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競爭競爭與衝突下,心機決定結果(1 / 3)

第一節 零和遊戲定律:大家好你才能更好

“生活是一個宏偉的競技場,大家盡可以在那裏進行爭取勝利的較量,但必須老老實實地遵守比賽規則。”

——帕斯捷爾納克

張瑞敏在海爾集團內部的一次競爭力討論會上講了一個故事:1965年的一天,大家到中山公園勞動,喂狼時發現,如果給狼扔一根骨頭,群狼就會同時來搶這根骨頭;如果同時扔進去五六根骨頭,群狼還是會一起去搶其中一根。為什麼每隻狼都喜歡與同伴競爭同一根骨頭呢?做一隻“聰明的狼”,搶奪另外一根骨頭,不是更好嗎?可見在競爭中,真正的贏家是要靠心智。

【神奇定律】

零和遊戲定律,是指在一項遊戲中,遊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的正是另一方所輸的,遊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

【神奇魔力鏡子】

A與B兩人共同作案被捕,麵臨的判決選擇有:如果A單獨交代,會受到1年的監禁,他的同夥則要被監禁10年,反之亦然。如果A和B都坦白交代,那都要被判處5年的監禁。如果A和B都拒不交代,則由於證據不足,兩人都將被釋放。

可以看出,當兩個囚徒都出於自私動機而坦白交代時,並不是最佳結果,隻有當他們進行“合作”或按利他主義行事時,結果才會最好。這也深刻地告訴我們,在競爭過程中,我們要懂得化敵為友,爭取雙贏。

【神奇魔法錦囊】

在當今這個戰略製勝的時代,雙贏的理念和意識在競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很多時候,你若能化敵為友,這樣的朋友會比你先前的朋友更能幫助你。因為你先前的朋友所占有的資源、所掌握的技能,你可能已經占有、掌握,而化敵為友產生的新朋友,所占有的資源、所掌握的技能,可能正是你一直想擁有而未能擁有的,對手從你那裏也有所需,這樣就促成了與對手雙贏的結局。

1997年8月6日,IT界傳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宣布,他將向微軟的競爭對手——陷入困境的蘋果計算機公司注入1.5億美元的資金!

此語一出,IT界為之嘩然。比爾·蓋茨大發善心了嗎?

作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世界各地捐資。但這一次,他卻不是捐資,更不是行善,他向蘋果注入資金是出於商業目的。

比爾·蓋茨自有他的如意算盤。他知道,蘋果作為一家輝煌一時的計算機公司,盡管元氣大傷,但它潛在的實力非常雄厚。

在這個時候,很多計算機公司包括微軟公司的一些競爭對手如IBM、網景等,都利用蘋果計算機乏力之機,提出與蘋果公司合作,來達到和微軟公司競爭的目的。顯然,如果微軟公司不與蘋果公司合作,對手的力量就會更強大。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反壟斷法》規定,如果某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超過規定標準,市場又無對應的製衡商品,那麼這個企業就應當接受壟斷調查。如果蘋果公司垮了,微軟公司推出的操作係統軟件市場占有率就會達到92%,必然會麵臨壟斷調查,那麼僅訴訟費就將超過從蘋果公司讓出的市場中賺取的利潤。

而與蘋果公司合作,則可以把蘋果公司拉到自己這一邊,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的操作軟件相加,基本上占領了整個計算機市場,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的軟件標準就成了事實上的行業標準。

這樣看來,拉蘋果公司一把,對微軟公司有百利而無一害。可見,與其付出代價消滅對手,不如化敵為友,與其雙贏更為劃算。

【神奇魔法鏈接】測試你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的高低是一個人潛力水平的體現。你想了解自己的分析能力嗎?請在5分鍾之內完成下麵的5道題。

(1)用小圓爐烤餅(每次最多隻能同時烤兩個),每個餅的正反麵都要烤,而每烤一麵需要半分鍾。請問怎樣在一分半鍾內烤好三個餅?

(2)今天是丹尼爺爺出生後的第二十個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在內),你能夠很快算出丹尼爺爺的生日嗎?

(3)南美某原始部落的男人們都穿著一種纏腰布式的服裝。如果部落的男人隻能在每個星期一的晚上把髒衣服送到城裏的洗衣店去洗,且同時將幹淨衣服取回。請問:每個男人至少有幾件衣服才能保證他們每天都有幹淨的衣服穿?

(4)吉米喜歡登山,一天他隨登山隊登上了數千米高的山頂後,發現自己一向非常精準的機械表走得快了,而下山以後卻又發現手表和以前走得一樣準確。你知道手表變快的原因嗎?

(5)一列火車離開波士頓開往芝加哥,與此同時,另一列火車離開芝加哥開往波士頓。從波士頓出發的火車的速度是60英裏/小時,從芝加哥出發的火車的速度是50英裏/小時。請問,當兩列火車相遇時,哪一列火車離波士頓較近?

測試結果

(1)將三個要烤製的餅編為A、B、C。先把A、B兩個餅放在爐上烤;半分鍾後,把A翻個麵,同時取下B,放上C繼續烤;又過半分鍾後,取下A,換上B,烤B未烤過的一麵,同時把C翻過來繼續烤。

(2)丹尼爺爺的生日是2月29日。

(3)15件。每個男人在星期一晚上,必須送洗七件,同時取回七件;另外,在這一天他身上還要穿一件。

(4)機械手表的擺輪在擺動時要受到空氣阻力,高山上的空氣比平地上的空氣稀薄,所以高山上的手表比平地上的手表快一些。

(5)當兩列火車相遇時,它們離波士頓的距離應該相同。

在這5道測試題中,如果你能正確回答4題以上,說明你的分析能力很強。如果你能回答出3~4題,說明你的分析能力一般,還比較正常。如果你隻答對了3題以下,那麼你的分析能力很差,平時要注意多加訓練和思考。

第二節 波特法則:獨一無二的定位成就獨一無二的成功

【神奇定律】

波特法則,是指競爭中最有效的防禦,是從根本上阻止戰鬥發生。所以,有獨特的定位才會有獨特的成功。

【神奇魔力鏡子】

奮進是美國赫赫有名的汽車租賃公司。然而,你若去美國有一定規模的機場租車區,一定能夠看到赫斯汽車租賃公司和愛維斯汽車租賃公司的櫃台,也可以看到很多小汽車租賃公司的櫃台,卻看不到奮進公司的櫃台。更令人費解的是,奮進公司的租金要比對手低30%左右,但總是比其他更有名氣的競爭對手獲取更多利潤。

原來,與愛維斯汽車租賃公司和赫斯汽車租賃公司將自己的客戶定位於飛行旅遊者不同,奮進汽車租賃公司將服務對象定位於那些還沒有買到自己汽車的人。對於這些客戶來說,如果需要自己支付租金,價格就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而且他們肯定還要考慮保險公司是否會理賠。奮進汽車租賃公司就有意識地裁減各種客戶不願意付費的項目和可能增加的成本,包括做廣告。因為他們的客戶大多是由保險評估員和汽車修理店推薦的。

就這樣,奮進汽車租賃公司始終如一地堅持這一策略,盡管客戶付費較少,但他們節省的開支卻大大超過了收費低廉而造成的損失,而且在業內總能成為贏家。

【神奇魔法錦囊】

被譽為“競爭戰略之父”的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說:“不要把競爭僅僅看做是爭奪行業的第一名。完美的競爭戰略是創造出企業的獨特性——讓它在這一行業內無法被複製。”他提出的波特法則指出,防止完全競爭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要從根本上阻止戰鬥的發生。要做到這一點,對自己的產品就必須有獨特的定位,自己的競爭策略就要有獨到之處。

在競爭中選擇一個獨特的策略,並始終堅持這個策略,才能成為行業真正的、持久的贏家。

與之類似,美國戴爾計算機公司在1989年的經營模式改革中也體會到了這一點。當時,戴爾公司感到自己的直銷模式發展得不夠快,就試圖通過代理商來銷售。可是,當他們發現這種轉變會給公司業績帶來損害的時候,就馬上取消了。問題在於,如果你同時選擇兩條道路,別人也會這麼做。所以,你要選擇一條自己最擅長的、具有獨特定位的路,然後堅持下去。這樣,你的差異化道路就會具有持續的力量,使對手無法擊敗你。否則,你隻會表現平平。

學會了這些,企業經營者在具體製作競爭策略時,就會懂得“不能讓自己的一隻腳同時踏入兩條河”的道理。

【神奇魔法鏈接】你是否具有獨特的想法

在競爭中,一個人是否具有獨特的想法對最終結果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要想知道你在這方麵的水平,不妨通過下麵的測試來看個究竟吧。

一次,你在餐廳吃飯時,聽到服務生在驚慌地交頭接耳,據說有人在餐廳中安放了炸彈。你認為歹徒會把炸彈放在下列哪個位置?()

A.餐廳門口

B.廚房

C.衛生間

D.客人座位

測試結果

A.你的思考模式很單純,喜歡先聽人家怎麼說,你再開口。雖然這種謙遜的態度會使你成為每個人的好朋友,但也會讓你失去自己的個性,忽略自己內心的聲音。

B.你總能想出一些詭異的點子,而且對自己充滿自信。你的想法若是用在正確的地方可能會更恰當,所以不要放棄,相信你的那些想法遲早會派上用場的。

C.你的思考非常縝密,常常會考慮到很多細節。雖然思考的時間很長,可是因為你說的話都很有道理,所以讓每個人都不得不重視。

D.你的想法很實在,做事的方式循規蹈矩,生活也相當有規律,要是在創新思維方麵能夠提升一些就更好了。

第三節 權變理論:以變應變,才能贏得真精彩

【神奇定律】

權變理論,是指任何係統的內在要素和外部環境條件都各不相同,不存在適用於任何情景的原則和方法,關鍵是采取依勢而行的應變策略。

【神奇魔力鏡子】

一些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裏各放進5隻蒼蠅和5隻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黑暗的一方。幾小時後,那5隻蜜蜂全都撞死了,而5隻蒼蠅卻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了出路。原來,蜜蜂通過經驗認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都竭盡全力朝光源飛去,被撞後還是如此,同伴的死也不能喚醒它們。那些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下亂飛,結果誤打誤撞地碰上了好運氣,最終發現出口,獲得了自由。

【神奇魔法錦囊】

在競爭中,我們總喜歡說不要打無準備之仗,一定要做好計劃和安排。“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固然很好,但我們也無法排除“計劃外”的可能,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

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已經進入了競爭時代,並駕為競,相膊為爭,機遇、陷阱,成功、失敗,一切都充滿變數。就拿大家熟悉的股市來說,幾秒鍾內的變化,可能把你送上雲端,也可能把你推入地獄。對此,一定要樹立權變的思想,善變才能贏。

《貓和老鼠》這部經典動畫片大家應該記憶猶新,為什麼每次傑瑞總能逃過湯姆的利爪,還讓湯姆吃盡了苦頭?湯姆即使絞盡腦汁、費盡力氣,最終仍然一無所獲?這一切都是因為,傑瑞對湯姆的一舉一動,甚至一個呼吸、一個噴嚏、一個微笑的變化,都能善變地應對。

在商場競爭中,善變的思想同樣必要。

中國布鞋曾一度在秘魯打開銷售大門,當地一家公司每月可銷售六萬多雙中國布鞋。

不料,秘魯當局頒布了一項法令:禁止紡織品和鞋子進口。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中國布鞋在秘魯的銷售大門被關閉了。

陷入困境的中國商人並不坐以待斃。經過分析,他們發現秘魯並沒有禁止進口製鞋設備和布鞋麵。於是,他們轉變策略,決定出口製鞋設備和布鞋麵,在秘魯當地加工布鞋。布鞋麵既不算成品布鞋,也不屬於紡織品,不受禁令製約。

於是,中國布鞋又重新在秘魯占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意思是用兵打仗,好像地下的流水那樣沒有固定刻板的規律,沒有一成不變的打法,能采取敵變我變而取勝的,就叫用兵如神了。

由此觀之,善變之道在於靈活地做出應變決策,搶占先機。若沒有這種能力,一個公司就會故步自封,一個人就會墨守成規。

我們既要緊跟時機,又要學會思考,以變應變才能贏得精彩。

【神奇魔法鏈接】測試你隨機應變的能力

隨機應變的能力是一個人在競爭中能否取勝的重要因素。下麵就來測試一下你在這方麵的水平吧。

馬先生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但前不久在酒吧中毒身亡。經化驗,馬先生從早上開始隻喝過四種飲品,是由不同的四個人拿給他的,凶手肯定在這四人之中。請選出你認為的答案。()

A.有前科的招待員給他的一份清湯

B.馬太太早上給馬先生的一杯漱口水

C.馬先生的同事主動幫招待員端給他的一杯苦咖啡

D.馬先生同父異母的姐姐在街上給他買的一杯橙汁

測試結果

A.你有點表裏不一。在別人麵前你裝得呆頭呆腦,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其實你是一個很有實力又聰明的人。遇事先看別人的反應,再做打算,是一個很穩妥的人。你的成熟和老練能確保你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成功,但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就要表現出更多的真誠。

B.你非常機靈,是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對待突然發生的問題也有解決的辦法,尤其是在人前,你更顯得聰明。但實際上你的頭腦並不靈活,你的辦法也並不一定有效。你的熱情讓大家喜歡和你在一起,但要注意,別自作聰明,小心上當。

C.你簡直聰明得驚人。一有問題出現,你的頭腦裏就會冒出很多種應付的辦法。你最大的困惑在於選擇哪種辦法來處理問題,切記遇事不要太猶豫,少想多幹。

D.當突然有事情發生時,你顯得很酷,不說話也沒反應,實際上你是束手無策、毫無辦法。不太聰明的你應該向別人學習,想想周圍聰明的人遇事會怎麼辦,經驗對你來說是莫大的智慧。

第四節 達維多定律:及時創新,“不走尋常路”

【神奇定律】

達維多定律,是指競爭就是要創造或搶占先機;“先入為主”是一條絕對的真理;要保持第一,就必須時刻否定並超越自己。

【神奇魔力鏡子】

一個猶太商人用價值50萬美元的股票和債券作為抵押品向美國紐約一家銀行申請1美元的貸款。乍一看,這似乎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但看完之後才發現,原來那位猶太商人申請1美元貸款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銀行替他保存巨額的股票與債券。按照常規,像有價證券等貴重物品應存放在銀行金庫的保險櫃中,但是猶太商人通過抵押貸款的辦法輕鬆地省去了昂貴的保險櫃租金,每年隻需要付出6美分的貸款利息。

【神奇魔法錦囊】

不難看出,達維多定律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的真諦。這也正是諸多成功實例所驗證的——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日本企業界知名人士曾提出過這樣的口號:“做別人不做的事情。”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開辦了一家“填空當公司”,專門生產、銷售在市場上斷檔脫銷的商品,做獨門生意。德國有一個“怪缺商店”,經營的商品在市場上很難買到,如大個手指頭的手套、缺一隻袖子的上衣、駝背者需要的睡衣,等等。因為是填補空當,一段時間內就不會有競爭對手。即使在人們熟知的行業裏,仍然會有許多的創新點,關鍵是你是否能夠察覺得到。

其實,我們身上也蘊藏著創新的能力,但我們總是漠視了自己的潛能,思維已經習慣了循規蹈矩。隻要你願意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一些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激活自己的創新因子,你周圍的一切都有可能成為你創新的對象。

眾所周知,鬧鍾傳統的作用隻是“催醒”。然而,英國一家鍾表公司在此基礎上又增添了一種“催眠”功能。這種鬧鍾既能發出悅耳動聽的聖詩合唱和鳥語聲,催人醒來;又能發出柔和舒適的海浪輕輕拍岩聲和江河緩緩流水聲,催人入眠。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這種新穎獨特的鬧鍾深得失眠者的喜愛。

其成功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創新思維,也正是這種思維,為創新者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在競爭過程中,很多人被對手擊敗,往往因為是遇事先考慮大家都怎麼幹、大家都怎麼說,不敢突破人雲亦雲的求同思維方式。討論一件事情時,總喜歡“一致同意”“全體通過”,這種觀念的後麵常常隱藏著從眾心理,不利於個人獨立思考,不利於獨辟蹊徑,常常會約束人的創新意識。如果一味地考慮多數,個人就不願意開動腦筋,事業也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說:“一項新事業,在十個人當中,有一兩個人讚成就可以開始了;有五個人讚成時,就已經遲了一步;如果有七八個人讚成,那就太晚了。”

【神奇魔法鏈接】切勿得不償失

通用電氣公司前總裁傑克·韋爾奇說,他一生追求的隻有3個字:變!變!變!

然而,這裏的變不是亂變,不是無原則的變,而是有方向地變。不是倒退的變,也不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轉圈變,而是向前發展的變。否則,一旦你的創新之路走錯,結果隻會是得不償失。

1978年,可口可樂公司起用布萊恩·戴森擔任美國分公司經理。戴森試圖突破傳統,嚐試一種新的軟飲料——節食可口可樂。

1981年春,為了迎戰自己的強勁對手百事可樂,在新任少壯派領導人戈伊祖艾塔的支持下,戴森開始組織實施節食可口可樂的研究。這項計劃被稱為“哈佛計劃”。1981年8月,節食可口可樂在美國推出,並以較大的銷售額迅速占領了市場,百事可樂受到極大的衝擊。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可口可樂公司又出現了重大失誤。

1985年4月,戈伊祖艾塔向媒體宣布,公司決定對可口可樂配方進行修改,生產一種新可口可樂,以挽回因甜度不夠而失去的市場。

新可口可樂在飲料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來自老顧客的抗議電報和信件像雪片一樣飛往可口可樂總部。亞特蘭大總部的接線員們每天要記錄1500個電話,幾乎都是要求恢複老可口可樂配方的。修改還是恢複配方的論戰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和電視新聞報道的熱門話題。包裝商們聲稱,如果這種不利的宣傳繼續下去,可口可樂無論以何種名稱出現,都會麵臨失去市場份額的危險,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就被百事可樂奪去市場,再想收複失地將會非常困難。

可口可樂咬牙堅持了三個月後,不得不再次宣布公司將恢複原配方,命名為經典可口可樂,新可口可樂也將繼續銷售。在重新問世之後六個月,經典可口可樂又成為全國第一位的軟飲料,以將近3:1的優勢超過了新可口可樂。

任何產品都不可能一成不變,都會在不斷改進中適應市場。問題在於該不該公開宣布這種改變,這其中有很大的技巧。顧客都有一種信任慣性,盡管各種試驗表明新可口可樂的口味並不錯,但消費者仍抗拒接受新可樂。

盡管可口可樂公司迅速挽回了因修改配方的失誤所造成的損失,但在新產品的開發中又出現了失誤。

可口可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連續推出四種新產品:三種含咖啡因型可樂和節食可口可樂,再加上經典可口可樂、新可口可樂等,共有八種不同口味的新產品同時出現在市場上。消費者們幾乎被弄暈了頭,就連可口可樂的一些老顧客對它也不耐煩了。

有這樣一個笑話,頗耐人尋味。

“給我一杯可口可樂。”

“您要經典可口可樂、新可口可樂、櫻桃可口可樂,還是要健怡可口可樂?”

“請給我來杯健怡可口可樂。”

“您要普通健怡可口可樂,還是要不含咖啡因的健怡可口可樂?”

“去他媽的!給我一杯七喜。”

雖然我們不能老是守著傳統思想,但革新的步伐也要三思而後行,切忌得不償失。創新是為了迎合新觀念、新社會,而不是強行改變人們固有的生活方式。

第五節 槍手博弈:適者才有生存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