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消費消費有講究,不用心則被消費(2 / 3)

【神奇魔法鏈接】人民幣升值是好事,還是壞事

《消費導刊》報道:

“由於我國實行的是人民幣盯住美元彙率製,因此,在近10年裏,人民幣長期處於升值狀態。1996年人民幣平均彙率為8.3143,到2003年為8.2770(國家統計局,2004)。並且,從2001年開始連續3年人民幣彙率相對穩定在8.2770。後來,自2006年開始,人民幣再一次麵臨升值壓力,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也越來越響,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都希望迫使人民幣升值。理論界的各層人士也都認為,此次人民幣升值不可避免,其幅度估計要超過兩位數以上。”

人民幣升值實際上指的是人民幣兌換外幣的比率增加。這裏我們要先明白彙率的概念。彙率指的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根據這個道理,倘若人民幣對美元的彙率是1:8,1美元可以換8元的人民幣:當彙率上升為1:7時,1美元隻能換7元的人民幣。這樣人民幣相對於美元來說,就是升值了。如果這時你拿人民幣購買美國的東西,就比以前要花的錢少了。因為,人民幣更“值錢”了。

2008年,福建的藍老板決定為自己購買一輛進口的新車——一款留意很久的凱迪拉克SRX。在購車時,藍老板可謂是打緊了小算盤,他說:“我瀏覽了不少國外專業網站,美國那邊經銷商的報價為37140美元,如果按以前的彙率8.3換算,要308262元人民幣;但我買時的彙率是7.35,隻花了272979元人民幣,節省了35000多。”

剛剛拿到新車的藍老板對新座駕非常滿意。他準備等到人民幣再次升值後,為家裏再添置一輛新車。

由這個例子,就能弄清人民幣升值的含義。同時,我們從中看到,人民幣升值極大地提高了國內人民的國際購買能力。

同樣的,對於進口商來說,他們進購商品也將會比以前更加便利,進口商品和進口原料便宜了,國內的一些加工產品也會變得更低價。於是,人們的購買力增加,從而拉動內需,促進了消費。此外,若有人想出國留學,人民幣升值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契機。

第四節 選擇性供給效應:“最低消費”不是消費最低

【神奇定律】

選擇性供給效應:商家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一般都對進入的顧客有一個基本的消費額預期,不到這個預期值的顧客,就不是他們的目標顧客。所以,很多商家會對顧客的消費提出一定的限製條件,如最低消費等。

【神奇魔力鏡子】

中央電視台曾針對北京市政府禁止飯館向顧客強行攤銷“最低消費”的事情錄製了一期電視節目。在節目裏提到生活中,許多餐廳酒店、娛樂場所等地方都能看到“顧客最低消費××元”的標示。由於不是一家兩家,而是有一批這樣的商家,結果這樣的規定就被戲稱為是餐飲娛樂業的“潛規則”。

在外企工作的林先生對朋友抱怨說:“都說消費者是上帝,但上帝消費多少還要飯店來定,太可笑了。”在老百姓眼裏,餐飲娛樂本是消費者的選擇性消費,但是如果強加限製,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大家隻是礙於沒有相關法律規定,不能說飯店裏有“最低消費”的規定是違法的,但心裏早就對商家的此類做法反感異常了。很多人都對此深感不解,希望有關的專家能給個說法。

【神奇魔法錦囊】

麵對“最低消費”,人們應該持怎樣的觀點?

首先,撤銷“最低消費”,於法無據,沒有哪項法律規定應當對其進行撤銷。其次,在消費者消費的過程中,“最低消費”如果是被明確告知的,那麼,消費者有充分的選擇餘地,決定是否消費。當他選擇消費的時候,就應當視其為是理性的消費者,是承認這種消費的,則可以推斷出這種“最低消費”是合理的。如果消費者不接受這種“最低消費”,消費者有權拒絕。尤其是在有些飯店裏,有包間最低消費多少的規定,這是商家提供的特殊服務,要求最低消費應當是允許的。因為包間的配置也是需要一定成本的,隻要商家的要求不過分,就合情理。

還有,餐飲業應當算是充分性競爭行業,經營者有選擇何種經營方式的權利。倘若商家出高額費用提供幽雅環境,齊備設施,一流的飯菜和服務,卻得不到相應回報,那麼經營就會虧損。打個誇張點的比方就是,到一家五星級的大酒店裏消費,隻有消費者花了上千元,飯店才可能有利潤入賬,如果大家都隻消費幾十元錢,恐怕飯店早就關門了!這時候,你再看飯店要求客戶必須消費滿1000元,是不是就合理了?退一步說,消費者完全可以不到這裏消費,自由選擇的能力還是有的。隨著部分消費者的放棄,就會篩選出一部分消費能力高的顧客。也可以說,商家是在通過這一途徑對消費者進行選擇性供給。商家提供餐飲服務的過程中,選擇是雙方的、平等的,而商家一般都對進入的顧客有一個基本的消費額預期,不到這個預期值的顧客,就不是他們的目標顧客。所以,利用“最低消費”來做個衡量,也是正常的。

這兩個觀點各說各有理,一時沒有分出勝負。但在現實中,消費者一般都傾向於保護自己的權利,認為不應當有“最低消費”。但目前遲遲沒有相關法律規定的出台,所以,工商部門也沒有辦法采取相應的措施。因此隻能再次提醒消費者,在消費前,一定要慎重選擇,要清楚該店是否實行“最低消費”、最低消費是多少,以及自己是否要選擇這種最低消費。

【神奇魔法鏈接】測測你消費的態度

某日你去吃大餐,一大桌的生猛海鮮擺在桌上,你麵前就是一條大石斑魚,味道鮮美,令人垂涎欲滴。你立刻拿起筷子,想要大快朵頤,但應該先從哪個地方下手呢?

這將測出你消費的態度,也是決定你經濟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

A.魚頭

B.魚身

C.魚尾

D.隨便亂吃,沒有固定的地方

測試結果

A.這類人具有強烈的占有欲,隻要被他看中的東西,如果不得手便不會善罷甘休。此人也是一個樂天派,認為千金散盡還複來,所以,對待喜愛的東西,從不放手。

B.這類人是商店最歡迎的人,遇到減價商品就忍不住購買,屬於盲目的購物者,尤其對於吃穿的物品更不手軟,因此常成為負債者。

C.這類人是屬於標準的鐵公雞,一毛不拔,精打細算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

D.這類人是一個漫無目的的人,他常常會忙碌到夜深人靜,卻無法做出成績。這樣的人自然無法談到規劃,因此花錢的態度也很隨便,常常不知道口袋裏的錢的去向,但他對此並不在乎。

第五節 “她經濟”效應:女人是鮮花,女人也會狠花

【神奇定律】

“她經濟”效應:“她經濟”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之一,就是指“女性經濟”,隨著女性經濟和社會地位提高,圍繞著女性理財、消費形成了特有的經濟圈和經濟現象。

【神奇魔力鏡子】

清華大學三位博士和三位碩士建立了時代蔚藍網站,最初想發展成為專業的學術圖書網站,但是“賣書太不掙錢了”,在兩輪風險投資介入之後,時代蔚藍的發展思路逐漸有了轉變。

這是個什麼樣的轉變呢:網站開始向女大學生們賣化妝品。這個轉變給網站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女大學生的消費潛力遠遠超過大多數人的想象。而且網站一旦被女性客戶認可,傳播的速度驚人。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在校女大學生化妝品消費額高達20億元。女大學生的消費潛力很大,除化妝品、飾品、服裝外,女生還不斷為男朋友買東西,市場前景相當光明。在時代蔚藍網站改賣化妝品後,公司高管們形容,利潤已經“走上了好的方向”。

有位女大學生在網上發帖,把自己購買的彩妝羅列出來,結果讓人瞠目結舌,僅眼影一類就有10多盒。女人生性愛美,往往會為了美麗不計成本。女性認為購買護膚品、化妝品、服裝、飾品可以使自己變美麗。有了這種心理之後,女性的消費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神奇魔法錦囊】

“她經濟”正撲麵而來!據國內市場研究機構CTR的調查數據顯示,大約每3位企業高層管理者中就有一位是女性,每4位女性中就有一位具有大專以上學曆,每10位女性中,就有一位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隨著女性的社會地位、文化素質和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女性群體已經成為中國市場上不可忽視的“她力量”。現代女性擁有了更多的收入和更多的機會,她們崇尚“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喜愛瘋狂購物,以信用卡還貸,成為消費的重要群體。

在“她經濟”時代,女性擁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多的機會,展現出更旺盛的消費需求和更強的消費能力。由於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提高,女性的自我關愛程度也不斷提高,以女性消費為核心的消費趨勢的轉變,使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從女性的視角來確定自己的消費群。一些經濟專家認為,女性經濟獨立與自主、旺盛的消費需求與消費能力意味著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形成。為此,越來越多的商家瞄上了“女性”這一強有力的目標市場,服飾、美容、保健、書刊、學堂……貼著“女性”標簽的消費產品及服務越來越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女人花,女人花,女人是花,女人也會花。女人和兒童的錢最好賺,不僅女性自己喜歡消費,男士也熱衷於這類感情投資。據統計,近八成已婚女性掌握著家庭的“財務大權”。此外,女性是時尚最堅定的追隨者,她們的消費額是男性的7倍,已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絕對主流。女人在經濟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她們在市場中撐起的何止是半邊天?

【神奇魔法鏈接】討價還價,攻守兼備

由於女人作為消費對象很被商家看好,所以在消費購物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討價還價、攻守兼備的能力,這樣才不會成為“冤大頭”。

俗話說:“貨比三家不吃虧。”我們在購物時,多逛幾家商場,在網上多了解一下相關的行情,做到心裏有數,在真正購買商品時,才能少花冤枉錢,買到物美價廉、稱心如意的商品。

除專賣店以外,有正規標價牌的商品,價格約為定價的1/3是比較正常的,如果實在沒辦法就慢慢往上加一點,別覺得討價還價是一件丟臉的事。看見自己想要的東西,結果花了天價買下來,這才是件難受又丟臉的事情。

其實,討價還價也是件很有樂趣的事情,博的是你的口才,弈的是你的反應和機智,不吃虧才是你想要的結果。麵對漫天要價的市場,我們如何才能“智取生辰綱”呢?

1.保持輕鬆而從容

不管買什麼東西,或是看準了哪樣東西,都不要馬上就喜形於色,表現出強烈的購買欲望,否則你將很難還價。要表現得很淡然,買不買無所謂,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誘導店主做出讓步。仔細看看他的商品,故意“吹毛求疵”一番,列出該物的優點和缺點,並表現出對購買此物的猶疑不定,這時伺機跟老板殺價,往往會事半功倍。如果感覺價格不理想,不要緊,來一招“走為上”,假裝想離開,此時如果老板想成交就一定會叫住你,把價格再放低一些;反之,則說明價格已經壓到很低了。

2.殺價要狠

很多集貿市場漫天要價,他們的開價往往比底價高幾倍,甚至高出二、三十倍。所以,你必須要狠狠地殺價。例如,有一套西裝,賣家要價888元,你還他一半價444元,但其實也是非常不劃算的。因為有的人隻要228元就成交了,而成交價對賣主來說仍有很大的利潤。所以,如果你心腸過軟,就會被賣主狠狠地宰一次。

3.運用疲勞的“刁難”戰術

在挑選商品時,可以反複地讓賣家為你挑選、比試,反複讓賣主給你解說,並且是解說不止一種。不要讓他看出你選定了哪款,像“仙女散花”一般問他各個款式的價格和特點,最後再提出你能接受的價格。當這個出價與賣主開價的差距相差甚大時,往往使其感到尷尬。在這種情況下,賣主往往會向你妥協叫你讓些價。當雙方相持不下時,你可以發出最後通牒:“我給的價已經不少了,前麵去過幾家也差不多這個價,如果不行的話我就返回去買了!”說完,立即轉身往外走。此招一出,勝算肯定在你。最多不超過十步,賣主肯定叫你回來:“算了,賣給你啦!”這樣,你運用你的智慧和應變能力購到了如意商品。

另外,在買大宗貨物時,學會運用商家的薄利多銷的心理。例如,當你和朋友一起去買遊戲機,轉了多家商店後,最後選定一家與店主講到最低價,準備成交時,朋友此時可以突然上前對店主說:“老板,如果你再便宜一些,我也買一台。”老板聽後,抱著薄利多銷的心裏,肯定會再做出讓步。買大宗貨物,千萬不要一次說出實際買多少,先隱瞞一部分,作為誘導賣方降價的籌碼。例如,你要買300噸貨物,就先與賣方談200噸的價格,當談到最低價時,你再故意裝出想多做些他的生意:“如果肯再便宜一些,就加買100噸。”但是這100噸得對方願意降價的基礎上才能成交。運用“登門檻”的心理效應,你會一步一步地誘使對方達到自己最終想要的價格。

第六節 價格歧視效應:價格怎能“因人而異”

【神奇定律】

價格歧視效應:實質上是一種價格差異,通常是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接受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就同一種商品或者服務,對條件相同的若幹買主實行不同的售價,則構成價格歧視行為。價格歧視是一種重要的壟斷定價行為,是壟斷企業通過差別價格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定價策略。

【神奇魔力鏡子】

在生活中,實行價格歧視的案例比比皆是。以前公園賣門票,對本國人賣低價,對外國人賣高價;大學生放假回家,隻要手持學生證,就可以買到半價票;有的舞廳為了使舞客在跳舞時刻成雙配對,甚至隻讓男士買票,女士可以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