想到一年前離開的烏鬆景,原來她去年的行程是嫁人了。
她曾是公司的文員,後追隨離開同一家公司的IT同事而離職,那先生注冊了一家IT服務公司,好景兩三年後男人需要資金選擇另抱,她需要家選擇另投。
隻是她的婚禮何玫九沒有參加,不參加的理由兩個‘不想’。原來烏鬆景的理想婚姻是有個愛自己的老公和自己的孩子,可她偏偏嫁給了一個離婚還有個兒子的靠近四旬的男人。正因這場人生還沒有開啟前她的態度讓何玫九對她疏遠了距離,又是女人常見課題。烏鬆景這樣說:
我不是他親媽,不嫌棄他已經不錯了;
他是你老公的孩子;
反正不是我生的;再說女人誰不能生……
孩子是誰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出社會有用的人才;
我隻培養我自己的孩子;
提前問一句,你怎麼知道你的孩子才值得培養;
這是他親生媽媽應該操心的問題;
你的孩子將來是要叫他哥;
我們的孩子再怎麼也不用別人來照顧;
他不是別人,是你老公的兒子;
別看你這麼說,表麵功夫,做不到的;
願你老公生意不敗,你也生個聰明寶寶……
如今一年過去了,她隻拿到了一張體檢報告單,她很難接受,她變得有些極端,有意無意把自己的不如意發泄到孩子身上,忙於生意的老公本來還沒注意到。直到有一天……
一個五旬的婦人登門拜訪卻自稱是小朋友的保姆。十歲的小家夥叫區賢葉,他有如見到親人一樣撲進這婦人懷中,親切地說:
奶奶;
小葉子,想奶奶了沒有;
想;奶奶別走;
奶奶過來買點東西,隔這麼近,就來看你了;
奶奶別走!
這話多有感情,隻是他那小眼睛看了一眼烏鬆景,直到區爸開車送這位保姆奶奶去車站,小葉子也是舍不得鬆手。在等候大巴車的到來,小葉子緊抓著的手顯得緊張,一切沒有逃過保姆的‘瞎猜’。
烏鬆景以前聽區爸說過孩子是保姆帶大的,那樣年紀應該和自己差不多,沒想到可以當自己媽了,父子倆想送就讓他們送去,因為她自己需要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