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鍾看透對方心理11(1 / 3)

第十章 識別小人真麵目

1.如何看清小人

小人人“小”能量大,千萬不能小瞧。

同小人辦事若處理不好,常常要吃虧。“小人”沒有特別的樣子,臉上也沒寫上“小人”兩字,有些小人甚至還長得既帥又漂亮,有口才也有真才,一副“大將之才”的樣子。

不過,小人還是可以從其行為中分辨出來的。

從總體上來說,小人就是那些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目的的人。所以他們的言行有以下的特點:

1.造謠生事

他們的造謠生事都另有目的,並不是以此為樂。

2.挑撥離間

為達到某種目的,他們可以用離間去挑撥同事間的感情,製造他們之間的不和,好從中取利。

3.阿諛奉承

這種人雖不一定是小人,但這種人很容易因得上司所寵,而在上司麵前說別人的壞話則很有殺傷力。

4.陽奉陰違

這種行為代表他們這種人的辦事風格,因此他對你也可能表裏不一。

5.趨炎附勢

誰得勢就依附誰,誰失勢就拋棄誰。

6.踩著別人的鮮血前進

利用你為其開路,而你犧牲他們是不在乎的。

7.落井下石

你如果不小心掉進井裏,他會往井裏扔幾塊石頭。

8.推卸責任

明明自己有錯卻死不承認,硬要找個人來背罪。

事實上,小人的特點並不隻這些,總而言之,凡是不講法、不講情、不講義、不講道德的人都帶有小人的性格。

和“小人”辦事講究以下幾個原則:

1.不得罪

一般來說,小人比“君子”敏感,心理也較為自卑,因此你不要在言語上刺激他們,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們,尤其不要為了“正義”而去揭發他們,那隻會害了你自己!自古以來,君子常常鬥不過小人,因此小人為惡,讓有力量的人去處理吧!

2.保持距離

別和小人們過度親近,保持淡淡的同事關係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疏遠,好像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似的,否則他們會這樣想:“你有什麼了不起?”於是你就要倒黴了。

3.小心說話

說些“今天天氣很好”的話就可以了,如果談了別人的隱私,談了他人的不是,或是發了某些牢騷不平,這些話絕對會變成他們興風作浪和有必要整你的的資料。

4.不要有利益瓜葛

小人常成群結黨,霸占利益,形成勢力,你千萬不要靠他們來獲得利益,因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們必會要求相當的回報,甚至粘著你就不放,想脫身都不可能。

5.吃些小虧

小人有時也會因無心之過而傷害了你,如果是小虧就算了,因為你找他們不但討不到公道,反而會結下更大的仇。

並不是說做到了以上五點,你與同事中的小人們就彼此相安無事,但至少你可以把小人對自己的傷害降至最低。

2.如何識別朋友中小人

人最容易在自己最好最親密的朋友身上吃虧。

正如安全的地方,人的思想總是鬆弛一樣,在與好友交往時,你可能隻注意到了你們親密的關係在不斷成長,每天在一起無話不談。對外人你可以驕傲地說:“我們之間沒有秘密可言。”但這一切往往會對你造成傷害。

波爾美上大學後便違背了父母的意願,放棄了醫學專業,專心於創作。值得慶幸的是,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知名的專欄作家郝嘉,她們成了知心朋友,無所不談,郝嘉悉心指教,波爾美不久便寄給了父母一張刊登自己文章的報紙。一個人在挫折時受到的幫助是很難忘的,更何況是朋友,波爾美與郝嘉幾乎合二為一了,一同參加雞尾酒會,一同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波爾美把郝嘉介紹給她所有認識的人。

但這時郝嘉麵臨著不為人知的困難,她已經拿不出與名聲相當的作品了,創作幾乎枯竭了源泉。

波爾美把她最新的創作計劃毫無保留地講給郝嘉聽時,郝嘉心裏閃過了一絲光亮。她端著酒杯仔細聽完,不住地點頭,罪惡想法就產生了。

不久,波爾美在報紙上看到了她構思的創作,文筆清新優美,署名是“郝嘉”。波爾美談到她當時的心情時說:

我痛苦極了,其實,如果她當時給我打一個電話,解釋一下,我是能夠原諒她的,但我整整麵對報紙等了三天,也沒有任何音訊。

半年之後,我在圖書館遇到了郝嘉,我們互相詢問了對方的生活,以免造成尷尬,然後,很有禮貌地握手告別。

自那件事以後,我們兩個人全都停止了創作。

好友親密要有度,切不可自持關係密切而無所顧忌,正如中國一句古話“見麵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親密過度,就可能發生質變,好比站得越高跌得越重,過密的關係一旦破裂,裂縫就會越來越大,好友勢必會成冤家仇敵。

也許有一天,你興衝衝地闖進了朋友的家裏,一見麵甩著自己頭發上的雨珠,一麵高聲喊叫,而你的朋友卻慌慌張張地藏著什麼東西。此時,請你不要追問,因為這是他獨有的秘密,你更不要因此而認為他有意疏遠你,不相信你。

心中藏著屬於自己秘密的人會認為,這是他們的權利,朋友沒有必要占有它。

朋友要保守秘密並不是對你的不信任,而是對自己負責。你同樣也需要保守自己的秘密,這一切並不證明你和好友之間的疏遠;相反,明智的人會認為,如此對方的友誼更加可靠。斤斤計較,你一定會失去好友。同樣,在你朋友覺得難為情或不願公開某些私人秘密時,你也不應強行追問,更不能私自以你們的關係好而去偷聽看或悄悄地打聽朋友的秘密,因為保守秘密是他的權利。一般情況下,凡屬朋友的一些敏感性,刺激性大的事情,其公開權利應留給朋友自己。擅自偷聽或公開朋友的秘密,是交友之大忌。

3.如何識別生意場中小人

行騙者與受騙者是對立的統一。世上沒有行騙者,哪會有受騙者;而沒有受騙者,行騙者也沒有立足之地。巴爾紮克曾說過:“傻瓜旁邊必須有騙子。”這話並不一定說凡受騙的都是傻子,但這話卻講出了騙人的與被騙者之間的辯證關係。

人們之所以受騙,總有其受騙的原因,或者說,受騙是由於沒有必要的防騙能力。因此,要想不受騙,就必須提高你的防騙能力。

現在要問:受騙能夠防止嗎?回答是肯定的。一個人隻要具有一定的防騙能力,就可以防止受騙,或者說可以少受騙,避免受大騙。

地產業在香港可稱最大的交易。有一次,某金融公司從內地到香港與某大廈賣主接觸,開始整座樓房的開價是1.78億港元,某金融公司認為偏高,經過幾次洽淡,雙方各持己見,於是商定第二天下午繼續談判。次日,他們在一間會客室商談。忽然有幾個大亨打扮的人走進來,神秘地與樓房賣主說話,雖然聲音壓得很低,但仍可以聽見說的內容,請賣主將樓房價格升到1.8億元成交。賣主將來人打發走之後,對某金融公司人員說:“剛才說的話,你們可能聽到了,他們開價1.8億我都不答應,而給你們1.78億,這是考慮你們是祖國親人,我們應表點愛國心。”因為某金融公司早聽說有買樓房被詐騙之事,所以看到港方的活動,仍不為之所動,經事後了解,來的幾個大亨,原來是賣主一方的人,這是他們設的一計,以此誘騙某金融公司上鉤。

這裏,某金融公司到香港去買樓房,與賣主進行談判,雙方關於價格問題各持己見。在談判過程中,來了幾個大亨裝做買主,其實是演戲讓某金融公司看的。因某金融公司事先聽說有賣樓房詐騙之事,才未上當。由此看來,在與他人交易過程中,如果事先有思想準備,能時時事事提防,則可有效地防止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