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民間禁忌,迷信唯心的守舊習慣(1)(3 / 3)

木匠做活有哪些舊俗

長期以來,木作、瓦作、石作、紮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畫作、糊裱作統並稱為傳統的“八大作”。而木匠在民間有“八大作之首”的美稱。如上梁架檀,蓋房建屋等工作中,木匠在其中都起到主導作用。木匠又有“細木匠”與“粗木匠”之分,前者主要是以門、窗、箱、櫃等小型物件的製作和雕刻為主;而後者則主要負責製造各種大型的器具、房屋以及交通工具等。

木匠的工具包括斧子、刨子、锛子、鋸、鑿、木鑽和墨鬥、直角彎尺等。在舊時民間,木匠通常都是背著工具上門服務的,即根據客人的要求,前往客人的家中幹活。

幹一般的小活,經過商量,主家可招待飯菜;而免去應付的工錢。如果是做大件的物品,除了戶主要負責飲食外,還要收取一定工錢。而如果是上梁造房等大事,無論包工、雇工,戶主都要設宴款待,並要以紅包相贈。在河南鄭州一帶,當工作完畢之後,戶主還要準備一包饅頭加肉讓木匠帶走,俗稱“捎個包”,也是為了再次感謝工匠們的辛苦勞作。

在木匠行中,對於第一次請木匠來幹活的人家,稱為“門頭活”。幹門頭活時,事先雙方都是不講價的,先隻管做活,完工之後,通常是由主家拿出錢來,並由工匠自己隨便拿。此時主家不會少給,而工匠也不會多拿,雙方都能達成一種默契的誠信關係。

木匠雖經常上門做工,但平時也自備木料,在閑暇的時候加工製作各種木器。到趕集或廟會時,到集市上出售,也有生意比較好的木匠,開設專門銷售木器的鋪麵稱為“木匠鋪”,一般是設在臨街的市麵上。

工匠暗“安算”是怎麼回事

民間相信房子的建造過程是有兆示作用的。如果東家得罪了石工、木工師傅,匠人們便會暗中在磚瓦、梁柱中埋藏一些諸如木魚、木獸、木人等物。俗以為這些東西有靈,把它製成什麼樣的東西,它便具有這種東西的屬性和能力,就能使這一家人生病死難,等等。

《魯班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木匠帶幾個徒弟給一家人做新屋。主人殺了一頭豬款待木匠和親友。好心的主人把豬心、豬肝和豬腰等藏在一邊,用油炸了,預計等房子做好了,木匠師徒上路時帶在路上吃。木匠不明就裏,以為主人家小氣,就在豎屋那天,故意將四根房柱倒過來安裝著,想讓主人家倒黴。臨走時主人給了他們煎好的豬心、豬肝等,木匠才知道錯怪了主人,深感內疚,立即找了四張紙條,分別寫上:“道好”“道富”“道貴”“道有”,叫徒弟回去貼在房柱上,以解主人家的不祥。此後,這一家子果然無事,且出了幾個大富大貴的子孫。後來,人們在新建房時,都在房柱上貼上“道有”“道好”“道富”“道貴”的小條幅,便成了一種民間辟邪求福的風俗。

在許多野史、雜記中,類似土匠暗中搗鬼的記載很多。有在大門鬥內安放打壞的鑿子,形似“披頭散發”,使主人家每晚不寧,入睡後,似有披頭散發的女鬼在屋內走動。有在房屋柱頭上放一泥燈,底麵畫著符,致使此家主人代代都有人得心悸失眠而死者。有房梁上安放四個小木人擲骰子,使房屋主人賭博成癮,幾乎傾家蕩產。

防避之法,除了上麵提及的在房柱上貼條幅外,首先為求吉避災起見,雇主們一定要好好款待工匠們,切不可使他們不滿而暗下鎮物。如果下了,可設法找到鎮物,把它拿掉,即可無事。也可在做房屋時多用大蒜做菜吃,民間相信:“大蒜勝小算。”吃了大蒜,即便安了算也是無效的。

其實,所謂“安算”,隻不過是匠人們發泄對主人不滿的一種方式而已,是毫無靈驗的。

泥匠有哪些習俗與禁忌

泥匠,俗稱“水泥匠”或是“泥瓦匠”,在傳統手工業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泥匠行業又分專蓋瓦房的“白活匠”和專蓋草房的“泥巴匠”。泥匠通常和木匠一起工作,走街串巷,招攬生意。泥匠行的工頭在舊時稱為“掌尺”,多為技術全麵、經驗老到的工匠擔當。泥匠通常也采用拜師收徒的授業模式,通常是兩個工匠帶一個徒弟。做徒弟的要眼明手快,不能疏忽,而在工作中更要悉心聽候吩咐,否則就要遭到師父的訓斥。

在舊時,泥匠僅擁有自備工具,如果沒有人來雇用,就無法正常生活。因此泥匠自古就非常注意與雇主的關係。不僅做活質量要有所保證,在主人家中更是要做到“三穩”,即眼穩不亂看,手穩不亂拿,嘴穩不亂說,給雇主留下踏實穩重的印象,而使自己獲得好名聲,將來還有活幹。

像木匠一樣,泥匠也很注重自己的工具,非常忌諱瓦刀被人跨過,認為會帶來晦氣;也忌諱校準豎直線的吊錘被人跨過,認為會影響豎直線的精度;砌牆時忌諱聽到女人哭聲,怕像孟薑女哭倒長城那樣把牆哭倒。雖然這些習俗中多少帶有迷信的成分,卻無不體現出泥匠的謹慎與對精湛工藝的追求。

鐵匠有哪些習俗與禁忌

現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工具,如刀、剪、鏟、鍋等,在一些地區仍然出自於傳統的鐵匠鋪子。由於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鐵器,因此民間甚至將打鐵和藥鋪並稱為賺錢的好生意,素有“開過藥鋪打過鐵,什麼生意也不熱”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