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我的第二故鄉——兵團十三師(1 / 2)

郝書勳

2012年2月28日,帶著援疆的熱情,帶著對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我來到了哈密,來到了兵團十三師,來到了我支教的學校——紅星中學。

此時,當提筆要寫出4個月的工作經曆和感受時,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在我的生命曆程中,這裏已經成為我的第二故鄉了。

哈密給我的整體印象可以用三個字形容:“非常美”。它特有的春色令人陶醉。當你背包走進鬆樹林,遠離喧鬧人群,拋開一切俗事,盡看藍天白雲,遍地雛菊迎春、馬蘭花盛開、牛馬羊悠閑地吃草,深深呼吸著新鮮空氣時,你的身心會完全融入這裏。

哈密除了幽雅俊秀之美外,還有一種霸氣的蒼涼之美。茫茫的戈壁灘,風沙吹出的雅丹地貌,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楊樹無不透著令人震撼的滄桑之美。

哈密的景色美,哈密的人更美。我被分到了紅星中學工作,這裏的女教師遠多於男教師,女教師個個時尚、大方,氣質高雅。當然,外在的美令人賞心悅目,她們內在的美才是令我最敬佩的。

經曆的每件事都讓我清楚地看到了紅星人做事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和科學合理的辦事方法,更讓我感動的是同事們對我像親兄弟一樣關懷和幫助。整個紅星中學的老師們在團結互助、和諧的氛圍中工作,心情是多麼的愉快呀!在這樣的氛圍中,我的一線教學工作很充實,也得到了領導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我上的每一堂課幾乎都有老師聽課,尤其是同科的羅老師,我們經常進行聽課後的交流研討,她是一個很善於學習,很真誠的同事,在交流研討中我們都學到了很多東西。作為援疆教師,我們願意將理念和行動帶進更多學校。在4月10日,由校長帶隊我們一行8人從學校出發,車行了200公裏,先到了紅山農場學校送課,我上了八年級一節公開課《電能》和九年級一節複習專題課,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高度評價。然後我們參觀了學校的校園,學校的軍樂隊訓練表演,幹淨的環境和寬廣的校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月11日,我們從紅山農場學校出發,穿越茫茫的戈壁灘,頂著風雪,行駛300多公裏,到達了祖國的邊境小鎮淖毛湖農場,為淖毛湖中學上了兩節公開課,然後又和教研組老師進行了細致的交流評課活動。4月12日,在淖毛湖中學李校長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世界上少有的胡楊林,我被胡楊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的精神所感動,感歎自然界的神奇和偉大。返回的途中,路過伊吾縣城,我們參觀了“四十天保衛戰烈士陵園”

##軍功馬紀念像”。兵團老一輩革命者頂風冒雪、拚死捍衛領土的行為和他們堅定的信念都深深打動了我。更讓我震撼的是閱讀了《新疆建設兵團的昨天、今天》,我不禁潸然淚下,我更了解了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那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和兵團人屯墾戍邊,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一路同行,讓我更加對兵團有了深深的敬意。回到學校後,更堅定了我致力援疆的信心。5月11日,校教研室安排我們在學校上了觀摩課,6月4日我到紅星三場學校上了十三師教育局組織的示範課;6月8日我又給紅星中學初三學生上了一節實驗複習專題課。為了上好課,每次上課前都進行試課,我們組的老師和部分領導熱情地出謀劃策,幫助我修改課件和教學設計,保證了公開課的成功。本學期,我一直參加中理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活動開展得有序、規範、紮實。第一項總是“讀書分享”環節,每位教師與大家分享一句在本周讀書時認為最好的句子,讓其他老師記錄下來,並把書名推薦給其他老師。通過這件小事足以看出大家讀書認真、高效。最令我難忘的是本學期開展的“叩問課堂,教學問題診療”教研活動。中理組這個學期選擇的小課題研究題目是“打造活力課堂,從課堂評價開始”,組內首先開會找到具體原因,找到有關課堂評價的教育教學理論支持,再讓每位教師對自己課堂上的評價進行認真的剖析,發現我們自身的問題。具體操作時,我們組每隔3周,對學生進行一次問卷調查,教研會時反饋給老師,並進行組內分析。每周老師間相互聽課,重點記錄評價語言,及時交流,並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會上彙總。每位老師必須每周積累10條以上評價語,可以是聽課的,也可以是自己上課用過的評價語,在教研會交流時要談感受,談效果。經過不斷地交流和實踐,大家都實實在在地進行著課題研究。作為中理組的成員之一,在與老師們不斷的磨合中,我感受到了教研帶給大家的收獲和喜悅。作為教研室的成員之一,我深深體會到了教研工作的繁雜,深刻領悟了教研工作在教師成長中的引領作用。首先介紹一個特殊的人物——高老師,她是十三師教育局教研室的語文教研員,來紅星中學搞調研,但一直擔任一線的教課任務,每天和老師們一樣備課上課,另外還要做好局裏的工作。細心、熱心是她對工作的態度,要說到處聽課的教研員我見過不少,但像高老師這樣把教室當教研室的教研員還是很少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