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名學生被勞倫斯·金選中了,在30名候選人中,他的成績並不是最好的,而且麵試之前他錯過了跟主考官套近乎、加深自己在主考官心目中印象的最佳機會,但是他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原來,那位異國女子正是勞倫斯·金的夫人,這件事引起很多人的感觸:錯過了美麗,收獲的並不一定是遺憾,有時甚至可能是圓滿。
有些人什麼東西都不願意錯過,隻要是自己認為美好的,就殫精竭慮、費盡心機地想要得到它。更有甚者可能會不擇手段,以至走向極端。也許他在拚命追逐之後得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在追逐的過程中,他失去的東西也無法計算,他付出的代價應該是很沉重的,是其得到的東西所無法彌補的。
人生中一些極美極珍貴的東西,常常與我們失之交臂,而這些逝去的美好就沉澱在我們內心深處,成為最美好的回憶。如果人世間沒有了錯過,也許就沒有了記憶中的完美。
別鑽生活的牛角尖
聰明人始終保持對新鮮思想觀念的敏感性,勇於擁抱新的看法。
《可蘭經》裏有句話說得很好:“如果你叫山走過來,山不走過來,你就走過去。”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事業中,我們應該盡可能避開難走的或行不通的道路,找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有一天,東郭先生的三個弟子將要去襄陽。東郭先生送他們到路口時,說道:“從這兒往南走,全是暢通的大道,你們沿著這條道路走就對了,別走岔路啊!”
三個弟子分別是左野、焦苕和南宮無忌,三個人向南走了50多裏時,卻遇上了一條大河流,橫在老師指示的正前方。他們左右觀察了一下,發現沿河走半裏左右,便有一座橋可行。
南宮無忌說:“那兒有座橋,我們從那兒過河吧!”
但是,左野卻皺著眉頭說:“這怎麼行?老師要我們一直往南走啊!我們怎麼能走彎路呢?這不過是個水流罷了,沒什麼可怕。”
說完之後,三個人互相扶持,一起涉河而過,由於水流相當湍急,好幾次他們都險些葬身河底。
雖然全身都濕透了,也總算安全地過了河,三人繼續趕路,又往南走了100多裏時,又遇上了一堵牆,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這次,南宮無忌不再聽其他兩個人的意見了,他堅持地說:“我們還是繞道走吧!”
但是,左野和焦苕卻固執地說:“不行,我們要遵循老師的教導,絕不可以違背,那樣我們一定能無往而不勝。”
於是,焦苕和左野朝著牆撞去,隻聽見“砰”地一聲,兩個人重重地撞倒在地上。
南宮無忌惱怒地說:“才多走半裏路而已,你們幹嘛不考慮呢?”
東野說:“不,我就算死在這裏也不後悔,與其違背師命而苟且偷生,不如因為遵從師命而死!”
焦苕也附和地說:“我也是,如果違背老師的話,就是背叛者。”
兩個人話一說完,便相互攙扶,奮力地往牆上撞了去,南宮無忌想擋也擋不住,兩個人就這麼撞死在了牆下。真可謂“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當一個人深陷“牛角尖”的時候,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走入死胡同,他還可能標榜頑強和百折不撓。大多數鑽牛角尖的人都有一種心理:自暴自棄,不成功便成仁。殊不知,這一念之差,自毀了多少英雄豪傑的大好前程。
你在人生的每一次關鍵時刻,要注意自己執著的意念是否與成功的法則相抵觸。追求成功,並非意味著你必須全盤放棄自己的執著,隻要你在意念上做靈活的修正,使之契合成功之道,即可走向成功。
不要過分挑剔
聰明人深知待人要寬容的道理,他們總是以恕己之心待人,不對別人吹毛求疵。
有一位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麵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幹淨,看,她晾在院子裏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麵太太的衣服洗不幹淨。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擦掉,說:“看,這不就幹淨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裏的窗戶髒了。
還有另外一個事例。
吳辰是一個不引人注目的人。他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悠閑自在,安分守己。然而,他偏要一刻不停地挑別人的毛病。
當吳辰說A長得太高,同事們會不自禁地看著吳辰。雖然他們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老相識,此時同事們卻發現,吳辰實在太矮了。
當吳辰講B的眼睛看著讓人惡心時,同事們才注意吳辰的眼睛,並拿他的眼睛和B的眼睛作了對比。這才吃驚地發現,相比之下原來B的眼睛是那麼清澈,那麼明亮。
吳辰說C有個難看的塌鼻子,卻沒有注意到他自己的鼻子也不怎麼樣。
吳辰講D是“牙啃西瓜”,卻忘了他自己的門牙也向外齜著。
吳辰說E見到老板就笑,同事們卻發現他比E笑得更勤,盡管他笑起來遠沒有E笑得那麼嫵媚動人。
吳辰講F風騷,裙子太短,衣服太露。同事們了解到,那是因為吳辰的老婆沒有F的那種豐韻。
結果,吳辰為自己惹了一身的麻煩,成為同事們群起而攻之的對象,他再也無法獲得一個悠閑自在的工作心態了。
從老太太與吳辰的經曆來看,他們都過多地看重了別人的“缺點”,而事實上,他們的抱怨與挑剔卻更多地暴露了自身的幼稚與不足。看到外麵的問題總比看到自己內在的問題容易些,而錯怪別人也比檢討自己來得容易,於是,挑剔的人總有著無盡的理由與借口,他們從年輕到老,不管遇到什麼人,都想挑刺,批判一番。
每個人都有缺點,但除此之外,也有長處和優點。正確的心態應該是看到他人優秀的本質。如同一位企業家所言:“看人應該看到他的優點,必須盡量發掘他人的缺點。當然,發現了缺點之後,也應該馬上糾正,以七分心血去發掘優點,用三分心思去挑剔缺點。”
如果你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評論別人的是非上,你自己可用的時間又能剩多少呢?提高自己並不需要貶抑別人;獲得他人對你的信任,也並不需要中傷其他人。
不要吹毛求疵,這是一個做人的原則。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過分挑剔,什麼也不能挽回。如果我們能改變態度,少些指責,多些讚美,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的。
承認自己的弱點和錯誤
聰明人不會為表麵的吹捧和諂媚所迷惑,他們清楚自己的弱點,正視自己的失誤,用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弱點和錯誤。
有一天,《巴黎時報》記者采訪了拿破侖之後,寫下一篇人物通訊。其中有這麼一句:“他矮矮的身材似乎變得高大起來。”
稿子送到通訊組組長手裏,他斟酌良久,提筆刪掉“矮矮”兩個字,變成了“他的身材似乎變得高大起來”。稿子又送到報社總編手裏,他深思半晌,揮筆改成“他身材高大”。
稿子見報後,記者提出抗議:“你們歪曲了事實!”通訊組長理直氣壯地說:“我在你原稿的基礎上刪掉幾個字,使之更加精練了,怎麼是歪曲事實?”總編辯解道:“我不但沒有歪曲事實,恰恰相反,是正視事實——正視拿破侖是皇帝這個事實!”
拿破侖本人看了報紙的通訊後,把記者找去問道:“你怎麼把我寫成‘身材高大’呢?應該按照我本來的麵貌寫嘛!”
記者攤開雙手說:“陛下,按你本來的麵貌來寫,眼下根本不可能!”
“那什麼時候才可能呢?”
“等你下台以後,陛下。”
拿破侖知道記者們怕自己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弱點,所以把自己矮矮的身材寫成很高大。他堅持讓記者們改正過來,因為,弱點就是弱點,掩飾改變不了事實。
這裏還有一個斯大林的故事。
斯大林曾對高爾基的《姑娘與死神》一書寫過這樣的批語:“這本書寫得比歌德的《浮士德》還要強有力。愛情戰勝死亡。”批語上落有“約·斯大林”的簽名。
智者千慮,難免一失。這一批語中“愛情”一詞的俄文拚寫少了末尾的一個字母。於是,冒出兩位自以為是的學者在報紙上撰文,論證為什麼“愛情”的拚寫會少一個字母。他倆盲目武斷地說:“世界上存在著腐朽沒落的資產階級愛情以及新生健康的無產階級愛情,兩種愛情截然不同,拚寫豈能一樣?”
這篇文章的清樣出來後,編輯為了防止萬一,覺得還是讓斯大林親自過目一下穩妥。
斯大林看了以後,做了一個批語:
“笨蛋,此係筆誤!約·斯大林”。
斯大林坦然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防止了以訛傳訛。
身為偉人的拿破侖和斯大林能承認自己的缺點,是難能可貴的。人們常把對自己讚美的聲音視為最悅耳的聲音,眼睛長於察別人,卻短於察自己。聰明人就是要在別人的讚美聲中辨別出真偽,絕不因此而忽略自己的弱點和錯誤。
快樂人生,別跟小事較勁
要做一個快樂的聰明自己,就要學會享受快樂的人生,不為小事而煩惱。在人際交往中,當我們遇到雞毛蒜皮的小事時,隻要沒有實質性的錯誤,聰明人的做法就是:視而不見,聽耳不聞,不要追根究底地去糾正它。
我們通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頭喪氣。比方說,撒·母耳·白布西在他的“日記”裏談到他看見哈裏·維尼爵士在倫敦被砍頭的事,在維尼爵士走上斷頭台的時候,他沒有要求別人饒他的性命,卻要求劊子手不要一刀砍中他脖子上那塊痛傷的地方。
羅斯福夫人剛結婚的時候,每天都在擔心,因為她的新廚子做飯做得很差。“可是如果事情發生在現在,”羅斯福夫人說,“我就會聳聳肩膀把這事給忘了。”其實,這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就連凱瑟琳女皇——這個最專製的女皇,在廚子把飯燒壞了的時候,通常也隻是付之一笑。
有一條大家都知道的法律上的名言:“法律不會去管那些小事情”,一個人不該為這些小事憂愁,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的平靜的話。
在多數的時間裏,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擾,隻要把重點轉移一下就行了——讓你有一個新的,能使你開心一點的看法。
荷馬·克羅伊,是個寫好幾本書的作家。他舉了一個怎麼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好例子。以前他寫作的時候,常常被紐約公寓熱水爐的響聲吵得要發瘋。水汽會砰然作響,然後又是一陣吡吡地聲音——而他會坐在他的書桌前氣得直叫。
“後來,”荷馬·克羅伊說,“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去露營,當我聽到木柴燒得很響時,我突然想到:這些聲音多麼像熱水爐的響聲,為什麼我會喜歡這個聲音,而討厭那個聲音呢?我回到家以後,跟我自己說:‘火堆裏木頭的爆烈聲,是一種好聽的音樂,熱水爐的聲音也差不多,我該埋頭大睡,不去理會這些噪音。’結果,我果然做到了:頭幾天我還會注意熱水爐的聲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們整個地忘了。”
“很多其他的小憂慮也是一樣,我們不喜歡那些,結果弄得整個人很頹喪,隻不過因為我們都誇張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與人相處就要互相諒解,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這樣你才會有許多朋友,左右逢源;相反,眼裏不揉半粒沙子,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隻會躲得你遠遠的,最後,你隻能關起門來“稱孤道寡”。
聰明人能容人所不能容,豁達而不拘小節,大處著眼而不會目光如豆,不斤斤計較,糾纏於非原則的瑣事,這樣才能成大事、立大業,使自己成為不平凡的偉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放過去,無傷大局,那就沒有必要去糾正。這樣不但能保全對方的麵子,維持正常的談話氣氛,還能使你有意外的收獲——在對方和在場的人的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印象。做人不能太較真,認死理。太認真了,就會對什麼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會隔絕開。
在人際交往中,可能發生的小錯誤很多,有的是在稱呼上,如將經理稱為科長,將小姐稱為太太、夫人,甚至連姓氏有時也會搞錯。有的是在談話所表述的內容上,把“第二次世界大戰”說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莫泊桑”說成了“巴爾紮克”等,諸如此類雞毛蒜皮、與談話主題沒有多大關係的小錯誤,發生在談話者之間,你就沒有必要去糾正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好了。
在公共場所遇到不順心的事,實在不值得生氣。素不相識的人冒犯你肯定是另有原因的,不知哪一種煩心事使他這一天情緒惡劣,行為失控,正巧讓你趕上了,隻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們就應寬大為懷,不以為意。總之,不能與這位與你原本無仇無怨的人瞪著眼睛較勁。假如較起真來,大動肝火,刀對刀、槍對槍地幹起來,釀出個什麼後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較真,實在不是聰明人做的事。
在家裏也不要為小事較真。處理家庭瑣事要采取“綏靖”政策,安撫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當個笑口常開的和事佬。具體說來,作丈夫的要寬厚,在錢物方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越馬馬虎虎越得人心,妻子給娘家偏點心眼,是人之常情,你根本就別往心裏去計較,那才能顯出男子漢寬宏大量的風度。妻子對丈夫的懶惰等種種難以容忍的毛病,也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切忌嘮叨起來沒完,嫌他這、嫌他那,也不要偶爾丈夫回來晚了或有女士來電話,就給他臉色看,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審個沒完。家裏是避風的港灣,應該是溫馨和諧的,千萬別把它演變成充滿火藥味的戰場,狼煙四起,雞飛狗跳,關鍵就看你怎麼去把握了。
當然,要真正做到不認真、能容人,也不是簡單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養,需要善解人意,需要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思考和處理問題,多一些體諒和理解,就會從一些寬容,多一些和諧。隻有最聰明的善待他人,聰明的善待自己,才會擁有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