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雄雞圈入籠內,四周多放雌雞。雄雞急躁而不得出籠,終日騰跳,且不讓它飲水,三日之內必下蛋。正因為有此絕技,喇嘛所用的雄雞之蛋不必犯愁,毫無窮竭之憂。不過,凡是雄雞蛋,大都是有青無黃。姚元之將雄雞蛋磕破一看,果然隻有蛋青而無蛋黃,方知不謬。
摒賊盜咒秘術
清宮巨室中曾流傳著一則咒語,據說可以免遭盜賊之害。尤其是出門在外,羈旅路宿,此咒頗可預防。咒語是這樣的:“七七四十九,盜賊滿處走。伽藍把住門,處處不著手。童七童七奈若何。”念咒時,應於清晨日出時,向東方默念四十九遍,並且不能讓其他婦女看見。
傳下此咒的,是山東人李鼎和。
心動移物術
魏國陳思玉有特異功能,他可以運用自己的意念使無生命之物品、器具按照他的思想活動起來,人們稱他為神思。例如,當他做一個上麵刻有鴨頭狀的舀酒的勺,浮在九曲酒池裏,發出意念,勸鴨頭回來,鴨頭則回轉向著他遊過來。又如,製鵲尾勺,其柄長而直,陳思玉意念所到之處,鵲尾勺可以在酒上旋轉。
醒腦絕技
邕州(今廣西)的少數民族及鋇州村落的人,多用鼻飲水。鼻飲的方法是,用葫蘆盛少許水,將鹽和山薑汁數滴置於水中,葫蘆有小孔,用小管子一端插入葫蘆孔,一端插人鼻孔,吸水升腦,循腦而下入喉。富人用銀器,次之用錫器、陶器,最次用瓢。鼻飲時,一定要口嚼一片鹹魚,然後水才能安然流入鼻內,不會與氣相激。飲後必定要歎一口氣,以為涼腦快隔,感覺非常舒暢。用這方法隻能飲水,飲酒或用手捧水吸飲時,都不用鼻飲。
製返生香秘術
聚窟洲在西海之東部地區,方圓三千裏,北接昆侖,洲上有真由靈宮的宮第,門挨著門,多不勝數,還有很多獅子、避邪、鑿齒、天鹿、長牙、銅頭、鐵額之獸。洲上有大山,因為酷似人鳥之像,所以稱之謂人鳥山。山上多大樹,與楓樹很相似,其花、葉的香氣可飄聞數百裏,名叫返魂樹,還能發出如同群牛怒吼的聲音,聞者無不心驚膽戰。用這種樹的根心,放在用玉做成的鍋內,煮取其汁,再將其汁用微火煎熬成軟糖一般,做成丸狀。這種丸有六種名稱,人稱驚精香,又叫震靈丸、返生香、震檀者、人鳥精、卻死香,它是一種靈物,香氣聞數百裏。
鬥雞必勝秘技
番禺(今廣州)人酷愛鬥雞,尤其是少數民族更加喜好。番禺的雞非常勇猛好鬥,毛疏而短,頭堅而小,足直而大,身疏而長,目深而皮厚,行動起來徐步盯視,剛毅而不妄動,看上去就像木雞。這種雞每鬥必勝,當地人飼養雞的方法很特別。結草為墩,使雞立其上,則足常定而不傾;把米放在比雞頭高的地方,使雞聳膺高啄,則彈跳高,頭常堅而嘴利;割截修剪上下雞冠,使之短而小,免受敵雞啄咬;剪刷尾羽,使其臨鬥時易於盤旋;常用瓴毛攬入雞喉,以除其口涎,掏米飼喂。此外,還常用水噴灑兩腋。調飼一一有法。其目的就是使其臨場死鬥。勝負一見分曉,生死即可定奪。因為鬥敗之雞犬傷元氣,終身不能再鬥,隻能供人宰殺食用。然而常勝之雞,亦必早衰,每鬥勝一次,勢必離死亡愈近。
鬥雞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賭博。觀者如賭,各有招數,用金銀財寶壓注,注勝者贏,注敗者輸。
鬥雞也有規則,一般分三場進行。第一場,鬥的時間較短,此雞失利,雞主抱雞稍事休息,除去口涎,給以飲水,以養其氣;第二場,若彼雞失利,彼主亦抱雞稍息養氣如前;第三場,是決定兩雞勝負的最後一鬥,中途不得休息,而兩雞相鬥,非生即死,不得不拚搏廝殺到最後。開始鬥雞時,兩雞相遇,以頭相對,時高時低,伺機跳起用爪襲擊對方,倦則盤旋相啄,一啄到對方,則死咬不放,同時輔之以爪,能多次啄、咬、抓住敵雞者必勝,雞主見此,喜形於色。
古代,從夏、商、周三代開始就有鬥雞。《左傳》記載中所謂“芥肩金距”就是指鬥雞。芥肩,就是用芥籽粉抹在雞翅膀根部肩處,當兩雞鬥而倦時,盤旋伺機互刺頭腋下,翻身相啄,因芥子粉能迷敵雞之目,能以取勝。金距之距就是瓜,用極薄的金屬製成爪形,鑿納於雞距,當雞躍起奮擊敵雞時,一押距即能刺傷其頸,甚至斷其頭。因此,金距取勝於始,芥肩取勝於終。
割麝香術
割取麝香,非平庸之輩可為。香麝假獐,眼含柏葉後,才有麝香。嵇康說:麝食柏,故香也。山中若無柏樹,則無麝香可割,不知其技的人,往往誤殺枯麝,無功而返。
防夜魔法
防夜魔之法,可以咒“靈寶經”。經文為:“載汝之名,汝有五鬼,名日攝精,吾知汝的,速離吾身,太上律令,化汝為塵,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敕。”臨牌時,麵朝北叩齒七遍,朝寢無失。
人形何首烏偽種術
柳慶一帶的瑤山中,出產何首烏。然而,人形何首烏十分難得一見,為獲重利,瑤人有製人形何首烏的絕技。其技為:用陶土製成人形,分作雌雄形狀,然後將山薯種入其中,數年後,再將何首烏的蔓葉安植於陶孔之頂,曝曬至幹燥,從陶土中取出,即成“人形何首烏”。
刻象牙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