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Google公司而言,硬件就是通向網絡的門戶。如果在現有市場上銷售傳統PC,對公司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但是,通向網絡的門戶卻是稀缺資源。在中國和印度,或者是發達國家居民的多媒體客廳,Google公司提供這樣的門戶就很有意義。人們經常會引用Google公司目標中“組織全世界的信息”這句話,但是人們常常會漏掉後半句“並使之在何時何地都能夠輕易得到,而且發揮作用”。如果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硬件支持,施密特就一定會這樣去做。
如果你展示更好的廣告,有時意味著少投放一些廣告,收益反而更高。在研發計劃中,20%的研發計劃會失敗,但管理者仍要保留冒大險、犯大錯、不怕失敗的鬥誌,願意花錢推動新的尖端計劃,即使短期盈餘降低也在所不惜,以確保公司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頭。創造與分享價值
施密特堅持要讓世界各地的芸芸眾生,在Google簡單清爽、幹淨利落、親和友善的首頁,敲進幾個字,按下“輸入”(Enter)鍵,馬上取得學習和知識之鑰。利用Google提供的服務,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和日常生活缺之不可的工具。
多年來,微軟就像一個擂台挑戰賽的擂主,擊敗了無數對手。憑微軟這麼多年來累積的實力,也許隻有Google才有向其挑戰的實力,施密特也許將成微軟的最後挑戰者,不成功,便成仁。
施密特就像深潛於海底的鯨群,以前沒有露出海底,現在一露出海底則讓微軟大吃一驚。Google的崛起讓微軟一下子繃緊了某一根弦。
與微軟在軟件行業相同,Google在搜索引擎市場上的地位已經近乎於壟斷,這成了Google挑戰微軟的本錢。
施密特的理想,是“要為您提供網上最好的查詢服務,促進全球信息的交流”(mak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這句話翻譯為“全球有效信息的組織者”,也就是“信息管家”的意思。施密特把“幫助用戶了解及獲得信息”當成了自己的使命。
不過,跟微軟在人們心目中的“壟斷、霸道,甚至邪惡”的形象相比,Google似乎也好不了多少。龐大的市場占有率和巨大的品牌影響力,已經讓Google感受到了一種“欲置之死地而後快”的敵意。
隱私保護主義者認為Google搜集、留存了太多的個人信息,擔心個人隱私外泄;許多國家的文化機構(如圖書館)、新聞通訊社、電視台等,則擔心Google搜索出自己的產品而免費供應給用戶,從而切斷自己的命脈;廣告商則抱怨Google的搜索排名缺少透明度,擔心搜索結果的顯示順序對自己造成不良影響。蓮花創始人米奇·卡波爾(Mitch Kapor)就曾表示,更願意支持Nutch,Nutch采用開放源代碼,因為其搜索過程和結果非常透明。
實際上,傳統勢力對一個新興勢力的扼殺從沒有停止過。就像優良的種子一樣,一些優秀者總是會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湧現,並繼而成為某個行業的主導力量。自從上次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Google是近10年來最具領袖潛質的公司。過去,商業史上也曾出現過一個企業挽救一個產業的情形,而今天這種情況似乎要重新上演。就像微軟之於軟件行業,施密特完全有實力,也有希望催發一個新產業,並帶動產業向前行進。
另外,施密特與微軟一樣擁有對技術的狂熱,這同樣是一家領袖企業所必須具備的條件。Google是一家有理想的企業,施密特領導的公司文化就是“技術領先”,整個公司以對技術的“傳教士精神”而被人熟知。在這種精神指引下,Google追求與分享價值,也就是他們所標榜的“不作惡也能賺錢”,有利可圖但並非唯利是圖。
在一定程度上,Google是家反商業的公司,這似乎違背了商業哲學,但由此卻贏得了無數用戶。技術實力使得Google有足夠的底氣作出自己的決定:堅定不移地拒絕在主頁上做廣告或鏈接到其他網頁上。在網絡泡沫時期,他們蔑視營銷。他們通過口碑樹立了自己價值達20億美元的品牌。
不過,是公司就得賺錢,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盡管施密特確信Google的技術是搜索曆史上一次巨大的飛躍,但對於如何將該技術轉為商業運行,施密特陷入了茫然。當一家競爭對手在搜索結果中出售廣告並大為贏利時,Google也開始了在搜索結果中加入廣告的嚐試。搜索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為Google帶來了大批的廣告用戶,受到了廣告營銷商一浪勝過一浪的追捧。
現在,Google已經像微軟一樣樹大招風了。它在全球遭遇了許許多多的官司,更有雅虎、微軟等競爭對手的擠壓。不過,用戶則希望Coogle能夠堅持自己的文化,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無論Google未來麵臨什麼樣的挑戰,它都是創新者的一個很好的榜樣。
Google之所以能獲得技術的持久創新力,是因為Google公司所從事的主營業務——網絡廣告正在不斷的擴展,從而使得Google在證券市場得到投資人的高度青睞。“讓所有的客戶登得起廣告”,施密特雖非這樣說,但確實是這樣做的。
在強手如雲的網絡廣告市場中,當前的Google無疑將自己放置在了一個巧妙的位置。Google所創造出的臨界物質將會被證明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特性,而且Google也許在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網絡廣告產業當之無愧的霸主。可以肯定的是,後來居上的網絡廣告領軍人物Google或是其他的網絡廣告公司,一定會趕超早期的網絡廣告霸主eBay和傳統的媒體廣告,成為新的霸主。將有多少錢投入到低成本的網絡廣告市場?這是難以預料的,因為Google迅速崛起的神話表明,網絡廣告市場的潛力實在是難以估量的。
我們時刻麵臨著巨大的機遇,因此,管理者工作的組織方式,都是圍繞著利用那些技術的非連續性來進行的。因此,管理者要花很多時間,努力確保企業能夠經常抓住這些機遇。這是企業的競爭優勢。必須做好準備,能夠迅速轉換工作重點,這樣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發明新業務上,而不是用於盲目優化舊有業務。放手讓技術人員去幹,讓他們把完成公司使命當作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