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老書生仗義舞龍泉 小美女銜恩脫虎穴(2 / 3)

到了薛家,隻見許多人圍在門口,吵吵嚷嚷,聲音如同洶湧的潮水般此起彼伏,他們異口同聲地叫嚷著,非要讓織機女子出來償命。姚芷馨嚇得臉色蒼白,不敢上前。唐敖和多九公、林之洋三人費力地擠到了門口,發現之前在樹林裏的那個大漢也在人群之中。唐敖見人多勢眾,擔心局麵失控,便大聲說道:“諸位請暫且停下喧鬧,聽我一言。這薛家不過是在此地暫時居住,如今我們三人特地來接他們一同返回中原。還請眾位暫且各自散去,我們自有安排。”那大漢聽了,知道唐敖身手厲害,不敢再輕舉妄動,隻好帶著眾人,紛紛散開了。乳母叫開了門,姚芷馨領著三人走了進去,見到了宣氏夫人。薛蘅香嚇得渾身發抖,帶著弟弟薛選出來見禮。姚芷馨把唐敖在樹林中相救,以及勸散眾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宣氏。宣氏聽後,感動得泣不成聲,跪地拜謝,隨後詳細講述了這些年避難的經曆,並請求唐敖幫忙想一個安身的地方。

多九公說道:“之前在東口山的時候,駱小姐曾有一封信托我轉交給薛小姐,唐兄你何不取出來呢?依老夫之見,夫人您不如投奔東口山,到了那裏彼此之間也能有個照應。”唐敖便把信取了出來,薛蘅香接過信看了之後說道:“原來紅蕖姐姐是在等叔叔從海外回來,要是遇到恩赦,就會跟隨太公一同回家鄉,因此來信約我做伴,等待機會。她既然有信來邀約,而此地又難以長久居住,自然應該投奔東口山才是。”林之洋說道:“昨天我看到海口有一艘熟悉的船,過不了幾天就要回天朝了,夫人您搭乘這艘船,倒也十分方便。”宣氏說道:“這樣雖然很好,但是缺少路費,這可如何是好呢?”唐敖說道:“嫂嫂不必為此擔憂,小弟我自有準備。”於是便委托林之洋先去查看船隻的情況,薛蘅香則和姚芷馨一起收拾行李。唐敖見薛蘅香容貌秀麗,品行端莊,突然想起了魏家兄妹,心裏便打算為他們做個媒,促成這段姻緣。於是他便把這個想法,以及在麟鳳山相遇的事情說了出來,宣氏聽後非常高興,懇請唐敖寫一封信,以便順路去麟鳳山的時候,能夠去拜訪一下。唐敖欣然應允。

沒過多久,林之洋把船的事情安排妥當,眾水手便開始搬運行李。唐敖讓薛選帶領著大家來到薛仲璋的墳墓前,眾人睹物思人,不禁悲從中來,痛哭了一場。隨後把靈柩搬到了船上,大家一起登上了船。宣氏和呂氏相互拜見。船隻耽擱了一日,第二天,唐敖寫好了給麟鳳山和東口山的書信,並送給宣氏許多路費,宣氏再三拜謝。姚芷馨和薛蘅香對唐敖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依依不舍,含著眼淚與唐敖等人告別。船行駛了很久,來到了麟鳳山,唐敖等人訪到了魏家,投下了書信,最終兩家結為了秦晉之好,成就了一段美滿的姻緣。萬氏夫人因為薛選家傳的連珠槍技藝絕妙,便留下宣氏一同居住,還命薛選在山中驅除野獸,保護山林的安寧。後來駱紅蕖從水仙村出發,寄信給薛蘅香,眾人這才一同回到了故鄉。

那天,唐敖送別宣氏後,便開船繼續前行。沒過幾天,船就到了歧舌國。林之洋向來知道這個國家的人最喜歡音樂,於是便讓水手攜帶了許多笙笛,還把在勞民國所買的雙頭鳥兒也帶去售賣,希望能大賺一筆。唐敖和多九公也一同上了岸。隻見這裏的人一張嘴便是唧唧呱呱的聲音,讓人摸不著頭腦,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唐敖疑惑地問道:“這裏的人講話,口中發出無數的聲音,九公您能聽得懂嗎?”多九公說道:“海外各國的語言,就數歧舌國的最難懂了,所以古人說:‘歧舌國又名反舌國,他們的語言旁人難以知曉,隻有他們自己能明白。’當年老夫我曾想要學習歧舌國的語言,可卻一直沒有能夠指點我的人。後來偶然因為販賣貨物,路過此地,在這裏住了半個月,每天都上岸來聽他們說話,順便向他們請教,就這樣學來學去,竟然被我學會了。誰知道學會了歧舌國的語言之後,再學習其他地方的口音,竟然一學就會,毫不費力。由此可見,做任何事情最忌諱的就是畏懼困難,如果把最難的事情先攻克了,那麼其餘的事情自然就容易了。就連林兄,也是多虧了老夫的指點,他才學會的。”唐敖說道:“九公既然能夠和他們交流,那何不去打聽一下音韻的起源呢?”多九公聽了,沉思了片刻,不禁點了點頭,說道:“唐兄你的記性可真好。這話當年老夫在黑齒國的時候就說過,要不是你此時提起,老夫差點就忽略了。如今既然已經到了這裏,自然要去打聽一番。海外有兩句俗話說得好:‘若臨歧舌不知韻,如入寶山空手回。’可見音韻之學竟然是此地的特產。那就讓老夫前去問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