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別盯住事情消極麵。
別總是對自己說:“我真倒黴,總被人家曲解、欺負。”把注意力盯在與別人友好和善上,把愉快、向上的事串連起來,由一件想到另一件,你就可以逐步排遣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的情緒。
2.不要製造人際隔閡。
別人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或者輕視、怠慢自己,想想不是滋味,故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結果你又多了一個人際屏障,多了一個生活的對頭,那當然也使你整日誠惶誠恐,不知他在背後又要搞什麼。
3.學會躲避挫折。
遇到情緒扭不過來的時候,不妨暫時回避一下,打破靜態動態活動轉換情緒。隻要一曲音樂,便會將你帶到夢想的世界。如果你能跟隨歡樂的歌曲哼起來,手腳拍打起來,無疑,你的心靈會與音樂融化在純淨之中。
4.切勿過於挑剔。
大凡樂觀的人往往是“憨厚”的人,而愁容滿麵的人,又總是那些不夠寬容的人。他們看不慣社會上的一切,希望人世間的一切都符合自己的理想模式,這才感到順心。
笑看得失成敗
聰明人能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人生中的起起落落,不會因為一次的得失而不能自已,他們笑看得失成敗,享受平安快樂的人生。
生命有得到是正常的,有失去也是正常的,如果你緊緊抓住失去不放,得到就永遠也不會到來。放下失敗,抓住成功,就可以讓生命重放光彩。而這一切,需要你有一顆淡泊名利得失、笑看輸贏成敗之心。
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裏,被救上岸後,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呼吸空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空氣,我們看不到,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意識到,但失去了它,你才發現,它對我們是多麼重要。據說後來那位哲學家活了整整100歲,臨終前,他微笑著、平靜地重複那句話:“呼吸是一件幸福的事。”言外之意,活著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們時常覺得“不開心”,根子就在於我們很少想到我們已經擁有的,卻總是想著我們所沒有的。輕視乃至忽視自己擁有的,抱怨自己所沒有的,人當然就無法快樂起來。
一位美國老師曾給他的學生講過一件令其終生難忘的事情。
“我曾是個多慮的人,”他說道,“但是,1934年的春天,我走過韋布城的西多提街道,有個景象掃除了我所有的慮。事情的發生隻有十幾秒鍾,但就在那一刹那,我對生命意義的了解,比在前10年中所學的還多。那兩年,我在韋布城開了家雜貨店,由於經營不善,不僅花掉所有的積蓄,還負債累累,估計得花7年的時間償還。我剛在星期六結束營業,準備到‘商礦銀行’貸款,好到堪薩斯城找一份工作。我像一隻鬥敗的公雞,沒有了信心和鬥誌。突然間,有個人從街的另一頭過來。那人沒有雙腿,坐在一塊安裝著溜冰鞋滑輪的小木板上,兩手各用木棍撐著向前行進。他橫過道,微微提起小木板準備登上路邊的人行道。就在那幾秒鍾,我們的視線相遇,隻見他坦然一笑,很有精神地向我呼:‘早安,先生,今天天氣真好啊!’我望著他,突然體會到自己何等的富有。我有雙足,可以行走,為什麼卻如此自憐?這個人缺了雙腿仍能快樂自信,我這個四肢健全的人還有什麼不能的?我挺了挺胸膛,本來準備到‘商礦銀行’隻借100元,現在卻決定借200元;本想說我到堪薩斯城想找份工作,現在卻有信心地宣稱:我到堪薩斯城去找一份工作。結果,我借了錢,找到了工作。
“現在,我把下麵一段話寫在洗手間的鏡麵上,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時候都念它一遍:我悶悶不樂,因為我少了一雙鞋,直到我在街上,見到有人缺了兩條腿。”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快樂的人卻不會將這些裝在心裏,他們沒有憂慮。所以,快樂是什麼?快樂就是珍惜已擁有的一切。
安徒生寫過一個童話故事:鄉村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惟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子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把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三個人於是一起來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子的欽佩。她嘴裏不時地說著:“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領悟到:不要為失去的一匹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爛蘋果,就做一些蘋果餡餅好了,這樣生活才能妙趣橫生,和美幸福,這樣,你才可能獲得意外的收獲。
個性樂觀的人對得失看得很淡,他們認為“得”是勞作的結果,無論勞心勞力,“得”都是心願的實施,了得了心願,卻難免會失去追求。得到功名利祿的時候,滿心喜悅,但同時也失落了沉思與警醒;得到婚姻的時候,愛情的光芒免不了黯淡;得到虛榮的時候,靈魂卻在貶值;失去最愛的時候,便是得到永恒的寄托;失去依賴的時候,便得到人生必備的磨礪;失去憧憬的時候,便得到現實的選擇。
以平常心麵對困境
聰明人不以一時的處境和得失來評定自己,而是在任何時候,都爭取做好。
有一個青年,大學畢業後去了深圳,想要靠自己打工闖出一番事業來。但很不幸,一下火車,他的錢包就被偷去了,身份證明和所有的錢都沒有人。在受凍挨餓了兩天後,他決定開始揀垃圾——雖然飽受白眼,但至少能夠解決吃飯的問題。
一天,他正在低頭拾垃圾,忽然覺得背後有人注視著自己。他回過頭去,發現有個中年人正盯著他打量。中年人拿出一張名片,“這是一個正在招聘的公司,你可以去試試。”
他去那個公司應聘,招聘會是一個很熱鬧場麵——五六十個人,同在一個大在裏,等著小姐叫號。其中很多人都是西裝革履的,他有點兒自慚形穢,想退下來,但最終還是等在了那裏。
當他一遞上名片,小姐就伸出手來:“恭喜你,你已經被錄取了。”見他不解,又補充了一句,“這是我們總經理的名片,他曾經吩咐過,有個青年會拿著這張名片來應聘的。他隻要來了,就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員!歡迎你!”
就這樣,沒有經過任何麵試,他進入了這家公司。後來,由於個人努力,他還成為了副總經理——僅次於總經理,即遞給他名片的那個中年人。
“你為什麼會選擇我?”在閑聊時,他都會問總經理同樣的一個問題。“因為我會看相,知道你是棟梁之材。”每次,總經理都是神秘兮兮地說。
又過了兩三年,公司業務越做越大,總經理要去新城市進行新投資。臨走時,將這個城市的所有業務都委托給他——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亦是眾望所歸。
送行那天,他和總經理在候機貴賓至如歸室裏麵對麵坐著。“我知道,你肯定一直都很想知道,我為什麼會選擇一個揀垃圾的年輕人,讓他成為我的職員,最後還接受了我的經理寶座。”總經理淡淡一笑,說起了往事,“那是因為你自己很優秀!你讓我震驚——你是我看到的每次都把有用的東西揀拾出來後,還會將剩下的垃圾再歸理好放回垃圾箱的惟一一人。”
“當時我在想,如果一個人在這樣的不利環境下,還能夠注意到這種細節,那麼,無論他是什麼樣學曆,什麼樣背景,我都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而且,連這些事都可以做到一絲不苟的人,不可能不會成功——這就是領導真正要找的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古人留給後人的寶貴經驗,如果一個人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還能將每一件事做得最好,那麼,無論他是怎樣的背景,具有怎樣的學曆,他都能走出困境,找到自己的天地。
2 聰明人不會被孤獨和憂慮困擾
不能改變,便學會坦然麵對
對於同樣一件事情,聰明人的態度和普通人的態度完全不同,這就是聰明人的聰明之處。
聰明人麵對生活的態度和熱情是他們獲得大家認可的關鍵因素。人的生命問題因為他的觀念的改變而不同。生命隻會擁有你賦予它的那種意義,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命運的建築師。歌德說過:“人生的價值以及他的快樂,都在於他有能力看重自己的生存。”你的生命之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它不會因為你的身份和地位而有所不同。你的生命的意義在於,通過自己的力量可以使生命變得自由和幸福,你做得越多,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第十六屆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身於一個鞋匠家庭,而當時的美國社會非常看重門第。
林肯為競選總統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林肯不卑不亢地回答:“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麼好。”
參議院陷入一陣沉默裏,林肯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據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修好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隨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技術。”然後,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無法像他那麼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說到這裏,林肯流下了眼淚,就連嘲笑者也同大家一樣,發出了真誠的掌聲。後來,林肯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美國總統。
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沒有任何貴族社會的硬件。他唯一可以倚仗的隻是自己出類拔萃的才華扭轉不利局麵的,這正是一個聰明人所表現出來的素質。
與由鞋匠之子成為美國總統的林肯一樣,裁縫匠出身的安德魯·約翰遜也遭遇過被人羞辱的窘境。
約翰遜在華盛頓的就職儀式上發表演講時,人群中突然有個人高聲喊道:“他隻是個裁縫匠出身的人!”麵對突如其來的嘲弄,約翰遜泰然自若、心平氣和地說:“某位先生說我過去曾是個裁縫匠,這根本沒有使我感到難堪。因為當我做裁縫匠的時候,我享有一個優秀裁縫匠的良好聲譽,而且我特別勝任自己的工作。我總是對我的顧客熱情周到,並取得了出色的業績。”話音剛落,熱烈的掌聲驅散了惡意的嘲弄。
不可否認,一個人的出身對其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在某些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對很多人來說,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甚至是八分、九分天注定,一分、二分靠打拚。但是,隨著曆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個人的命運越來越不取決於自己的出身,而是越來越多地取決於自己的努力。
當麵對別人的嘲笑和挑釁時,兩位聰明的總統沒有覺得自卑,也沒有因此而感到無地自容。他們坦然地麵對出身,真誠地熱愛自己平凡而普通的父母,並表示出要竭盡全力地用對社會的奉獻和生命的成就來報答父母的恩情,他們的聰明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別為錯過而傷感
聰明人不會執著於對某一件事的得失,他們會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生命中的一些錯過。因為他們懂得,隻要珍惜,一切錯過的,便會重新以新的形式出現在生命中。
人生要留一份從容給自己,這樣就可以對不順心的事,處之泰然;對名利得失,順其自然。要知道世上所有的機遇並不都是為你而設的,人生總是有得有失,有成有敗,生命之舟本來就是在得失之間浮沉!美麗的機會人人珍惜,然而卻並非我們都能抓住,錯過了的美麗不一定就值得遺憾。
癡情女孩小葉,當相戀了三年的男朋友因一次意外的車禍離開人世後,她就把情感世界封閉了起來,日夜所思所想都是已故的男友。她經常穿的是男友送的鵝黃色套裝,就好像他還沒有離開過一樣。尤其特別的是這套套裝的上衣上有5粒水晶心形紐扣,象征著她和他的愛情。
可是有一天,小葉不小心把5顆紐扣中的一顆弄丟了,盡管她幾乎跑遍了她所居住的那座城市中大大小小所有的商店,但還是沒有買到一顆相同的紐扣。小葉傷心極了,她舍不得放棄這件衣服,可是缺了一粒扣子怎麼能穿呢?小葉的母親見她苦惱至極,就勸她說,不如舍了剩下的那4粒,另外買5粒扣子。小葉聽了母親的話,真的找到了5粒造型更加獨特、也配得上這件衣裳的扣子。那套套裝在這五粒新扣子的點綴下,顯得更加端莊和高貴。丟棄一點殘缺,反而能換回更多的美麗。小葉醒悟了,很快她走進了屬於她的新的情感世界。
歲月會把擁有變為失去,也會把失去變為擁有。你當年所擁有的,可能今天正在失去,當年未得到的,可能遠不如今天你正擁有的。有時候錯過正是今後擁有的起點,而有時擁有恰恰是今後失去的理由。
美國的哈佛大學要在中國招一名學生,這名學生的所有費用由美國政府全額提供。初試結束了,有30名學生成為候選人。
考試結束後的第10天,是麵試的日子。30名學生及其家長雲集錦江飯店等待麵試。當主考官勞倫斯·金出現在飯店的大廳時,一下子被大家圍了起來,他們用流利的英語向他問候,有的甚至還迫不及待地向他作自我介紹。這時,隻有一名學生,由於起身晚了一步,沒來得及圍上去,等他想接近主考官時,主考官的周圍已經是水泄不通了,根本沒有插空而入的可能。
於是他錯過了接近主考官的大好機會,他覺得自己也許已經錯過了機會,於是有些懊喪起來。正在這時,他看見一個異國女人有些落寞地站在大廳一角,目光茫然地望著窗外,他想:身在異國的她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麻煩?能不能幫上忙?於是他走過去,彬彬有禮地和她打招呼,然後向她做了自我介紹,最後他問到:“夫人,您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嗎?”接下來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