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定律】
槍手博弈,是指在多人博弈中常常存在很複雜的關係,一位參與者最後能否勝出,不僅取決於自己的實力,更取決於實力對比關係以及各方的策略。
【神奇魔力鏡子】
甲、乙、丙三個槍手彼此仇視,互不相容。有一天,他們在街上不期而遇。一時間,氛圍緊張到了極點。在這三個人中,甲的槍法最好,十發八中;乙的槍法次之,十發六中;丙的槍法最差,十發四中。如果三人同時開槍,並且每人隻發一槍;第一輪槍戰後,誰活下來的機會大一些?
槍手甲的最佳策略是先對槍手乙開槍。因為乙對甲的威脅要比丙對甲的威脅更大,甲應該首先幹掉乙。同理,槍手乙的最佳策略是第一槍瞄準甲。乙一旦將甲幹掉,乙和丙進行對決,乙勝算的概率自然大很多。槍手丙的最佳策略也是先對甲開槍。乙的槍法畢竟比甲差一些,丙先把甲幹掉再與乙進行對決,丙的存活概率還是要高一些。
那麼三個槍手在上述情況下的存活概率分別如下。
甲:24%(被乙、丙合射40%×60%=24%)。
乙:20%(被甲射100%-80%=20%)。
丙:100%(無人射丙)。
從上述心理及概率分析,我們發現槍法最差的丙存活的概率最大,甲和乙的存活概率遠低於丙的存活概率。
【神奇魔法錦囊】
在“槍手博弈”的基本模型中,人們發現,槍手乙和槍手丙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在甲被殺死以前,他們相互之間不是敵人,即丙和乙之間達成了一個攻守同盟。
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畢竟人們總要優先考慮對付最大的威脅,同時這個威脅還為他們找到了共同利益,聯手打倒這個人,他們的生存概率都會上升。
其實,這一策略曆史上很早就有人用過。
《史記》記載,秦始皇稱帝後第五次巡視全國各地,隨行的有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趙高。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但隻有十八子胡亥被允許同行,因為他深受秦始皇的寵愛。這次巡視東至會稽,渡江至琅琊,再取道西返。七月,車駕至平源津,秦始皇病重。由於他忌諱說死,群臣誰也不敢談論死的事。至沙丘平台,秦始皇病情嚴重。他自知不能治愈,於是命令趙高擬定詔書給長子扶蘇,要扶蘇把軍務托付給蒙恬,速回鹹陽辦理喪事。詔書寫畢,還來不及封口交給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
當時知道遺詔內容的隻有李斯、胡亥和趙高三個人,其他大臣一概不知。因為秦始皇死在出行的路上,立太子的事未定,丞相李斯恐天下發生動亂,就命令秘不發喪。每到一地,按例進膳,朝廷百官照樣還要報告政務,趙高就在車中假托皇帝命令批複百官的奏本。
趙高曾經是胡亥的老師,教給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兩人關係密切。趙高原是趙國國君的遠親,自幼受宮刑,長大後進宮當了宦官。他曾經犯大罪,秦始皇命蒙毅去審理,秉公執法的蒙毅判趙高死罪。秦始皇因趙高辦事比較幹練,又精通刑獄法令,所以赦免了他。這時,趙高擔心如果按秦始皇的遺命讓公子扶蘇即位,與扶蘇關係密切的蒙恬、蒙毅兄弟就會受到寵信,對他不利。於是,扶蘇成了趙高的最大敵人。為此,趙高決定把胡亥推上皇位。
趙高扣下皇帝的遺詔,遊說胡亥道:“皇上駕崩,沒有遺詔封諸皇子為王而隻賜信給長子扶蘇。扶蘇一到鹹陽,就將即帝位。公子你卻無尺寸之地可以立足,你想過該怎麼辦嗎?”胡亥說:“賢明的君主了解大臣,賢明的父親了解兒子。我還有什麼好說的?”趙高說:“現在皇位的歸屬取決於您、我和李斯三人,希望公子要抓住機會。‘臣人與見臣於人,製人與見製於人’,怎可同日而語呢?”胡亥對此心存恐懼,但皇位對他的誘惑實在太大,也就不管那麼多了,最後隻是有點擔心:“現今父皇的遺體還在路上沒有發喪,此事怎麼對丞相說呢?”
趙高在心中也把李斯當做一大對手,但是在眼前的情勢下,他知道沒有丞相李斯的支持,他的陰謀是無法得逞的,遂去勸說李斯。李斯起初還以忠於君事自命,但趙高曉之以利說:“無論才能、功勞、謀略、聲望以及和扶蘇的私人情誼,你李斯哪一點比蒙恬強?公子扶蘇即位,必定寵信蒙氏,以蒙恬為丞相。這樣,你的榮華富貴不僅沒有了,你的子孫也將受到傷害。公子胡亥,輕錢財,重人才,在始皇的所有公子中沒有誰比得上他。我認為繼承皇位的應該是他,所以我特地來和你商議,把誰繼承皇位定下來。”出於對共同利益的考慮,李斯終於被趙高說服,同意照趙高的意思去辦。
隨後,三人對外宣稱李斯接到始皇的詔書,立胡亥為太子。而原先處於強勢地位的扶蘇最終在趙高和李斯的攻守同盟中落敗。
這種與競爭對方合作從而在多人博弈中取勝的方法,實際上也是在建立一種類似於槍手丙和乙之間的攻守同盟,形成一種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
【神奇魔法鏈接】學會坐山觀虎鬥
《史記》中有這樣的話:“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鬥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這就是成語“坐山觀虎鬥”的出處之一,它的意思是在進攻之時,不妨對敵我之間的各種利害關係進行靈活把握,這樣才能用最省力的方法成為主動的一方,這正是槍手博弈中槍手丙最佳策略的寫照。
東漢末期,袁紹在倉亭被曹操擊敗之後,心情抑鬱,不久便得病身亡。臨死前,袁紹立幼子袁尚為繼承人,任命其為大司馬將軍。曹操這時鬥誌正旺,親率大軍討伐袁氏兄弟,企圖一舉平定河北。曹軍以破竹之勢攻占了黎陽,很快便兵臨冀州城下。袁尚、袁譚、袁熙、高幹等帶領四路人馬合力死守,曹操一連幾天都攻打不下。
曹操的謀士郭嘉獻計說:“袁紹廢長子立幼子,兄弟之間必然會為爭奪權力相互爭鬥,各自樹立自己的勢力幫派。他們在情況危急之時還會相立救助,一旦危機解除就會彼此相互爭鬥。不如先舉兵南下攻打荊州,征討劉表,等袁氏兄弟相互爭鬥發生變故之後,再來攻打他們,就能一舉而定。”曹操認為郭嘉言之有理,便留下賈詡鎮守黎陽,曹洪鎮守官渡,自己則率軍征討劉表去了。果然,曹操大軍一撤走,長子袁譚便同袁尚為爭奪繼承權大動幹戈,互相殘殺起來。袁譚打不過袁尚,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乘機再次出兵北進,殺死袁譚,袁熙、袁尚逃往遼東投奔公孫康,曹軍很快占領了河北。
平定河北之後,夏侯惇等人勸曹操說:“遼東太守公孫康一直沒有臣服我們。現在袁熙、袁尚又去投奔他,必定成為我們的後患。不如趁他們還沒有防備之際就去討伐,這樣就能取得遼東了。”曹操笑著說:“不煩你們再次出兵了。幾天之後,公孫康就會把二袁的首級親自送來。”諸將都不相信。沒過幾天,公孫康果然派人將袁熙和袁尚的首級送來了。眾將大驚,都佩服曹操料事如神。曹操大笑說:“果然不出奉孝(郭嘉字奉孝)所料!”說著,拿出郭嘉臨終前留給他的一封信。郭嘉在信中寫道:“如果聽說袁熙、袁尚去投靠遼東,主公千萬不要加兵。公孫康一直擔心袁氏被吞並之後,二袁去投奔他。倘若率兵去攻打他,他們肯定並力迎敵,欲速則不達;倘若慢慢地謀取,公孫康、袁氏兄弟必然會互相圖謀對方。”
原來,袁紹在世之日就一直有吞並遼東之心,公孫康對袁氏家族恨之入骨。這次袁氏二兄弟去投奔,公孫康就存心想除掉他們,但又擔心曹操引軍攻打遼東,想利用二人助自己一臂之力。所以,袁熙、袁尚二人來到遼東,公孫康並沒有馬上相見,而是派人迅速前去探聽曹軍的動靜。當探子回報曹操並無攻打遼東之意時,公孫康立即將袁熙、袁尚斬首,使曹操兵不血刃便達到了目的。
在現實世界裏,無論哪個領域,競爭對手往往不隻兩方。那麼,你不妨在其他對手矛盾突出、相互傾軋的氣氛越來越顯露時,坐山觀虎鬥。要知道,操之過急常常會促其形成暫時的聯合,從而增強敵方的還擊能力。不如坐等其他對手之間的矛盾發展以致出現互相殘殺的局麵,就能達到削弱敵人、壯大自己的目的。
第六節 喬治定理:傑出的團隊來源於順暢的溝通
【神奇定律】
喬治定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小克勞德·喬治指出,有效地進行適當的意見交流,對一個組織的氣候和生產能力會產生有益、積極的影響。所以,溝通創造和諧,溝通贏得人心,它能夠凝聚出一股士氣和鬥誌。這種士氣和鬥誌,就是支撐企業大廈的中堅和脊梁。
【神奇魔力鏡子】
通用電氣公司的前身是美國愛迪生電氣公司,創立於1878年。
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通用電氣公司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氣設備製造公司。但到了1980年,這個巨大的公司卻落到山窮水盡、難以維持的境地。
就在這危急關頭,年輕的傑克·韋爾奇走馬上任,擔任這個龐然大物的董事長和總裁職務。
他上任後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宣布通用電氣公司是一家“沒有界限的公司”。他指出:“毫無保留地發表意見”是通用電氣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並堅持舉行一種叫“大家出主意”的會議。
在通用電氣公司裏,每年有2~2.5萬員工參加“大家出主意”會議,時間不定,要求主持者要善於引導大家坦率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及時找到生產上的問題,改進管理,提高產品和工作質量。
【神奇魔法錦囊】
心理學指出,來自領導層的信息隻有20%~25%被下級知道並正確理解,而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則不超過10%。這種溝通的位差效應,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對企業內部溝通進行研究後得出的重要成果。
他們發現,來自領導層的信息隻有20%~25%被下級知道並正確理解,而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則不超過10%,平行交流的效率則可達到90%以上。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平行交流的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平行交流是一種以平等為基礎的交流。為試驗平等交流在企業內部實施的可行性,他們試著在整個企業內部建立一種平等溝通的機製。結果發現,與建立這種機製前相比,在企業內建立平等的溝通渠道可以大大增強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協調溝通能力,使他們在價值觀、道德觀、經營哲學等方麵很快達成一致;可以使上下級之間、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形成較為對稱的流動,業務流、信息流、製度流也更加通暢,信息在執行過程中發生變形的情況也會大大減少。於是,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平等交流是企業有效溝通的保證。
迪特尼·包威斯公司是一家擁有12000餘名員工的大公司,它很早就認識到員工意見溝通的重要性,並且不斷地加以實踐。
該公司的員工意見溝通係統是建立在溝通基礎之上的,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每月舉行的員工協調會議,二是每年舉辦的主管彙報和員工大會。
1.員工協調會議
迪特尼·包威斯公司的員工協調會議是每月舉行一次的公開討論會。在會議中,管理人員和員工共聚一堂,商討一些彼此關心的問題。在開會之前,員工可以事先將建議或怨言反映給參加會議的員工代表,代表將在協調會議上把意見轉達給管理部門,管理部門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同時將公司政策和計劃講解給代表聽,相互之間進行廣泛的討論。
2.主管彙報和員工大會
迪特尼·包威斯公司要求公司各部門主管及時將部門員工的意見或主管自己的意見、建議反映給公司的高層領導,公司會在全體員工大會上公布解決結果。
迪特尼公司每年在總部要先後舉行10餘次員工大會,在各部門要舉行100多次員工大會。那麼,迪特尼公司員工意見溝通係統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在20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衰退中,迪特尼公司的生產率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公司員工的缺勤率低於3%,流動率低於12%,居同行業最低。
我們知道,企業的活力來自員工的團結,而員工團結取決於他們之間關係的協調。因此,管理者欲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其著眼點不應單純地放在物質待遇的提高和工作條件的改善上,而應該將重點放在人際關係的溝通和協調上。
【神奇魔法鏈接】如何做好麵對麵溝通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認為,高效的溝通者在人麵對麵溝通時應當采取的策略有以下幾種。
策略一:80%的時間傾聽,20%的時間說話
在溝通過程中,20%的說話時間裏,問問題的時間又占了80%。問的問題越簡單越好,是非型問題是最好的。說話時保持自在的態度和緩和的語調,這樣一般人更容易接受。
策略二:溝通中不要指出對方的錯誤,即使對方是錯誤的
如果不讚同對方的想法,不妨還是仔細聽聽他話中的真正意思。若要表達不同的意見,切記不要說:“你這樣說是沒錯,但我認為……”而最好說:“我很感激你的意見,我覺得這樣非常好,同時,我有另一種看法,不知道你認為如何?”“我讚同你的觀點,同時……”要不斷讚同對方的觀點,然後再說“同時……”而不說“可是……”“但是……”
一個溝通高手總有方法進入別人的頻道,讓別人喜歡他,從而博得信任,表達的意見也容易被別人采納。
策略三:善於運用溝通三大要素
一般人在與人麵對麵溝通時,常常強調講話內容,卻忽視了聲音和肢體語言的重要性。其實,溝通就是要努力和對方達到一致性以及進入別人的頻道,也就是你的聲音和肢體語言要讓對方感覺到你所講和所想的十分一致,否則對方無法收到正確信息。
第七節 奧格威法則:善用牛人,成就事業
【神奇定律】
奧格威法則,是由美國奧格威·馬瑟公司總裁奧格威提出的,強調人才的重要性:如果公司裏每個人都敢於用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那麼這家公司將會成為一家巨人公司。
【神奇魔力鏡子】
一次董事會上,奧格威在每位與會者的桌上都放了一個玩具娃娃,並讓大家打開看看。董事們不明所以,紛紛帶著疑惑打開了放在桌上的娃娃,結果發現裏麵是一個同類型的更小的娃娃,再打來一看,又是一個同類型更小的娃娃,原來奧格威放在大家麵前的是一個個的套娃。當他們打開最後一層的時候,發現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你要是永遠都隻任用比自己水平差的人,那麼我們的公司就會淪為侏儒;你要是敢於啟用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我們就會成長為巨人公司!”原來,奧格威是在用這種方式來指導和教育自己的部下。前半句話與從大娃娃到中娃娃再到小娃娃的次序吻合,後半句話與小娃娃到中娃娃再到大娃娃的次序吻合,這些聰明的董事一看就明白了。這件事給每位董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後的歲月裏,他們都盡力任用有專長的人才。
【神奇魔法錦囊】
所謂奧格威法則,其實核心講的就是要知人善用。知人善用有兩層意思,一是要知道這個人的專長,然後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讓他發光放亮,盡顯專長;另一層意思是知道某人的某些能力比自己強,敢於讓他擔當重任,信任他,不妒才。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領導者,最要緊的不是各種技能,而是胸懷!善於選擇人、任用人,來補齊自己的短處,形成一個團體。即便是一個才智出眾的人,也無法能勝任所有的工作,所以唯有知人善任的領導者,才能完成超過自己能力的偉大事業。而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什麼最寶貴?人才!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一個公司要想立足於世界經濟之林,靠的是什麼?就是人才。有了人才,什麼都會有。沒了人才,什麼都沒了。
美國的鋼鐵大王卡耐基曾經說過:“即使將我所有工廠、設備、市場和資金全部奪去,但隻要保留我的技術人員和組織人員,四年之後,我將仍然是‘鋼鐵大王’。”這就說明了人才的重要性。卡耐基之所以能成為鋼鐵大王,與他知人善任、重視人才是分不開的。他本人對於冶金技術一竅不通,但他總能找到精通冶金工業技術、擅長發明創造的人才為他服務。例如,世界知名的煉鋼工程專家之一比利·瓊斯,就終日在位於匹茲堡的卡耐基鋼鐵公司裏埋頭苦幹。在卡耐基的墓碑上赫然刻著:“一位知道選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強的人來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這裏。”這樣的評價可謂實至名歸。
人才是一種動力,是企業、公司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動力有多強,企業、公司就會跑得多快。像三國時的劉備就深知其理,他桃園三結義得到關羽、張飛,以義理感得趙雲,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他名下本無一寸土地,但是正因為有了這些將帥之才,終於雄霸一方。而當時財大氣粗、兵多將廣的袁紹卻因為識人才的重要性,而最終不僅丟光了領地,連性命也輸了去。這就是識才與不識才的區別。一個知人善任的領導,即使起初一無所有,隻要他有了人才,就會很快創造出奇跡。
好的產品、好的硬件設施、雄厚的財力,自然是一個公司不可或缺的資源,但真正支撐這個公司的還是人才。因為一個公司光有財、物,並不能帶來任何新的變化,隻有擁有大批優秀人才才會有發展的潛力,因此人才是一個公司最重要、最根本的。如果想要使公司充滿生機活力,就必須選賢任能,聘請一流人才,敢於用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公司。懂得這個道理的領導,才會是一個好領導。領導不一定什麼都懂,但一定要懂得用人,有容得下人才的胸襟,這樣他的事業才能做大做強。
所以,一個好的領導者,要有專業的管理知識、良好的文化素養,但更要有廣闊的胸襟和用人的智慧。敢於用比自己能力強的人,才能讓自己的團隊越來越強,事業越做越大。
【神奇魔法鏈接】測一測你是不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
有開闊的心胸,才容得下別人比自己強。有開闊的心胸,才會讓比自己強的人充分發揮他的強項。一個領導可以不懂技術,可以沒有文化,但一定要有開闊的心胸。你是不是一個心胸闊的人呢?你有沒有做領導最重要的品德呢?
回答下列問題。得分標準:回答“是”,得0分;回答“不知道或都有可能”,得1分;回答“不是”,得2分。最後把分數相加得出總分,對照結果分析。
1.你是否經常不願與人說話?()
2.你是否對所受的委屈一直耿耿於懷?()
3.你是否會長時間地分析自己的心理感受和行為?()
4.你夜晚是否會被蚊蟲折騰得心煩意亂?()
5.某些人或事是否很容易使你心情不快?()
6.你在做重要工作時,旁人的談話或噪聲是否會讓你分心?()
7.你是否對諸如地鐵裏有人不敬地盯著你或袖子沾上湯汁之類的小事長時間感到懊惱?()
8.你是否受過自卑心理的折磨?()
9.你是否時常情緒低落?()
10.你做決定時是否經常會受當時情緒的影響?()
11.你是否容易發怒?()
12.與別人談話時,如果對方怎麼也弄不明白你的意思,你會不會發火?()
13.是不是連可口的飯菜或喜劇片都無法讓你低落的情緒好起來?()
14.在與人爭論時,你是否無法控製自己的音量,導致說話聲音太大或太小?()
測試結果
0~16分:你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你多疑、計較、睚眥必報,根本不能容忍別人有一點對不起你,也不能允許別人比你強。現在的你,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的。
17~22分:你的心胸也不夠開闊。你的態度是根據你的情緒而不斷變動的,承受壓力的能力很弱。你總是比較容易發火,對使你受委屈的人說一些不該說的話,但之後又會後悔。總之,你不是太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情商還比較低。所以,現在的你也不會是一個好的領導者。
23~28分:你一定是個心胸開闊的人。你的心理狀態相當穩定,能夠駕馭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可以允許別人比自己強,也可以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而且做什麼都有自己的方向。這麼開闊的心胸,使你具備了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的最重要的品性。
第八節 苛希納定律:用人之妙在精,不在多
【神奇定律】
苛希納定律,是指在管理中,不是管理人員越多就會管理得越好;相反,管理人員多不僅浪費公司成本,而且影響工作效率。因此,要想獲得有效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找到最合適的人,以一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