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前進方向(6)(1 /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前進的道路上必然麵對各種挑戰。現實社會主義文化雖然依靠社會主義政治和經濟的力量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在許多方麵還是薄弱的;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矛盾依然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一方麵,封建文化並沒有完全退出曆史舞台;另一方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帶來曆史進步和文化活力的同時,也使國家對經濟的直接控製力降低,從而對人的思想的約束力也相應下降,這樣就加劇了不同社會群體在價值取向、文化選擇上的多元化狀態;經濟全球化加速了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念對我國的滲透。因此,在這個相當長時期內,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社會主義文化與資本主義文化、封建主義文化之間的鬥爭和衝突是非常尖銳的。對待文化領域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自己的文化,把先進文化做強做大,牢牢占領文化陣地,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發展的主導權。否則,就會在落後、腐朽文化的包圍、侵蝕、進攻麵前打敗仗。

為此,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標準要求我們必須首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馬克思主義不是僅僅停留在關於人類異化的理論批判上,也沒有局限在各種解構主義的文化改造上,而是深入到社會改造的實踐之中,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曆史飛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中共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兩次曆史性飛躍,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兩大理論成果。因此,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除了要堅持以唯物史觀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文化觀和價值觀,堅持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堅持將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辯證統一到社會全麵進步的具體的曆史的進程之中,為人類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和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麵發展而奮鬥等一些核心層次的先進文化思想以外,還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與時俱進的文化品質,不斷推進指導思想的理論創新,從指導思想這一核心層麵開始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今天,就要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確保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體現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同時,我們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是一個具體的曆史的進程。盡管對資本主義的否定有各種各樣,但是,隻有社會主義才是對資本主義最好的否定,社會主義應是人類文明的集大成社會,社會主義文化應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代表世界文化的前進方向,因此,我們在文化發展上應當堅守社會主義文化陣地,中國的曆史已經證明,隻有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發展出中國先進的民族文化。然而,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否定並不隻停留在道德層麵上,也是具體的曆史的否定,是一定曆史條件下建立在一定生產力發展水平基礎上的否定,必須有一定的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發展作保證。尤其是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由於特殊的曆史和現實條件決定,既要通過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步伐,推動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同時又要積極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抓住全球化所帶來的時代機遇,重視世界不同文化的發展道路的借鑒意義,大力促進本民族文化與世界上各種優秀文化的交流,努力吸取精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推進具有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曆史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