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經營擁有一顆讓價值最大化的心(2 / 3)

實際上,這不是一個人的困惑,許多人都麵臨同樣的問題。規模的擴大,可能讓公司生產成本提頭,如必須新增大量人工成本、增加營銷管理費用來支撐更大的銷售規模,由於需求走高使原材料供給出現緊張導致采購價格上漲,信息傳遞費用增加等,從而使企業走向規模不經濟的厄運。

一個企業的生產規模可以在短時間擴大,但管理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飛躍。管理學家弗蘭克·奈克有一句經典論述:“在處理和管理複雜事物中,企業家的能力顯然是有極限的。”這種解釋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大企業必定比小企業複雜,企業規模的擴大會導致經營管理上的極限。也就是說,企業規模的擴大,必然伴隨組織規模的擴大;組織規模的擴大,必然伴隨企業人員的增加;人員的增加又必然伴隨管理層次的增加;此時,如果企業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沒有跟上,仍然沿用過去的經驗和方法,那麼,企業管理的效率就會下降,給企業帶來管理成本的上升,致使企業管理的總成本增加,產生規模不經濟。

【神奇魔法鏈接】格蘭特公司的沒落——看重實力,不要看重規模

威廉·格蘭特算得上美國商業史上的“少年英雄”,他白手起家創立的格蘭特公司,由小本經營起步,逐漸發展成為美國屈指可數的大企業。

威廉·格蘭特生於1876年,19歲時就顯示出了自己過人的經營才華,當時他掌管波士頓公司的一家鞋店。

1906年,格蘭特拿出自己的全部資金在林思市投資1萬美元開設了第一家日用品零售店。兩年後,他在美國其他城市開設了格蘭特連鎖店。到20世紀60年代,格蘭特的年銷售收入近10億美元,躋身於美國知名大企業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格蘭特公司定價策略的運用,是其成功的重要環節。在零售業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格蘭特認真研究後,將其經營的日用品價格定位在25美分,高於“5美分店”和“10美分店”,但低於普通百貨公司的價格,而格蘭特公司的陳設格局又比廉價的“5美分店”和“10美分店”檔次高。這一價格定位同時吸引了百貨公司和廉價商店的顧客。

但是後來的盲目擴張卻使格蘭特公司最終走上了沒落之路。格蘭特公司不斷發展連鎖店,到1972年,公司新開辦的商店數量已經是1964年的兩倍,但利潤卻沒有隨規模的增長而增長。到1973年11月,格蘭特公司的利潤隻有3.7%,該年格蘭特全年營業額達18億美元,但利潤卻隻有可憐的8400萬美元,創該公司曆史新低。讓人遺憾的是,它並沒有放慢擴張的速度,1974年,格蘭特公司的連鎖店猛增到82500家,是10年前的1000多倍。與此同時,它的總債務節節攀升,在143家銀行的債務達7億美元,公司信譽急劇下降。1975年10月,格蘭特公司不得不申請破產,使8萬多員工丟了飯碗,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二大破產公司,也是美國零售行業中最大的破產公司。

不難看出,有效的擴張可以造就一代企業梟雄,沒有節製的擴張也可能是一場浩劫的開始。過快的擴張速度會使企業麵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企業由於在發展的鼎盛時期盲目擴張導致失敗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格蘭特公司、飛龍集團等。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為了避免盲目擴張給企業帶來災難,在決策時應該深思以下問題:

(1)企業何去何從?要保持冷靜的頭腦。

(2)資金的儲備能支撐企業走多遠?

(3)人力資源能否跟上?

(4)市場的容量有多大?

(5)競爭對手的競爭策略如何?

(6)與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如何?

(7)公司現在的贏利能力和生命力怎樣?

(8)股東的承受能力?

(9)管理方麵有無經驗?

如果以上諸多因素都對企業有利,才能考慮擴大企業規模;否則,盲目的擴張隻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第五節 格烏司原理:在競爭中找對自己的“生態位”

【神奇定律】

格烏司原理,原指在大自然中,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態位”,親緣關係接近、具有同樣生活習性的物種,不會在同一地方競爭同一生存空間。這一原理應用在企業經營上,就是指同質產品或相似的服務,在同一市場區間競爭難以同時生存。

【神奇魔力鏡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的年輕人習慣在嘴上叼著一支香煙以表示沮喪的情緒,這其中也包括許多女青年。而在當時,香煙還被普遍認為是男人的專利品。

開發女士香煙被莫利普·莫裏斯公司認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決心從女士的腰包裏大賺一筆。很快,人們在各種媒體上頻頻地看到這樣的廣告:嬌豔的女郎叼著香煙吞雲吐霧。而有幸被叼在她們嘴上的,就是莫利普·莫裏斯公司的傑作——萬寶路香煙。

那些廣告光製作就花了不少錢。公司裏很多人為此感到不安,但經營層卻信心十足:“大家不要擔心,不出一年,萬寶路香煙一定會打開市場,到時候我們就等著數錢吧!”

但事實上呢?1年、2年、10年、20年,萬寶路香煙的包裝換了好幾回,廣告中的佳人也換得更加靚麗,但不知道為什麼,經營者們心目中的熱銷場麵始終未曾出現。大家都非常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是因為質量不過關嗎?萬寶路香煙在製作過程中,從選料到加工,始終把好質量關,選取優質的煙草,精心處理,是不折不扣的高品位香煙啊。是因為價格太高嗎?在美國國內的香煙市場上,萬寶路香煙的價格,對於大眾煙民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20年後的一天,公司一位高層管理人員極其偶然地閃過一個念頭:“是不是我們的市場定位出現了問題呢?”他們當即請來廣告策劃專家,給萬寶路把脈診斷。一番望聞問切,專家也認為是定位出了問題,並當即指出,應該拋棄堅持了20年的廣告定位,另起爐灶。一個宣傳了20年的品牌要割舍,肯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拋開感情不說,僅花掉的金錢和精力就讓人心痛不已。但為了走出20年的低穀,公司經營層終於同意了專家的意見。

一個全新而又大膽的創意誕生了:以富有陽剛之氣的美國男子漢形象來代替原來的嬌俏女郎。廣告公司費了很大的周折,在西部一個偏僻的農場找到一個“最富男子漢氣質”的牛仔,並讓他出演萬寶路廣告的主角。新廣告於1954年推出,一問世就引起了煙民的狂熱追捧。他們爭相購買萬寶路香煙,要麼叼在嘴上,要麼夾在指尖,模仿那個硬漢的風格。萬寶路香煙的銷售額也直線上升,新廣告推出後的第一年,銷售額就增加了3倍,一舉成為全美國十大香煙品牌之一。

【神奇魔法錦囊】

在經營中,定位決定市場成功。定位就是要讓自己進入消費者的大腦,讓消費者對你的產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這一理念,多年來一直影響著美國乃至世界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

企業在全麵了解、分析目標消費者、供應商需求的信息以及競爭者在目標市場上的位置後,再確定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的位置及如何接近顧客,這樣才能使營銷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總的來說,企業要做出正確有效的定位,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驟。

1.確定定位層次

確定定位層次是定位的第一步。確定定位層次就是要明確所要定位的客體,這個客體是行業、公司、產品組合,還是特定的產品或服務。

2.繪製定位圖

在識別出重要屬性之後,就要繪製定位圖,並在定位圖上標識出本企業和競爭者所處的位置。一般都使用二維圖。但無論是選擇主觀屬性,還是客觀屬性,都必須是重要屬性。

3.識別重要屬性

定位的第二步是識別影響目標市場顧客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就是所要定位的客體應該或者必須具備的屬性,或者是目標市場顧客具有的某些重要的共同特征。

4.評估定位選擇

一是強化現有位置,避免正麵打擊衝突;二是尋找市場空隙,獲取先占優勢;三是競爭者重新定位,即當競爭者占據了它不該占有的市場位置時,讓顧客認清對手“不實”或“虛假”的一麵,從而使競爭對手讓出它現有的位置。

5.執行定位

定位最終需要通過各種溝通手段如廣告、員工的著裝和行為舉止以及服務的態度、質量等載體傳遞出去,並為顧客所認同。

【神奇魔法鏈接】市場定位準確是品牌成功的關鍵

奇瑞QQ是現代都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之所以能迷倒這麼多人,與它對市場的準確定位是分不開的。

奇瑞QQ的目標客戶是收入並不高但有知識、有品位的年輕人,同時也兼顧有一定事業基礎、心態年輕、追求時尚的中年人。一般大學畢業兩三年的白領都是奇瑞QQ潛在的客戶,人均月收入2000元即可輕鬆擁有這款轎車。

許多時尚男女都因為QQ的靚麗、高配置和優良的性價比而把這個可愛的小精靈領回家,從此與奇瑞QQ結成快樂的夥伴。

為了吸引年輕人,奇瑞QQ除了轎車應有的配置外,還裝載了獨有的“I—say”數碼聽係統,成為“會說話的QQ”,堪稱目前小型車時尚配置之最。

據介紹,“I—say”數碼聽是奇瑞公司為用戶專門開發的一款車載數碼裝備,集文本朗讀、MP3播放、U盤存儲等多種時尚數碼功能於一身,讓奇瑞QQ與電腦和互聯網緊密相聯,完全迎合了離開網絡就像魚兒離開水的年輕一代的需求。

在產品名稱方麵,QQ取自網絡語言,意思為:“我找到你”,如此一來,就使得“QQ”突破了傳統品牌名稱非洋即古的窠臼,充滿時代感的張力與親和力,同時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富有衝擊力。

在品牌個性方麵,QQ被賦予了“時尚、價值、自我”的品牌個性,在消費群體的心理情感中注入品牌內涵。

企業通過品牌定位有效地建立品牌與競爭者的差異性,以在消費者心中占據一個與眾不同的位置。在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今天,要成功打造一個品牌,品牌定位已是舉足輕重。

品牌的市場定位,就是要確定企業的品牌情感到底是要凝聚在誰的身上。對於大多數做產品的企業來說,這種品牌情感一定是落在需要你產品的那群消費者身上。如果說你的品牌情感不是建立在需要你產品的那群人身上,而是在另外的群體身上,那麼你的品牌就沒有價值了。

為此,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找準自己的品牌所麵向的人群,比如兒童、青年人等。

第二,著重於向目標群體進行宣傳。

第三,務必使自己的產品符合你所定位的那個群體的要求。

第六節 誠信法則:販賣誠信等於販賣自己

【神奇定律】

誠信法則:誠信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誠信是指企業以“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基本的商業道德標準和根本的行為準則,全麵、充分履行與客戶的約定義務,抵製各種商業欺詐行為。

【神奇魔力鏡子】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震驚全國,從層層剝開的事實來看,令人震驚的是一些企業職業道德的淪喪。

河北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奶粉價格低廉,是廣大處於中低層經濟水平家庭的育嬰首選產品。但是,為了節約成本、牟取暴利,三鹿集團選擇了添加大量廉價“大豆蛋白粉”的奶源,而這些所謂的“大豆蛋白粉”實際上是偽造蛋白質的化學原料三聚氰胺。實驗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影響人體泌尿係統,可能導致泌尿係統結石。

很多嬰兒就是因為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得了結石。據新華網報道,三鹿集團從2008年3月份開始就陸續接到一些患有泌尿係統結石病的投訴,卻置眾多嬰幼兒的生命健康於不顧,而隻是敷衍應付、草草了事,直至同年9月份被大規模曝光。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5.3萬兒童因食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品中毒,其中4人死亡,1200多人住院觀察。

通覽“三鹿奶粉”事件中企業的表現,他們有見利忘義的衝動,有明知故犯的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沒有起碼的道德良知約束。這種行為重創了奶製品行業,更重創了社會的誠信機製。

【神奇魔法錦囊】

在現代經濟社會,即使一個企業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和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有譽滿全球的品牌優勢,建立了很好的采購和銷售網絡,並且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和高學曆的管理者隊伍,但如果在財務報表、商品和服務上做假,欺騙投資者和商品客戶,丟掉了信用資本,就沒有銀行願意給他貸款,企業的股票、債券和商品就沒有人願意買。合作者和客戶沒有了,所有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企業必然會陷入困境,並最終在市場中消失。

誠信是社會契約的前提,道德是商業文明的基石。作為人們共同的行為準則和規範,道德是構成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維係和諧人際關係、良好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如果誠信缺失、道德敗壞、是非不分、榮辱顛倒,文明底線失守,再好的製度也無法生效,再快的發展也會出問題。

任何經濟行為如果忽視其道德價值,任由各利益主體隻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那就不僅會引發質量危機、責任危機、信用危機,更有可能導致經濟生活的全麵混亂,危害整個社會。

如今我們的經濟體製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市場經濟雖然趨向競爭,但它必須公平。公平就要求人們相互尊重、以誠信為本,爾虞我詐不符合這樣的道德要求。市場經濟價值取向雖然有別於計劃經濟,它要求人們具有開拓進取精神,但這種精神必須通過正當的經濟活動實現人生價值,每個企業都要以誠信作為前提。

【神奇魔法鏈接】誠信的品格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人無信則不立,這是千萬年來永恒不變的做人之根本。古今中外的人無一不把守信看做一名君子必備的品質。一個人如果可以為了實現自己許下的諾言,不惜一切代價,那麼他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戴維森成立了一家玩具公司,由於資金周轉不靈,無奈之下,隻得向一位好友借了50萬美元,並答應兩年後還清。一轉眼兩年的時間就去了,戴維森因為某些原因仍然無法在短時間內還清好友的借款。他想盡所有辦法,用盡各種途徑,好不容易籌到了20萬美元,可餘下的30萬美元他實在無能為力了。這可如何是好呢?眼見還錢日期日益接近,戴維森愁得頭發都白了許多。他的太太看著十分心痛,便讓他向朋友求情,寬限幾天再還錢,或是先開張空頭支票,等有了錢再補上。誰知,戴維森非常生氣地向太太吼道:“這怎麼可能!那我成什麼人了?!”

經過一夜的反複思考,戴維森決定把自己的別墅抵押給銀行,希望銀行能貸給他30萬美元,可是銀行隻同意貸給他27萬美元。無奈之下,戴維森忍痛割愛,將別墅以30萬美元的超低價出售給可以立即付現的買主,他們一家人則搬到了一處遠郊的小平房裏。戴維森終於在限期之內還清了好友的欠款。

不久,好友打電話給戴維森,說是周末想到他家聚聚,可沒想到被平時非常好客的戴維森一口回絕了。好友很是不解,於是獨自前往他家想看個究竟。當好友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到戴維森的“新家”時,立刻驚呆了。當他得知戴維森竟是為了按期還自己的借款才如此時,感動不已。臨走時,好友真誠地說:“你這麼講信用,以後有事盡管找我。”

後來戴維森重新邁入了成功企業家的行列,此後他的事業一直一帆風順。每當有人問起他的成功經驗時,他都會深有感觸地說:“是誠信使我獲得了財富、獲得了成功。”

誠信是人格的體現,是人類社會平穩存在、人與人和平共處的基礎,是人性中最珍貴的部分。一個人失去了誠信,就會失掉別人的信賴,也會因此而失掉成功的機遇。在一個人成功的道路上,誠信的品格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第七節 鯰魚效應:讓外來“鯰魚”催你“趕路”

【神奇定律】

鯰魚效應,是指采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其實質是一種負激勵,是激活員工隊伍的奧秘。

【神奇魔力鏡子】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當他的貨輪卸貨後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時,突然遭遇到了巨大的風暴。年輕的水手們驚慌失措,老船長果斷地命令水手們立刻打開貨艙,往裏麵灌水。“船長是不是瘋了,往船艙裏灌水隻會增加船的壓力,使船下沉,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船長望著這群稚嫩的水手們說:“百萬噸的巨輪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船身輕的小船。船在負重的時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時則是最危險的。在船的承載能力界定範圍之內,適當的負重可以抵擋暴風驟雨的侵襲。”

水手們按照船長的吩咐去做,隨著貨艙裏的水位越升越高,隨著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一點一點地減少,貨輪漸漸平穩下來。

【神奇魔法錦囊】

那些得過且過、沒有一點壓力的人,就像是風暴中沒有載貨的船,人生的任何一場狂風巨浪都能將其覆滅。而那些時刻認識到“鯰魚效應”的存在、在生活中適當存有壓力、善於保持工作激情的人,是不會輕易被風浪擊倒的,反而時刻走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

例如,一個企業內部人員長期固定,就會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從而容易產生惰性,影響企業生產效率。對企業而言,將“鯰魚”加進來,會製造一些緊張氣氛。當員工們看見自己的位置多了些“職業殺手”時,便會有種緊迫感,覺得自己應該要加快步伐,否則就會被淘汰掉。這樣一來,企業就又能煥發出旺盛的活力了。

同樣,如果一個人長期待在一種工作環境中反複從事著同樣的工作,很容易滋生厭倦、疲惰等負麵情緒,從而導致工作績效明顯降低。長此以往,就掉入了職業倦怠的漩渦之中。而“鯰魚”的加入,會使人產生競爭感,從而促進自己的職業能力成長和保持對工作的熱情,這樣也就容易獲得職業發展的成功。

要知道,適度的壓力有利於保持良好的狀態,有助於挖掘人們的潛能,從而提高個人的工作效率。例如,運動員每當臨近比賽時,一定要將自己調整為能感覺到適度的壓力、讓自己興奮的最佳競技狀態。相反,如果不緊張、沒有壓力感,則不利於出成績。可見,適度的壓力對於挖掘自身的內在潛力資源是有正麵意義的。

對於企業中的個人來說,“鯰魚”要麼是位獎罰分明、雷厲風行的領導,要麼是表現突出、實力強勁的同事,還有可能是積極向上、富有活力的下屬。這些“鯰魚”的適當存在,都能讓人產生向前奮進的動力。久而久之,我們會慢慢發覺,我們也變成了周圍人眼中的“鯰魚”,大家都處在一個良性循環的競爭中。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原地不動就意味著退步。若不想落後於他人,那就給自己找條“鯰魚”吧。保持著適度的壓力,並將壓力化為動力,我們就會越遊越快。

【神奇魔法鏈接】給自己找一個對手

人類從古至今,總是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競爭之中,一個人在職場生存和發展,就要有競爭意識,就要有一種比對手做得更好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