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一家是個普通的家庭,夫妻上班、孩子上學。作為丈夫,小王可以說是一名充滿責任心的男人,他無微不至地嗬護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夫妻之間相處的也十分融洽。每天早上,小王會按時送孩子去上學,目送孩子走進學校後,再去公司上班。下午會準時的去接孩子放學,風雨無阻。晚上,一家人會圍著餐桌,邊吃飯邊談論著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其樂融融。
這樣的家庭,雖然平淡,卻又不得不叫人羨慕。而這樣的家庭需要男人有一定的責任心,同時又是真心從心裏疼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如果這個男人沒有這樣的心理,那麼就有可能導致家庭走向另一個極端。
小李結婚前有著一幫隻知道在一起吃喝玩樂的朋友,結婚後依然和他們混在一起。
妻子多次勸他,可是效果甚微。好在兒子的出生使小李稍微收斂了一些,下班以後會準時回家盡一下做父親的義務。然而,妻子沒能高興幾天,在兒子送到托兒所之後,小李又開始和那幫“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了。妻子每天下了班就得馬上去接孩子,回到家以後既要做飯,又要看孩子、做些家務。小李卻在外麵玩到很晚才回家,對家裏的事幾乎是不管不問。妻子忍無可忍,向法院提出了離婚。就這樣,一個原本可以很幸福的家庭,因為小李的不負責任而瓦解了。
事實上,造成小王和小李家庭的不同變化,正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心理上的不同。小王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心理,認識到一個丈夫的義務,並且很認真的去履行這種義務。因此,他的家庭幸福而美滿。相反,小李因為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不知道自己在這種家庭模式裏的位置,卻仍然像以前一樣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這就注定了他的婚姻失敗。
心理學家指出,男人在潛意識裏有一種“兒童心態”,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會對某些玩意兒(如看錄像、玩電子遊戲機或打撲克等)著迷。這是一種很普遍的心態,做妻子的,如果你不想把家庭輕易解散,最好的方式是對丈夫進行逐步地要求。比如隻要丈夫的這種“不成熟”的玩耍行為沒有出格,沒有過分著迷,就應該持寬容的態度。因為這種玩耍行為可以使工作勞累的丈夫獲得精神上的鬆弛,並豐富其生活內容。
二、最微妙的家庭模式:婆媳共處
和婆婆住在一起的生活模式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家庭模式,尤其是婆媳之間,相處得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和睦。
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兒子在結婚後,婆婆也隨之走進了小夫妻的家庭。剛開始生活,兒媳婦對婆婆很好,婆婆也保留著對兒子的關愛。可時間長了,媳婦卻發現,自己的婆婆越來越多地走進了他們的私生活。先是在家裏洗丈夫的內衣褲,晚上會經常敲敲他們的門,提醒兒子蓋好被,後來更是在沒通知他們的情況下打掃了他們的房間。慢慢地,妻子有些無法接受了,由剛開始的委曲求全,變成了終日對丈夫的大吵大鬧。丈夫此時也生氣了,他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對峙,結果婆婆委屈地道出了原委:原來隻是出於對兒子的一種關愛,才做了那些事,並沒有要幹涉他們生活的意思。事情雖講明了,但夫妻之間以前那種溫馨的氣氛始終是沒有了,婆媳之間也再沒有以前那麼融洽了,家庭氣氛也變得冷淡了。
也許你會說,如果兒媳婦能夠客觀一點,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婆媳之間一旦發生摩擦,不管孰是孰非,為難的肯定是夾在中間的丈夫。聰明的媳婦懂得忍讓,懂得主動回避矛盾,不將矛盾惡化。而故事中的丈夫之所以那麼快地和自己的媽媽對峙,則是一種追根究底的心理,這種心理不一定是針對自己的媽媽,有時也是做給媳婦看的。其實,這種家庭模式要相處好也很容易,隻要媳婦對婆婆表現出充分的尊重,婆婆又不倚老賣老,丈夫擺正心態,懂得調解,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對此,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在這種家庭裏麵,一個不可不說的角色:兒子。婆媳之間的矛盾大多都是由兒子而起的,聰明的兒媳婦會利用好丈夫的“中間人”作用,比如說婆婆有什麼事需要做的,可以叫丈夫交給自己去做;還有記住婆婆的生日,為婆婆送上一份生日禮物,不求貴重,隻要讓婆婆高興就好。當婆媳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兒子不失為一個最好的調解劑,婆媳之間缺少足夠的了解,兒子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空隙。因此,當婆婆利用媽媽的身份向兒子說明一些事情的時候,或許有很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這種家庭模式一旦固定下來,男人在這個家庭裏的角色可以說是十分複雜的。隻有婆媳相處的融洽了,營造出家的溫馨,才會讓他喜歡上這種生活模式。
三、最前衛的家庭模式:丁克家庭
丁克家庭是一種無子女的婚姻家庭,即雙份收入,不要孩子。組建這種家庭,最重要的就是要雙方都同意這種想法。
王某夫婦剛結婚時他們也像一對普通夫妻一樣,想要一個小孩,但是一次同學聚會的時候,王某同學的夫人抱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從早上一直鬧到了晚上,把王某給嚇壞了,回去後跟妻子商量了大半天,最後還是決定不要孩子了。可後來見到別人的孩子又心裏癢癢,但王某妻子的年齡已經大了,做個高齡產婦還是很危險的,所以還是隻能做個丁克家庭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丁克家庭裏麵,男人或許可以做一個好丈夫,卻永遠做不了一個好父親。當然,在決定組建丁克家庭的時候,有些男人可能談不上很喜歡,卻也不會很反對。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男人之所以想做丁克一族,無非是為了省心。但是,這種家庭模式往往存在著巨大的隱患,那就是當你想要孩子的時候,妻子就無法滿足他的願望了。因此,女人在麵對這種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冷靜,分析自己的丈夫是否真的喜歡這種家庭模式,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喜好而為將來種下隱患。正確地看待“丁克”所帶來的一係列問題,當你能夠麵對這些問題,而又能解決它們的時候,就勇敢的選擇這種超前的家庭模式——丁克家庭吧!
四、最有隱患的家庭模式:全職太太
這種家庭的隱患最大,因為經濟地位的失衡,加上全職太太與社會逐漸的脫節,最終會將導致精神和感情世界的不平等。
阿真的丈夫自己經營著一家小公司,收入還算可以。阿真懷孕後就辭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職太太”。寶寶出生後,確實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很多的歡樂。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大,丈夫漸漸地開始早出晚歸,甚至夜不歸宿,阿真感覺丈夫越來越看不上自己了,出於女人的敏感,她開始一次又一次的盤問丈夫的行蹤,誰知惹來丈夫的誤會。丈夫對阿真說:“你看你自己,自從做了全職太太之後,再也不像以前的你了,活得像一隻寄生蟲。”阿真聽了十分傷心,也十分委曲:“我安心的在家養育孩子,有什麼不對?我為這個家放棄了一切,最後卻成了寄生蟲?”
卻不知,正是這種思想,使她一心用在孩子身上,卻忽略了自己的丈夫,才導致了夫妻感情的淡化。要知道,沒有哪個丈夫一天到晚願意隻聽柴米油鹽的,那樣很容易引發婚姻危機。
小玲也是一個全職太太,但她知道過多地封閉自己會和丈夫沒有共同語言。於是她向丈夫“借”了一筆錢,開了一間茶館,經營得有條不紊。丈夫會經常把客人帶到這裏來,促成生意的同時,丈夫得意地告訴客戶:“這是我妻子開的茶館!”心裏感到極大的滿足。每天晚上,小玲都會親自做一桌飯菜等丈夫回家。有人曾問她:“你們這麼有錢,怎麼還回家做飯吃?”小玲會很高興地說:“在家裏和愛人一起吃飯是一種享受。”使得丈夫不得不為之感動。試問,這樣一個出得廳堂、入得廚房的好妻子,哪個丈夫不將其視為珍寶呢?
由此可見,在不同的家庭模式裏,男人接受與否,全看女人是否能理解丈夫的心理,同時彌補自己所處環境的不足了。不管麵對哪種家庭模式,夫妻雙方都要明白:婚姻不是約束,但卻是對對方的一種承諾。因此,隻有認識到自己應有的責任,並且能夠擔負起這種責任的時候,才能夠對得起自己的家庭。
他對愛情忠誠嗎
“忠誠”一詞包含了很多元素,很多時候同處於一個家庭中的彼此,都會關心對方的忠誠程度,在女人身上表現尤甚。那麼,在女人的眼裏,怎樣的男人才算忠誠?也許,“忠誠”兩個字說出口容易,但真要做到絕對忠誠是很難的。在女人眼裏,覺得忠誠是愛;而在男人眼裏,覺得忠誠是責任。所以,女人在愛的時候選擇忠誠;男人在背著責任的時候選擇忠誠。可是人的感情是會變的,而且這個社會帶給我們的誘惑太多,所以誰也不敢保證做到絕對的忠誠。因此,多疑的妻子開始對自己的丈夫產生懷疑了:他對愛情忠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