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東北伐木雖已實現了機械化,傷亡事故大大減少了,但作為風俗的傳統影響,人們還是不砍伐刻了山神廟記號的大樹;不坐到未燒完的木材上,說那是火神爺的筆;早晨起來後也不準說晚上做了什麼夢;吃飯端碗時不許把大拇指放在碗沿邊上;也不坐被視為山神爺位子的樹墩。
戲業有哪些禁忌
舊戲班裏,不但要敬祖師爺,對神、對人、對動物要燒香祭奠,對把子、砌末也要燒香磕頭。演什麼戲要對什麼道具頂禮膜拜,否則,認為台上會出事的。
舞台上使用的兵器,如鞭、杵、刀、棍、槍等都禁忌隨便亂動,上場前都要給這些兵器行禮,名曰“祭刀”“祭叉”“祭砌末”等,否則,台上要出事故。不遵從這些禁忌的人就不能吃唱戲這碗飯,要受到責罰。
舊時,新建的戲樓、戲院、會館、廟台等,首場演出的戲班,都要舉行“破台”的祭禮。如果演戲時出了大事故,死了人,也要破台。戲業人稱台口朝南、朝東的戲台為“陽台”,朝北的為“陰台”,朝西的為“白虎台”。俗說:“要想發大財,最忌白虎台。”所以,凡是台口朝西的“白虎台”,也必須“破台”,然後才能演出。否則,以為戲班內會出現吵嘴、打架的事;或者演文戲出錯,演武戲傷人;甚至使戲演不下去,以後也無人來邀班演戲。
破台的形式,各有不同。一般的是在夜間讓一有武功的演員扮演靈官,在舞台上追趕一由旦角扮演的“女鬼”,把“女鬼”趕跑。殺一隻公雞,把雞血灑在戲台四周,然後放鞭炮,敲鑼打鼓一通,就算破台了。破台之前禁忌在前台點燈,後台的小油燈,化完妝後也得吹滅。“破台”時忌外人偷看,忌說話。演員嘴裏叼個朱砂包,據說可以辟邪,免得引鬼上身。這一習俗,如今已被革除。
采礦禁忌有哪些
在所有的行業中,采礦是最危險的行業之一。礦工在礦井中進行采礦生產,安全係數相對較小,特別是在過去,安全措施差,因而有較重的危機感。故此,礦工在井上、井下時,忌說“死”“憋死”“砸死”之類的話,忌用髒話罵人。工人自己不能說,也不許別人說,夫妻吵架時都不許說。礦工覺著心裏煩悶,或與人吵了架,這一天就不下井了。在行為上,礦工禁忌別人打他的帽鬥(安全帽),不許把帽子扔到地上。因為帽子是保護頭部的,也就是頭的象征或同體。頭是忌人敲打或玩摸的,更不能掉在地上。在飲食方麵,礦工下井忌喝酒,聞著酒味也不行。下井忌帶火柴,這大概是怕引起井下瓦斯爆炸。任何人在井口燒紙是忌諱的,因為隻有死了人才燒紙。
礦井裏有動物是吉祥的象征,東北煤礦工人忌諱在礦井中捕捉老鼠。“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本是家喻戶曉的一句俗語,但礦工在井下,卻敬鼠如神,哪怕再窮,一日三餐雜糧菜皮填不飽肚子,可老少礦工在井下吃飯時,總要分一點飯菜喂老鼠,吃不下的剩飯也從不帶回家,倒在井下宴請鼠先生鼠太太。這崇尚老鼠的習俗是如何形成的呢?因井下有瓦斯、沼氣和煤氣,這三種氣對人極有危害,老鼠和礦工一同生活在並下,它們也受到毒氣的威脅,但鼠類對這三種氣體極為敏感,隻有在沒有毒氣的地方,這種小精靈才出現,所以礦工見了老鼠就有一種安全感;若看不到鼠兒在礦井下躥來躥去,即產生恐懼心理。
礦工最忌諱老鼠搬家,看起來這是一種迷信,其實也不盡然。礦下時常會發生不幸事故,老鼠特別敏感,發現鼠群集體遷徙,即是事故的預兆。祖祖輩輩生活在井下的礦工,摸出鼠的生活規律後,代代相傳,這樣就形成了礦中有關鼠的忌諱。井下有動物生存,這就向礦工們發出了安全的信息,因此這一忌避具有一定科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