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生活風俗,身邊的禮儀由來(1)(2 / 3)

所以,九拜不僅不是拜九次的意思,而且也不可能在任何一次儀式上聽到“行‘九拜’之禮”。

拱手為何左手扶抱右手

拱手時,一定是用左手扶抱右手,因為在古代,作揖禮有左手握右手為“吉拜”、相反則為“凶拜”的說法。這可能與古人的認識有關,他們習慣於用右手攻擊他人,而左手抱住右手則為行禮者向對方的友好表示。

就見麵禮的初衷而言,中國人創行的抱拳拱手禮與西方人伸手相握禮都是表示友好和尊敬之意,但有一種說法認為,抱拳拱手有與對方保持距離的內斂和封閉色彩,而伸手相握則有急於接近的張揚和進取因素。

近現代學人對此也有不少討論,如林語堂先生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就兩種見麵禮做了比較,得出拱手禮優越於握手禮的結論。因為拱手禮一則避免發生接觸得傳染病的可能,有益健康;二則拱手時間的長短完全取決於自己,不會感受到對方的壓力。握手既有得病之虞,又有被動伸手、任人宰割的感覺。

揖禮有什麼講究

在我國傳統社會裏,曾流行很多的見麵行禮,拱手作揖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拱手禮,以兩手在胸前相合以示敬意,又稱“揖禮”,除見麵之外,也常用於致謝、恭喜、祝壽或節慶等場合中。拱手禮起源久遠,至周代已很完備了,一直流傳至今。行禮時一般右手半握,左手抱住右拳,停於胸前,目注對方,向對方上下輕搖。依據適用對象的親疏,行揖禮一般的推手微向下,稍親近的推手平置於前,親友的推手微向上;亦可行長揖禮表示更大的敬意,即雙手上抬齊額,自上而下拱手行禮。

在中國傳統社會裏,其他見麵禮俗還有跪拜禮、鞠躬禮、道萬福、請安禮、唱喏禮、打千禮、蹲安禮、合十禮、趨等等。

為啥用折柳枝送行

中國漢代有“折柳贈別”的風俗。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裏,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也就是說,用柳枝飄悠的樣子來表示主人對客人戀戀不舍、不忍相別之情。

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也往往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除此之外,柳枝易於成活,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親人遠去他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隨遇而安,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那樣隨處可活。折柳送別代表著一種對親友的美好祝願,是古代的一種習俗,今天已不多見。

古人究竟“尊左”還是“尊右”

在酒宴上,人們往往要讓出左邊的位子給長者或尊者。這樣一種做法,有著悠久的傳統,成為人們日常禮儀中的一部分。“虛位以左”這個詞語,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戰國時期,信陵君求才若渴,禮聘天下賢士。當時有位隱士侯嬴,已經70多歲了,但很有見識,所以信陵君就想招攬他。有一天,他宴請客人,並把自己左邊的位置空著,然後親自駕車去邀請侯嬴。侯嬴身著舊衣,上了馬車。信陵君很恭敬地親自為他駕車。《史記》中記載:“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足見信陵君對侯嬴的尊敬。

如果僅僅根據這個事情來斷定古時候左邊的位置為上座,並概稱古時以左為尊貴,那就有些不很全麵了。在古代典籍上,也會發現以“右”為尊的記載,更有“無出其右”的說法。

實際上,對“左”“右”兩個方位的尊重,曆代不盡相同。夏商周,朝官尊左,宴飲、凶事、兵事尊右;戰國時朝官尊左,軍中尊右;秦尊左,漢代尊右;六朝朝官尊左,宴飲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慶活動中,以左為貴,在凶傷吊唁中,以右為尊。

如此看來,單純說古人“尊左”或是“尊右”,都是不全麵的,要根據不同的朝代而定。

為啥要“男左女右”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已經形成了一種傳統習慣,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都在遵守著這種習慣。上公共廁所、戴婚戒、照結婚照、吃飯坐位置等,男的往往在左邊,女的往往在右邊。如果不遵守“男左女右”的傳統,似乎就違背了點兒什麼似的。中醫診脈,男子取氣分脈於左手,女子取血分脈於右手,即使小兒患病觀察手紋也取“男左女右”的習慣。這種按左右來診斷的做法,是否真能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異,目前還不得而知。

那麼這種傳統是怎麼形成的呢?它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男左女右”的習俗,早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一種說法,認為“男左女右”與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有關。據說盤古開天辟地,他的左眼化為日神,即伏羲;右眼化為月神,即女媧。伏羲在左,女媧在右。女媧用黃土造出了人類,是人類的始祖和古代母性的象征。由於人們尊崇女媧,於是也崇尚右,所以右邊代表較高的地位。因此形成了“男左女右”的習慣。

另一種說法,這一習俗來源於我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觀念。陰陽之說最初是指物體對日光的方向,朝陽為陽,背陽為陰。後來,古代哲學家就用這個觀念來解釋所有事物中兩個互相對立又相互聯係的方麵。他們把現實事物中的不同方麵如大小、長短、上下、左右等進行歸類,稱大的、長的或處於上方的、左邊的為陽,稱與之相對的小的、短的或處於下方的、右邊的為陰。而男女兩性男為陽、女為陰,於是,“男左女右”的習俗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