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大事的男人必知的57個細節12(3 / 3)

但是在病人方麵,卻覺得這個年輕醫生非常可愛,而認為這個年老的醫生是一個“討厭的家夥”。

這個年老的醫生不過是千萬人中的一個,他具有一種根本錯誤的思想,那就是以為表現自己的個性,隻要從衣服、禮貌、學識或才幹方麵改進就夠了。卻忽略了去喜歡他們這一細節,他隻把病人當做了病人,而那個年輕的醫生卻把病人看成是自己喜歡的朋友。結果這個年輕的醫生在事業上就得到了更多人的幫助,而年老醫生卻陷入孤立的境地。而他改變自己這種境地的惟一方法便是真心喜歡他的病人,把他們當做朋友而不是病人。

作為一個男人如果你能喜歡別人,你的行動讓別人感受到愉快,那麼你就能在事業上得到許多人不同程度的幫助。

而一個人如何才能喜歡上別人呢?這其實很容易:隻要你經常與別人在一起相處,仔細地觀察他們、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關心他們所從事的事情——不要采取一種當局者的態度,而應該抱有一種同情的態度。去和他們談天說地、和他們一起遊玩、與他們融為一體。如果你真正懂得了別人,你就不會不喜歡別人的。如果你不能真正理解他們,無論你如何假裝怎麼怎麼喜歡俺們,也還是不會真正喜歡他們的,也就不能真正得到別人的喜愛。

成大事的男人就是這樣,他們喜歡別人,無論別人的地位如何。生活中很多例子都告訴我們,那些因為別人比自己地位高而有目的地去喜歡別人的男人是不能真正討人喜歡的。對成大事男人來說,無論那個人地位貴賤,他都真心喜歡他。

48.關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無論那個人是誰

我們知道獨斷專行的男人很難成大事,即使取得了成功也隻是暫時的,許多曆史人物都證明了這一點。隻有那些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男人才能贏得事業的永遠輝煌。

成大事的男人之所以能成大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善於征求和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樂於征求並接受別人的意見,是成大事男人身上所具有的一種普遍的特性。的確,一個男人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就是要看他能否得到同伴的合作,能否刺激他們提供一些寶貴的意見,並能從這些意見中得到益處。善於征求意見以及征求意見時的技巧和能力,是成大事男人身上最顯著的一種特征。

你不要以自己能一個人獨幹而自傲,也不要以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不聽取別人的意見而自傲。事實上,你可以從四周許多人那裏得到幫助,如果你蔑視了這種機會,結果隻能是你自己遭受損失。

在歐戰中,羅賓遜上校的隊伍裏有兩個上尉。他派遣其中的一個上尉帶一隊人馬到德軍的前線抓兩個俘虜回來。他不但沒有完成這一任務,而且和他一起去的士兵都犧牲了。他又派了另一個上尉接著去,結果這位上尉很平安地抓了兩個俘虜回來了。

這兩個上尉為什麼一個失敗了,另一個卻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呢?原因就在於第二個上尉知道他自己對於這種工作缺乏經驗,便找了一個在這方麵很有經驗的法國軍官,讓他告訴自己他從前是用什麼方法完成這類任務的,以及應該如何才能衝破重重難關等等。

這兩個上尉都是同樣的勇敢,同樣的能幹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第二個上尉知道有人比他更有經驗,而他很願意學習別人的經驗。求得別人的指導並不是一種恥辱,恰恰相反,這實際上是一個人有頭腦的表現。一個人又何必如此之自傲,本來明明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麵是沒有多少經驗的,卻偏偏以為能和有經驗的人做得一樣好呢?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凡事不求別人的指導也不至於被槍炮打死,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利用別人的經驗,在許多方麵我們不知要損失多少東西。

聽聽別人的意見難道會是一件難事嗎?有人給你指導而你充耳不聞,你後來不後悔麼?他們向你提供一些意見,你懷疑過它們的作用嗎?

別人的經驗一定是花了一定代價才換來的,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成大事的男人要懂得利用它,讓它為自己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無論別人的意見使你覺得舒服還是不舒服,這都沒有多大關係,因為最要緊的是你在尋求真理。你可以去找那些可靠的、值得信賴的人,從他們那裏獲得你所需要的見解。這樣,丟掉使你覺得舒服、但沒有什麼實際幫助的意見,終究還是值得的。你要培養一種對於別人的意見保持無成見的態度,要養成一種使你的決斷與你的感覺完全獨立不相關的習慣。

在求教的問題上,有一件很重要而又無法避免的細節問題,那就是你對於別人的意見要樂於接受和敢於拒絕。如果一件事因聽從了別人的見解而做錯之後,絕對不可責備朋友,說:“你當初怎麼不另外教我采用別的什麼辦法呢?”因為事情的真正原因恐怕是:即使他說了別的,你也不一定會聽他的。

別人的意見無論是對或錯都是寶貴的,成大事的男人要善於傾聽和分析,避免自己重複別人走過的彎路。

49.對事無情,對人要有情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錯誤,包括自己在內,碰到這種情況時,成大事的男人要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做到對事不對人,即對事無情,對人有情。對事無情反映了一個人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對人有情則反映了一個人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有寬廣的心胸。

事情是人做的,對事無情,有可能傷害對方的心,所以,處事要做到對人有情。對人有情,既能說服對方,又能使對方心存好感,不再因為你處事不講情麵而記恨你。這樣,你隻針對事不針對人的方法,才能贏得人心,保持朋友之間的感情不受傷害。

一位跟梅考克幹了10多年的老員工違反了工作製度,他酗酒鬧事,遲到早退,還因此跟工頭大吵了一場。在公司所定的規章製度中,誰違反這一條,都會被堅決開除。當工頭把這位員工鬧事的材料報上來後,梅考克遲疑了一下,但仍捉筆寫下了“立即

這位員工找到梅考克,指責梅考克一點情分都不講,梅考克沉穩地說:“你是老員工了,公司的製度你不是不知道,再說,這不是你我兩個人的私事,我隻能按規矩辦事,不能有一點例外。”

梅考克又詢問了老員工鬧事的原因,原來這位老員工的妻子最近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一個孩子跌斷了一條腿,住進了醫院,還有一個孩子因為吃不到媽媽的奶水而餓得直哭,老員工是在極度痛苦中借酒消愁,結果誤了上班。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梅考克為之震驚:“我們不了解你的情況,快點回家去,料理你夫人的後事,照顧好孩子,你不是把我當成你的朋友嗎?所以你放心,我不會讓你走上絕路的。”說著,掏出一遝鈔票塞到老員工的手裏。

老員工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梅考克囑咐老員工:“回家安心照顧家人吧,不必擔心自己的工作。”聽了老板的話,老員工轉悲為喜說:“你是想撤銷開除我的命令嗎?”

“你希望我這樣做嗎?”梅考克親切地問。

“不!我不希望你為我破壞了公司的規矩。”

“對,這才是我的好朋友,你放心地回去吧,我會適當安排的。”

事後,梅考克把這位老員工安排到自己的一個牧場去當管家,對此,這位老員工十分滿意。

按製度辦事與講情麵,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關鍵看你處理得是否巧妙與恰當。既能堅持製度的嚴肅性,又不傷人感情,這才是一個成大事男人的高明之處。

對事不對人,對事要按製度辦事,而對人卻要講情麵。如果對事無情,對人也沒有情,自然會遭到對方的反感,難以達成解決問題的目的。

管理中,如果自己犯了錯,當然也要一視同仁,該罰就罰。如果隻對別人嚴,對自己鬆,那就起不到有效管理的作用。成大事的男人在自己違犯了紀律時,一樣要受罰,這能起到威懾全體的作用。

對事無情,對人有情,是管理中的一個細節,但它又是不容忽視的,成大事的男人要時刻銘記在心,以防“一失足成千古恨”。

50.昨晚多幾分鍾的準備,今天少幾個小時的麻煩

有些人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但辦事效率很低,出現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在做事前做好準備工作。某大公司的董事長劉剛說:“昨晚多幾分鍾的準備,今天就會少幾小時的麻煩。”可見事前準備,對一個人辦事效益的提高是相當關鍵的。而成大事的男人每天都有相當多的工作要處理,理應給予這一細節更多的關注。

現在的社會,不再像過去“走一步,算一步”了。做什麼事情,都得有準備才行。這好比一個人身體有了病,要到醫院治療,就必須預先經過檢查、驗血、照X光等診斷,然後才能治療。做事預先計劃周全,早做準備,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做事前不做任何準備,臨時抱佛腳,要想成大事,那就難了!

幽默大師林語堂,一生應邀做過無數場演講,但是他不喜歡別人未經事先安排,臨時就要他即席演講,他說這是強人所難。他認為一場成功的演講,隻有經過事先充分的準備,內容才會充實。

對於一個如林語堂這麼擅長演講的學者,他都不做沒有準備的演講,可見事先準備工作的重要。

“凡事預則立。”每件事,隻有事先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到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才能把事情圓滿地做好做完善。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考驗的人生是一文不值的。同樣,沒有做前期準備的工作是不會一帆風順的。”有了第一天的短短幾分鍾的準備過程,你就能對第二天的工作有充分的認識,這樣就知道第二天哪件事最重要,哪件事是應該最先做的,就能知道做事的輕重緩急和先後次序。所以,不要對昨天的幾分鍾的準備不以為然。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無視“準備”,事前準備不充分,事後就會麻煩多多。

比如:你昨天少花幾分鍾時間做準備工作,可能會導致你今天忙而無序,而且不能順順利利地完成工作;或許你昨天少花了幾分鍾對談判資料及相關文件加以熟悉,可能會導致你在第二天的談判中陷入不利的局麵,麵對對方嚴厲的攻擊,而無還手之力,最後導致失敗。

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作為一個上班族,要想把第二天的工作做好,你最好在每天下班前的幾分鍾製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如果拖到第二天上午上班時候才製定工作計劃表,那就很容易做得比較費勁,因為那時又麵臨新一天的工作壓力。而前一天晚上就把第二天要做的準備工作做好,到第二天工作起來就會輕鬆多了。

在頭一天做好準備工作,可以了解第二天每項工作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並能采取預防措施,防微杜漸。

每一天都在做準備,每一天做的事都是在為將來做準備,當你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機會來臨時你就會抓住。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不管任何機會都不會是你的。

凡事做好準備,每一天都可以很輕鬆地達成你的目標。所以成大事的男人,都是凡事有準備的人。

51.不要輕易責備別人

卡耐基指出任何尖銳的批評和指責所得的效果都是零。成大事的男人不會輕易去責備別人,那樣隻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成大事的男人在與人相處時一定要注意這一細節,過於嚴厲地責備他人,會使對方產生對自己的怨恨。

成大事的男人不妨檢討一下自己,你是不是也有這種喜歡責備別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一件工作任務沒有做好,你是不是積極地去與下屬尋找原因,研究對策,而是指責下屬:“你怎麼搞的?怎麼這麼笨?”這時,你有沒有想過下屬會有什麼反應?他可能什麼也不說,但在內心卻隻會覺得你不近人情,從而怨恨你。這樣,你今後就很可能在與他相處時,總感到疙疙瘩瘩……

不要指責他人,並不是說放棄必要的批評。這裏的原則是要抱著尊重他人的態度,以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批評。

有一家工廠的老板,這天巡視廠區,看到有幾個工人在庫房吸煙,而庫房是禁止吸煙的。他沒有馬上怒氣衝衝地對工人說:“你們難道不識字嗎?沒有看見禁止吸煙的牌子嗎?”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煙盒,拿出煙給工人們,並說道:“請嚐嚐我的煙——不過,如果你們能到屋子外去抽的話,我會非常感謝的。”工人們不好意思地掐滅了手中的煙。

我們喜歡責備他人,常常是為了表現自己的高明。有時,也有推卸責任的目的。古人講“但責己,不責人”,就是要我們謙虛一些,嚴格要求自己一些,這對自己隻有好處。在你又想責備別人的這不是那不是時,請馬上閉緊自己的嘴,對自己說:“看,壞毛病又來了!”這樣,你就可以逐漸改掉喜歡責備人的不好習慣。

要成大事男人必須注意的一個細節是:絕不輕易責備別人,要更好地與人相處!

52.把朋友分等級,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作用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在中國傳統中是兩彎相映的明月,講究一個肝膽相照,義字當先。朋友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裏顯得日益重要,善於借助朋友能為你贏得更多的幫助!

成大事的男人在與人交往中懂得借勢發揮,這樣可以利用對方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利用”一詞似乎帶有貶義,但與朋友合作,互相幫助的確是成就事業的一種方式。但朋友和朋友又是不同的,不是每個朋友都會在你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也不是所有朋友都會與你肝膽相照。成大事的男人要學會把朋友分類,因為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作用。

南方某地有個很成功的商人,朋友無數,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逢人就誇,說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後來有人問他,朋友這麼多,他都同等對待嗎?

他沉思了一下說:“當然不可以同等對待,要分等級的!”

他說雖然自己交朋友都是誠心的,但別人來和他做朋友卻不一定都是誠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從他身上獲取一點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也不少。

“對方有壞意,不夠誠懇的朋友,我總不能也對他推心置腹吧!”這位商人說:“那隻會害了我自己。”

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況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級”,計有“刎頸之交級”、“推心置腹級”、“可商大事級”、“酒肉朋友級”、“嘻嘻哈哈級”、“保持距離級”等等。和對方交往的密度和自己打開心扉的程度往往由這些等級來決定。因為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作用。

男人要成就一番事業,要在心中把自己的朋友分一下類,以便借勢發揮,這樣才會使你在事業的征途上多一些幫助,少一些困難,從而向著心中的目標奮起前進,直至成功。

53.微笑是獲得成功的一支利箭

微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細節,人們常常會忽視它的力量。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麥克尼爾博士,說出了這樣的感慨:“麵帶微笑的人,比起緊繃著臉孔的人,更容易獲得效果。微笑比繃緊的臉孔,藏有更豐富的情報。”

微笑是笑中最美的。對陌生人微笑,表示和藹可親;產生誤解時微笑,表示胸懷大度;在窘迫時微笑,有助於緩解緊張、尷尬的氣氛。

微笑是一種幸福的表情,一張甜蜜微笑的臉,會讓人感到愉快,帶給人們理解與滿足。微笑展示人的氣度和樂觀精神,烘托人的形象和風度之美。

微笑時笑得自然、笑得純真、笑得甜蜜,遠勝過冷嘲熱諷的譏笑或無中生有的傻笑。

有些人在同陌生人第一次見麵時,通常會有一種不安全感,存有戒心,而真摯友善的微笑,往往有助於消除這種初次見麵時的戒備心理。微笑是好感的象征,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一個人臉上時常浮現微笑,會令人感到友好、舒服。人們對於不帶微笑的寒暄,極易產生反感。當我們有求於別人,即使被別人微笑地拒絕了,我們也不至於生氣,因為同樣是拒絕,如果對方雖然禮貌,卻無半點笑容,我們就會覺得受到了冷落——這便是微笑的力量。

能成大事的人懂得微笑的真正價值,因為他們知道,微笑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成功機遇。喬·吉拉德說過:“當你笑時,整個世界都在笑,一臉苦相時沒有人願意理睬你。”這樣看來,用心地微笑,是成大事的男人網織人際關係的一大法寶。

54.不要忽視小處的修養

一棵抵擋得住暴風雨侵襲的大樹卻倒在了小蟲的啃噬下。同樣,胸懷大誌的男人也可能因為不注意小處的修養而最終一事無成。隻有在微小之處不放縱自己,謹慎處之的男人,才能成就大事,實現人生的目標。

有些男人認為,做一番大事業便要轟轟烈烈,而不能拘泥於小節,殊不知,正是因為這些最易被人忽視的小事卻成了引起禍患的根源。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空中爆炸,宇航員命喪太空,是由於機身上一道焊縫沒有焊好;幾年前美國潛艇浮出水麵時撞翻日本漁船,造成船毀人亡,原因是潛艇上的操作人員一個漫不經心的操作失誤;日常生活中,有人從高層住宅上隨手扔下一個酒瓶,結果將從樓下經過的行人砸死;一家度假村不在一種玻璃門上做警示標記,結果讓奔跑的小孩一頭撞上,受了重傷;世界上許多森林大火,也往往是有人亂扔煙頭造成的……

由此看來,無論做什麼,小處隨便不得,正所謂“防微杜漸”。有些事,就算沒有惹出大婁子,比如隨地吐痰,隨手丟一隻空易拉罐,結果讓人罰了幾十元錢,從自私的角度講,你說冤不冤?

有一個笑話,講一位有心髒病的老者住樓下,樓上住一位小夥子。小夥子晚上回來時腳步重,動靜大,老者總是聽到:噔噔噔——上樓梯了;咣當——開門了;嘩嘩嘩——洗漱呢;最要命的是上床時脫皮鞋,先脫一隻,一扔,咣!老者心一哆嗦。再脫另一隻,一扔,咣!老者心再一哆嗦;這兩哆嗦過了,才算安靜下來,老者才能入睡。老者脾氣好,一直忍著,可夜夜如此也受不了呀!這天,見了小夥子,老者就給小夥子說了,小夥子態度挺好,虛心接受。可到了夜裏,老者聽著那動靜又來了——噔噔噔!咣當!嘩嘩嘩!老者想,忍著吧,不就兩聲嗎?咣!——聲。老者等第二聲,奇怪,怎麼不響了?老者這個心懸哪,就等著第二聲響過好人睡,等了一宿,愣沒響——原來小夥子脫另一隻鞋時,突然想起了老者白天提的意見,就輕輕地把鞋放在了地上……

這雖然隻是個笑話,可卻讓人品味良久。現在的我們正處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過去的小胡同變成了大建築。一二百戶住一個樓,你小處隨便,樓道裏亂堆東西,夜裏把電視機音量放到最大,從窗戶往外隨意扔垃圾,你覺得沒什麼,可別人怎麼辦?如果人人如此,豈不天下大亂了。

現今,人們一般從道德的角度勸人不要忽視小處的修養。今天,除了道德外,還有法製。一旦因為我們的“小過失”而引發了大禍,就會受到法律的製裁。

但是也有一些“小事”並不屬於法律管轄的範圍,甚至也談不上是多嚴重的道德問題。比如,在地鐵座位上蹺二郎腿,讓站著的乘客別扭;開會遲到;雨天開快車,濺行人一身水;打公用電話時煲電話粥,不顧後麵有人等;消防隊救火時的圍觀擋道;嚼完口香糖亂吐;在公共場合亂叫亂喊……這些舉止,給他人添麻煩,惹他人不痛快,自己又怎能心安理得,毫無愧意?如果他人也如此待你,你作何感想?人人都這樣“不拘小節”,社會哪還能有文明二字?

從小處,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修養與品質,是做人的一個人口同時也是缺口。我們所做的許多“小”事實際上是在抵消別人的勞動成果。亂扔垃圾,環衛工人的勞動就白費了。圍觀看熱鬧,反給救火添亂,隻會加大火災損失。開會遲到,你耽誤的是大家的時間,而在今天講求效率和守時的時代,你顯然與之不合拍……要成大事的男人應該以此為鏡,檢點自己,做一個有品質的人。

55.多一分熱忱,少一分冷漠

愛默生說:缺乏熱忱,難以成大事。沒有人能靠冷漠而成就大事,而凡成大事的男人無一例外都具有熱忱的力量。

熱忱是一個人對所做事情的感覺和興趣。沒有熱忱,肯定不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盡心盡責,不會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為過於冷漠,對工作缺乏認真,幹到哪兒算哪兒,因此不能贏得尊重,更談不上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了。成大事者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熱忱。

一個寒冷的晚上,2500名青年男女湧進了紐約市賓夕尼亞體育館的大舞廳。六點半,大廳內已座無虛席了,到了八時,大廳被擠得滿滿當當。

這些人勞累了一天,他們晚上來這兒幹什麼?

他們前來是為了傾聽最新、最實用的課程《有效地講話並在工作中影響他人》的第一講,這是由“戴爾·卡耐基言語技巧和人際關係協會”舉辦的課程。

與此同時,人們正在爭相傳閱戴爾·卡耐基的《影響力的本質》一書。

在其後的24年裏,紐約市每天都要開設這些課程,聽卡耐基演講和接受該課程培訓的人多達15萬,甚至連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麥道公司等一些保守的公司也派出管理人員接受培訓。

戴爾·卡耐基是無可懷疑的成大事者。

有人問卡耐基,他是如何取得如此大成就的。他微笑著說:“除了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和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我熱愛我的聽眾。”

卡耐基表現了他的熱忱。

熱忱是發自內心的激情,如果一個人身上激情洋溢,那麼他就是有吸引力的人。

卡耐基的成就來自熱情的追求,卡耐基的課程也把熱忱作為最基本的一課。他用他的熱忱感染著他的學生。

卡耐基在課堂上比較喜歡這樣一句名言:“我愈老愈能感覺到熱忱的感染力,成大事的人和失敗的人在能力上差別並不大,但正是由於各方麵條件相近,熱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熱忱的人有信心和勇氣去克服困難。”

卡耐基在他的備忘錄中這樣寫道:“我說的熱忱,是一種內在的精神本質,它深入到人的內心,任何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情,那些都是虛偽的表現……隻要你充滿了對別人的愛,你就會興奮,你的眼睛,你的大腦,甚至你的靈魂都充滿了激情,這種激情可以感染別人,鼓舞別人。”

卡耐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講授他的課程的。

維利是一家公司的職員,雖然他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卻不能讓人喜歡他。

為此,維利非常苦惱,所以他來向卡耐基請教。

“卡耐基先生,我在演講中也愛來點小幽默,雖然也能引起聽眾發笑,卻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該怎麼做呢?”

“問題就在這裏,”卡耐基深沉地說:“你應該表現出你的熱忱,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好的效果了。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的那些小笑活隻能讓人感到你很滑稽。不要再講你的小笑活了,拿出你的真誠和熱忱來,你會受歡迎並有所成就的。真情比技巧更加管用,請記住這一點。”

維利在以後的演講中果然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而這不過是熱忱的力量。

欲成大事男人請讓自己全身都洋溢著熱忱!多一分熱忱,少一分冷漠,你就多了一分成大事的運氣,少了一分失敗的可能。

56.用一句打動人心

打動人心的話如蜜沒有人不愛,所以作為一個要成大事的男人,要想得到某個人的幫助,不妨向他多說打動他內心的話。

過去,美國費城電力公司有一個叫威伯的推銷員,他曾到農村去推銷用電。走到一家闊氣的人家,戶主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婦,一見是電力公司推銷電的,就把門緊閉了。威伯一看事情不妙,便說:“很抱歉,打擾了您,也知道您對用電不感興趣。所以,我這次來不是做生意的而是買雞蛋的。”老人消除些疑慮,便把門打開一些,探出頭來將信將疑地望著威伯,威伯又繼續說道:“我看見您喂的道明尼克種雞很漂亮,想買一打新鮮的雞蛋回城。”

聽到他這麼說,老人家把門開得更大一些,並問道:“你為什麼不用你的雞蛋?”威伯充滿誠意地說:“因為我的雞下的蛋是白色的,做蛋糕不合適,我的太太就要我來買些棕色的蛋。”

這時候,老婦人走出門口,態度很溫和地跟威伯聊起了雞蛋的事。但威伯這時便指著院子裏的牛棚說:“老太太,我敢打賭,你丈夫養的牛趕不上您養雞賺錢多。”

老婦人的心被說樂了,是的,多少年來,她丈夫總不承認這個事實。於是她將威伯視為知己,帶他到雞舍參觀。威伯是個小甜嘴,說的話句句入耳,並說,如果能用電燈照射,產的蛋會更多,老婦人好像忘記了剛才的事,反而問威伯用電是否合算。當然,她得到了完滿的解答。兩個星期後,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來的用電申請書。

試想,假如威伯一開口就推銷用電,老婦人肯定不會接受。而推銷員威伯采取了曲線表達。用買雞蛋的托辭,打開老婦人的心扉,然後以拉家常的方式,說一些打動老婦人的話,很自然地扯到了用電的問題,說明用電燈照射,產的蛋會更多。這就博得了老婦人的信任,自動遞上了用電申請書。

動人的話作用就是如此神奇,它是你獲得別人的信任的基礎,更是你成大事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