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還說:“我覺得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自己的嗜好,頂多打一場球、遊個泳放鬆一下自己,就夠了。我對於挑戰困難的工作比較有興趣。像現階段,我經營一個公司,一定把它做得很好,有世界級的競爭力,這就是我的理想。”
在5元理發店裏理發
有人會說,郭台銘辛苦,因為他是老板,大家辛苦是為他創造財富,他能夠享受財富。
而事實上,郭台銘不但是一個工作狂,也是一個除了視工作為享受,除此之外不懂得其他享受的人。
郭台銘不穿名牌,手腕上沒有手表,更沒有勞力士。在工廠裏,郭台銘也是穿藍色的工裝,步行上下班。在富士康園區內有一家理發店,專門為打工仔、打工妹理發,5元錢理一次,有時也能看到郭台銘在這裏理發。這是郭台銘的傳統,過去在台北,頭發長了,就找一家台灣街頭巷尾常見的家庭理發店,抓住小小空檔在司機驅車經過時快速料理一番。
請客戶吃飯,郭台銘毫不吝嗇,盛情款待,但個人吃飯卻很不講究。如果開會到中午,就到食堂訂盒飯。與經理們吃飯,他時常動幾筷子就不吃了,然後忙著催廚房上菜。等大家都吃飽了,他再把每盤剩下的菜倒到自己碗裏一拌,呼嚕呼嚕吃下去。
在台灣土城,要想找到郭台銘的辦公室,要通過工廠出貨碼頭邊的一扇小門,再爬三層樓梯,經過昏暗的走廊才能到達。
而現在郭台銘待得時間最長的深圳龍華富士康總部的辦公室,是早年園區開工建設時留下來的鐵皮房,兩張簡易的電腦桌拚在一起,一台電腦,一部電話,其他的就是文件和書,坐的是一把鐵椅子,而這把椅子也是十多年前從餐廳搬來的。可以說,郭台銘的辦公室是企業家中簡陋的。
郭台銘認為自己的辦公室必須設在車間裏。他說,富士康董事長的辦公室大可擺在現代化城市最繁華商圈摩天大樓的頂樓,俯看燈光燦爛的夜景和車水馬龍的街景,並且打電話到工廠敲桌子罵人。可是我們是製造企業,我必須在車間裏,跟工廠在一起,跟同仁在一起。
郭台銘還介紹,有十多年的時間,他根本就沒有固定的辦公室,連固定的辦公桌都沒有,哪個單位需要督導,就搬過去。當年剛引進連接器技術時,常做到半夜還達不到客戶的要求,他曾經把辦公桌放在衝壓生產廠領班的桌子旁邊,監督指導,跟大家一起討論改善。領班的辦公室,用木板隔出一個小空間,就成了他的會議室。這樣堅持了六個月,讓衝壓技術提升到國際水平。
人生三階段
郭台銘曾經多次講過他的人生三階段:
“為錢而活”:開始創業的第一階段是“為錢而活”的階段。在他看來,雖然金錢並不代表一切,但是有時候金錢卻可以代表成功,而成功就代表了自我肯定。“沒有錢就代表沒有權,很多想做的事情都沒法去做。所以我年輕的時候就想著怎麼努力賺錢。”“人為錢工作容易疲勞。”當年處於第一階段的郭台銘自然也會遭遇到倦怠的打擊,不過他堅信在第一階段必須全力以赴,否則不會得到能力的認同,也就不能擁有可支配的資源,所有的理想都成為空談。
“為理想而活”:“當你有了支配金錢和支配很多資源的能力時,你的理想就能付諸實施。所以我現在有很多理想都可以實現。”顯然,“為錢而活”的第一個20年,郭台銘的目標實現了。如今,他可以自豪地說,自己與企業一同進入了人生第二階段:為理想而活。“我目前在集團每年的年薪隻有一元台幣,而每年會拿很多股票給員工分紅,還在社會上捐款,就是因為我今天已經離開了為錢而做的階段,現在是為理想而活。”他稱在過去的多年裏,集團經曆了各種困難,經濟不景氣、物價高升、沙土風暴,美國“9·11”等等,但都未受到影響,主要是因為有理想。現在富士康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商,不過郭台銘仍有更大的目標。據他透露,自己的理想是希望企業可以橫跨世界幾大洲、涉及不同領域,而且在這些領域都能做到前三名。
“為興趣而活”:已在商界馳騁30多年的郭台銘,現在正期待著人生第三階段的到來。他說,到時候就會宣布退休,到那時會有一些理想的色彩,為興趣而活,“把理想和興趣結合起來工作,我相信那時的我會永不倦怠,死而無憾”。
“打不死的蟑螂”
郭台銘自稱是“打不死的蟑螂”,曆經挫折艱險,大難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