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Google堂而皇之地宣告:“我們和別人不一樣——而且比別人更好。”
管理創新企業的辦法,就是你得讓人對幹的事情充滿熱情。這就是Google公司提供免費工作餐的原因之一。如果你解決了大家的吃飯問題,那麼,你們就成了一家人。一家人要比一群員工更容易團結起來去幹一件事。熱情常常被管理層所遺忘。對一家創新企業來說,它增強了試驗性,鼓勵了承擔風險,並使企業能夠很快改變方向,熱情要比錢更能激勵人——這一條應當寫在每間董事會會議室的牆上。
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
施密特認為決策將影響到整個行業,在經營Google公司時他發現,要想在行業當中永久立足,就要讓自己的產品不斷更新,向多極化發展。
在一般情況下,微軟公司(Microsoft)或甲骨文公司(Oracle)在進入某個新興市場時,總會公布一個宏大的戰略和產品路線圖,讓公眾充分了解。但Google公司的風格卻與眾不同。你會發現,Google公司忽然又在網上推出了測試版產品;有時候,這個測試版產品與市場上已有的同類產品相比幾乎並沒有太大的進步。有時候,盡管推出這類產品的市場擴張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但每個產品製定的目標卻是非常單一明確,很難看出和公司的整體宏觀戰略有直接關係。施密特說過,公司不會製定整體的戰略願景,他還表示,“我們很高興沒有這樣的戰略。”其實,Google公司並不是沒有完整的戰略,隻不過,它擁有的是一項特殊的戰略:即在眾多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創新,而不單單聚焦在一件事情上。
施密特一直堅持進入新的領域:推出Google Earth、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建立合作關係,發布Google Pack軟件、進入VoIP領域,甚至掃描圖書館書籍等。
而說到其營收狀況,Google公司的業務則可以分為三條線:56%來自Google網站的在線廣告,43%來自其他網站和雜誌的合作廣告收入,其他渠道的收入占1%。也正是由於對在線廣告的高度依賴,施密特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在線公司(America Online,下稱“AOL公司”)5%股份,目的就是保護AOL公司作為合作夥伴為公司帶來的廣告收入,避免其落入微軟公司的陣營中。
顯然,施密特希望走多元化的道路。施密特通過對dMarc廣播公司的收購,顯示出公司希望在傳統廣播和平麵媒體上投放廣告的戰略意圖。dMarc公司的運作模式是通過軟件來實現廣播廣告的自動購買和投放,而這種方式正是施密特所喜歡的。施密特計劃將此項業務整合到AdWords平台來投放互聯網廣告。那麼,Google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呢?施密特將支付1.02億美元現金。如果收購的業務在未來3年中能夠達到設定的目標,收購價格最高可能會是11億美元——這一升值幅度非常可觀。
施密特也在嚐試平麵媒體,它通過在《個人電腦》(PC Magazine)、《無限個人電腦》(Maximum PC)、《電子娛樂生活》(Budget Living)和《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 Sun-Times)等雜誌上的小範圍試驗,為自己的客戶投放廣告。這樣的合作帶來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充分利用合作夥伴的當地廣告銷售隊伍,為客戶創造價值。
Google公司廣告銷售戰略部門負責人帕特裏克·基恩(Patrick Keane)表示,公司目前將主要精力放在互聯網、廣播和平麵媒體廣告上。不過,他對公司前景的描述——為廣告客戶提供負責的、高效的、相關的和大量的服務,又不僅限於上述那些方麵。
Google公司推出的即時通訊和網絡電話軟件Google Talk是免費的,也沒有加載廣告。但這種情況能否無限期地繼續下去,值得懷疑。盡管通過IP電話推銷廣告聽上去可能不那麼誘人,但對於營銷人員而言,任何新媒介,他們都是勇於嚐試的。
有人警告稱,施密特現在向互聯網用戶提供全世界範圍內的信息的做法,既存在著機遇,也麵臨風險。施密特從用戶那兒收集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創造了財富。
Piper Jaffray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與搜索相關的廣告是在線廣告業務中增長最快的部分,而Google公司正是這一市場無可爭議的王者。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公司的數據顯示,2005年Google公司贏得了大約70%的付費搜索廣告市場。
然而,施密特仍然要擴大業務領域。市場調研公司Hoefer&Arnett公司的分析師馬丁·皮科寧(Martin Pyykkonen)強調說,盡管在線廣告收入在雅虎公司的總收入中同樣占到了很高的比例(85%),但在這些收入中,搜索廣告和展示(品牌)廣告兩家公司各占半壁江山。eMarketer公司透露,2005年,雅虎公司在129億美元的在線廣告收入中,占有28%的市場份額。
“Google公司需要加速進入展示廣告市場。”費雷斯特市場調研公司分析師(Forrester Research)沙琳·李(Charlene Li)表示,“現在,Google公司的廣告客戶,主要還是來自直接營銷客戶,而缺乏傳統的品牌營銷客戶。顯然,它還缺乏微軟公司、雅虎公司和美國在線公司在這些領域中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和信譽。”
目前,兩個最大的搜索廣告競爭對手——雅虎公司和微軟公司能否趕超Google公司,還難以預料,但毫無疑問的是,它們都會繼續在這個領域展開競爭,力圖超越對手。
施密特已經很好地把握了獲得的機會,現在它需要更好地去把握。“搜索引擎廣告的驚人增長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在這方麵,Google公司的能力受到了低估。”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馬克·馬哈尼(Mark Mahney)表示,“但在一定程度上,大家還是希望看到Google公司在其他領域也能表現出這樣的能力。”
Google公司提供企業搜索技術,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開發出一種平台來承載更多的Google公司服務,讓廣告接觸到更多的人群——那些有工作、有經濟能力的企業員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