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身篇(上)(3 / 3)

此時尚無外事分心,可勤苦學問,勿悠忽度日,最要最要。我在外久,不知爾等近來長進何如,心中時以為念。如天之福,東南大局可以肅清,終當時早作歸計。如竟不能抽身,亦當令爾等輪流隨侍前來,故急望爾等趁此閑暇多讀書也。

家書:同治元年三月十九日《與孝威孝寬》

[釋義]這時還沒別的事情讓你們分心,你們可以刻苦讀書,勤研學問,不要虛度韶光,這是最最要緊的事。我長期在外,不清楚你們這段時間裏進步的情況怎樣,心中時刻掛念這件事。如果上天賜福,東南大局可以了結戰事,我終究該早作歸家打算。假使終究無法擺脫這裏的事,也該叫你們輪流到這裏來做些事情,所以,急切盼望你們趁著這段閑暇時日,多讀些書。

爾母書來,言爾兄弟今年讀書工課多荒,此大可慮,家居無酬應之煩,尚不及時為學,自甘與俗庸人等,久之,誌趣日就水平汙下,並且求為世俗庸人而不可得矣。

家書:同治三年六月十日《與孝威》

[釋義]你母親來信,說你們兄弟今年讀書,許多工課都荒疏了,這很讓人憂慮。你們住在家中,沒有什麼煩瑣的應酬,還不抓緊時間刻苦學習,甘心與世間的庸俗之人為伍,日久天長,誌向就會日益消沉衰退,到那時,你們就連摸索著隻作一個世間庸俗之人,也不可能如願了。

爾抵杭後,閑談日多,讀書日少。言動之間童心未化,雖無大謬可指,卻無佳處可誇。窺其心之所存,不免有功名科第之念。此在尋常子弟亦不為謬,然吾意卻不以此望兒也。

家書:同治三年十月二十九日《與孝威》

[釋義]你到杭州以後,閑扯的時候越來越多,讀書的時候越來越少。言行之間童心未改,雖然沒有什麼大錯可指摘,但也沒有什麼好的地方可受到讚許,看你心之所向,不用說是在科舉功名之上。這在一般的孩子也不可說是錯的,但是,我內心中卻不對你寄予這一希望。

日間潛心讀書、寫字,作試帖,須自立工課,有恒無間,自有益處,意念宜沈靜收斂,所有妄言妄動須日一檢點。能自知有過則過亦少,知有過而慚、知愧改,則業自進。

家書:同治四年正月八日《與孝威》

[釋義]白天要專心一致於讀書、練字,做試帖,要自己設立功課,持之以恒,不要時斷時續,這樣下去,自然會有收獲的。心思該沉靜、約束,一切虛妄言行都要每天檢查一次。能夠自己知道自己的錯誤,錯誤也就少了,知道有錯誤就感到羞慚,愧疚並自我改正,那學業就會自然而然地精進。

爾榜後已分何部?少年新進,諸事留心考究,虛心詢問,藉可稍資曆練,長進學識,切勿飲食征逐,虛度光陰,每日讀書習字,仍立功課,不可曠廢間斷。

家書:同治四年閏月七日《與孝威》

[釋義]榜公布後,你知道你分在哪個部嗎?青年人乍進官場,無論何事都要注意做到細心考索研究,虛心向別人請教,藉此可以讓自己受到一些鍛煉,增長一些見識和學問,你切莫一天到晚隻知道吃飯、玩耍,使時光白白地流逝而過,每天要堅持讀書、練字,仍然要設立每天的課程,不能讓學業荒廢。

世俗中人見人家興旺輒生忌嫉心,忌嫉無所施則諛諂逢迎以求濟其欲。為子弟者以寡交遊,絕諧謔為第一要務,不可稍涉高興,稍露矜肆。其源頭仍在“勤苦力學”四字,勤苦則奢淫之念不禁自無,力學則遊惰之念不禁自無,而學業人品乃可與寒素相等矣。

家書:同治四年七月一日《與孝威》

[釋義]社會上有些人看到別人的家庭人丁旺,財富多,就會產生忌嫉之心,當忌妒無法產生效用時,那他們就會轉而阿諛,諂媚你,奉承、迎合你,以此求得他們欲望的滿足。作一個好孩子,第一件要緊事就是要少交結、遊玩,根除言語不嚴肅的毛病,不能縱情喜樂,顯露一點點自誇、放肆的痕跡。要做到這一些,根本措施還是在於“勤苦力學”四個字,勤奮刻苦,那麼,奢望淫欲就不用禁止,自然滅絕;努力學習,那麼,遊玩怠惰之心就不用禁止,自然消亡,這樣,一個人的學業和品德才可同貧寒人家的孩子們媲美了。

爾在諸子中年稍長,性識頗易於開悟,故我望爾自勉以勉諸弟也。都中景況我亦有所聞,仕習人才均未見如何振奮,而時局方艱,可憂之事甚多,外間方麵亦極之才,每一思及輒為鬱鬱,爾此後且專意讀書,暫勿入世為是。古人經濟學問都在蕭閑寂寞中練習出來。積之既久,一旦事權到手,隨時舉而措之,有一二樁大節目辦得妥當,便足名世,目今人稱之為才子、為名士、為佳公子,皆諛詞,不足信。即令真是才子,名士、佳公子,亦極無足取耳。識之。

家書:同治四年七月一日《與孝威》

[釋義]你在所有孩子中,年齡最大,性情很容易開導,所以,我希望你勤奮自勉,以便勉勵各位弟弟。關於北京的情況,我也聽說了,沒看到官員能士怎樣振奮的情形,時下政局正處在危難之中,可憂心的事情特別多,外麵也很少可用的人才,每次想到這些,心裏就鬱鬱不樂。你自此以後,姑且專心讀書,暫時不要踏上官場,這樣選擇才會不出差錯。古代人的治世濟民的學識全是在消閑、寂寞的時候潛心學到的。隨著時日的推移,知識越積越豐富,有一天,手掌權柄,便即時籌劃、辦理,各種事務中有一兩件大的辦理得出色,就足可流芳百世。我看時下稱讚別人為才子、名士、好公子,那都是阿諛奉承別人的話,不可信,即是這些被稱頌的人真的是才子,名士、好公子,那也很不可取,你要記住這些話。

惟刻難忘者,爾等近年讀書無甚進境,氣質毫未變化,恐日複一日,將求為尋常子弟不可得,空負我一片期望之心耳。夜間思及,輒不成眠,今複為爾等言之,爾等能領受與否,我不能強,然固不能已於言也。

家書:鹹豐十年正月三十日《與孝威孝寬》

[釋義]我記在心中,難以忘懷的,隻是你們這些年來讀書沒有什麼進步,脾氣性格也沒有一點變化,恐怕這樣日複一日地下去,就算是將來隻想做個一般的人也難以如願的,那可就白白地辜負了我對你們寄予殷切希望的一片苦心了。夜裏想到這些,我就無法入睡,現在再對你們說說。你們能否體會我的苦心,我無法強迫,但是,我實在無法不講給你們聽。

爾母腳氣時發,恐難速愈,老年氣血衰耗,殊為念之。爾與諸弟一心讀書學好,乃慰我意。外事不必問,軍中事冗,我亦不時寄家信,轉以無信為平安耳。

家書:鹹豐十一年三月六日《與孝威》

[釋義]你母親的腳氣病時常複發,恐怕一時難以治愈。老年人氣血損耗太多,已成氣衰血虧之勢,我特別記掛。你與各位弟弟隻有一心一意讀書,學好樣,才可以讓我心中快慰。外麵的事情你們不要打聽。軍隊中事務繁雜,我也會常常信回家的,以後以沒信回家為平安。

兒輩在家,知乃公行間艱苦,必不敢安逸享受,當益刻厲自修以慰我意也。

家書:鹹豐十一年五月十二日《與孝威》

[釋義]你們做兒子的呆在家裏,如果知道你們的父親在軍隊中的艱難苦楚,就一定不要貪圖安居逸樂,吃喝享受,應該更加刻苦努力,勤奮學習,來安慰我的心靈。

爾曹在家讀書學好,免我分心慮爾,即是爾等孝思。

家書:同治元年正月五日《與孝威》

[釋義]你們在家裏發憤讀書,學人好樣,免得我分心來擔心你們,這就是你們對的孝心。

身當前敵,兵事當有幾分把握,惟西北用兵,糧與運較餉尤難,與東南迥異。一切極費周章,不能作一爽快之舉,我內無奧援,外多宿怨,顛越即在意中,惟各行其實,不恤其他,可對君父,可對祖先,畢竟勝常人一籌。爾等須加意謹慎,時時存一覆巢之想,存一籍沒之想,庶受禍不至太酷耳。

家書:同治八年二月四日《與孝威》

[釋義]我在前方以身擋敵,對於用兵的事情應該是有幾分把握的,隻是西北地區用起兵來,糧食和運輸相對於軍餉來說,還要困難,同在東南地區時迥然不同,所有的事情都特別費周折,讓人不能爽爽快快地做完一件事情。我朝廷之中沒什麼後台援助,在朝廷外與人多舊怨,遭受遷謫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隻有各人盡力做點實事,不去憂慮其他的事情,隻要做得能對得起皇上,對得起祖宗,就畢竟勝過一般人一籌了。你們要格外小心謹慎,時刻心存覆巢之念,作好沒籍的準備,隻有寄希望於遭受的禍殃不至於過分殘酷了。

西事艱阻萬分,人人望而卻步,我獨一力承當,亦是欲受盡苦楚,留點福澤與兒孫,留點榜樣在人世耳。

家書:同治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與孝威》

[釋義]西北地區的事情極其艱難,所有官吏人人望而卻步,隻有我一個人將此事承擔了下來,這樣做的原因,也是想受盡人世苦楚,給我的兒女子孫留點後福,留些榜樣在人世上。

活一日,辦一日事,盡一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