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 述]
從前,有一匹驢子。它馱著兩袋鹽一直走!它感到自己很累。當它走到一條小河之時,它一不小心摔倒河裏,但馬上站了起來。就在這時,它感到自己身上的貨物好像變輕了,好像跟沒有馱著什麼似的。於是就高高興興地走了起來!就在以後的幾次馱貨物之中,每路過小河之時,它總是跳進去。而這一切,直到驢子馱棉花之時才改變。
這一次,驢子馱著兩袋棉花。由於棉花本來很輕,所以驢子快快樂樂地走著。不久,驢子看到前麵有一條河流。於是
它又飛快地走到河邊,轟的一聲跳進了河裏。可是這一次驢子再也沒有出來。此刻的驢子感到自己的背部很重、很重。它在想為什麼?我前幾次路過小河之時也是這樣跳進去的呀!為什麼這次我再也出不去呢?就這樣,驢子被壓死了。[點 評]
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例子。在我國曆史上因為自作聰明,恃才傲物的人被殺的例子不少呢,如楊修,因為自作聰明,總是拆曹操的台,最後招來殺身之禍。
而智慧則是不同的,它是認知人生及宇宙真實的能力,有了智慧必然能了解真相。智慧是一種洞察,它不會害人,也不會害己。
聰明屬於個體意識,而智慧是超越個人可以達到某種修真的境界。智商高的人擁有聰明,但不一定擁有智慧,相反,愚蠢的人或許沒有聰明,但是可能擁有智慧。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過去,有一個很傻的流浪漢,許多人都喜歡拿他開玩笑,並且用不同的方法捉弄他。
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手掌心放一個五元的硬幣和一個十元的硬幣,由他來挑,而他每次隻挑五元的那一塊,他從來不知道挑十元的。大家看著都笑,連五元和十元都分不清,都笑他的傻。
過了一段時間,一個慈心的老婦人,終於忍不住問他:“你真的連五元和十元都分不出來嗎?”
不料,那位傻瓜說:“如果我拿十元,他們下次就不會再讓我挑了。”[點 評]
在這個故事裏,流浪漢是有智慧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智慧與智商無關。《紅樓夢》裏的王熙鳳,智商應該是很高,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阿甘正傳》裏的阿甘,智商很低,卻獲得了非凡的人生。
3過度的讚美是變相的譏諷,過度的謙虛是變相的虛偽
讚美和謙虛都要適度,否則會適得其反。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一天,烏鴉找到了一塊肉,飛到樹上,準備慢慢地吃。一隻狐狸從樹下經過,抬頭看見烏鴉嘴裏銜著肉,眼珠兒一轉,心想:我一定要想辦法把肉弄到手。
狐狸笑眯眯地說:“啊!美麗的烏鴉,你的眼睛多麼靈活!羽毛多麼漂亮!身材多麼好看!你的嗓子一定很甜美,你能給我唱支好聽的歌嗎?”
烏鴉聽了狐狸恭維的話,心裏美滋滋的。她想,唱歌還不容易!連忙張開嘴,“哇”地叫了一聲,哪知嘴一張,肉就掉了下去,狐狸一口把肉接住了,說:“謝謝你!烏鴉,你的歌聲真好聽!”[點 評]
狐狸虛偽的讚美讓烏鴉信以為真,以為自己的歌聲真的很動聽,卻不知狐狸隻是為了騙取它嘴裏的肉。在這裏,烏鴉丟失的隻是一塊肉,狐狸卻暴露了其虛偽的本性。
在現實世界裏,我們渴望被別人讚美,但是都厭惡別人的虛情假意。因為過度的讚美就是變相的諷刺。當我們聽到一個人對自己說,你多麼多麼的漂亮,多麼多麼的有氣質,或許我們會信以為真,如果他一直稱讚下去,你就會發覺他是誇獎一幅畫,而不是你,他所說的恰恰是你身上沒有的。
一個人被過度的讚美不是別人有求於他,就是他的權利很大,讓人當作了一個救急袋,待到有用時再用。
每個人都曾被別人讚美過,但是你分辨過哪些是發自真心的,哪些隻是客套話呢?過度的讚美是另一種虛偽的表現,當別人一味地讚美你,就會讓你迷失方向。
所以,給別人讚美要出自真心,也要學會正確辨析別人的讚美。
推銷員做推銷時都講究包裝,但是很多推銷員往往據此認為包裝是越完美越好,這也是錯誤的。比如,許多推銷員認為顧客喜歡聽好話,就想方設法地讚美,雖然好話誰都愛聽,過分矯飾的讚美卻讓人渾身不自在。同樣在生活中,總是讚美別人,也會現出讓人厭惡的虛偽形象。
有專家表示,一個從小受到過度讚美的人,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長大之後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上很容易出現問題。
據一位美國教授研究,現代美國年輕人雖然比長輩更有自信,更為獨斷,但人生卻更為痛苦。有統計顯示,多數學生都深信:“我很特別”,“要是我統治世界,世界會更好”。
1980年美國興起的“自尊運動”,造成了這一代美國年輕人過於自信,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接受任何批評。有許多從小就在讚美中成長的年輕人,長大後可能會不相信別人的讚美,因為他們對這些話早就失去感覺。有些成年人因為小時候接受過多的讚美,變成了隻愛聽好話的自戀狂,甚至會出現沒有獲得讚美就沒有安全感的現象。所以這位教授建議,讚美不能過度,尤其對孩子,偶爾挫挫孩子的銳氣、讓孩子學習麵對挫折是應該的。
而過度的謙虛就是虛偽,我們常常聽到某人本來成績優異卻對別人說,這分太低了,我不如撞死去。這在別人聽來是十分虛偽的話。謙虛是必要的,但是過度謙虛就讓人覺得十分虛偽。
一個身材苗條的人對一個身材不好的人說,我的身材一點也不好,還是這麼胖,這讓身材不好的那個人聽來就是對她的諷刺。
所以謙虛也要看對象,分場合。別人都因為你的工作業績表揚你,你卻一直謙虛,甚至說自己沒怎麼努力,在別人聽來就是虛偽。如果你都沒怎麼努力,那麼別的同事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努力?謙虛也要實事求是,不實事求就是虛偽,吹噓。
4沒有膽量是做不成大事的,光有膽量沒有智慧也是做不成大事的
我國古代有言:“才、學、膽、識,膽為先”。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有個敢做的膽量才行,連做都不敢做,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有人對一個來之不易的良好機會總是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去問別人,10個人中有9個人說不能做。他也就放棄了。結果當看到別人成功時,才後悔當初自己沒有抓住機會。然而,光有膽量也不行。一味蠻幹,沒有頭腦和計劃也還是做不成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