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越簡單越好全集08(2 / 3)

康熙帝最終明白了自己的弱點,所以在臨終前將皇位傳與了以陰狠著稱的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帝。雍正登基後,立即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下旨將虧空錢糧各官即行革職追贓,不得留任。後以戶部庫存虧空銀250餘萬兩,令曆任堂司官員賠補。雍正元年,被革職抄家的各級官吏就達數十人,其中有很多是三品以上大員。雍正帝利用這種手段,終於彌補了國庫的虧空,並且使吏治為之清明,國家富庶,為日後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慈不掌兵,義不守財”是治軍理國的大智慧,也是管理員工、樹立威信的大謀略。管理者應該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讓這種意識深刻地印在自己的心中,如此才能管好員工、治理好企業。

員工考核一定要實事求是

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人們在決策時很容易受情感的牽製,這樣常常會使得他在評判一個人的時候有失公允。尤其作為一名管理者,在考核員工的時候,一定不能感情用事,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自古以來,中國就被譽為禮儀之邦。重人情,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文化最顯著的特性之一。人情,有其積極的一麵,當然也有其消極的一麵,如果一個管理者因為人情關係而不能實事求是地對員工進行考核,那麼就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日本西鐵百貨公司社長尾芳郎與名古屋商工會議所主席土川元夫是老朋友了,由於名古屋商工會議所急需一名管理分部的主任,所以尾芳郎就把自己認為是人才的一個朋友介紹給了他。

但是沒有想到名古屋商工會議所主席土川元夫和這個人麵談後,立即告訴尾芳郎說:“你介紹來的這個朋友不是個人才,我很難留他。”

尾芳郎聽完以後很吃驚,接著有點生氣地說:“你僅僅和他談了20分鍾左右的話,怎麼就知道他不能被留任呢?這種判斷太草率,也太武斷了吧!”

土川元夫解釋說:“首先,你的這個朋友剛和我見麵,自己就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根本就不讓我插嘴。而我說話的時候,他似聽非聽,滿不在乎,這是他的第一個缺點;其次,他非常樂意宣傳他的人事背景,說某某達官貴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個名人是他的酒友等,向我表白炫耀,似乎故意讓我知道:他不是一個一般的人;最後,在談業務發展時,他卻根本說不出來什麼東西,隻是跟我瞎扯。你說,這種人怎麼能共事呢?”尾芳郎聽完土川的話後,認為土川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就這樣,土川元夫沒有顧及老朋友的情麵,拒絕了他的推薦。後來,經過努力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

無獨有偶,也是在日本,索尼公司的總裁盛田昭夫也是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才發現了大賀典雄這個人才。

二戰結束以後,盛田昭夫與井深大一起成立了東方通訊實驗室,後改名索尼公司(SONY取自美式英語中的“SONNY-BOY”,意思是“可愛的小家夥”)。開始時,公司生產的不過是電飯鍋、加熱墊一類的東西。但此後不久,他們決定向高新技術產品進軍,並很快生產出了日本第一台卷盤式磁帶錄音機。

當索尼公司在東京大學校園內演示磁帶錄音機時,在人們的一片喝彩聲中,音樂係一個“吵吵嚷嚷”的二年級學生提出了許多關於磁帶錄音機的實用性和缺點等各種技術問題,這個學生就是大賀典雄。

事後,大賀典雄竟“無禮”地給盛田昭夫寫了一封信,直言不諱地告訴盛田:“從一個歌唱家的觀點看,你的錄音機隻是一堆破爛貨。”

盛田昭夫並沒有因此而記恨他,相反的,卻喜歡上了這個直言不諱、敢於批評索尼公司弊端的年輕人。在1953年,他聘用大賀典雄作為公司的特別顧問。

後來,大賀典雄加入了索尼公司,成為索尼錄音機商業部的部長,為公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這裏,土川元夫和盛田昭夫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在對員工進行考核時,一定要實事求是: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絕不能存有任何的私心偏念,否則,隻會給企業帶來損失。

張平兩年前從學校畢業後,來到了先河廣告公司的策劃部。他屬於那種聰明好學,刻苦鑽研,能力又非常強的人,因此很快就適應了工作。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經常向主管提出一些富有創意的想法。

但是,張平的主管並沒有因此而賞識他,相反的,卻十分妒忌他的才能。在工作中,處處壓製張平,總是抓住他的一些小毛病不放,真可謂是“吹毛求疵”。

兩年過去了,當初和張平一塊到公司而且能力不如他的同事,一個個都升了職,加了薪,而他卻還是一個普通員工。

無奈之下,張平隻好辭職去了另一家廣告公司。在那裏,他得到了經理的重視,很快就開始獨當一麵了。

正是由於張平的出色表現,這家廣告公司的業務越做越大,和許多企業都建立了合作關係,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原來先河廣告公司的客戶。

後來,先河公司老板知道了這件事,一怒之下,辭退了那個“妒賢嫉能”的主管,但是,公司由於失掉張平而遭到的損失卻是無法彌補的。

下令不隨便,令出如山倒

商場如戰場,管企業就如同治軍。治軍講究為將者要一言九鼎,讓士兵感到軍令如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這才是一個大將所應有的魄力。在企業中,管理者就是將軍,一定要拿出將軍的魄力去向員工傳達自己的意識,做到下令不隨便,令出如山倒。

軍事作戰中,往往就是這種情形:士兵們隻要聽到軍官的命令,就得馬上執行,即使前麵有刀有槍也要勇往直前,軍官實際上就是一名獨裁者,他們所下達的命令對士兵們來說就如同聖旨,沒有誰敢違抗。因為戰爭是非常緊張激烈的,絲毫的怠慢和延誤都會帶來整個軍隊慘遭覆滅的嚴重惡果!

在企業管理中,當你為了集體利益而不得不損害你的某位屬下的私人利益時,你可以直截了當地命令他,以顯示出你的領導的威嚴。舉個例子說吧,當你要求司機明天晚上務必把車子開到公司來接你去會談,而他卻打算請假參加一次晚會,在經過你的勸說仍不能生效時,你就應該拿出領導的威嚴來,直接命令他:“明晚七點務必把車開到公司來。”這就是你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式——你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用的命令的方式。

說是這樣說,但要注意,該命令時不可猶豫,而不該命令時也不能隨便下令。作為一名領導,最忌諱的就是濫發命令。隨意施令將會大大損害你的領導威信。這也是命令,那也是命令,不分青紅皂白,不辨明暗是非,結果隻會使你的下屬感到反感,他們就會把你的命令看輕,甚至不屑一顧,不遵照執行,如此,你的威信就會一落千丈。

現代的西方電影當中就時常出現隨意濫發命令的老板形象。他們那些不假思索的粗魯做法,給很多的人造成了極壞的印象。有些管理者覺得那樣很氣派,所以就競相模仿,結果可想而知是誤入歧途。

有這樣一種說法:領導權越大,地位越高的人,越是不會隨意發號施令的人。

情況可能就是這樣的,因為大領導們知道自己命令的重要性,是不可濫施的,而那些職權並不是很大的小領導們,好像是為了過足領導的癮,產生一種領導怪癖,到處亂發命令,指揮別人做這、做那,走到哪,哪裏就會聽到他扯著嗓門下命令,要求別人遵照執行,在他所領導的小範圍內出盡了風頭。這樣的領導是兔子尾巴長不了,過不了多久準會垮台。

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習慣於隨意濫下命令,那將會造成許多後果,隻會使用命令來領導別人的人,絕不會成為一名傑出的管理者。這種隨便濫用命令的管理者將會失去下屬的心,得不到下屬的支持和擁護,注定會失敗。因為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性因素。如果你的隨從者對你說:“既要我們這樣做,又要我們那樣做,一時東一時西,完全沒有一個準確的目標,最後事情辦糟了,那可就不是我們的錯了。”那麼你所領導的集體就不再是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的堅強的團體,如果每個人都隻是按照你的命令行事,那麼這個集體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變得停滯、呆板。

一方麵,管理者下令不能隨便;另一方麵,在下達命令後,管理者一定要做到令出如山倒。當你下達命令之後,可能還會有些故意不聽號令,他們或許是性情乖戾的員工,或者是與你同期進企業的同事,也可能是比你年長的員工。這時,不管是什麼人,你就必須毫不猶豫地處置他,否則有令不行將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