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齊季女。是那齊國美姑娘。
小姐出嫁是一件喜事,姑娘們一邊手不停摘,一邊愉快地用詩歌對答,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語言靈活多變,幽默詼諧,生動地傳達出了姑娘們快活的心情和對新娘子善意的調侃,也把采、采藻、祭祀這種簡單、習見的活動,描寫得曲折有致、波瀾迭起,令人不能不歎服詩人的“意匠經營”。程俊英《詩經注析》評曰:“此詩連用五個‘於以’,一個‘誰’,一問一答,氣勢壯闊,如黃河之水,盤渦轂轉,群山萬壑,奔赴荊門。”
《齊風·還》以輕鬆、愉悅的筆調,描寫了兩個獵手的一次會麵:
【原文】【今譯】
子之還兮,你的動作多麼敏捷,
遭我乎峱之間兮。我們相遇峱山之間。
並驅從兩肩兮,並駕齊驅追趕野獸,
揖我謂我儇兮。態度謙和,誇我藝高強。
子之茂兮,你的儀表多麼英俊,
遭我乎峱之道兮。我們相逢在峱山道上。
並驅從兩牡兮,並駕齊驅追趕野獸啊,
揖我謂我好兮。彬彬有禮,誇我藝不凡。
子之昌兮,你的風采多麼動人,
遭我乎峱之陽兮。我們相識在峱山南邊。
並驅從兩狼兮,並駕齊驅追趕狼群,
揖我謂我臧兮。謙虛有禮,誇我勇猛又靈便。
英俊勇武的獵手們騎馬馳騁在高山峻嶺之間,偶爾邂逅相遇了,便友好地並駕齊驅,一齊追逐野獸,彎弓搭箭,呼嘯生風,英氣勃勃。獵罷歸來,懷著勝利的喜悅,互相祝賀,互相讚揚對方的武藝超群,勇猛善戰。吳闓生《詩義會通》評此詩雲:“舊評,飛揚豪駿,有控弦鳴鏑之氣。‘揖我’二字,渲染法。”詩的確傳達出了獵手們英姿颯爽的精神。這首詩熱烈激昂的情調,和前麵的《芣苢》、《十畝之間》、《采》相比起來,恰恰是陰柔和陽剛兩種美的展現。
《詩經》中的“勞者”很多,涉及各個層麵,《詩經》裏的勞動之歌,也是風姿各具,所謂“春蘭秋菊,各一時之秀也”。當我們讀到《詩經》以後的田園詩,我們往往會想起這些古代的詩人在這個領域中的開拓之功。
第三節婚戀之歌
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婚姻愛情都是詩人反複吟詠的主題。《詩經》中歌吟愛情的詩篇特別多,也特別優美。無論是吟唱初戀的兩情相悅,還是申訴婚姻的不幸悲傷,每一首都發自詩人的肺腑。經曆過二千多年歲月的洗禮之後,它們依然強烈地撥動著廣大讀者的心弦。請看膾炙人口的《周南·關雎》:
【原文】【今譯】
關關雎鳩,雎鳩歡快的對唱,
在河之洲。在河邊的小洲上。
窈窕淑女,賢淑美麗的姑娘,
君子好逑。是君子的好對象。
參差荇菜,長短不齊的荇菜,
左右流之。或左或右地摘采。
窈窕淑女,賢淑美麗的姑娘,
寤寐求之。白天黑夜都把她想。
求之不得,求她求不到啊,
寤寐思服。白天黑夜把她思念。
優哉悠哉,思念沒個頭啊,
輾轉反側。翻來覆去不能成眠。
參差荇菜,長短不齊的荇菜,
左右采之。忽左忽右地摘采。
窈窕淑女,賢淑美麗的姑娘,
琴瑟友之。彈琴鼓瑟使她開懷。
參差荇菜,長短不齊的荇菜,
左右芼之。這兒那兒地摘采。
窈窕淑女,賢淑美麗的姑娘,
鍾鼓樂之。敲鍾擊鼓讓她愉快。
詩人熱戀著一位在河邊采荇菜的姑娘。當他看到河中小洲上有一對雎鳩,正在親熱的唱和,不由觸景生情,想起賢淑端莊的心上人。他對姑娘的思念是那麼執著、熱烈、坦率,情不自禁唱起了這首不朽的戀歌。他訴說自己因為思念過切,輾轉反側,難以成眠,他甚至想象要擊鼓鳴鍾,彈琴鼓瑟,讓心愛的姑娘開心、愉悅。這種熱烈、纏綿的對愛情的詠唱,哪個姑娘聽了不為之動情呢?這種殷切、善良的對愛情的期待,哪個男子聽了沒有同感呢?
《靜女》是邶地的民歌。一對沉浸於愛河中的青年,相約在城邊幽會,男青年到了約會的地點,一看不見姑娘來,心中焦灼,便唱了起來:
【原文】【今譯】
靜女其姝,心愛的姑娘多麼美麗,
俟我於城隅。她約我等候在這裏。
愛而不見,故意躲起不露麵,
搔首踟躕。讓我心神不定抓頭皮。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都是後代詩人筆下所描繪的才子佳人幽期密約的情境,的確富有詩情畫意,但卻不夠活潑,不夠熱烈。你看《靜女》一開始就把小兒女之間的健康、活潑、熱戀的心態端獻了出來。
詩第二章寫調皮而多情的姑娘終於露麵了,氣氛也隨之活躍了起來:
【原文】【今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