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子不可忽視的101個誤區89(1 / 2)

090、無視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開門見山】

當今社會大多數家庭都以孩子為中心,嬌慣孩子。這樣培養出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心裏沒有他人的存在,不會關心老人、父母和同學。孩子長此以往,會形成自私自利、缺乏信心的不良性格。所以孩子的以自我為中心是值得每位家長關注的。

【引以為戒】

鏡頭一:林老板有一個獨生子叫福生,由於林老板夫婦做生意很忙,沒時間帶孩子,就請了一個保姆帶孩子。林老板交代保姆兒子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想吃什麼就給做什麼。就這樣夫妻倆很少有時間陪兒子。他們認為唯一可以補償兒子的方法就是盡量地滿足兒子。就這樣,孩子慢慢長大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林老板專門給孩子配了一輛轉車接送孩子上下學。但是沒過幾天,林老板就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電話,大體內容是和他反映兒子和園裏其他小朋友相處得不太好,讓他趕緊過去一下。林老板聽到這裏,急忙放下手裏的一堆文件,開著車子奔向幼兒園。老師說:“福生要園裏所有的小朋友都聽他的話。隻要有一個不聽的,他要麼就哭、要麼就大吼大叫、要麼就打人。上課時如果有他會的問題,老師沒有提問他,他就發脾氣。課間的時候,隻要是他想玩的玩具,誰也不能和他一起玩,什麼時候自己玩夠了才給其他小朋友玩,中午吃飯的時候,看見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全部拿走……”林老板聽著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著,自己陷入了沉思。

鏡頭二:小萍13歲上初中一年級了,平時少言寡語,孤獨冷漠,不喜歡和人接觸,不喜歡集體生活,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關心別人,不喜歡和同學相處。有一次在一次班級郊遊野餐中,班裏集體交錢買食品和飲料,開始同學在公園裏玩耍的時候,他就一個人坐在草地上,同學喊他一起玩,他理也不理。等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將自己愛吃的薯片、雞腿、百事可樂一股腦兒放在自己的包裏,拿到一邊獨自享用,全然不顧周圍的同學們。

【專家點評】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而導致孩子產生這種心理的根源就是家長的溺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吃一點兒苦,就一味地給予,把孩子當成家裏的“太陽”。孩子從小到大習慣了這樣被寵愛,漸漸地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種性格對孩子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1、自私自利

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眼裏就會隻有自己,一切以自己為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隻會想著自己,忽視別人的感受和存在,無論什麼,隻要是他們想要的,甚至是不屬於他們的,他們都會去奪取。

2、孤獨、冷漠

孩子習慣了被家長照顧、被寵愛,這樣的孩子心裏隻有“我”,沒有別人,也不懂得關心和幫助別人,在他們心中別人對他們的關心幫助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也很少有感恩的心。所以在群體生活中很不得人心,慢慢地便會脫離群體,變得冷漠、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