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民間信仰,流傳經年的多神崇拜(1)(2 / 3)

倒貼福的來由還有一個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殘暴成性,因某件事不順心打算殺掉一城的百姓,並用“福”字作暗號準備夜間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所有人家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大怒,立即下令將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高興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就這樣消除了。

從此以後,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民間還有給“福”字潤色,在“福”字周圍畫上各種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祿星能帶來高官厚祿嗎

祿,就是指祿位官職。曆代封建統治者常常通過科舉,以高官厚祿來籠絡天下的讀書人,為鞏固他的統治而效勞。在封建社會裏,十年寒窗,讀書做官,是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因此,過去讀書人常把“金榜題名”時,作為人生四大樂事之一。影響所及形成民間對“祿星”的崇拜風俗。

《史記·天官書》記載,文昌宮第六星是專管司祿的祿星。關於祿星,民間有幾種說法:一說,張仙,姓張名遠霄,五代眉山人,入青城山,學道升仙(見《蘇老泉集》)。一說,張仙,姓張名惡之,越嵩人,晉末後秦人(見朱彝尊《重修張仙祠》)。另一說,張仙就是宋後蜀主孟昶,他原是孟知祥第三子,後來平步青雲,當了皇帝。他曾為自己畫了《張弓挾彈圖》。後來,宋平了蜀,花蕊夫人帶了此圖到宋宮,將畫中此人托名為張仙,說能使人有子,才奉祀他。傳入民間就把他作為祈子之神,稱為“張仙送子”,也就是傳統戲曲中所唱的“祿星抱子下凡塵”。

在民間美術中,鹿是“祿”的象征物。

“正財神”是趙公明嗎

世人奉祀的財神,影響最大的當推趙公明。據《三教搜神大全》載,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降瘟剪瘧,保命解災。故人稱“元帥之功莫大焉”。凡買賣求財,隻要對趙公明祈禱,便無不稱心如意,故而民間奉其為財神。舊時年畫中,趙公明的形象多為頭戴鐵冠,手持寶鞭,黑麵濃須,身跨黑虎,麵目猙獰,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武財神。

《封神演義》中,薑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冊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做了財神爺。趙公明司財,能使人宜利和合,發家致富,這正符合世人求財的願望,所以民間廣泛敬祀趙公明。民間所供財神趙公明皆頂盔披甲,著戰袍,執鞭,黑麵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附之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更加強了財源茂盛的效果。

招財進寶的偏財神都有誰

文武財神是民間所謂的正財神,在正財神之外,還有偏財神,這是就財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間的偏財神經常是指被稱為“五路神”的財神。在《封神演義》中,五路財神指的是趙公元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財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間吉慶年畫中常見的形象,他們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

在民間所供財神中,不管是趙公元帥,還是賜福天官,身邊總要配以利市仙官(五路神之一),因此,利市仙官可說是地地道道的偏財神。有關利市仙官的來曆,在《封神演義》中有記載: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財神趙公明的徒弟,後被薑子牙封為迎祥納福之神。所謂“利市”包含三重含義:一是指做買賣時得到的利潤;二是指吉利和運氣;三是指喜慶或節日的喜錢如壓歲錢等。

人們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財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滿,萬事如意。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別是商人,還把利市仙官圖貼到門上,並配以招財童子,對聯寫道:“招財童子至”與“利市仙官來”,隱喻財源廣進、吉祥如意。

在中國有專門的司廁之神嗎

在我們中國的民俗裏,人們所居住的地方到處都有專門司管的神,地上頭土地神、大門口有門神、床上有床神、點燈有燈神、米缸裏有米神、水缸裏有水神、廚房裏有灶神……但您知道嗎,就連我們日常方便的廁所裏,也有專門的神,那就是廁神;而且這是一位女神,叫紫姑。還有一些廁神的傳說,是關於戚姑和坑三姑娘的。

泰山娘娘是婦女之神嗎

泰山娘娘又叫碧霞元君,全稱是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元君”是道教對女仙的尊稱。

碧霞元君在北方尤其華北最受崇拜,因為她的“老家”在山東泰山。關於碧霞元君的來曆有如下說法:

有說碧霞元君本是黃帝手下的一個仙女。說是黃帝建岱嶽觀時,曾派七位仙女,雲冠羽衣,迎接西昆侖真人。其中一位仙女隨真人刻苦修行,終於得道,成為碧霞元君。

在《玉女卷》說,漢明帝時有個大善人叫石守道,他的太太金氏生了個女神童,慧穎無比;3歲知人倫;7歲通曉諸法,日夜禮拜西王母;14歲得曹仙長指點,入泰山黃花洞修煉,道成飛升,做了碧霞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