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好命新娘上轎時啼哭幾聲,謂“哭好命”,以示好命。其實,此為出嫁時,一因要離別娘家,一因要嫁入門當戶對之男家,在此一憂一喜場麵,其心情難免露之於臉。
換花在雙方迎親的途中,如果兩個花轎相適,為避免“喜衝喜”的不祥之兆,雙方媒人各自預備人造花以便交換避邪。
下轎花轎停於男家門前,由男家童子趨前端茶迎轎,旋由新郎出迎,而於擇定吉時,將花轎舁入門內。繼由童子奉柑橘二顆(象征夫婦圓滿吉意),請其下轎。於是新婦示意下轎。
躂轎門新娘在下轎之前,新郎用扇將轎頂打三次,又用腳躂轎門三次,以示新郎之威嚴,使新婦順從易於駕禦。此外,新婦須將嫁妝桌拒之鎖匙,托媒妁交付新郎開之,以示見於天。
抬子孫桶挑夫將子孫桶挑至新娘房,念四句可享紅包。其句為:子孫桶,過門檻,夫妻家和,萬事成和,子孫桶,扌官入房,百年偕老心和同。開轎門時亦由轎夫念四句:如今要轎門兩旁開,金銀財寶做一堆,新娘新婿入房內,生子生孫進秀才。往時事事皆重用喜句以求吉利。
食酒婚桌當新婚夫婦進入洞房後,雙方對座吃新娘圓(湯圓),取一家團圓之意。之後有食酒婚桌之儀,此即古合巹之禮。其禮即雙雙對座,由父母雙全年長兒女多之“好命人”念喜句而動用筷子,將十二碗菜(其中六碗為素食)之食料,—一挾至新郎新婦口邊,使作食之狀。其念喜句為:“食雞才會起家;食魷魚生子好育飼;食鹿全壽福祿;食豬肚子孫大地步;食肉圓萬事圓;食魚頷腮下,快做爸爸(魚頷下生有鰭,狀如須,新郎食頷下肉,取意年老蓄須做父做公。);食魚尾叉,快做乾家(魚尾雙叉,狀如扇,新婦食之,取意將來子女多);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食紅棗年年好(幹棗每年生果而呈紅,為喜果);食冬瓜,大發花(冬瓜狀長而大,喻長壽);食芋,新郎好頭路、新婦快大肚(快懷孕)”。在這十二碗菜中,螺蛤蜊均可采用,鴨音諧押最好不用。
上床洞房花燭夜,床巾概用白布,新婦底穿白布衫白布裙,以利驗視女身清白。新郎衣類須置新婦衣類上,又新郎脫鞋須置於免被新婦踐踏之處,類此以防雌威。
在新娘房新郎新婦一齊坐於高凳而腳放於低椅,俗稱高椅仰坐,低椅掛腳以示榮達安樂之兆。
新婚夜俗雲:“頂半瞑食你的粟,下半瞑食咱的粟”,意為是夜偶聞老鼠偷食粟倉之聲音,上半夜新婦雖說為你家之粟,但到下半夜則說為我家之粟,口氣之轉變,至此顯見新夫婦間已無彼此之分,而熔合為一體矣。
報包結婚第二天,紫姑將新婦之上頭衫仔褲包回娘家,以報婚夜訊息俗謂報包。
食新娘茶在婚宴後鬧新娘以湊熱鬧。亦有不於宴會,而特為“食新娘茶”
往賀。蓋此俗以喜句賀其新婚,使新婦開口歡笑為娛,並以各種滑稽形態,試探新婦耐性或其性情舉動等。主要目的仍為借此機會觀看新婦。
食新娘茶,係由媒人或家人作伴,新郎新婦手端茶盤,以甜茶、蜜餞、冬瓜敬賓客,賓客則接受其茶而念喜句。飲畢,新郎新婦又出來收回茶杯,其時賀客乃包紅包置於茶杯為賀禮,亦念喜句祝之。所念喜句為四句對押韻,俗謂“念四句”。句意除表賀意,多為吉祥或含幽默滑稽之意。有現成之句,亦有即興吟作,常多妙句連珠。至於鬧新娘,其花樣層出不窮,每使新娘新郎及其家人尷尬,但鬧客反而稱快。
做客婚後第三日或十二日、一個月,夫妻偕至女家,稱“做客”、“雙人返”、“近外家”,亦即謂“歸寧”。做客時隨帶餅果類為“攜尹”禮品。女家設宴待之,而請親朋作陪。新郎以紅包贈女家父母老幼,女家又以增倍額數回贈新郎。其回男家,俗以暗暗摸生查埔(生男)屈此須至日暮時始回,而攜回“毯路雞”(頭路雞,公母雛雞一對)、連根帶葉之甘蔗兩株及其他禮物。雞和甘蔗均為子孫昌盛之征。做客須由新郎弟妹前往接歸。
捧鞋筐歸寧時順便將剪刀、針線、鞋筐、竹凳之類,帶回男家,俗稱捧鞋筐,因結婚當時不便攜帶,須在後來始可帶回,因此類物件與喜事相克之故。
在結婚後第三天,新婦始出洞房,而至廳堂拜神,此稱“出廳”。出廳時夫婦先祭拜神明祖宗,而後跪拜父母或致茶敬親族尊長,及與幼少弟妹見麵。禮成新婦旋至廚房,烹飪雞作為從事家事之開始,其時隨每項工作,念吉句摸著籠,才會知頭重(善於侍奉長輩),攪奔浮(攪食剩廢料),飼豬較大牛(善於喂飼),拜灶君,起火不會熏,煮粥快滾(善於炊煮)。
舅仔探房結婚後第三天早晨:由婦方兄弟前來男家,探訪新婦嫁後起居情況,稱舅仔探房,須由男家以禮款待。
扌官點心婚後一個月間,女家常將食品點心補品等提送男家,供新夫妻食用。
婚嫁風俗
送定後分送人家的禮餅,餅麵如有火焦,會被人笑為新婦饒舌(解為饒舌才會不慎將餅燒焦),餅燒得不美會被人笑話新婦不美。
如果結婚當天下雨意味著丈夫為酒徒。
婚夜新婦入房後,新郎應即上鎖,此為防止新婦以後頻繁外出。
談婚時為占女方性情或命運之好壞,男方即在神前放一碗清水,經過三天後水汙則解不祥,水清解為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