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用人術10(1 / 3)

【第十章】認同讚揚術:好下屬是誇出來的

讚美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推動力量,它有著促使某種行為出現和強化的趨向。如果你想在某方麵改進一個人,隻需告訴他那種特點他已經具備了即可。作為一個用人者,你必須深諳讚美的妙用,以讓下屬們心甘情願、美滋滋地去做那些你想要他們做的事。

得到肯定是人類的普遍需求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希望自身的價值得到社會的承認,希望別人欣賞和稱讚自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否獲得稱讚,以及獲得稱讚的程度,便成了衡量一個人社會價值的標尺之一。

每個人都希望在稱讚聲中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是人類的普遍需求。回憶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曆,誰沒有熱切地渴望過他人的讚美?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人讚美和尊重。渴望讚美是每個人內心裏的一種最基本的願望。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與優點得到別人的認同,哪怕這種渴望在別人看來似乎帶有虛榮的成分。”

天底下所有的人在付出心力之後,都不希望別人無動於衷,而是至少對自己的付出有一點感激的心情。不論是經理還是普通職員,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無論是教練還是運動員,盡管每個人表麵上看起來好像都很獨立很知足,可是骨子裏,我們誰都需要別人的肯定,來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

你的下屬也不例外。他們都想要得到領導的欣賞,需要得到別人包括團隊同事的肯定,需要別人知道自己的價值、自己的優點。

某飯店有一位總台小姐,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深受顧客的好評。但有一天,她突然交上了辭職報告。這家飯店的工資待遇在當地算是比較好的,而且她也一直努力地在工作,問她為什麼要辭職不幹呢?她說:“沒意思,幹好幹壞還不是一樣的嗎?飯店付我很多的錢,這是事實;可是當我把工作做得很好時,我希望上司能向我表示點什麼,讓我知道他很重視我的存在,可我從來得不到。現實情況是,每當我把事情辦砸了,就會聽到上司的聲音;相反地,如果我把事情辦好了,我卻什麼也聽不到。”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企業留不住好員工的一個原因。許多做領導的永遠不會對他的下屬說一句稱讚的話,他整天隻是不斷地板起麵孔來督促著下屬,以致團隊裏暮氣沉沉,毫無活躍的景象。這樣的團隊,決不會有長期的發展。

優秀的用人者懂得,下屬取得成績時,最想得到的就是上司對他的一句表揚與鼓勵的話語。當感受到自己的表現受到肯定和重視時,他會表現得更加出色。他覺得一切都是自己主動的,自己的繼續努力也是主動的,此時的工作在他眼中會是一片燦爛與美好。

大文豪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句美妙的讚語可以使我多活兩個月。”他直接道出了整個人類在精神上的需要——讚美。如果有一天你對下屬說:“公司對你的工作很滿意,你安心努力做下去吧!”他會覺得這一句話比你給他加工資還要感到高興。得體的讚美,會使你的下屬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它是促進他人繼續努力的最強烈的興奮劑,也是一種博取好感和維係好感的有效方法。以溫言輕語來褒獎他人,會讓對方產生接納的態度。在讚美的過程中,雙方的感情和友誼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增進。

所以,當你想讓你的下屬把工作幹得更好,最好不要老是站在用人者的地位來嚴肅地教訓他;留心他的工作,找到一點點值得稱讚之處時,就緊抓住它來鼓勵對方,那麼你一定會得到滿意的收獲。

贈人金銀不如送人良言

人們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贈人金銀莫如送人良言”的經驗,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法學家邊沁也認為“善言必然導致善行”。“良言一句三冬暖”,用人者適度地讚美員工,也會激發他們擇善而從,不斷地提高自己。這並非偶然的個別現象,而是一種普遍的行為。

稱讚是一根魔棒,可以給平凡的生活帶來溫暖和歡樂,可以給人們的心田帶來雨露甘霖,給人帶來鼓舞,賦予人們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稱讚不僅可增強人們的自信心,還具有延長生命的功能。心理學家認為: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賞和鼓勵。巧言讚揚是付費最少、收益最大的用人權謀術,不能不令人稱道。

美國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的創辦人玫琳·凱,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出眾的領導技巧。她說:“我們承認需要被肯定,所以我們盡可能給人們肯定。”

她正是如此身體力行的。不錯,玫琳·凱送粉紅色凱迪拉克豪華轎車、皮大衣、鑽石和許多珍貴的獎品給業績最好的推銷員,但她更貴重的獎品是不值幾毛錢的彩帶。她要業績好的工作人員站在台上來接受大家的歡呼讚美,來肯定這些業績超群的人,並且親自隨時隨地召見他們,給他們以言詞上的鼓勵。

她認為,最強有力的一種激勵方式,是不需要花錢的,那就是讚美。你的讚美有助於你屬下的成功,她稱這為“用讚美使別人成功”原則。玫琳·凱明白,沒有比讚美和肯定更能使人反應強烈的東西了,因此隻要員工取得成功,哪怕是一點小成就,玫琳·凱也會不遺餘力地大加讚美。她說:“我認為你應該盡可能隨時稱讚別人,這有如甘霖降在久旱的花木上一樣。”

著名的心理學家史金納說,要想達到最大的誘導效果,你應盡可能在行為發生後立即加以讚美。用人者通過讚美可以達到以下效果:一是可以培養員工和提高員工的自信心、工作激情;二是可以保證工作質量,促進工作的順利完成;三是可以體現一個用人者應有的個人修養;四是可以樹立用人者的個人威信;五是可以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聰明的用人者從不吝惜自己真誠的讚美,並且注重創造一個充滿激勵的和諧環境,使其中的人們舒心開懷,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讚美是一種有力的心理暗示

管理大師洛克菲勒曾經說過:“要想充分發揮人的才能,方法就是讚美和鼓勵。世間最足以毀滅一個人熱情與雄心的,莫過於責備和批評。”

事實確實如此。實驗證明,讚美是一種有力的心理暗示,它的力量是驚人的。

某足球隊教練將該隊隊員分成三個集訓小組,並在訓練時做了一個心理實驗。

教練對第一小組隊員的表現大加讚賞,說:“你們表現卓越,配合度非常高,太棒了!你們是一流的球員。”

對第二小組的人員說:“你們也不錯,如果你們運球速度快一點,步伐再穩一點,就更好了。”

對第三小組的人員說:“你們怎麼搞的,總是抓不到要領。靠你們,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呀!”

其實,這三個小組成員的素質、能力都一樣,但是經過這樣一個實驗之後,結果第一小組獲得最好的成績,第二小組次之,第三小組最差。

由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讚美對行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哈佛大學專家斯金諾的實驗也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他認為,讚美不僅僅是獎賞,它是和一些行為的發生相聯係的東西,它有著促使某種行為出現和強化的趨向。當動物的大腦接收到鼓勵的刺激,大腦皮層興奮中心調動起各個係統的“積極性”,潛在的力量能動地變成了現實,行為就發生了改變。

一句普普通通的讚美有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不管是普通的人,還是一個偉大的人,都希望聽到別人的讚美。讚美是真誠的鼓勵,是對別人的鞭策。一句真誠的讚美可以激勵一個人的一生,可以使他成就一番事業;一句不經意的諷刺、挖苦之言,有時會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營銷界估計沒有多少人不知道卡耐基,可是關於他小時候的故事,也許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卡耐基小時候是一個公認的壞男孩。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把繼母娶進家門。當時他們還是居住在鄉下的貧苦人家,而繼母則來自富有的家庭。父親一邊向繼母介紹卡耐基,一邊說:“親愛的,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已經讓我無可奈何。說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會拿石頭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壞事。”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繼母微笑著走到他麵前,托起他的頭認真地看著他,接著她回頭對丈夫說:“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聰明最有創造力的男孩。隻不過,他還沒有找到發泄熱情的地方。”

繼母的話說得卡耐基心裏熱乎乎的,眼淚幾乎滾落下來。就是憑著這一句話,他和繼母開始建立友誼;也就是這一句話,成為激勵他一生的動力,使他日後創造了成功的28項黃金法則,幫助千千萬萬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道路。

在繼母到來之前,沒有一個人稱讚過他聰明。他的父親和鄰居認定:他就是壞男孩。但是,繼母隻說了一句話,便激發了卡耐基的想像力,激勵了他的創造力,幫助他和無窮的智慧發生聯係,使他成為美國的富豪和著名作家,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讚美比批評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和積極配合的願望。每一位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要你的孩子學好,與其用嚴厲的責備,不如用稱讚鼓勵。“你的字寫得真好!”你這樣對他說了,下一次他寫得一定更好。這一方法同樣可用於對待你的部屬,這比用命令督促好得多。

讚美是貼近人的本性的激勵方法。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讚美是一種產出遠遠大於投入的投資。給人以讚美,甚至不需要做物質上的付出,但卻可能得到超出想像的回報。沒有一位員工願意做一個平庸的人,每個人都希望力爭上遊,因此,用人者要善於使用讚美塑造和鼓勵你的員工,使他們變得幹勁十足。

讚美可有效喚醒對方的潛意識

讚美是一種鼓勵,一種肯定。它可以讓平凡的生活變得美麗,激發人的自豪感和上進心,把世間的不和諧的聲音變成美妙的音樂。真誠地讚美員工,是現代管理理論中大力提倡、實踐中多有應用的管理方法,但這通常是指一個員工確實有出色的表現的情況下。如果說員工在某些方麵存在不足,仍然以肯定、讚賞對待他,這樣做會是什麼結果呢?

實踐證明,這種“不真實”的讚美也具有非凡的積極作用。即使一個人本來不具備某種品質,如果送一頂“高帽”給他,可以奇跡般地喚起他的潛意識,隨後,他就會真的具備了這種品質。

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榮譽形象的自我意識傾向,通俗地說,就是虛榮心。這是一個人希望實現自我價值需要的反映。它是一種與自信心、進取心、責任感、榮譽感密切相連的心理。

古人雲:“水激石則鳴,人激誌則宏。”善於引導他人的人,總是善於喚醒對方的潛意識。他們先給對方扣上一頂高帽子,以激起對方的虛榮心,然後如果他們不去按你所說的去做,就會有損自己的自尊心和形象。

有一位琴德夫人,她雇了一個女仆,並告訴她下星期一上工。之後,琴德夫人打電話給那女仆以前的女主人,得知她表現很不好。但當女仆來上工的時候,琴德夫人卻說:“賴莉,我前幾天打電話給你以前做事的那家太太,她說你誠實可靠、會做菜、會照顧孩子,但她說你不整潔,從不將屋子收拾幹淨。現在我想她是在說謊,你穿得很整潔,人人可以看得出。我打賭你收拾的屋子一定同你的人一樣整潔幹淨。你也一定會同我相處得很好。”

她們後來真的相處得很好。女仆把屋子收拾得一塵不染,她情願多費一小時打掃,而不願意使琴德夫人對她的希望落空。

可見,如果你要在某方麵改進一個人,就要做得好像那種特點已經是他的顯著特性之一。莎士比亞說:“假定一種美德,如果你沒有。最好是假定,並公開地說,對方有你要他發展的美德。給他一個好名譽會實現,他便會盡力去做,而不願意看你失望。”

這種事例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也許當事人當初並不是有某項優點和長處,但因為這種“讚美”會使自己擁有它們。在用人者的實踐中,下屬的自尊、名聲、榮譽、能力……都可以作為塑造的切入點。隻要用人者運用得當,你真的可以讓你的員工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善於發現員工的“閃光點”

讚美具有非凡的魔力,即使有些讚美不是那麼真實,也能起到很好的誘導作用,因此,用人者有必要把讚美這一用人權謀重視起來,並靈活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