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40枕邊書17(3 / 3)

(3)“擁兵自重”保平安

這並不是說,離開你公司就開不成了,而是說離開了你,公司會出現不良的運轉。這時老板就不能不考慮到裁掉了你可能得不償失。在裁員風波中,有些人認為公司無理解聘,自己當街叫屈。毫無疑問,這些人多半是沒有加入群體的遊離分子。所謂埋堆,其實是參加一個無形的小集團,平日一起逛街、去KTV,有錢一起花,有事一起幫。同事之間,更盛行“埋堆”,從地盤工人到娛樂圈紅星,都自動結合成一個個小圈子,大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之勢。既然遊離分子被裁的可能性較大,所以打工專家傳授一個招數,叫做“擁兵自衛”。如果你有較好的資曆,或者“人緣”甚好,不妨招兵買馬,大量吸收遊離分子,以鞏固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此招對於一些與營業額掛鉤,或者講究“班底”的行業,諸如酒店業、保險業,尤其奏效。從公司的角度看,部門將因為你的離去而受損,部門領導就會謹慎;或者你的主管和工作搭檔根本就不在意你的離去,那就凶多吉少。

(4)緊跟公司發展

如果你是搞銷售的,就應考慮成為核心銷售人員。如果手上掌握有不同領域和重量級客戶名單,這將使你非常不容易因為公司業務收縮而被裁掉。即使你所服務的公司倒閉,在重新就業時,你也可以很容易找到新的發揮你銷售專長的工作崗位。道理很淺顯,在經濟整體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銷售的重要性越發顯得突出。如果你是技術人員,就應緊跟企業發展,提高業務能力。如果你所在的企業宣布進軍電子商務,你要非常清楚這些將對你產生何種影響,現在IT業的裁員經常是一個部門因為業務調整而被整個端掉。要想坐穩你現在的位置,就必須未雨綢繆,事先察覺公司的戰略變化,提高業務能力,使自己能夠承擔除現在本職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

(5)讓自己做最“有用”的人

公司要減員,老板考慮的大前提是:用最少的人力維持正常運轉。所以,很多公司會將簡單、重複性的工作崗位裁掉,由其他職工兼管。工作任務簡單、有可能被裁掉的員工,如果想保住自己的飯碗,不妨試用“化簡為繁”的招數。其實工作的簡單與繁複,有時可以“因人而異”,例如將檔案輸入電腦,可以很簡單,也可以搞得十分複雜,關鍵在於操作者怎樣去處理。

四十歲的李女士在一家大型公司做計劃執行員,每天要處理上百位外國與會人士、演講者的登記,她成功地建立了一套複雜的資料庫係統,全公司隻有她才能運作這個係統。所以,老板要維持公司的正常運作,就必須繼續雇用她不可,對於裁員,她是臨危不懼。

但一般來說,這一招隻適用於小公司,大公司分工較細,切勿亂試,如果搞得電腦係統亂七八糟,老板會即時解雇你,另請新人來從頭做起。

以上種種修煉都是為了達到這樣一個目的: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讓自己工作得更加揚眉吐氣,那麼,你是一個在公司中必不可少的人還是可有可無的人呢?問問你自己!

8.努力嚐試新鮮事物

一些四十歲女性往往對科技懷有冷漠感,不願意嚐試新鮮事物,這確實是女性成功的一大阻礙。電腦、數據機、電子郵件及網絡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如果不能熟練運用這些新科技,那麼你就無法與潮流接軌,你就會成為一個落伍的人。

根據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使用網絡的美國女性為17%,歐洲女性的上網比例則為7%。美國電子商務聯盟與尼爾森的數據顯示,男性占了網絡使用者的67%,男性上網的次數比女性高得多。而在中國情況也是如此。

科技為工作帶來莫大效益,你可以選擇在家工作,多一些時間陪孩子,或更妥善地分配時間。對女性企業家而言,科技更帶來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倘若女性不能擁抱科技,就會被遠遠拋在後頭。這個假想,可能令某些人心驚膽戰,但卻是不爭的事實。不過,請記住,我們都在學習冒險。我們正在尋求別人的支持與指點,以便邁向成功之路,所以我們也正在學習擁抱科技所需的技能與工具。我們可以組織各種研討會進行專業授課。也許你在剛開始學電腦時,臉上充滿驚恐。可是隻要方法得當,你就會沉迷於此,不想過早結束。一旦克服恐懼,你便迫不及待,想學更多。

許多女性在建立起自信前,都不希望在初學科技技能的過程中有男性參加。有些女性在男女混合的工作環境下,覺得備感壓力或受到威脅。安德恩·曼德爾在《男人如何思考》一書中說,男性如果看到一個按鈕,就忍不住要按一下看看會怎麼樣;相對地,許多女性卻會擔心因為按錯鍵而弄壞電腦。男性會勇於嚐試,女性則希望有人指引。

在資訊科技發達的世界裏,組織是平行的,而非疊床架屋的階層製度。這意味著女性擅長的技能,如溝通、解決問題、維持良好關係,將變得非常有價值。女性可以向別人伸出雙臂,在團隊合作的環境下與人有效地合作。

毋庸諱言,在對待科技這個問題上,男性和女性是有著不少的先天差異的。一般來說,男性與女性使用科技的方式就有所差異。科技經常脫不掉男性觀點。早期的個人電腦使用複雜,應用以數學程式為主的軟件;然而,隨著個人電腦的使用日趨簡易,以及圖像與滑鼠標的操作方式,使得用電腦的女性人數大增,網絡也是一樣。

一位女性上網時,表明自己是女性,她講話的時間如果超過20%,男性使用者就覺得她說太多話了。但如果她以“男性身份”上網,她則能更自在地發言。由於網絡是一個匿名環境,有些女性選擇使用男性身份,以便“大聲說話”。這或許也是不必冒險就能練習自信發言的好辦法。經常上網的女性,也會較常問問題,她們更有自信,也不畏懼發言。

有時候,觀察男女在運用科技方麵的巨大差別,實在是饒有趣味。但是要再次強調的是,這些差別,絕大部分是跟性別角色有關,而非實際性別。較傾向男性特質的男性或女性,往往都是科技迷。他們會讀關於電腦或網絡的雜誌,逛電腦商場的也是他們,在電腦上玩遊戲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男性。男性經常拿個人電腦當工具或玩遊戲,而女性則喜歡用電腦上的電子郵件或網絡來溝通與獲取資訊。

高科技公司,本身往往就是女性工作的理想地點。這類公司的階層製度較不明顯,也較少有所謂的哥兒們、人際關係網,提供許多機會供人撰寫、設計或行銷軟件與開發互動式電視。擁抱科技永不嫌遲。這些都是典型的“女性行業”。趕快去找個人吧,讓他為你指點迷津,拉近與電腦的距離。

傳統的工作時間是朝9晚5。現在,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夜貓子,晚上11點再開始工作也無妨。你從早到晚都可能收到語音留言,午夜後可以發國際傳真,然後在淩晨4點進行三方通話會議。這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嗎?你永遠要隨叫隨到,所以要在工作與家庭間劃清時間界線也會愈來愈難。

英國電腦學會的研究發現,資訊科技業對女性最大的吸引力在於能有彈性安排工作、中斷工作,以及有上訓練與生涯發展管理課程的機會。然而,該學會會長亞倫·羅素補充說,英國女性隻占了主修電腦人數的11%,遠低於美國的45%與新加坡的56%。這顯示,我們應該多多鼓勵年輕女性學習科技技能。而且隨著事業的發展,女性也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經驗。

四十歲的女性仍然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因此不要以年齡為借口拒絕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你應該怎麼做呢?你可以請同事教你使用電腦,公司如果有電腦培訓的名額你要盡力爭取,沒有這樣的機會也不要緊,你可以自掏腰包去報補習班,這種投資絕對不會讓你吃虧。

9.利用好自己的優勢

對於四十歲女人來說,年齡是一道致命傷。如果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讓自己的長處得到很好的發揮,你就很可能會在“而立之年”“光榮”“退休”。

有一些職業,特別是那些所謂的吃“青春飯”的職業,對於女性的成長提出了很多挑戰。隨著年齡的增長,四十歲的女性已經沒有吃“青春飯”的本錢。特別是成了家,有了孩子,精力和能力都不允許她們再陷入無休止的職場“廝殺”。在她們眼裏,繼續留在目前的公司,與其說是在等待晉升的機會,倒不如說是一種習慣使然。一些職場女性知道自己在目前的公司幹下去也沒有多大發展前景,遲早會被新人所替代,但擔心年齡不允許自己選擇的心理又使她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於是開始迷惘。

Kinki就是一例,她做秘書都做了11年了,單位也換了七八家,卻依然還隻是個秘書。眾所周知,在國外,秘書是越“老”越吃香的一個職業;然而在國內,基本上還主要是吃“青春飯”,年紀越輕越搶手。為此,她擔心不已。

每一個想成功的人,都應該結合自己的特長給自己的職業做一個規劃。當麵對職業定位困惑的時候,不妨眼界放開闊一些,適時開辟其他戰場。這個例子中的Kinki就是如此,她受一個朋友的啟發,挖掘自己人緣好的特點,做起了買賣。在丈夫的支持和朋友的幫助下,她拿出自己多年攢的“私房錢”,租了個店麵,開了一間“品酒吧”,在這裏你隻要花上80元錢,就可以品嚐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酒,一年過去了,生意居然做得紅紅火火。

所以,對於四十歲的女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已經意識到了危機的存在,接下來就是付諸行動。假如你還沒有準備好,那不妨多做一些對未來的各種積累,有意識的積累,才能從容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多參加一些對未來有幫助的職業培訓,自己可以有意識地報考培訓班,最好是到一些大型名牌企業任職幾年。因為這些企業大多會提供非常正規的培訓,對你未來的擇業很有幫助。

我們還要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金錢、富有變化的生活、挑戰的刺激還是不斷超越自我?然後想想現在的工作能不能給你提供這些物質條件或精神上的感受。如果兩者相去甚遠,你就應該考慮變換一下工作了。

值得一提的是“四十歲現象”,女人到了四十歲,在求職時就總會碰到對自己排斥的招聘信息,於是她們開始對自己的年齡感到恐慌,視換工作為畏途。其實“四十歲現象”是毫無道理的,如果你是一個四十歲的女人,那麼就應該重新認識自己,不要被這種怪誕的現象所左右。

首先,你可以先算這樣一筆賬。一個人從7歲上學算起,經過12年小學和中學教育,再加上4年的大學學習,走上工作崗位已經是24歲左右。接著是幾年的適應期,然後是4至5年時間的工作經驗積累,現在很多人又要再充電——讀研、讀MBA還要花一兩年時間。這樣在30多歲,才能基本完成學習積累過程,一個人的人生發展方向初見端倪,實際上這個時候是人走向成熟期的開始,所以並不應該覺得心理恐慌。

其次,把年齡變成一種優勢去求職。四十歲的林女士在國有企業做了九年的市場銷售,由於是大專畢業,她總感覺和同事差一截。兩年前,她終於下了決心,辭職去讀研究生,現在即將畢業。沒想到前一段在找工作時碰到了麻煩,她發出了二十多封信,居然連一次麵試的機會都沒有,看著比自己小的學弟、學妹都有了著落,她心裏實在是不平衡。經過向職業顧問谘詢,她終於認識到原因是自己在如何突出經驗、優勢方麵處理得有問題。對於四十歲以上的求職者來說,如果仍用剛畢業學生的辦法來應聘,成功的機會一定很少,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很好地突出個人的經驗。無論是在簡曆等求職資料上,還是在麵試時都要著重說明這一點。因為四十歲以上的求職者一般都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

“揚長”是四十歲求職的關鍵,但“避短”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應聘崗位選擇上。比如曾經有位四十歲的女士,她在會計專業進修了高級管理,她應聘一個銷售經理卻沒有成功。其實是選擇的職位不適合她,因為銷售經理主管業務,需要旺盛的精力廣泛接觸客戶,還要有充足的幹勁帶領團隊拓展新業務,因此這更適合一個30歲的年輕人拚體力、拚熱情,四十歲的人怎麼也比不過30歲的人。所以這位女士應選擇的是銷售總監或財務主管這一類的職業。

四十歲,我們不必恐慌,但卻應該重新認識自己,把握自己的長處:有曆練,有擔當,有經驗,有年輕人的進取卻無年輕人的輕浮,這種職業形象是極具蠱惑力的,隻要你能如此這般地把握自己,那麼又何愁前路無“知己”?

10.家庭與工作的取舍之道

對渴望在事業上有所發展的四十歲女人來說,家庭與事業的矛盾幾乎是難以避免的,女人雖然戀家,但也同樣希望用工作來證明自己,因此怎樣取舍,協調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就成了四十歲女人必須做好的事。

家庭幸福、事業有成是所有女人的夢想。但時光易逝,歲月的打磨讓我們青春不再,特別是中年女人,多數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會變得很容易滿足,一切以家庭為中心,把目標定位在看好老公、帶好孩子上,為此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其實,這本不是我們的初衷和追求的生活。因為生命是短暫的,隻有對事業和家庭生活同樣重視的女人,才有可能走向事業和家庭兼顧的成功之境。

忙碌著的梁弘燕,在自己的工作日程表上永遠都有一個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家庭日”,即使工作再忙,每個星期天也都是她雷打不動的“家庭日”,如今的她擁有一連串的頭銜,但絕非是人們一貫想像的女強人形象,她一麵是業績顯赫的總經理,一麵又是家裏優秀的主婦,她說事業有成需要有家的默默無聞來支持,她這麼說也這麼做了,多年來她都是很快樂地跳動在高效工作與幸福生活的平衡的支點上,遊刃有餘。

女人,沒有理由說是為了家庭而放棄自己的事業,也沒有理由說是為了事業而放棄家庭,兩者兼得是最好的選擇。我們要做家庭的好園丁,營造溫馨的親情。因為,家若是一個充滿柔情的溫馨花園,女人便是其中最辛勤的園丁。孝敬老人、關愛丈夫、教育子女是每個家庭主婦應盡的責任。選擇他做自己的丈夫,同時也就選擇了他的家庭、他的事業。和諧相親的家庭氛圍是事業的有力保證。相對來說,事業是女人保持真本色的最好途徑,對於女人來說,家庭固然十分重要,但它絕對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因為這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沒有競爭力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完全依附於男人的女人不僅經濟不能獨立,而且生活中會迷失自我,隻能碌碌無為、平平庸庸地過一輩子。幸福的生活要靠兩個人共同去創造,隻要問心無愧、盡心盡力地去做事,對家庭盡責任,自己的人生路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對女人來說,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就會擁有一份關懷和一份摯愛;擁有一份快樂的工作,就擁有了一份希望和一份感動。所以,家就好像是我們的左膀,而工作就好像是我們的右臂,隻有雙翼齊飛才能自由地翱翔在美麗的天空中。

四十歲的女人經曆了太多的生活磨煉——工作的負擔、感情的摩擦、孩子的叛逆、家務的繁瑣……快樂似乎成了一件十分遙遠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四十歲的女人已經把自己埋沒在人與事的堆積裏不能自拔,而忽略了“自我”這個主體。找回並釋放自我,你就能找到快樂,讓灰暗的生活更有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