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東周列國誌10(3 / 3)

[附注]蘇秦(?—前284)。戰國時縱橫家。東周洛陽人,曾發動五國合縱抗秦。

張儀,戰國時縱橫家。魏國人。倡議連橫策,被泰國任命為相。他。

契爾沃年科,當時任蘇聯駐華大使。毛澤東講故事作比喻提到了

1961年

1月4日上午,毛澤東在中南海,在與何其芳談到《不怕鬼的故事》的序文時,他說:“《易經》上有這樣的話:‘無平不陂,無往不複。’物極必反,現在就是適得其反,欲速則不達。”

1月23日,下午兩點半,何其芳接到電話通知,立即到毛澤東那裏去。毛澤東先談了《不怕鬼的故事》的序的修改意見,最後談了一個很重要的美學理論問題。毛澤東說:各個階級有各個階級的美。各個階級也有共同的美。“口之於味,有同嗜焉。”

[附注]“口之於味”句,見《孟子·告子上》:“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

3月23日,毛澤東在廣州工作會議上講話,他說:“《東周列國誌》基本上是正確的,按照《左傳》編寫的。寫這本書的是民間的一個作家。我也對照了《左傳》,完全正確。可讓你們的秘書去找這本小人書。”

毛澤東在廣州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特別提到,去年有人給他一套小人書,是說《東周列國誌》故事的。從此看小人書就“上癮”了,一看就看了幾百本。由此引起,他又看了一遍《東周列國誌》,還勸領導同誌們去找一本叫《城濮之戰》的小人書仔細看看。

[附注]城濮之戰,春秋時期晉楚在城濮(山東鄄城西南)發生的一場大戰。故事見《東周列國誌》第四十回《先軫詭謀激子玉,晉楚城濮大交兵》。

5月1日,周穀城回憶說:1961年五一節,毛澤東來到了上海,我在錦江飯店樓下晉見了毛主席的當晚,應記者之約寫了一首《五一節晉見毛主席》,調寄《獻衷心》的詞,第二天發表在《解放日報》上。毛主席見了這首詞後,便打電話召我。5月3日下午3時,我到毛主席的住處,他正坐在客廳裏看報。我一人走進客廳,毛主席起來第一句話即說:“詞一首。看到了,怕不止一首吧!”我說:“隻有一首,我從來沒有在報上發表過詩詞,這確是第一首。”毛主席說:“總怕不止一首。”意思就是說我也像個常常寫這些東西的人。我隨即轉述我對記者說的那句話:“主席是內行,要求不能不高。”毛主席笑著說:“主席也隻有那麼內行。”我又說:“平時,我也偶然寫幾句,那是附庸風雅。”毛主席說:“附庸風雅有什麼壞處?”我說:“附庸風雅的人,無非是發發牢騷而已。”毛主席說:“發牢騷有什麼不好?有牢騷不發,過得嗎?”談到此,我又向毛主席轉述別人的意見,專講字義,說:“據說,屈原的《離騷》就是牢騷,就是‘離’‘牢’同聲。”毛主席說:“可能是這樣,但也未必一定。”我於是進一步發表自己的意見說:“離騷可能就是牢騷,牢騷可能是羅唆。牢羅同聲,騷唆也是同聲。念羅唆,可能就是發牢騷。”我所說的並沒有什麼證據,但主席仍微笑著,沒有說我荒唐。我更進一步笑著說:“主席教我們說話要風趣,真該好好注意。”毛主席說:“是呀!老是幹巴巴的,有什麼味。”我又笑著說:“我近來替‘風趣’找出了一種解釋:智慧超過需要時,可能有風趣,智慧趕不上需要時,不僅不能有風趣。可能要丟醜。”

6月16日,毛澤東特別指明要人民出版社影印的宋版《楚辭集注》。

[附注]《楚辭集注》,南宋朱熹集注。《楚辭章句》原為17卷,朱熹刪去《七諫》等4篇,增入賈誼作品兩篇,編為8卷。注釋簡明扼要,時出己見。

9月22日,熊向暉和浦壽昌根據周恩來的指示,乘專機從北京到武昌,向正在那裏準備次日會見來訪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的毛澤東彙報情況。當毛澤東知道蒙哥馬利在參觀醫院時曾經對醫生說“你們中醫中藥很神奇,應該發明一種藥,讓你們的毛主席長生不死”時,他對熊向暉、浦壽昌說,什麼長生不老藥!連秦始皇都找不到。沒有那回事,根本不可能。這位元帥是好意,我要告訴他,我隨時準備見馬克思。沒有我,中國照樣前進,地球照樣轉。

10月7日,毛澤東在北京同日本友好協會訪華代表團、日本民間教育家代表團等談話時說:“中國有句古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日本的岸信介和池田勇人是美帝國主義和蔣介石集團的好朋友。日本人民同中國人民是好朋友。”

秋,毛澤東寫七絕《屈原》:“屈子當年賦楚騷,後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衝向萬裏濤。”

1962年

1月14日,毛澤東在會見一個兄弟國家政府訪華代表團時說:“有鬥爭,鬥爭是有困難的。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天是塌不下來的。過去河南有個小國叫杞國,那裏的人怕天塌下來,杞人憂天,不該怕的他也怕。我們出版了一本書,《不怕鬼的故事》,有英文版和法文版,你們看過嗎?如找到英文版和法文版的可以送給你們。這是第一本這樣的故事書,很有意思,那裏麵說帝國主義是大鬼,×××是半人鬼,××是個鬼,別的鬼還沒有談到,那是1959年春天編的嘛!”

1月30日,中共中央從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舉行擴大的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及地委、縣委、重要廠礦企業和部隊的負責幹部七千多人,所以又稱“七千人大會”。本日,毛澤東在全體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著重指出必須健全黨內民主集中製,加深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並作了自我批評。毛澤東在講話中說:“司馬遷說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幾句話當中,所謂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春秋》,究竟有無其事,近人已有懷疑,我們可以不去理它,讓專門家去解決吧,但是司馬遷是相信有其事的。文王拘,仲尼厄,則確有其事。司馬遷講的這些事情,除了左丘明一例以外,都是指當時上級領導對他們作了錯誤處理的。我們過去也錯誤地處理過一些幹部,對這些人不論是全部處理錯了的,或者是部分處理錯了的,都應當按照具體情況,加以甄別和平反。”“我在這裏申明,我不是提倡對幹部、對同誌、對任何人,可以不分青紅皂白,作出錯誤處理,像古代人拘文王,厄孔子,放逐屈原,去掉孫臏的膝蓋骨那樣。我不是提倡這樣做,而是反對這樣做的。我是說,人類社會的各個曆史階段,總有這樣處理錯誤的事實。在階級社會,這樣的事實多得很。在社會主義社會,也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