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魔法錦囊】
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例如,你加倍努力幹好工作,老板理應多付你工資,但因為他對你的努力程度隻是有一個模糊概念,所以你的業績獎金隻是你薪金的一小部分。如果老板能完全看清楚你的能力與努力,他就可以將你的薪金與表現掛鉤。
如何養成高效搜集信息的習慣呢?應當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要主動
優秀的人應當主動去“關心”信息,因為這是搜集信息的一個好方法。要掌握一件事情的真相,光有好奇心是不夠的,還要盡可能地親身經曆或親眼所見。要搜集資訊,就必須主動出擊,搶先獲取第一手資料。當然,我們還應當培養自己判斷價值信息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世界裏找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2.建立個人信息網絡
建立個人信息網絡的重要性在於,當你想要哪一類資訊時,立刻可以找到能提供這方麵信息的人;當你想得到最具權威性的資料時,馬上有人為你提供最為科學的建議。怎樣來建立你的信息資訊網呢?可以先以你的知交良朋、同一母校的校友、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上各類培訓班時認識的學員、同行業裏認識的朋友為基礎,逐漸擴大你的信息網絡。若善加利用,這個網絡將是你一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
3.要善於“套”情報
以對信息的保密程度來劃分,人不外乎兩類:緘默型和主動傳播型。當知道一項內部資訊時,主動傳播型的人,不用你去問,他都會跑來告訴你整個事情的始末,並且會添油加醋;而緘默型的人,則會三緘其口,不隨意傳話。
對緘默型的人,你要想辦法從他們的嘴裏“套”出話來。你不能開門見山,要旁敲側擊。而對主動傳播型的人,無論他說給你什麼,你都要很有興趣地聽完它,而不要對自認為有價值的就認真聽,覺得沒用的就提不起精神。否則,以後他就不會再告訴你什麼東西了。
4.不要隨便傳播所得情報
一般來說,對方信任你,才會告訴你內部參考、內幕消息和獨家機密,而且他們往往會叮囑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如果你把這些事情隨便告訴了其他人,一旦傳到了當初告訴你的那個人耳中,那麼你以後再也不能從他那裏得到什麼有價值的信息了。
5.學會適當透露情報給別人
光是別人給你提供信息情報,你卻不給別人透露一些他想要的資訊,這樣的關係是不可能長久的。你必須提供令對方滿意的情報,別人才會提供給你需要的信息。
【神奇魔法鏈接】買車的冰山理論
如今有車一族已經是數不勝數。正在閱讀這本書的讀者您,是否又有買車的計劃呢?你是否了解,買車又蘊含著怎樣的理論呢?
以經濟車為例,在冰山的水下部分是購車者第一眼難以見到或發現的。雖然車降價讓人難以抑製購車欲望。但牌照費、停車費、稅費、保險費、養路費、保養費、年檢費、汽油費、配件費,等等,這些才是冰山的全貌!經濟車的整個生命周期內,28%的成本發生在購買初期,72%的成本為使用成本和稅費,即經濟車的使用成本遠遠超出價格。成熟的用戶應當意識到經濟車隱藏在水下的巨大部分。假設:一輛8萬元的經濟車,購置稅為0.7萬元,使用12年按照每年1.2萬元計算共14.4萬元,另外9萬元包牌一次付出的資金,投資收益按照4%計算,12年共減少投資收益4.3萬元。這樣就很清楚了:8萬元的車價,使用成本、稅費和減少投資收益共19.4萬元,這還不包括一些地方性收費和拍牌費。
冰山看上去很美麗,但如果走近卻發現冰山也是陡峭嶙峋。如果沒有統籌和預期,買得起車卻養不起,汽車看上去還是那麼美嗎?
第七節 沃爾森法則:你知道多少決定你能得到多少
【神奇定律】
沃爾森法則,是由美國企業家S·M·沃爾森提的,強調信息的重要性,具體指信息與情報是金錢的使者,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決於你能知道多少。
【神奇魔力鏡子】
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市場上豬肉價格非常高。商人亞默爾觀察這種現象很久了,他根據自己搜集的信息認定,這種現象不會持續太久。因為隻要戰爭停止,豬肉的價格就一定會降下來。因此,他更加關注戰事的發展,準備抓住重要信息,大賺一筆。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個信息:南軍的李將軍的大本營出現了缺少食物的現象。通過分析,他認為,戰爭快要結束了,戰爭結束就說明他發財的機會來了。亞默爾立刻與東部的市場簽訂了一個大膽的銷售合同,將自己的豬肉低價銷售,不過可能要遲幾天交貨。按照當時的行情,他的豬肉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銷售商們沒有放過這一機會,都積極進貨。不出亞默爾的預料,不久後,戰爭果然就結束了。市場上的豬肉價格一下子就跌了下來。這時亞默爾的豬肉早就賣光了,在這次行動中,他共賺了100多萬美元!
【神奇魔法錦囊】
在知識經濟時代,要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你就必須準確快速地獲悉各種情報:市場有什麼新動向?競爭對手有什麼新舉措?在獲得了這些情報後,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動,這樣你不成功都難。信息與情報的商業價值在於,它們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命運,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美國企業家沃爾森提出了沃爾森法則,強調信息的重要性。
市場競爭的優勝者往往就是那些處於信息前沿的人。在同樣的條件下,獲取信息更快更多的人,就會優先搶得商機。有人說市場經濟就是信息經濟,其精髓就在於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關注信息就是關注金錢,信息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資源,在商海中搏擊,學會搜集信息,這樣才能抓住有效信息,從而成為贏家。
現在,隨著網絡的普及,我們正走入信息經濟時代。如今,人們追求的已經不是信息的全,而是信息的有效。越來越多的信息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人們絕不可能困在對全麵信息的無限追求中,那將浪費過多的時間和成本。隻要能收取到對市場影響最本質的有效信息,就足夠了。
我們生活在信息社會中,要提升自己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運用到經濟生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生活對大家都是平等的,也從來不缺少成功機會,我們需要有一雙敏銳的慧眼,發掘有效信息。
信息與情報在給企業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給許多企業敲響了警鍾:信息既能帶來滾滾財富,同樣,信息的外泄也會讓企業遭到致命的打擊。
今天,人們深刻地意識到信息對於生活的重要影響,信息實際上就是你博弈的籌碼。我們並不一定知道未來將會麵對什麼問題,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確決策的可能就越大。在人生博弈的平台上,你掌握的信息的優劣和多寡,決定了你的勝算。
【神奇魔法鏈接】信息接力棒——對信息敏感,不可多得的財商
獲取信息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下麵的遊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遊戲說明
參與人數:5人一組;時間:15分鍾;場地:教室;材料:一則短文。
遊戲的步驟
(1)從報紙或雜誌上摘取一個2~3段長的文章,注意選擇的文章不要很熱門,要保證大家都不熟悉。
(2)將參與遊戲的人分成5人一組,並按順序編號。
(3)請每組的1號留在房間裏,其他人先出去。
(4)把摘取的文章念給各組的1號聽,但是不允許他們做記號或者提問。
(5)接下來分別請每組的2號進來,讓1號把聽到的內容告訴2號,2號也不許做記錄和提問。以此類推,直到5號接收到信息為止。
(6)最後,請每組的5號複述他們聽到的文章的內容。
遊戲建議
我們都知道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會失真,即使一段簡單的話,經過幾個人的傳遞也會變樣。這不僅是因為在聽的過程中漏掉了信息,更因為每個人在傳遞信息時都不自覺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使得信息越來越偏離它本來的意思。做這個遊戲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
(1)注意聆聽和溝通,以免漏掉有用信息,這樣才能將正確、準確的信息傳遞下去。(2)造成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主觀因素有本人的記憶力、理解力和表達能力,客觀因素有當時的環境和傳遞者對傳遞內容的熟悉程度。
(3)提高聽力的有效方法有很多,如做筆記、默記故事的關鍵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記下故事裏的邏輯關係,這樣無論文章多長、關係多複雜,都不會影響我們獲取有用的信息。
遊戲延伸
上麵這個遊戲主要是培訓我們搜集信息的能力。現代商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及時、準確地掌握信息,對贏得競爭十分重要。信息就是資曆,信息就是競爭力,信息就是利潤。一個人如果能及時掌握準確而又全麵的信息,就等於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如何有效掌握信息呢?那就要求我們對信息要敏感。
第八節 霍布森選擇效應:讓人無能為力的“假選擇”
【神奇定律】
霍布森選擇效應,是指我們經常被表麵上眾多的選擇項迷惑了,事實上其他的選擇項並不可行,擺在麵前的隻有一個選項甚至沒有選項。
【神奇魔力鏡子】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從事馬匹生意。他說:“所有人都可以買我的馬或者租我的馬,價格絕對便宜,並且你們可以隨便挑選。”霍布森的馬圈很大,馬匹很多,然而馬圈隻有一個小門。高頭大馬出不去,能出來的都是瘦馬、小馬。來買馬的人左挑右選,結果買的不是瘦馬,就是小馬。可以看出,這種選擇是在有限的空間裏進行著有限的選擇,無論你如何思考、評估與甄別,最終得到的還是一匹劣馬。後來,管理學家西蒙把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譏諷為“霍布森選擇”。
【神奇魔法錦囊】
對於個人決策來說,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的困境,就不可能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道理很簡單,任何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隻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出合理選擇。隻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方案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就等於無法判斷,就等於扼殺創造。一個企業家在挑選部門經理時,往往隻局限於在自己的圈子裏挑選人才,選來選去,再怎麼公平、公正和自由,也隻是在小範圍內進行挑選,很容易出現“霍布森選擇”的局麵,甚至出現“矬子裏麵拔將軍”的慘淡狀況。“當看上去隻有一條路可走時,這條路往往是錯誤的。”毫無疑問,隻有一種備選方案就無所謂擇優,沒有了擇優,決策也就失去了意義。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對於一個選擇自由的大學生來說,他畢業後可以工作,可以攻讀研究生,可以出國留學,還可以成為自由職業者。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囊中羞澀,出國留學是不可能的;因為英語基礎差,通過考研英語分數線的可能性很低,這無疑又使考研成為了棄選項;因為家裏強烈反對他做自由職業者,於是不得不放棄這種選擇……這就是殘酷的現實給選擇套上的枷鎖,因此他必須在畢業後找尋一份正式的工作。
在商業競爭不發達的社會,“霍布森選擇”很多見,比如多年前安裝電話要繳昂貴的電話初裝費,但你根本沒有其他選擇。而在現在的商品經濟社會中,生產資料日益豐富,在麵臨多種選擇時,人們往往會因為選擇而迷茫。走進超市麵對各種品牌的同類商品往往使人有點無從下手,不知道自己該選擇哪個,擔心會選中質量差的產品。誰能保證自己的選擇就一定是正確的呢?如果隻有一種商品可供選擇,人們對該商品的認知已經很清晰,隻可以選擇買或不買。如果隻有一種選擇,可以節省選擇的機會成本。由此看來,“霍布森選擇”也並不是一無是處。
當然,絕大多數人還是希望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那樣總是會令人身心愉悅。因此,我們應利用自己的智慧,洞悉並拒絕所謂的“霍布森選擇”,為自己創造盡可能多的選擇機會。
【神奇魔法鏈接】空城計,玩的就是信息不對稱
春秋時期,楚國的宰相公子元,為討好已故哥哥楚文王的妻子文夫人,於公元前66年,親自率兵車六百乘,浩浩蕩蕩攻打鄭國。
國力較弱的鄭國危在旦夕,群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拚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難。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但如果隻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公子元伐鄭,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他一定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我有一計,可退楚軍。”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排,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一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出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想:“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誘我中計?”不敢妄動,唯有等待公子元的到來。公子元來到之後也覺得好生奇怪,率眾將到城外高地眺望,見城中確實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認為其中有詐,不可貿然進攻,應先進城探聽虛實,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公子元聞報,知道三國兵到,楚軍定不能勝,好在也打了幾個勝仗,還是趕快撤退為妙。他害怕撤退時鄭國軍隊會出城追擊,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旌旗照舊飄揚。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說道:“楚軍已經撤走。”眾人見敵營旌旗招展,不信已經撤軍。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們,急忙撤兵了。”
當獲悉楚國大軍來襲時,鄭國有兩種可供選擇的策略棄城和守城。所謂納款請和便相當於棄城,而在守城選擇中還存在著兩種措施——決戰和固守待援。然而,以鄭國的國力要抵抗楚國的進攻,幾乎是注定會失敗的。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讓公子元退兵呢?鄭國采用了上卿叔詹的固守待援和“空城計”,終於保住了鄭國。
在鄭國與楚國的這場博弈中,信息是最關鍵的因素。試想一下,如果公子元掌握了鄭國方麵的信息,那麼公子元的占優策略必然是攻城。因為無論鄭國棄城還是守城,攻城都是公子元所能采取的最優策略。也就是說,結局隻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公子元攻城,鄭國棄城而逃;另一種是公子元攻城,鄭國拚死守城。無論如何,都會是公子元大獲全勝。
但是,這畢竟隻是一種假設而已,鄭國與楚國之間的這次博弈,是一場“不完全信息博弈”。鄭國方麵顯然是信息的優勢占據一方,他們知道雙方在各個策略組合下的可能結果,而楚國卻不知道這些結果。在楚國看來,鄭國守城是因為城中有伏兵,自己一旦攻城必將大敗,所以這場博弈的結果因為信息的不對稱,而出現了與實力對比不協調的結局:不是楚國大勝、鄭國大敗,而是楚國大敗、鄭國大勝。
幸而,公子元也並非愚笨之人,他也同樣利用一場“空城計”順利地離開了得到齊、魯、宋三國援助的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