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3 / 3)

掌握調節員工衝突的技巧

“家和萬事興”不僅適用於家庭,也適用於任何組織。但不管什麼組織,衝突總是存在的。衝突是由於雙方的觀點、需要、欲望、利益或要求的不相容而引起的矛盾。衝突的產生不僅使個體體驗到一種過分緊張的情緒,而且還會影響正常的組織活動與組織秩序。管理者麵對衝突,絕對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貿然行事,而要想方設法及時控製與解決。

當衝突雙方勢均力敵時,當時間要求過緊,需要一個權宜之計時,妥協是最雙贏的解決方式,此時衝突各方都滿足了自己的利益,開誠布公地討論,積極傾聽並理解雙方的差異,對可能的解決辦法進行仔細考察。當衝突各方都希望雙贏的解決方法時,合作是他們的最佳策略。

有一家公司趙總在下班後,告訴員工張鎮,客戶部將新來一名客戶主任。趙總的用意很明確,希望張鎮與新主管好好配合,不要處處鋒芒畢露。

張鎮雖然沒說什麼,趙總卻能明顯感覺到他的不快。張鎮也算是跟著自己打天下的關鍵人物了,盡管隻有兩年資曆。而趙總也很想讓他頂上那個職位空缺,但張鎮缺乏計劃性,情緒也不太穩定,並不適合擔任管理職務。而新來的李主任,無論是人品還是能力,趙總都十分滿意。

很快,李主任走馬上任了。“看上去她不過30出頭,資曆也不見得比我老,”張鎮心裏倒是踏實了許多。接下來,李主任開始安排具體任務,她策劃了季度營銷活動計劃,每個客戶專員都將投入到這項活動中。“現在是銷售淡季,花那麼大精力促銷不見得有效。”張鎮當場就表示了質疑。

李主任闡述了她的理由,大家還是很信服的。“但你剛來時間不長,對我們的產品又了解多少?”張鎮還是向李主任“宣戰”了。

從此,客戶部就經常上演張李之爭,一批老員工傾向於支持張鎮,而支持李主任的也不少。趙總分別找兩人談話,提醒他們注意溝通方式和方法。可張鎮並沒能被“溫情”感動,依舊叛逆勁十足,李主任也十分鬱悶,工作總不在狀態。兩人最近又爆發了爭吵,關係處得形同陌路人。

趙總夾在兩位員工之間,感覺自己就像個救火隊員。

在這個例子中,矛盾出現的範圍集中在張鎮和李主任之間,還處於比較小的圈子內。此時,管理者一定要化解兩人之間的衝突,不能任其發展下去,可以把他們倆召集到一塊,來一次“無邊界”會議,大家彼此坦陳對對方的看法,管理者作為中間人可以進行公開調解。這樣,有利於問題公開化,當事人也能領會管理者的一片苦心。

如果員工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再美好的目標和願景也都難以調動他們合作的願望與熱情,那就徹底把他們分開。讓他們都能最大限度地自主完成工作任務,減少他們在工作中相互依賴,以及相互幹涉的可能。

也許還有比上述情況更糟的局麵出現,作為管理者也沒有什麼高招使局勢緩和,那麼不妨就靜觀其變,隻要事情沒有嚴重到影響工作的地步。看來,“家和萬事興”不僅適用於家庭,對管人者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

具體地說,管理者采用什麼手段或技術來減弱衝突呢?以下有幾種解決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長處和短處,沒有一種辦法是放之四海皆準的。

通常情況下,化解員工之間的衝突應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讓員工清楚地知道你十分重視合作的意義

工作中像席強和李主任之間這樣格格不入的同事關係還真不少見。同事之間每天相處的時間往往比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還長,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必須正視並且重視這種關係。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合作是發展的趨勢,任何人都不能改變。

(2)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

席強可謂是新新人類的代表,他認為你非要請個外來和尚,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因此心存不滿。在他和李主任的爭執中,他也會覺得你是站在李主任的立場上,幫她說話。而李主任也許會認為你念及舊情,不完全信任她。在員工爭執中,管理者應該平等地對待所有的人,給他們以同等程度的重視,不要讓哪一方受到冷落。把自己客觀中立的立場準確地傳達給對立的雙方。

(3)向對立雙方闡明自己的看法

有時,來自於上級的命令是最能奏效的方法。你可以找個機會和李主任與席強麵對麵坐下來,向他們解釋,他們之間的意見不和與矛盾給整個部門工作帶來了什麼影響;告訴他們,不少員工都反映現在工作氣氛很壓抑。如果他們都想業績朝著好的方向努力,就應平和地麵對彼此的衝突。

當然,解決衝突的過程中,應該給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

(4)製定共同的目標

共同的願景目標有助於吵翻了的員工重新靠近,你可以讓他們一起挑選一個難纏的大客戶,或者共同策劃一個新的營銷活動,也許在共同作戰的過程中,他們早已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悄悄地化幹戈為玉帛。

員工麵前要堅決果斷

精明強幹是管理者最為重要的內在氣質之一。無論是說話、辦事還是決策,管理者都要做到幹脆、利落,不猶豫不決,不拖泥帶水,不朝令夕改。這是一個優秀管理者才能、魄力最直觀的表現,對提升自我形象具有尤為重要的作用。

在對員工演講、做報告時,管理者要果斷威嚴,有震懾力。不管在哪種情況下,講話要一是一,二是二,切忌含糊不清。跟員工交談時,即便員工一方處於主動,管理者聽取對方談話,也切忌唯唯諾諾,被對方左右。如果對方意見與自己意見相左,可以明確給予否定,如果意識到員工意見確是對企業對自己有利的,也不要急於表態。可多思考少說話,也可以用“讓我仔細考慮一下”或“容我們研究、商量一下”等語句來結束談話。這樣,一方麵可以有時間從容仔細考慮是取是舍,比草率決定要好;另一方麵,這在無形中也增加了自己的權威。

不能做到堅決果斷的管理者,往往給人以懦弱無能的感覺,那麼這樣的領導在員工心裏的印象可要大打折扣了。管理者要時常做出各種決定,而做出這些決定都是需要勇氣的。當信息完全準確時,易於做出正確的決定,但當信息難以得到時,你簡直就無法做出取舍。這是考驗你的時候,一雙雙眼睛正盯著你,在等你做出一個決定,你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這些都表明這位管理者心中無底和內心的恐懼。此時你隻有一個選擇:堅決果斷地做出決定,用智慧給大家指明一條出路。如果一再猶豫,坐失良機,今後大家對你的印象會如何?沒有人會尊敬或跟隨一位膽小的管理者。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做一個英明的決斷,對你日後的感召力、影響力,其效果會強於你平日長時期的外在表現;倘若你平時派頭十足,一到關鍵時刻卻疲軟,那麼這個反差隻會給你周圍的人留下笑柄。

僅僅是堅決果斷,還不足以打造出自己精明強幹的氣質,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點一滴中你都需要一些手段來包裝自己,在員工麵前強化自己領袖氣質。以下這些手段非常有效,管理者不妨酌情運用:

開始講話之前,將要講的內容擬好幾個要點,可以使員工產生你頭腦清晰靈敏的印象。

凡事歸納成幾個要點,可以顯示你具有很強的歸納能力。

把一件事情在三分鍾內敘述完畢,這是精明幹練的管理者的說話秘訣。

在會議的最後作好總結性的發言,可以給員工留下管理者具有深厚功底的印象。

為了使自己的話更具說服力,借用古語或名言來表達是個好方法,員工會覺得你知識淵博,很有文采。

使用極其明確的數字,可以讓員工覺得你思維周密。

探討自己專業範圍裏的話題時,不使用專門術語比較會使員工對你產生好感。

對於一些暢銷書籍可以不必詳看,但必須表示出予以關注的態度,可以給員工留下你緊跟時代潮流的印象。

與員工共餐點菜時,如果猶豫、遲疑不決的話,很容易被認為是沒有決斷力的人。

在約定見麵時,先看看記事簿後再決定時間,可以表現出一副忙碌的樣子。

把寫滿約會事項的記事簿“無意”地讓對方看到,可以顯示你的細心周到。

為了讓人看出自己是個從容不迫的“人物”,盡量放慢動作可以達到效果。

背著光線麵向員工時,可以使自己看得比實際上更高大。

業餘特長遠離自己的工作範圍,會給員工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了使員工看出自己能力不凡,在宴會等場合與要人相鄰而坐。

坐著的時候,保持挺直端正的姿勢,可以顯示你是個“意誌堅定者”。

一麵注視著員工的眼睛一麵交談,能使員工覺得你誠懇正直。

與人約定時間時,不約定“幾點整”,而約定“幾點幾分”,更容易做認為是有魄力的人物。

當然,管理者在運用以上手段時,一定要顯得自然,萬不可流露出做作之態,否則,會適得其反。若想在員工麵前長久地樹立起自己的高大形象,就必須把上述這些辦法反複運用,並且形成一種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既然已經習慣了、自然了,那就不會顯得做作,時間一久,這種精明強幹的氣質也就刻在了自己的骨子裏。如此一來,贏得員工的心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