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蛻皮效應:挑戰極限,重塑自我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漢本·董仲舒傳》
為什麼有的人坐擁億萬財產,而有的人一生疲於奔命,卻隻能為生計奔波?為什麼有的人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創造很多的財富,而有的人加班加點卻絲毫找不到財富的影子……是出身不同嗎?可是很多富人也都是白手起家的;是行業因素嗎?可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那麼,是什麼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異呢?答案就是我們的頭腦。說得直白些,先富腦袋才能富口袋。
【神奇定律】
蛻皮效應:許多節肢動物和爬行動物,生長期間舊的表皮脫落,由新長出的表皮來代替,通常每蛻皮一次就長大一些。能不斷超越自己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一個人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劃地自限。隻有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的人才會超越自己,發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神奇魔力鏡子】
有一個生活非常潦倒的銷售員,每天都埋怨自己“懷才不遇”,認為命運在捉弄他。聖誕節前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充滿佳節的熱鬧氣氛。他坐在公園的一張椅子上,開始回顧往事。去年的今天,他孤單一人,以酗酒度過了他的聖誕節,沒有新衣,也沒有新鞋,更別談新車、新房了。
“唉!今年我又要穿著這雙舊鞋度過聖誕了!”說著他準備脫掉穿著的舊鞋。
這個時候,他看見一個年輕人自己拄著拐杖走過。他立即頓悟:“我有鞋子穿是多麼幸福!他連穿鞋的機會都沒有啊!”
經過這次頓悟,這位推銷員“蛻掉”了自己萎靡不振的一層“皮”,從此脫胎換骨,發憤圖強,力爭上遊。不久,他就因為銷售成績顯著而多次得到加薪。最後,他又開辦了自己的銷售公司,並最終成為一名百萬富翁。
【神奇魔法錦囊】
蛇隻有經過一次次蛻皮才能夠成長。同樣,人也必須經曆不斷的自我否定,才能夠進步。墨守成規、滿足現狀隻會導致故步自封,最終難逃被淘汰的命運。積極的成功者永遠是不安分的,因為他們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每時每刻都在追求更高、更強、更好。
蛻皮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把原有的皮蛻掉本身就是疼痛難忍的,在新皮長出來之前,往往還要麵臨著行動不便、無法捕食的危險,甚至無法抵禦天敵的侵襲。因此,每一次蛻皮,都是一次生與死的考驗。但是經過蛻皮的痛苦過程之後,換來的是新生,是更強壯、更成熟的生命。這就是“蛻皮效應”:滿足現狀,往往隻會故步自封。隻有超越自己,才能不斷成長。
不要幻想著我們可以永遠保持目前的狀況。滿足於現狀的心態是我們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礙;滿足於現狀會使人變得沒有信心,認為創造、革新或者成功都與自己沒有關係;如果你滿足於現狀,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地方,不關心創新的機會,埋沒了本可以發揮的才華。千萬不要滿足於現狀,因為這樣會使才能會被惰性埋沒掉。
人的才華是沒有極限的,唯一的限製來自我們自身!蛻掉舊的皮,這樣才有長大的空間,這樣才能獲得新的生命力!隻有先超越了自己,才能夠不斷進步,最終超越別人。對於成功來說,最大的障礙往往來源於自身。不要自我設限,要不斷製定高的目標,這樣才能每天都有所進步!
【神奇魔法鏈接】竭盡全力才能超越自我
大家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束縛我們的究竟是什麼?阻礙我們成就影響力的到底是什麼?如果沒想過,現在想想也不遲。可能許多人要歸咎於出身、家庭、金錢、社會關係,甚至命運。這些都有其道理,但在實際上,它們都不是根本,根本問題是我們沒有超越自己。大家都知道,外力是靠內力起作用的,如果你從內心束縛了自己,外部條件再好也不能得到好的發揮。隻有超越自己,讓自己內心的路寬廣起來,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海軍軍官大步走進寬敞的辦公室,他是來見海曼·裏科弗將軍的。將軍同他的談話很特別,坐定之後,將軍就讓這位青年挑選任何他所希望討論的話題。接著,他們討論了時事、音樂、文學、海軍戰術、航海技術、電子學和射擊學。談話過程中,將軍總是注視著對方的眼睛,不斷問這問那,常常問得這位青年軍官瞠目結舌。他很快明白了將軍找他談話的真正用意:他對於挑選的這些自以為懂得很多的問題,其實知道得很少,於是身上不由得冒出了冷汗。
結束談話時,將軍問他在海軍學院學習成績怎樣。“先生,在820人的年級中,我名列第59名。”年輕人不無自豪地說。“你竭盡全力了嗎?”“沒有。”年輕人坦率地答道,“我並不總是竭盡全力。”“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呢?”將軍瞪大眼睛,看了青年很久……
這位24歲的海軍軍官,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卡特。卡特終生銘記這次會見。“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呢?”裏科弗將軍提出的這個問題強烈地震撼了他。此後他一直將“竭盡全力”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鞭策自己頑強地學習和工作。
超越自己,就是要竭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情,並努力去拓展自己的思維。年輕人都有這樣的經曆:從上大學、剛剛走上社會開始,我們一個個宏偉的構想、美妙的計劃都在實施的過程中,像肥皂泡一樣地破滅了。失望之餘,不知你是否找過原因、總結過教訓?其實,仔細審視後你一定會發現,你的那些計劃、方案缺少的正是自己的竭盡全力。把自己加進去並成為主宰,這就是自我超越。
某成功人士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我們平時也經常聽到“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這句話。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我們做不到,而是因為不敢想、不願想。隻要勇敢地去想、勇敢地去做,“不可能”的事也就變為可能了。
人們一般普遍認為北緯17度以北是橡膠種植的禁區。趙其國院士一開始對這個緯度控製論覺得好奇,進而感到可疑:緯度真能那麼嚴格地控製橡膠的生長嗎?趙其國在橡膠林地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後,恍然大悟,原來緯度控製論隻是一個經驗性的總結,決定橡膠生長的因素應該是熱量條件和土壤性質。而在北緯17度以北,仍舊可以找到和培養出橡膠生長所需的熱量和土壤。於是趙其國就對我國北緯17度以北地區引種橡膠的可行性進行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熱量條件和土壤性質為標準的熱帶作物利用等級的評價方案,為製定熱帶作物發展規劃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國家科委對“橡膠北移”的研究成果也予以充分肯定,授予他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這裏需要強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勇敢”。大家都認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你要想把它幹成功,首先必須有巨大的勇氣,有時要力排眾議,甚至孤注一擲。這時你可能是痛苦的,但和成功後的喜悅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想”要超出眼下人們“做”的範圍,但又不是脫離實際地空想。“做”要以想為基礎,同時必須把想出來的創意變成一個完備方案,真正地做成一件事。大膽地想象,嚴謹地實踐,那麼成為一個成功的、具有影響力的人就指日可待了。
第二節 內卷化效應:不斷創新,避免原地“內卷”
【神奇定律】
內卷化效應,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由利福德·蓋爾茨提出的,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神奇魔力鏡子】
曾有一位墨西哥記者采訪當地牧民時發現了一種令人深思的“重複”現象。這名記者采訪一個放羊的男孩,留下了一段經典對話:
“為什麼要放羊?”
“為了賣錢。”
“賣錢做什麼?”
“娶媳婦。”
“娶媳婦做什麼呢?”
“生孩子。”
“生孩子為什麼?”
“放羊。”
很多人的生存狀態沒有發生什麼改變,這主要因為他們根本沒想到過改變。
【神奇魔法錦囊】
“內卷化效應”的概念便被廣泛應用到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其他學術研究中。“內卷化”其實並不深奧,觀察我們的現實生活,“內卷化現象”比比皆是。一些家族企業,措施和辦法因循守舊,重要崗位總是安排親人把守,管理哲學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用自己的人放心。於是,在企業內部,人情重於能力,關係重於業績,外部的新鮮空氣難以吹進來,真正優秀的人才也吸引不進來。幾年過去了,廠房依舊,機器依舊,規模依舊,各方麵都沒有多大變化。
“內卷化”效應的結果是可怕的。大到一個社會,小到一個企業,微觀到一個人,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就如同車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無謂地耗費著有限的資源,浪費著寶貴的人生。它會讓人在一個層麵上無休止地內纏、內耗、內旋,既沒有突破式地增長,也沒有漸進式地積累,陷入到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生活陷入“內卷化”效應的普通人迫切需要改進觀念,而那些成功人士也要更新理念,否則“內卷化”的後果往往更加嚴重。因此,唯有不斷創新,成功才會降臨到你的身上。如果你一直守成不變,那就永遠也不可能成功。
【神奇魔法鏈接】測一測你有自由大膽的創意嗎
下麵的測驗有助於你了解自己的創新能力。請你依據以下問題做出合理的自我評價,然後運用後麵的得分指導檢測你的創新能力。
(1)你是如何評價創新能力的?()
A.非常重要
B.很重要
C.一般重要
D.不重要
E.無所謂
(2)任何創新都是有風險的,你敢於冒創新的風險嗎?()
A.常敢於冒險
B.較敢於冒險
C.於冒險
D.太敢於冒險
E.不冒險
(3)“現實的世界是有限的,想像的世界是無限的。”你注意培養你的想像力嗎?()
A.非常注意
B.比較注意
C.一般注意
D.不太注意
E.從不注意
(4)獨立思考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你努力做到獨立思考嗎?()
A.非常努力
B.比較努力
C.一般努力
D.不太努力
E.從不努力
(5)“凝神專注”對於創新思維至關重要,那麼你注意培養你的定力嗎?()
A.非常注意
B.比較注意
C.一般注意
D.不太注意
E.從不注意
(6)好奇心是創新的鑰匙,你經常培養好奇心,避免盲目判斷嗎?()
A.經常培養
B.比較多地培養
C.一般多培養
D.不太培養
E.從不培養
(7)創新能力有時並不隻是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團隊的事,那麼你經常參加一些團隊的創新活動嗎?()
A.經常參加
B.比較多地參加
C.一般多參加
D.很少參加
E.從不參加
測試結果
每道題選A為5分,選B為4分,選C為3分,選D為2分,選E為1分。將7道題的分數相加後就是你的得分。
28~35分:你非常有創新能力。
21~27分:你比較有創新能力。
14~26分:你有一定的創新能力。
7~13分:你沒有創新能力。
第三節 比較優勢原理:把相對優勢發揮到極致
【神奇定律】
比較優勢原理,是指隻要比較其他國家在生產成本上具有相對優勢,就可以通過生產其相對成本較低的商品去交換別國生產的相對成本較高的商品,並因此獲得比較利益。比較優勢的原理本來是國際貿易學中的重要概念,現被廣泛用於經濟活動領域各種競爭合作的比較當中。
【神奇魔力鏡子】
饒春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在一家外資公司任部門經理助理,月薪3000元。年輕靚麗的她,畢業兩年裏換了幾份工作,但不外乎助理、秘書、文員、前台等。最近,她一咬牙又辭了職,報名參加茶藝師培訓,決心做個茶藝師。很多朋友不理解,放著好好的白領不當,辭職去學什麼茶藝?可饒春自有一番道理。“說是白領,可每天幹的活不外乎跑腿、幫經理寫英文郵件、打字、接待客人等,凡有個大學文憑的人都能幹。而跳槽呢,最多挪個窩繼續做助理,學不到一技之長。我一晃就要奔3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
生活忙忙碌碌,找不到出路,為何不選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呢?饒春準備學了茶藝之後,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長,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她要在茶藝世界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3000塊的薪水說高不高、說低不低,工作也沒什麼挑戰性,每天原地踏步,知識一點點被‘折舊’。與別的白領相比,我的英語水平不算專長,但在茶藝行業裏,這就是我的優勢。”饒春說,“找到自己的優勢,就特別容易獲得發展,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神奇魔法錦囊】
任何優勢都是建立在比較基礎上的,都是相對的。沒有比較,優勢就無從談起。
“比較優勢”這個概念告訴我們,一個各方麵都強大的國家或個人,聰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強勢,四麵出擊,處處逞能或事必躬親,而是將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資源用在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反之,一個各方麵都處於弱勢的國家或個人也不必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的先天不足。要知道,“強者”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弱者”總有可以發展的空間。比較優勢理論的精髓就是常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