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家有度 郭聿翁開導偏有方(1 / 3)

烏鬆景低估了這位保姆奶奶在這家的地位,那可是孩子不到兩歲就帶起的人,那時小朋友還是懷中的小娃娃。

原來這是區爸的一次安排,因為有左鄰右裏也會說這孩子的新媽媽似乎不那麼關心這孩子,公婆有自己的老年生活,偶爾也會碰到一兩次也就隨口說說,區爸有那麼點不相信。

按說,小葉子的媽呢,早離開了,原因與區爺爺和區奶奶的態度有關。

不要張嘴隻要孫子不要兒子,會讓兒媳無處安身。

原來小葉子也有幸福的家,待小葉子不到半歲,區爺爺和區奶奶快樂地步入了老年生活,家裏基本上不顧,吃完飯就丟碗走了,家事與孫子的事全都丟給媳婦。隻是當著兒子的麵,父母又表現得很是樂於帶孫子,裏外不一的言語讓小葉子的媽媽有點看法。區爸忙於生意有一段時間沒有回來,沒想到區奶奶抱著孫子在懷說:

管他回不回呢,反正我有孫子!

區爸再一次選擇了聽不見,因為他疲於生意地回到家裏,多希望這是個溫暖的家,可以身心放鬆下來的家,而不是再添一層疲憊。隻是這份疏忽讓小葉子的媽媽心灰意冷地選擇了離開。

雖然後悔不曾用心聽小葉子媽媽離開前的說話,此後區爸還是留意了小葉子的成長,還好,小葉子有了個奶奶年紀的保姆,被照顧得很好,倒是區爺爺和區奶奶在保姆的言行中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往事不可追悔,保姆走後對小葉子很是關注,隻是當烏鬆景到來時,他們又恢複了不聞不管的老年生活。

烏鬆景被老公訓了一頓,收斂多了,現在一個人外出,總要問孩子想不想去,到哪兒都要帶上他。老公以為她變了,公婆以為她也變孝順了,偶爾想要開導她說的盡是:

女人不生孩子也沒什麼,不是已經有一個了。

這話烏鬆景聽得刺耳,雖說不生孩子的女人不是錯,可時刻提醒自己家裏有個孩子是什麼意思!

她聽著忍著委屈出現在周日的羽毛球聚會上,碰巧遇到了早早健身回來的郭聿翁,四人行。烏鬆景和封家齊坐在近隔欄的地方當起球童,嘴巴說著話與球速爭速度。郭聿翁看了她一眼,何玫九微笑點頭,邀請烏鬆景對訣,這拍拍拍很用勁,終是輸了三球。

付費打球時間過,郭聿翁用他那道家思想開導烏鬆景,聽得她一雙大眼睛一愣一愣的,終是‘道德經’三字清楚了她的聽路恢複了她的視線。

本想見好就收,一聽何玫九說他是三少從武當山回來,可以教學太極拳,有助於放緩心裏緊張與壓力,她還有拳譜時,郭聿翁這才明白:

原來上次三少說不想見的人不是胡老三,而是玫十三。

郭聿翁謝過大家的再邀請盡快逃離現場,看她們三人背包一扔,露天廣場對座,一場話題惹來烏鬆景竟然說著哭了,原因竟然是:

哥是三代單傳,現在生有個女兒,如果自己再不生一個,家不是從此絕了……

7:現在不是允許生二胎;

5:我嫂子說好不容易搬到城市裏,再生一個養不起;

9:那你何必管這閑事;

5:爸媽說要是我不生,就讓哥嫂家生一個給我養;

7:你爸媽也真夠厲害的,你哥家養不起,你就養得起;

9:你姓烏,你老公姓區,烏家的孩子給區家,誰同意了;

7:何況你家有孩子啊;

9:現在的女人思維好奇怪,老公的孩子哄得開心在先,一旦自己有孩子就把之前的孩子當成外人甚至是眼中盯;

7:看蘇軾的兩位夫人,今人都知蘇東坡卻學不得他的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