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有開鐵匠鋪子的,也有走街串巷找活幹的。鐵匠鋪裏一般設有祖師的神位,流動的鐵匠也會在臨時工作的地點貼一張紅紙作為祖師的神位。鐵匠視風箱為飯碗的根本,特別細心愛護,同時珍視自己的手藝,所製產品均打上自家印記,忌諱外人亂動,否則就認為是不吉利的。
舊時鐵匠點火開爐時,通常要選擇吉日吉時。要打出好鐵器,隻有靠爐火旺,所以還要祭祀行業神“太上老君”,祈求爐火可比“老君”八卦爐中的“三昧真火”。祭祀時,要用嘴咬破大公雞的雞冠,將雞血滴進煉鐵爐,稱為“割花”。然後宰殺這隻雞來奉祀太上老君,祈求祖師保佑。同時開爐時也忌諱服喪的人在場,認為這些人是“不潔”的,會影響生意。而鐵匠這個行業本身也忌諱有人圍觀或是吵鬧,一方麵是鐵匠的注意力會分散,還容易傷到他人,而另一方麵,鐵匠還忌諱有人亂說話,如“小心別打到手”之類的話在鐵匠看來是最不吉利的。
很多的手工行業都很重視本行中的工具,鐵匠行也不例外,同樣忌諱外人動打鐵的工具。鐵匠多是師徒一起作業,一個徒弟拉風箱,一個徒弟幫師傅鍛打工件。為避免出事故,鍛打必須嚴格地按節奏進行。鐵匠最忌諱鐵錘直接打在砧子上,俗稱“打空錘”,認為這預示當天會發生事故,因此要馬上停工。
此外,鐵匠在幹活的時候還忌諱吹口哨,據說“哨”是“太上老君”的乳名,會冒犯行業神受到懲罰,而這種禁忌的實質作用則是提醒鐵匠在工作時不可大意。
石匠有哪些日子禁忌
民間將從事石頭開鑿、雕琢的人稱為石匠。石匠信奉“石頭神”。中原一帶的石匠有在正月初一祭祀石頭神的習俗。據說這一天是“石頭神”的生日。而山東一帶的石匠則認為三月十七是“石頭神”的生日。各地說法不一,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禁忌。在這一天中,無論有什麼樣的情況發生,都忌諱敲打石頭,甚至不允許和石頭有任何接觸。如果碰觸或敲打了石頭,就認為會衝犯“石頭神”,災禍會降在匠人身上,不能按時完工,毀壞石材,甚至長期臥病,不能痊愈。因此過去在這一天,無論雇主出多少錢,石匠也不願意出工。
農曆二月初二是傳統中的“青龍節”,也叫做“龍抬頭”。這天也是石匠們有所禁忌的日子。傳統的石匠行業認為如果在這天做石匠活,就會壓了“龍頭”,震壞“龍體”,傷及“龍目”,而“龍王”就會因此而降罪於石匠。此外,和木匠行業一樣,石匠也同樣忌諱“紅煞日”,在這一天通常也是不出工的。
建窯有哪些習俗
在舊時,建陶窯或瓷窯,要請“風水先生”擇良辰吉日,選定古地。
建窯有很多講究,如一般不在大江邊或社、壇、廟旁建窯,窯門不能朝向住宅,據說這樣對人家不利。在破土動工時,通常要在窯地祭祀神明,並嚴禁兒童、孕婦進入,也不許有人挑糞桶從前麵經過、認為這樣是對神靈的不敬,新窯就不會得到神靈的庇護。在入窯當天,也要祭祀神靈,入窯的過程都要講吉祥語,同樣忌諱孕婦到場,嚴禁人們攜帶不潔的物品經過,以免穢氣入窯,影響燒窯。
除了在動工和入窯時要祭神之外,在每月的初二和十六也都要祭“窯神”。在窯匠的習俗中,也尊“太上老君”為祖師,相傳農曆二月十五日為老君生日,屆時窯行中人都要到老君廟祭奠。在南靖、華安等地燒窯前,通常還要宰雞殺鴨,一是獻供於窯神,二是將雞鴨血灑滴在窯爐四周,據說可以“驅邪祛災”、在舊時窯旁還經常立有“窯神”的神位,並在兩邊書寫“火中取財寶,窯門出真金”之類的對聯,以求吉利。燒陶時,廠匠封窯燒火前,還要點三炷香拜風火神,忌諱生人旁觀,他們認為如果有生人在旁,陶瓷會燒得半生不熟。自封窯到開窯期間,即使遇到大節日,也隻能點香燭、燒紙錢,嚴禁放鞭炮,否則就會認為窯裏的陶瓦會因此而破裂或成色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