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鳴山,位處岷山南段,北依青城山,南鄰峨眉山,西接霧中山,東距成都僅有一百餘裏。
其山林木繁茂,雙澗環抱,形如立鶴,又因傳言有仙人隱居山間弈棋悟道,以養鶴為伴,故而得名鶴鳴。
順帝年間,張道陵於鶴鳴山建立天師道門,奉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老子為教主,自號天師,以《道德經》和鬼神之說教化世人崇德向善。
而今天師道門已立世五十餘載,天師之位也傳到了第三代,這一代的天師張魯,善以符水治病驅邪,深受教眾和百姓的推崇,鶴鳴山也從世外高人的隱居之地變成了百姓口中的道門祖庭。
原本張魯憑借自身的積累,不久便會將天師道門的影響力滲透到整個益北之地,可因為徐言從掌控漢中就開始壓製天師道門的發展,使得張魯始終沒能將手伸到蜀廣兩郡之外的地方。
而徐言之所以會這般打壓天師道門,主要就是不想讓張魯把自己的領地變成一個和漢中一樣的道門之國。
不過從張魯能割據漢中三十年就可以看出,以教義引導世人一心向善,確實有利於維護統治和領地安定,這一點即便是徐言也無法反駁。
眼下徐言雖已將漢中、巴郡、蜀郡掌握在了手中,但他現在既要麵對虎視眈眈的劉焉,又要隨時準備好應對天下大亂後的種種變故。
所以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將天師道門收入麾下,然後借用張魯的影響力建立一個安定富足的大後方,如此方才能夠毫無後顧之憂的與各地群雄爭鋒。
鶴鳴山前,徐言與兩百親衛立馬駐足,麵前則是站著數百名前來朝聖的百姓和被一眾弟子簇擁在最中間的張魯。
看著眼前一身戎裝的徐言和兩百名全副武裝的騎兵親衛,張魯盡管已經在盡力維持他的天師形象,但額頭的虛汗卻還是暴露了他此刻的緊張。
見此情形,徐言也是不由得咧嘴一笑,隨即便率先開口說道。
“吾乃益北都尉徐言,早前聽聞天師道門名傳蜀地,今日得空特來祭拜道祖,不知張天師可否帶本都尉入觀。”
聽聞徐言此來鶴鳴山竟是為了祭拜道家始祖,張魯的表情立馬轉憂為喜,緊接著便主動走上前躬身說道。
“天師道門第三代天師張魯見過徐都尉,徐都尉聲名在外,今日能踏足這小小道觀,實乃天師道門之幸,徐都尉若不嫌棄觀中環境簡陋,還請隨貧道入觀一敘。”
說罷,張魯再次躬身一拜,身後的人群立馬讓出了一條通道,徐言也隨之翻身下馬,率領親衛登上了鶴鳴山。
天師道門雖然被百姓們稱為道門祖庭,但規模並不是很大,徐言一行沿著山道走走停停,不到半個時辰就來到了天師道門的主殿-祖師殿。
祖師殿內,徐言雙手持香,對著巨大的老子像躬身三拜,緊接著便抬手一揮讓身後的親衛直接關上了祖師殿的大門。
見此情形,剛有所鬆懈的張魯頓覺不妙,正要開口詢問,徐言卻先一步開門見山道。
“本都尉聽聞天師道門立世已有五十餘載,不知現在有多少教徒,張天師又想將天師道門發展到何種地步?”
盡管心中早有預料,但張魯卻是沒有想到徐言會如此直接,稍做遲疑後,連忙躬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