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08(1 / 3)

第七章 何時買賣比買賣何種股票更重要

巴菲特不斷用他投資時所使用的標準來衡量他已經入股的企業的質量。如果他的一隻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某個投資標準,他會把它賣掉。無論這個股票的上升空間有多大,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出手。

1.買進靠耐心,賣出靠決心

我不會隻為增加我們公司收入的一點零頭就停止一項利潤在正常水平以下的業務,但如果公司一旦出現將來可能會大虧本的跡象,那麼,哪怕它目前效益很好,也不能繼續提供資金。

——沃倫·巴菲特

不管你在一筆投資中投入了多少時間、心血、精力和金錢,如果你沒有事先確定的退出策略,一切都可能化為烏有。

正因為如此,投資大師從不會在不知道何時退出的情況下就盲目投資。

退出策略因人而異,與一個投資者的方法和係統有關,但每一個成功投資者都有一種與他的係統相吻合的退出策略。

沃倫·巴菲特的退出策略來源於他的投資標準。巴菲特不斷用他投資時所使用的標準來衡量他已經人股的企業的質量。

2000年,伯克希爾公司與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往來文件揭示出它已經將它持有的迪斯尼股份賣掉了一大部分。在2002年的伯克希爾年會上,一名股東問巴菲特為什麼要賣這隻股票。永不評論自己的投資是巴菲特的原則,所以他含糊地回答說:“我們對這家公司的競爭力特征有一種看法,現在這個看法變了。”

無疑,迪斯尼已經迷失了主方向,它不再是那個製作像《白雪公主》這樣的永恒經典的迪斯尼了。它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艾斯納的愛好讓巴菲特感到不安。迪斯尼在網絡中揮金如土,把大把資金投入像Goto.com搜索引擎這樣的網站中,並且購買了像搜信(InfoSeek)這樣一些虧損的公司。迪斯尼不再符合巴菲特的投資標準是顯而易見的。

當巴菲特需要為更好的投資機會籌資時,他也會賣掉手頭的一些資產。這在他的職業生涯早期是必然的,因為那時候他的主意比錢多。但現在,他已經不必這麼做了。在伯克希爾的保險融資給他帶來充足資金之後,他麵臨的是一個截然相反的問題:錢比主意多。

他的退出法則是:如果他認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認識到他最初完全不該做這樣的投資,他會毫不猶豫地退出。

2.何時退出,一定要有所準備

一個沒有係統的投資者,不會有任何係統生成的目標或出售信號,他的最佳做法是遵循一種機械化推出法則。這至少能限製他的損失。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始終堅持自己的說法:“股市並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

巴菲特在退出時機的把握上遵循的原則值得我們學習。

在退出時機上,巴菲特會采用以下6種策略中的某一種或幾種。

(1)當投資對象不再符合標準時

比如巴菲特出售迪斯尼的股票。

(2)當他所預料的某個事件發生時

有些投資是以特定事件將會發生為前提假設的。索羅斯假設英鎊會貶值就是一個例子。英鎊被踢出歐洲彙率機製的時候就是他退出的時候。當巴菲特做收購套利交易時,收購完成或泡湯的時候就是他退出的時候。

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下,特定事件是否發生都將決定投資者的成敗得失。

(3)當他的目標得以實現時

有些投資係統會得出某項投資的目標價格,也就是退出價格,這是本傑明·格雷厄姆法的特征。格雷厄姆的方法是購買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的股票,然後在它們的價格回歸價值的時候(或兩三年後依然沒有回歸價值的時候)賣掉它們。

(4)係統信號

係統信號主要由技術交易者采用。他們的出售信號可能得自特定的技術圖表、成交量或波動性指標,或者其他技術指標。

(5)機械性法則

比如設定比買價低10%的止損點或使用跟蹤止損點,在價格上漲時相應調高,在價格下跌時卻保持不變來鎖定利潤。機械性法則最常被遵循精算法的成功投資者或交易者采用,它們源自於投資者的風險控製和資金管理策略。

(6)在認識到犯了一個錯誤時

投資標準不完善或沒有自己投資標準的投資者顯然無法采用退出策略,因為他無從判斷一個投資對象是否符合他的標準。另外,他在犯了錯誤的時候也不會意識到他的錯誤。

一個沒有係統的投資者,不會有任何係統生成的目標或出售信號。他的最佳做法是遵循一種機械化退出法則。這至少能限製他的損失。但這無法保證他獲得任何利潤,因為他沒有做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所做的事情:首先選出一類有正平均利潤期望值的投資對象,然後圍繞它建立一個成功的係統。

3.如果購買了錯誤的股票,就是賠錢也要立即出手

大多數人都將投資錯誤等同於投資損失,但巴菲特對錯誤的定義更嚴格,不符合自己的投資標準,即使一筆不符合他的標準的投資最終盈利,他也將它視為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