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異性中學到知識,這是人類結構的事實,但是單純的性關係,即使它是熱烈的,並不會因兩性間的切磋而得到滿足。在撫養孩子這一莊嚴事業中的合作,以及曆經多年的伴侶生活。可以形成一種對雙方都十分重要和豐富的關係。這種關係比男人對孩子不負責任時所具有的那種關係,要重要和豐富得多。但我並不認為,從情感教育的觀點上看,那種生活在純女性的環境中或者很少與男性接觸的母親,能像那種有幸福的婚姻並在一切事情上與丈夫合作的母親那樣疼愛孩子(個別情況除外)。然而,人們也必須看到許多與此相反的情形。如果一個女人在婚姻中是極不幸福的——這決不是一種偶然現象——她的不幸感會使她在對孩子的關愛中很難具有那種正常的情感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她與孩子的父親分開,無疑她能成為一位更賢良的母親。因此,我們得出一個極普通的結論,就是幸福的婚姻是美好的,不幸的婚姻是醜惡的。

說到個人心理中的家庭,那最重要的問題是,家庭對於父親的影響。我們已經反複論述過父權及其伴隨而來的熱情的重要性。我們了解到了在與父權家庭的發展和婦女的屈從地位緊密相關的古代曆史中,父權所起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斷定。父親的情感具有極為濃厚的熱情。由於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原因,這種熱情在那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會中,總不如在其他一些地方那樣濃厚。在羅馬帝國時代,那些上層社會的羅馬人顯然是沒有這種情感的,而當今時代不少有知識的人,也是幾乎或者完全不具備這樣的情感。當然,絕大多數人還是有這種情感的,即使在最文明的社會中也是如此。男人之所以結婚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而不是因為性饑渴的緣故,因為男人不結婚照樣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性的滿足。

有一種理論說,求子之心在女人中比在男人中更普通,但是據我的觀察,情況恰恰相反。在絕大多數現代婚姻中,孩子往往是女人對男人欲望讓步的產物。無論如何,女人生孩子總要麵對分娩的痛苦和喪失姿色的可能,而男人則大可不必為此擔憂。男人之所以要限製家庭的發展,往往是由於經濟的緣故。當然,女人也有這種原因,但是她還有自己所特有的原因。那些有職業的男人為了能以他們那個階層認為必需的昂貴資金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情願承受物質享受方麵的損失。當我們聯想到上述現象時,男人求子欲望強烈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享受不到目前父親的地位所賦予他們的權利,男人是否還想要孩子呢?有許多人說,如果男人可以不負責任,他們會不顧一切地隨意生孩子。我不讚成這種說法。一個希望得到孩子的男人,也會希望得到孩子帶來的責任。在普遍實行避孕的今天,孩子往往並不是男人追求快感時的意外事件。誠然,無論法律怎樣規定,男女總是需要一種長期性的結合,因為隻有在這種結合中,男人才能享受到那來自父親身份的樂趣。但是,如果法律和習俗都讚成孩子僅屬於母親的觀點,女人就會覺得任何與現有婚姻相似的東西都會侵犯她們的獨立,而且會給她們對於孩子的絕對占有權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因為她們本來是可以獨自享有這種占有權的。因此,我們應當明白,男人不可能會經常成功地說服女人放棄法律所賦予她們的權利。

在上一章,我們已經談到過這種製度對於男性心理的影響。我相信,這種製度將會極大地減少男女關係中的莊重感,使男女關係更加成為一件單純的樂事,而不是一種與心靈、理智和肉體緊密相關的結合。這將使人們之間的一切關係都變成一種無關緊要的區區小事,以至男人把自己的熱情都集中在事業、國家或與個人毫無關係的事情上。當然,這種說法有點太籠統了,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異。在一個人的眼裏是大逆不道的事:在另一個人眼裏,有可能是天大的好事。我認為(雖然我在提出這些觀點時有些躊躇),消除作為公認的社會關係的父權。會使人們的精神生活變得淡漠乏味並且無關緊要,最終必然會引起厭煩和絕望情緒的緩慢增長。其間生育將逐漸趨於消失,人口的數量將由那些仍保持舊習俗的群體來補充。但我認為,厭煩感和輕浮之舉都是無法避免的。

當然,人口減少的問題可以通過付給女人足以擔負起母親職責的錢財這個辦法來解決。當然,如果軍國主義總是像現在這樣強大,這種情況大概是要很快得到實現的。這一方麵的問題是屬於後麵要討論的人口問題,因此,我在此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