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行為辯真偽
1.從坐姿看內心
正確的坐姿可以給人以端莊、穩重的印象,使人產生信任感。另一方麵,它也可以給交談帶來方便。其實,坐姿本身也在傳遞著對方性格的信息。因此,我們在考察他人性格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座位的物理距離。
從這種距離的大小,可以判斷對方主觀意識上侵犯他人領域的程度,從而能探知對方的一些心理想法,知道這類人是什麼樣的性格。
2.座位的方向含義。
座位的方向有兩個:一是坐在談話者的正對麵,再就是坐在談話者的旁邊。坐在正對麵或是旁邊,其表現出來的人的性格就不同。
3.深坐與淺坐的狀態。
人一旦心情輕鬆,就會深坐在椅子上,同時伸出腳,很悠閑,表示不會立刻站起。心情緊張的人,則會淺坐在椅子上,同時兩腿並攏,長期處於打算隨時離開座位的狀態。
下麵我們就從以上三個方麵入手,闡述如何探知他人性格的方法。
距離:與別人交談時,有的人喜歡身體姿勢前傾,與別人的距離近乎為零。這種人性格屬外向型的,他們容易合群,善於與他人溝通,對自己的想法不保留;但這種人警惕性不高,容易相信別人,會輕易暴露缺點。而采取與談話者遠距離姿勢的人,這種人大都冷漠刻板,狂妄自大,這種人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想法,警惕性高,不願意主動與他人交換意見。
方向:交談時坐談話者正對麵的人,其性格一般比較剛烈勇猛、敢於冒險,這種人的競爭意識強烈,社會適應能力很強。這種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武斷行事,容易走向極端,獨斷專行。與此相反,把位置選擇在談話者身旁的人,一般比較柔弱,容易理解人。這種人做事比較謹慎,沒有把握成功的事他們是不會輕易行動的。
深淺:深坐的人的性格希望自己居高臨下,有一種強烈的控製欲;而淺坐的人,坐在位置上常感不安,無意識中會表現出一種服從對方的心理來。
除了上述以外,關於坐姿的其他一些小動作也可反映人的性格與心理。
譬如,有些人一坐下來就會翹起二郎腿,這種人深沉、不服輸、傲慢。不過,這是男人的情況。那女人呢?如果是女性朋友大膽地翹起雙腿,這就表現出她對自己的容貌或衣著服飾相當自信。她覺得采取這樣的坐姿,很有把握吸引男人的注意。同時也表示她顯示自己的強烈欲望,這種女人自尊心很強,熱衷於做老板,她一麵很輕鬆地跟男人來往,一麵也不輕易傾心於一個男人。
俗話說,“坐有坐相”。那麼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坐姿才是良好的呢?正確的坐姿應是:
入坐時要輕要穩。走到座位前,轉身後,輕穩地坐下。女子入座時,若是裙裝,應用手將衣服稍稍撥一下,不要坐下後再站起來整理衣服。
如與他人交談時,身體上半身稍微向前傾,背部勿靠住椅背,手要端正地放在腿上,鞋跟要靠攏。如果是麵對麵談話,身體要稍傾斜而坐,雙膝間的距離約為一個拳頭,也可以自然並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並攏或交疊。坐在椅上,應至少坐滿椅子的2/3,脊背輕靠椅背。坐時不可以高翹起二郎腿,坐下後不應隨意挪動椅子。不要為了表示謙虛,故意坐在椅子邊上,身體萎縮前傾,因為這是一種阿諛之相。
坐時也不可以將大腿並攏,小腿分開。就坐以後,不能兩腿搖晃,或者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無論男女,都不宜把腿分得很開,女性尤宜注意。女性在穿裙子時,側坐比正坐姿勢優美,但在答禮時必須正坐。
坐姿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一方麵要注意觀察對方的姿態,並能敏捷地探測出其心理活動,知曉對方是何種性格,明智地采取各種應變措施;另一方麵要培養自己具有一個好的坐姿。要知道,那種七歪八斜或高翹二郎腿的坐姿,在任何社交場合,都是不允許的失禮行為。
2.從站姿探知心理
站姿是一個人的修養、教育、性格和人生經曆決定的,所以它無不反映一個複雜的內心世界。
有的人站姿是抬頭、挺胸、收腹,兩腿分開直立,兩腳道呈正步,像一棵鬆樹般挺拔。這種人是健康自信的人,因為自信,所以這種人做事雷厲風行,很有魄力;其次,這種男人有正直感、責任感,是大多女孩子追尋的對象。
而那種站立時彎彎曲曲、頭部下垂、胸不挺、眼不平的人,則是缺乏自信,做事萎縮不前,不敢承擔風險和責任的人;除此之外,這種人可能就是那種專幹偷雞摸狗之事的人,因為做賊心虛,所以頭抬不起,胸不敢挺;還有一種人也如此,那就是一輩子與藥罐子為伴的人,當然,這種人大家都可以理解,不是他們不想挺直腰做人,因為有病毒時刻在侵擾著他們的軀體。
對於那種站立姿勢不傾不斜的人,則是前麵兩種人的一個折中。此種人遇著南風往北邊倒,遇著北風往南邊倒,但此類人就有大法術,那就是:不倒翁。為了不倒,這種人極盡阿諛奉承、拍馬鑽營之能事,這種人還善於偽裝,偽裝的讓人覺得馬屁拍的聲音不大,但很溫柔舒服,日久天長,感覺馬屁真還離不開他的拍打了。因此,這種人一般城府很深、深藏不露,甚至於陰險狡詐、心腸惡毒,不得不提防。當然,那種做事缺乏主見、優柔寡斷之人也在此列。
不良站姿不能顯示出人的朝氣及活力,所以我們平時應注意站立時的姿態。所以,培養一個正確的站立姿勢就顯得非常重要。
從站立的姿勢看,一般提倡丁字步:兩腿略微分開,前後略有交叉,身體的重心放在一隻腿上,另一隻則起平衡作用。這樣不顯得呆板,既便於站穩,也便於移動。站立的姿勢適當,你就會覺得全身輕鬆、呼吸自然、發音暢快,特別有助於提高音量。隻有好的站姿,才能使身姿、手勢自由地活動,才能把自己的形象充分地顯露出來。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站立姿勢應給人以挺、直、高的美感。
就男性來說,站立時身體各主要部位舒展,頭不下垂,頸不扭曲,肩不聳,胸不含,背不駝,髖、膝不彎,這樣就能做到“挺”。站立時脊柱與地麵保持垂直,在頸、胸、腰等處保持正常的生理彎曲,頸、腰、背後肌群保持一定緊張度,這樣就能做到“直”。站立時身體重心提高,並且重點放在兩腿中間,這樣就能做到高。
就女性來說,站立時頭部可微低,這有利於突出女性溫柔之美;挺胸,這可以突出乳房,不僅能顯得朝氣蓬勃,而且是自信的象征;腹宜微收,臀部放鬆後突,則能增加女性曲線美。
在正式場合站立,不能雙手交叉、雙臂抱在胸前或者兩手插入口袋,不能身體東倒西歪或依靠其他物體。另外不要離人太近,因為每個人在下意識裏都有一個私人空間,若逼得太近會使對方有被侵犯的感覺。所以在正式場合與人交談時,不要與人站得太近,而要盡量與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有人說:“站姿是性格的一麵鏡子”,此話一點不假。我們隻要細心觀察周圍的人,從他們站立的姿勢語言去探知其性格心理,也許會有收益的。
3.從走姿看中透視其內心
從“走姿”觀察人,世界各國古己有之。觀察一個人怎麼走路,並從走姿中透視其內心。你肯定會有所收獲,並且覺得妙趣橫生。
走路昂首挺胸的人。這種人大多比較自信,其自尊心也較強,有時則過於自負,好妄自尊大,還可能有清高、孤傲的成份;凡事隻相信自己,處處主觀臆斷,對於人際交往較為淡漠,經常是孤軍奮戰;但思維敏捷,做事有條不紊,富有組織能力,能夠成就財富事業和完成既定目標,自始至終都能保持完美形象。
步履矯健的人。這種人比較注重現實和實際,精明強幹,往往是事業有成的代表;凡事三思而後行,不莽撞和唐突,不好高騖遠,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都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這種人重信義和守諾言,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魄力,不輕信人言,有自己的主見和辨別能力,是值得放心的人。
健步如飛,不顧左右的人。這種人遇到緊急情況都會不顧一切地疾行,如果任何時候都顯得匆匆忙忙,好像屁股後麵著了火似的就另當別論了。他們辦事比較急躁,雖然明快而又有效率,但缺少必要的細致,有時會草率行事,缺少耐性;他們遇事從不推諉搪塞,勇敢正直,精力充沛,喜歡麵對各種挑戰。
躬身俯首的人。這種人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自信心不足,缺乏一定的膽識與氣魄,沒有冒險精神;謙虛謹慎,不喜歡華而不實的言詞,給人一種彬彬有禮的感覺;與人交往過程當中,不過多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雖然沉默冷淡,似乎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或熱情,但實際上他們特別重視友誼,一旦找到了知己,就會全力以赴,甚至不惜為對方兩肋插刀。
翩翩若舞的人。這種人多半是女人,她們走路時扭動腰肢、搖曳生姿。但是她們坦誠、熱情、善良、隨和,可謂是社交高手。有人形容這種姿態走路的女人視為放蕩和輕佻,但更多的現代人認為這是女人嫵媚和迷人的動作,此種人充分展現了女人的風采和氣質。看過電視劇《粉紅女郎》的都知道,劇中的女主角“萬人迷”就是這種人最典型代表。
手足協調的人。這種人對待自己非常嚴厲,不允許有半點的差錯和放鬆,希望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以作為他人的榜樣;具有相當堅強的意誌力和高度的組織能力,但容易偏向武斷獨裁,讓周圍人畏懼;對生命及信念固執專注,不易為別人和外部環境所動,為實現目的會不惜一切代價。
雙足內斂或外撇的人。可以想像,這種人走起路來用力而且急促,但是上半身卻基本維持不動。他們不喜歡交際,認為那是無聊之人才做的事情,不願意為此浪費時間和精力;此類人頭腦聰明,做起事來總是不動聲色、給人意外的驚喜,也有保守和虛偽的傾向,所以知心朋友並不是很多。
走路心不在焉的人。因為心不在焉,所以這樣的人走路步調混亂,沒有固定習慣而言,或是雙手放進褲袋,雙臂夾緊;或是雙臂擺動,挺胸闊步。他們豁達大方、不拘小節,可以作為好朋友。
落地有聲的人。這種人雙足落地的時候發出清晰的響聲,行進快捷,昂首挺胸,一副精神煥發的樣子。他們誌向遠大,積極進取,精心設計和打造自己的未來和生活,期望一天比一天過得更好;理智,做事有條不紊,規規矩矩,同時注重感情,熱烈似火,可以選為情人或伴侶。
文質彬彬的人。這種人走起路來不疾不緩,雙手輕鬆擺動,富有教養。但是這種人膽小怕事,沒有遠大理想,而且不思進取,喜歡平靜和一成不變,所以總是原地踏步和維持現狀;遇事冷靜沉著,不輕易動怒。有專家明鑒,以這種姿態走路的女人多屬於賢妻良母型。
橫衝直憧的人。這種人走路疾快,不管是在擁擠的人群當中,還是在人跡罕至之地,一律橫衝直撞,長驅直入,而且從來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他們性情急躁,辦事風風火火;坦率真誠,喜歡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不會輕易做出對不起朋友的事。
猶疑緩慢的人。這種人走路時仿佛身處沼澤地似的,行進艱難。這種人大多性格較軟弱,遇事容易知難而退,不喜歡張揚和出風頭;遇事總是思考再三,否則決不冒險邁出第一步,結果往往錯失良機;憨直可愛,胸無城府,重視感情,交友謹慎。
手足不協調的人。這種人走路姿勢是雙足行進與雙手擺動極不協調,而且步伐忽長忽短,讓人看了極不自在。這種人生性多疑,對什麼事都是小心翼翼,瞻前顧後;責任感不強,做事往往有始無終,甚至溜之大吉。
慢悠悠走路的人。這類人平時總是優哉遊哉走路,說明此人無所事事,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他們大多性格遲緩,對自己放任自流,凡事得過且過,順其自然,沒有太高的追求,缺乏進取心。
故弄玄虛的人。這種人走路左右搖擺,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好故弄玄虛,明明一無所有卻要擺出一副卓爾不凡的架勢,遇到難題不是推卸轉移就是不了了之,不允許別人有半點對不起他們;奸詐虛偽,善於阿諛奉承,往往導致事業、愛情和生活上的失敗。
連蹦帶跳的人。這種人手舞足蹈、一步三跳且喜形於色,一定是聽到了某種極好的消息,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或是盼望已久的東西。他們城府不深,不會隱藏自己的心思;此類人往往人緣極好,朋友也不少。
不安靜的人。這種人除了睡覺以外,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喜歡竄上竄下,以博得別人的注意。做事粗心大意,丟三落四,但慷慨好施,不求名利與享受,安分守己,認真經營自己所熱忠的事業;喜歡湊熱鬧,害怕孤獨;健談,常常口若懸河,評古論今;思想單純,喜歡戶外活動,特別是徜徉在大自然當中。
4.以舉止視人心
大凡識人,一定要從各方麵來觀察,例如通達就看他的禮節,尊貴就看他上進的程度,富裕就看他的修養,聽就看他的行動,止就看他的喜好,達就看他的言辭,窮就看他哪些不接受,賤就看他哪些不去做。高興時檢驗他的操守,快樂時檢驗他的懈怠,發怒時檢驗他的氣節,害怕時檢驗他的堅持,悲哀時檢驗他的情懷,受苦時檢驗他的誌向。這八觀六驗,是古人識人的根本。
專業人才與一般人才不同,受其專業所影響其能力、性格都有不同,如受高等教育專業教師彬彬有禮、富有涵養、待人謙虛、處事謹慎。而教育程度低者或文盲者,往往性格爽直。
不同的專業之所以能夠影響人的能力和性格,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因為專業素質是人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條件,是學習曆史、學習經驗、學習知識、提高人的素質的必要因素;二是因為文化是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思想、聯係社會的重要條件,是提高思維能力、處事能力的必備要素。因此,我們在考察人的能力的時候,必須考察其文化知識,在評價人的才德的時候,必須考慮其專業條件。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不同的職業團體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不同,他們為人處事的態度也有所區別。例如,從事精密儀器製造的工人對工作一絲不苟,性格比較穩定。從事重體力的搬運工人則不拘小節、性格開朗等等。二是不同職位或職務的人在組織中或社會中的地位不同,其才德乃至行為也有所區別。
例如,一個正在工作的木工,耳朵上別著一支香煙,人們覺得很自然,不以為怪。而如果正在授課的一個教授耳朵上別著一支香煙,就可能顯得很滑稽,學生們可能要捧腹大笑。而如果某國一個外交部長在接見外賓時,也隨手把旁人遞上來的一支香煙別在耳朵上,就必然使外國貴賓們目瞪口呆。同樣一件事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就是某種職業的習慣性評價發生了矛盾。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在你周圍的人群中,你總能發現一兩個讓你眼前一亮的人,而這些人通常隻是在關鍵時刻才顯示出英雄本色。
1.困境識英雄
馬謖是諸葛亮手下的謀士,以謀略取得諸葛亮的信任,司馬懿領兵進攻街亭,馬謖立功心切,立下軍令狀,但他的想法並未如願。街亭失守,打亂了諸葛亮出祁山的計劃,馬謖不僅沒能立功,還喪失了卿卿性命。而同去的趙雲、鄧芝卻表現甚好,沒有損兵折將,還保證了軍資什物的安全,深得孔明的喜歡。孔明親自率領諸將出迎,見到趙雲說:“是吾不識賢愚,以致如此!各處兵將敗損,惟子龍不折一人一騎,何也?”鄧芝回答說:“某引兵先行,子龍獨自斷後,斬將立功,敵人驚怕,因此軍資什物,不曾遺棄。”孔明誇獎道:“真將軍也!”還賞賜趙雲50兩金子,取絹一萬匹賞給趙雲的部卒。趙雲推辭不受,孔明更是倍加欽敬,歎道:“先帝在日,常稱子龍之德,今果如此!”
“時窮節乃見。”以趙雲的全勝反襯馬謖的慘敗,認識一個人,需要有察其言、觀其行之能。徒以紙上談話?最終的結局是可悲的。
2.識人於反常
正常人的行為,一般都是合乎情理的,而那些不合情理的事情,其中必有原委。為此,付諸於情理的分析和判斷,也是辨識人心的一個方法。
長州一位姓尤的富人,開了一家典鋪。年底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麵亂哄哄的,出外一看,原來是一些鄰居在圍觀店夥計和一個人吵架。店夥計告訴他說:“他把衣服典當在這兒,今天空著手要取衣物,還出言不遜,哪有這樣的道理?”那個人也惡狠狠地大吵大嚷。尤翁慢慢地對那個人說:“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過是想過新年嘛!這樣的小事,吵什麼?”他讓夥計找出那人的典當之物,指著棉衣說:“這是擋風禦寒的東西,少不了。”又指著長袍說:“這給你拿去拜年用。別的東西不等急用,就暫時放在這兒吧!”那人拿著兩件衣服,憤憤地走了,夜裏死在別人家裏,官司打了一年多。原來,那人負債太多,就服了毒藥。他知道尤翁有錢,想坑他一下,沒有成功,就換了別家。有人問尤公:“您是怎樣知道這個陰謀的?”尤翁問答說:“凡是不合理的行為,背後一定有原因,從常理上推測,他的那些不合理的行為,一定有他的目的,如果不能忍耐他的無理,一定會招來災難的。”
3.識人於怪誕
世上有一些好大喜功的人,他一日大權在握,就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別人,他的心態怪誕導致了行為的怪誕,隻有把握住他內心的活動狀態,看穿他的目的和想法,才有可能從他殘暴手段中逃脫出來。
古代有一個國王很愛漂亮,但他自己卻身有兩殘,缺一目外加少一腿,有一次他心血來潮,要讓畫師給自己畫像。第一位畫師是個老實人,他規規矩矩地畫出了國王的本來麵目——又瞎又瘸。國王看後不禁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這個可惡的畫師竟敢把我畫得如此醜陋,真是該殺。”於是這個本分的畫師被殺害了。
國王不甘心,又找了一個畫師來畫像,這個畫師知道了前麵那個同行的悲慘結局,再也不敢照實描繪國王的缺陷了。他在畫布上畫了一個雙眼明亮兩腿矯健的國王,心想這下國王該滿意了吧,結果國王還是大發雷霆:“這難道還是我嗎?”這個畫師也沒逃出被殺害的命運。這下國王的畫師們誰都不敢再給國王畫像了,沒想到有個小畫工自告奮勇地說他能畫好,大家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小畫工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最後,國王的肖像終於完成了。這回國王看著肖像笑了,誇小畫工真是個聰明的人。
小畫工是怎樣畫的呢?他既沒有像第一個畫師那樣把國王的缺陷完全表現在畫布上,也沒有像第二個畫師那樣不顧實際妄畫。他畫的國王是這樣,側身騎在馬上,殘缺的那條腿隱在馬鞍的後麵,雙手舉著獵槍,眯著一隻眼在瞄準,而這隻眼正是那隻瞎眼。畫麵上是一個英姿勃發、騎馬打獵的國王,看不出任何缺陷,可誰也不能說他像第二位畫師那樣改變了國王的本來麵目。
4.識人於急智
把一個人放置在絕望之穀,最能識別一個人的真實麵目。
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派樊噲以相國名義帶兵去平定謀反的燕王盧綰。發兵之後,有人揭發樊噲在劉邦生病時,與呂後勾結,等劉邦一死,就要把戚夫人一家殺絕。劉邦很生氣,就派陳平騎馬去傳達命令,讓周勃代樊噲指揮軍隊,並立即在軍中把樊噲斬首。
陳平接受任務後,私下裏同周勃商量說:“樊噲是功臣,又是呂後的妹夫。皇上隻是一時惱怒,想殺掉他。但是皇上已經病重,未來是什麼情況,並不明白。所以還是不把樊噲馬上斬首,隻是把他押回來讓皇上自己下命令殺掉為好。”周勃也同意這樣做。
後來,在押送樊噲回京的路上,陳平聽見劉邦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趕回向呂後報告逮捕樊噲的經過,呂後叫他把樊噲放了。因為他沒有照劉邦的旨意殺死樊噲,所以呂後還是相信他,又讓他做太子的老師。以後呂後家庭要為樊噲報複陳平,在呂後那裏也通不過了。
5.識人於危難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為了增加告密工作的可靠性,多任用宦官、外戚等親信,中書參政胡惟庸見他濫殺勳臣太多,就打算以請朱元璋到自己府上觀醴泉為名,趁機在席間殺掉他。計劃被一個名叫雲奇的小臣知曉。當朱元璋駕出西華門時,這雲奇突然奔跑到朱元璋麵前,攔住車馬,因激動,無論如何說不出話來,朱元璋以為他無禮取鬧,對皇上不敬,怒令左右亂錘痛擊雲奇。雲奇右臂折斷,眼看要被打死,仍不顧自己,努力用手指著比劃胡惟庸住宅。朱元璋這才恍然大悟,即令禦林軍逮捕了胡惟庸,處以分裂肢體、拋之於市的刑罰。雲奇也得到了獎賞,被視為忠臣。
關鍵時刻的難題最能考驗人,有的人確實有才能,在緊要關頭站出來,就能使自己的才能被人發現。毛遂自薦隨平原君到楚國談判合作的軍國大事,平原君與楚王談了大半天也沒結果,主要是楚王有些顧慮,決意不下。眼看談判要以失敗告終,隨行的其他19個人都一致動員毛遂上,考驗他的時候來了。毛遂鼓足勇氣,按劍曆階而上,問平原君:“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得知毛遂是平原君的慕僚後大怒道:“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受辱但毫不含糊,提劍逼近楚王,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楚王,平原君出使楚國大功告成。這一出使楚國,使平原君認識了毛遂的價值,把毛遂作為上客看待。
同樣,漢代的寇恂也是這樣一位能夠在危急時刻顯出英雄本色的名將。光武帝劉秀在平定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一帶地區)一帶時,劉玄手下的大司馬朱鮪正統率大軍屯兵在洛陽城,直接威脅河內地區。劉秀問鄧禹:“諸位將領之中,可以派誰去據守河內?”鄧禹回答道:“寇恂文武兼備,且有駕馭眾人的才能,是據守河內的最佳人選,舍此之外,別無良將可派。”劉秀點頭表示讚同,遂任命寇恂為河內太守,並行使大將軍的權利。寇恂到任後,向所屬州縣下達命令,讓他們練兵習武,並且砍伐淇園的竹林,造箭100多萬支,同時又養馬2000匹,收租400萬斛,運送給軍隊。劉玄的大將朱鮪得知劉秀已率大軍北征,河內孤立無援,認為有機可乘,便派討難將軍蘇茂和副將賈強領軍3萬,渡河進攻寇恂。寇恂探知敵情,立即領兵迎戰,並召令各地方州縣發兵。結果,河內固若金湯,朱鮪敗逃。劉秀看後大為高興,說:“我就知道寇恂是值得信任的!”
6.識人於常
日本的電器大王鬆下幸之助特別注意聽取年輕人的意見,他從平常工作中發現一個年輕人很有潛力,雖然他沒有經常地在鬆下幸之助麵前展示自己。
鬆下幸之助決定派這個年輕人到日本西海岸的金澤市去開辦營業所,臨行之前,他對那個年輕人說相信他一定能夠幹好。隻要他相信自己,總結經驗,就一定能勝任。後來,那位年輕人果然幹得不錯,兩年後,營業員便增加到7人。
7.識人於行
一些公司領導對前來應試的業務人員,經常會采取各種不同的方法考驗其內在品質。
一次,他讓兩個應試的業務人員和他一起擠公共汽車,他發給每人1元錢車費,而車票的價格是0.9元,兩位應試的競爭者,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一位用1元錢買了車票之後,對應找1角錢不屑一顧,說聲不用找了,而另一位則堅持要找回1角錢,雖然不少人用卑視的目光看著他的舉動,而他依然如故。這時那位領導拍一下他的肩頭說:“年輕人,你被錄用了。”
在那位領導看來,能夠為應找1角錢據理力爭的人,日後肯定會為公司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的,從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看準了兩個應試者的內心活動狀態。
8.識人於吃
當林肯到了找女朋友的年齡,他的母親給他講了一個從吃飯方麵認識一個女孩子的人生經驗:
“如果一個女孩子跟你去吃西餐,點了‘全餐’,起初上來的開胃菜、麵包、湯、沙拉,她全吃光了,等到後麵的主菜和甜點,已經吃不下去,你可別怪她。她絕不是浪費,隻是不會點西餐,甚至可能沒吃過‘全餐’。但你要是哪天遇見一位小姐點了全餐,而且從頭到尾,每道菜隻碰一點點,可就得小心了。那是真浪費,隻怕你將來養不起!”
5.手勢語言可識心
手勢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同樣通過手勢語言、我們可以做到看準對方心理。
1.稱讚別人蹺拇指
在人們的觀念中,蹺大拇指,表示“第一”、“好”、“高人一籌”、“獨占鼇頭”等意思。在手相術中,大拇指表明個性和自我力量,常用來顯示使用者具有支配力量、優越地位甚至爭強好勝。使用大拇指的手勢是輔助性的,常與其他非語言信號配合使用。使用者通常是:好在下級麵前擺架子的傲慢經理,在一個很可能與之相好的女性麵前求愛的男人;身著表示身份高的服裝和擁有某種聲望的男人;身著新異服裝者使用拇指動作比身著陳舊過時服裝者更為頻繁。就是說,說話蹺大拇指可以顯示一種特殊的權威和高明的姿態。
當人們陳述己見以示與他人不同時,蹺拇指尤其能夠表現其優越性。例如,如果一位律師以低沉柔和的語調對陪審團說:“陪審團的女士們、先生們,以鄙人之見……”他一邊說一邊蹺起支配性的拇指,向右昂首,一邊目光向上,陪審團成員就會覺得該律師不大真誠,甚至高傲自大。
蹺大拇指,更多的時候是表示稱讚的意思。我們仍舉例來說明。
毛澤東主席一生風趣幽默,妙語連珠。關於他的幽默故事流傳下來的頗多。在紅軍轉戰陝北的艱苦歲月裏,有一天深夜,部隊進駐一個村,由於人多村小房子少,毛澤東和十幾個同誌同睡一個小窯洞。房東大嫂走上前,忐忑不安地說:“這窯洞太小了,地方太小了,對不住首長了。”毛澤東隨著大嫂的語調說:“我們隊伍太多了,人馬太多了,對不住大嫂了。”毛澤東說著,又蹺起大拇指說:“頂好!頂好了!”毛主席話沒說完,所有的人都大笑起來,房東大嫂的緊張心情自然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