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子不可忽視的101個誤區85(1 / 1)

086、不要孩子多管閑事

【開門見山】

現在社會上的流行的是“個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奉行這一觀念,教育孩子不要多管閑事,但是這將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引以為戒】

鏡頭一:劉芳是有禮貌、學習認真、樂於助人的好孩子,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她。剛剛從鄉下轉學來的同學英姿,因為鄉下老師教學水平有限,學校硬件設施不完善,整體教學水平不高,英姿受此影響,英語成績不好。作為英語課代表的劉芳就主動地向老師請戰,幫助英姿學習英語。

轉眼間,期末考試結束了,英姿在劉芳的幫助下,英語成績提高很明顯,加上她其他科目的成績本來就不錯,使她一下子成為全班的前五名,甚至總體成績超過了幫助她的劉芳。期末家長會上,老師特別表揚了劉芳放棄自己周末的休息時間、主動幫助有困難同學的行為,英姿的媽媽也在老師的引見下特來向劉芳的媽媽道謝。雖然劉芳媽媽也覺得很高興,但心裏總覺得很不是滋味。

回到家裏,媽媽對劉芳說:“你知道人家英姿的成績比你還好嗎?”劉芳說:“當然知道了!然後興高采烈地告訴媽媽:“其實,她特別聰明,別的幾科都挺棒的,就是英語成績差點。但是,我稍微一幫她補習一下。她就進步神速。英姿和她媽媽還鄭重其事地向我道謝,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我們現在已經是很要好的朋友了!”媽媽看著女兒心無城府的樣子,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生氣:“你真是個傻孩子,你也不知道人家學習到底怎麼樣,就主動幫助人家,好像你學習多好是的。人家用得著你幫嗎?你把時間用在幫別人上了,耽誤了自己的功課。結果,你的幫助對象倒超過了你,你又多了個競爭對手,還高興呢?以後,你少管閑事,管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

鏡頭二:5歲大的小孩麥可每次看到鄰居家不滿一周歲的小孩跌倒,眼眶便浮起淚水,他馬上去扶起那個孩子,這時恰巧讓媽媽看見了,告訴他:“這樣的閑事不要管,孩子媽媽看見了還以為是你把他推到的呢,你看他現在也不會講話,到時候你渾身是嘴都將不清楚。”孩子謹記媽媽的教誨。等到麥可8歲的時候,媽媽又給他生了個妹妹,當妹妹哭的時候,他也不管,視而不見,還和妹妹搶玩具。這時麥可的媽媽才感到後悔。

【專家點評】

每個人都知道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忽略了這一點,他們教育孩子不要多管閑事,這樣做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很多負麵影響。

首先,無論孩子的成績多好,無論孩子懂多少道理,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教孩子怎麼做個好人。當孩子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會體會到付出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認識到自我價值的存在,並且會得到同伴的認可,因此獲得珍貴的友誼。如果家長打擊孩子的這種行為,認為這是多管閑事,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不僅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正確行為產生懷疑,還會影響孩子與人正常交往、和相處。孩子會很迷茫,孩子還將失去鍛煉自己能力的還機會。

其次,孩子長大了,自然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如果家長幹涉孩子這種行為,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自私,進而對家長產生不滿情緒。

最後,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多管閑事,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這種思想觀念一旦在孩子腦袋裏根深蒂固,那麼孩子一旦看見同伴在某一方麵超出自己,就會產生嫉妒心理,從而變得自私自利。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了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的諸多不良影響。那麼,家長麵對此問題該怎麼做呢?下麵筆者將給出幾點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教子有方】

1、肯定孩子助人為樂的行為。

對於孩子助人為樂的行為加以肯定和支持,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質,並和孩子一起分享幫助他人的快樂。經常告訴孩子“幫助身邊的同學,同樣可以使自己取得進步,爸爸媽媽為你的這種行為感到驕傲。”家長這樣做,不僅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息,也可以讓孩子在這種心態下積極進取。教育孩子和同伴一起進步,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並不是多管閑事,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上找到一個競爭對手,也在生活上找到一個好夥伴、好朋友。鼓勵孩子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在競爭中共同進步。如果孩子因為自己的成績不如同伴而感到傷心難過,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原因:自己的學習時間少了,是否可以提高效率是否能夠更好地分配幫助別人和自己學習的時問,保證自己的學習?學習方法是否不如別人?能否向同伴請教、取經等。有利於增進孩子之間的友誼。

2、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鄰居、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身教勝於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