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領袖:獨裁為公(3)(1 / 3)

2000年時林淑如發現自己得了第二期的浸潤性腺管癌,雖經精心治療,仍然惡化。以前一心一意衝刺事業,和妻子聚少離多的郭台銘很快改變,經常帶著林淑如四處遊覽,而且專門選擇風景優美、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讓妻子放鬆。2004年,兩人同遊北海道,2005年,郭台銘又在宜蘭買了一大片農地,就因為覺得宜蘭的好山好水和新鮮空氣利於林淑如養病。而過去不打高爾夫球的林淑如,也在郭台銘的要求下開始揮杆,因為球場的綠意與開闊、適當的運動,都是癌症病人所需要的。

除了正規的治療,愛妻心切的郭台銘甚至希望借助形而上的力量留住林淑如,他聽信風水大師之說,買了許多據說能保佑平安的豪宅。以往郭台銘買的房子都是由喜愛藝術的林淑如一手打理設計,其中一處豪宅的管理人在林淑如過世後不勝唏噓地說:“這樓一直在等待林淑如的設計規劃,但買下後,夫人的身體絲毫不見好轉,房子也遲遲未能裝修,新房子永遠也等不到女主人了。”

其實,郭台銘夫婦對於這一天,也心裏有底。他們在有限的時光裏,盡量製造相處機會。一位鴻海老臣說:“這兩年夫人經常往龍華跑,就住在工廠宿舍郭董的601號房。有時候開會她也靜靜地坐在一旁。有一次,郭董接受采訪到攝影棚拍照,她一手打理郭董的穿著,還不斷安撫他的緊張情緒。她這樣撐著病體飛來飛去,無非是為了爭取多一點跟先生相處的時間。”

看不見的力量

廣達董事長林百裏評價郭台銘說:“20年前我就認識郭台銘董事長,20年後果然如我所預見的,郭董的夢想都一一實現了。郭董的成功,實在有賴於他個人超強的企圖心、遠大的使命感,以及堅韌不拔的毅力,使之終於成為台灣生產業的龍頭,也成為繼王永慶之後的企業經營之神。”

“我剛出社會時,就知道未來自己的名字很重要,所以,我苦練自己的英文簽名。多少年來我的重大契約,都是用相同的英文簽名完成的。”郭台銘說。

自信,是支撐郭台銘在商場征戰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就像阿裏山神木的種子,在天地間一種神力的吹拂感召下,複蘇、萌芽,挺拔茁壯,在陽光雨露和狂風暴雨中聳入雲天。正是這種力量,支撐郭台銘甘心忍耐20年的寂寞,默默打基礎,在經曆10年驚人的高速成長時,也能經受住成功的考驗。

郭台銘說:“成長來自什麼,胸懷千萬裏”、“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正是這種千萬裏的胸懷,讓他說出“富士康再大仍太小。”而“真正的英雄,是戰死在沙場上的人,而不是來領勳章的人。”“除非太陽不再升起,否則不能不達到目標。”

郭台銘認為,21世紀的幹部應該具備五個方麵的素質:專業知識和宏觀知識、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自我負責的心態、領導統禦的能力、接受挫折、挑戰失敗的勇氣。

這五條也是他的自勉之語。

自信和胸懷,成就了郭台銘和富士康,使其與眾不同,創造奇跡。

目光遠大:郭台銘就像一個商界“先知”,是當今最能洞察時代變遷的人之一。他總能嗅到別人看不見的機會,並且發現每一個成長的方向。早年,他沒有把剛剛積累起來的資金投入到火熱的房地產中,而是去買當時難以見效的模具設備,傻勁中透露出別人所沒有的遠見。在台灣當局還不準台灣企業到大陸設廠的時候,他就大舉進軍大陸,奠定了超越其他企業的基礎。多年來,他收斂起年輕時好動的個性,一心做好代工,把心思全心全意放在客戶和生產上。不躁進,不隨市場起舞,每一步棋背後,都充滿了謀略。

眼光獨到:在變化多端,紛紜繁雜的電子信息時代,郭台銘能透過重重迷霧,發現最傳統的機械加工、最基本的模具工藝的價值,運用幾萬大軍,傾全力把模具做精做細,打紮實製造業的根本和基礎,達到了“以不變應萬變”的境界。在成千上萬的電子零部件和產品中,郭台銘能發現連接器的作用神力,並布下8000多個技術專利,讓其成為在電子信息產品中四通八達的橋梁。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郭台銘的“支點”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