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悔不當初(1 / 2)

時間飛逝,轉眼之間,距離徐言回到成都已有月餘。

過去一月間,徐言除了處理日常政務和修煉,剩餘時間全都用來陪伴家人。

隨著和蔡琰的感情回溫,和女兒徐寧日漸熟絡,徐言也逐漸完成了身份轉換,再不是初見時的手忙腳亂。

可惜,幸福的時光總是格外短暫。

眼看天氣回暖,治下官員百姓陸續投身到新一年的目標建設。

掌控大局的徐言隻能從佳人相伴,兒女繞膝的溫柔鄉中抽離,與麾下文武踏上新一段爭霸之路。

天啟七年一月末。

繼現身成都的消息傳遍四方後,監國大將軍徐言再次傳告天下。

以大漢百姓經曆戰亂,十室九空,急需重建家園,修生養息為由。

要求各地諸侯約束治下,不得妄動刀兵。

若再行坑害百姓,禍亂天下之事,一律按叛亂罪,從嚴重處。

同時,勒令長沙太守孫堅,將高季興和與王建的來往信件,一並移交南陽。

待查明‘淯水伏擊’的真凶後,再行嘉獎。

此令一出,天下皆驚。

既為淯水伏擊存有秘辛而驚詫,也為孫堅手握高季興,並和徐言產生聯係深感意外。

其中,最為寢食難安的便是劉表和孫堅,這兩位當事人。

襄陽太守府議事廳。

麵目猙獰的劉表端坐主位。

在其下首,數十位官員武將低頭不語,一片死寂。

砰!

看著默不作聲的眾人,主位上的劉表終究沒能忍住不斷上湧的怒火,當場拍案而起,高聲質問道。

“蒯異度,子柔不是說淯水之事,早已死無對證了嗎?這高季興又是怎麼回事!”

麵對劉表的質問,蒯越深知此事,自己和兄長百口莫辯,索性一口承認,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請主公息怒,王建身死,確實是兄長親眼所見,絕不會錯。

而這高季興乃天嶽山一匪寇,一年多之前就已經被孫策所滅。

他與王建私下聯係,還特意留存來往書信,定是想以淯水之事為自己謀取退路。

下官一時不查,讓此賊鑽了空子,造成今日禍端,下官與兄長皆是難辭其咎,還請主公降罪責罰。

不過,王建已死確實是事實,徐言僅憑一個山匪和幾封書信就想坐實伏擊王師的罪名,實在難以服眾,主公……”

看著蒯越這一副‘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的姿態。本就在氣頭上的劉表頓覺怒火中燒,不待其把話說完,便一手抓起酒杯砸了過去。

碰~

“放屁!高季興既然想到用書信為自己謀取退路,又怎會無法驗證真偽?

若無真憑實據,那孫堅又怎會將高季興藏了一年多?

還有徐言,以他的行事作風,如果沒有十足把握,又豈會公然提及此事,難道是嫌自己的名聲太好了不成!”

飛馳的酒杯正中身側,匍匐在地的蒯越不禁冷汗狂流,剛等暴怒中的劉表把話說完,便立馬出聲道。

“主公!今日過錯,下官難辭其咎。

但事已至此,主公若不能從淯水之事全身而退,徐言定會以此為由,再起東征。

所以下官鬥膽,懇請主公,準許下官以待罪之身,為主公和荊州度過此劫,再以死謝罪,彌補今日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