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我的第二故鄉——兵團十三師(2 / 2)

教研室主任——桑老師,這個人更是幹工作細致認真,並且不要命。這個學期教研工作特別多,除了每月一次的校本培訓工作外,還舉辦了兩次大型的活動。教研室的人員總是加班,當然也包括我,下班後總是走得最晚,尤其桑主任連自己馬上要中考的女兒都顧不上。在“青藍杯”大賽活動中,我擔任了評委工作,從5月8日到5月10日,3天時間我和其他評委老師,每天上午要聽4位老師的公開課,聽4位老師講課,還要打出分數,還要找評委對上課老師進行當麵點評。天天上午下班比別人晚得多。下午還要對參加大賽的老師進行鋼筆字、毛筆字、教學課程標準的比賽測試,這些工作都由教研室組織實施。作為評委,每一項評比都要認真對待。另外我們幾個評委還要利用下午時間把自己的課上好。大賽雖然隻有3天,但賽後的工作也不少。紅星中學每年都要把“青藍杯”的資料彙編成集。各位參賽選手的教案、課後反思、賽後感悟、大賽用的課件,還有每位評委的點評,都由我一個人收集、歸類整理。大家可以想象這幾天的工作量有多大。說這些不是在抱怨,是讓大家體會,教研室的一項活動前後的組織整理是多麼不容易。另一次大型的活動是承辦十三師大型教研活動“網路教研”觀摩會。因為這次活動要現場錄播,遠程視頻傳輸,規格較高,所以不容有任何差錯。

由於對這個大課題“叩問課堂,教學問題診療”全校老師都沒有搞過,教研室原先沒有明確的思路,各教研組也不知道如何搞,選什麼課題,所以開始很不順利,所有的工作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總結,邊改進。教研室首先明確責任,製定了責任人、彙報人,到最後又添加了鼠標控製人。一步步的嚐試和實踐,一次次的反思和總結,一點點的困惑和收獲,鍛煉了幾乎所有的教師。從開始老師們一頭霧水,到後來的咬牙堅持,再到最後的成功彙報,所有的付出都化成了刻骨銘心的記憶,隻有參與者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辛苦和辛苦背後的“煎熬”。我既是中理組小課題研究的參與者,又是觀摩會的彙報人,我知道每位老師都認真地在搞研究,當主持人現場采訪我時,我百感交集:“我們付出的辛苦有多少,精彩就有多少,我們獲得的掌聲就會有多熱烈。”當我說完這句話時,台下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我看到有些老師流下了激動的淚水。6月5日“網路教研”觀摩會,我們成功了!6月6日,十三師教育局趙局長來學校與我們親切座談,給予了這次活動很高的評價。通過這次座談,老師們感慨曆時兩個多月的研修路的辛酸,彙報前一次次的改稿,一次次的演練感覺都值了!大家暢所欲言,談了很多教研中的收獲,通過主題研修活動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對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更加堅定了。

最後學校還把彙報會實況刻成光盤,贈送給兄弟學校和彙報人,在援疆之路中,這是我最值得終生紀念的一件事。無論是日常的教學工作,教研組的教研活動,還是教研室工作,我都得到了大家的熱情幫助和大力支持,得到了領導的關心。親曆了一件件的事,在與同事們的交往中,彼此增進了友誼,加深了感情。我忘不了老師給我送的巴裏坤大饅頭,忘不了老師帶給我的桑葚,忘不了老師給我送的小白杏,忘不了領導吃飯時單獨給我打包的椒蒿菜,更忘不了同事們的一次次小聚……此時,我感覺在十三師我們已經親如一家。半年援疆路,一生兵團情,我衷心祝願“中原天山手牽手,豫哈人民永遠親”!

(作者係河南援疆幹部、援疆期間為十三師紅星高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