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偉大的作家——巴爾紮克

巴爾紮克(1799—1850),法國小說家。1799年5月20日生於巴黎以南的圖爾城,1850年8月18日卒於巴黎。巴爾紮克的一生,處於19世紀前半期的50年,經曆了拿破侖帝國的戰火紛巴爾紮克飛的歲月,動蕩不安的封建複辟王朝,以及以陰謀複辟帝製的路易·波拿巴為總統的第二共和國。他用總標題為《人間喜劇》的一係列小說,反映了劇烈的社會變革時期的法國生活。

巴爾紮克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附近的鄉村去寄養。上小學後一直到中學畢業,他始終寄住在宿舍裏,沒有能回家過一段比較長的日子,享受家庭生活的溫暖。離開家庭的童年生活的痛苦使他畢生難忘。

巴爾紮克的父親原姓巴爾沙,是個精明強幹的人。他來自農村,幼年時跟當地教士學了一點文化,中年致富,在外省當過副市長、供應軍糧的承包商,在巴黎經營過呢絨商業,當過巴黎駐軍的軍需負責人,是一個白手起家的資產者。

1816年,17歲的巴爾紮克結束中學的學業後進大學法科,並在文科旁聽。18歲時,先後在訴訟代理人和公證人的辦事處當見習生或書記。

從20歲開始,巴爾紮克決定從事文學創作。他在巴黎貧民區租了一間房頂上的閣樓,由父母供給極有限的一點生活費,埋頭寫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這是一部完全失敗的作品,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興趣。接連又寫了十多部小說,有的是自己所寫,有的是和別人合寫。這一階段他所寫的小說全用筆名發表。這些作品並沒有給他帶來生活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他隻好暫時放棄文學。1826年借錢出版了一部普及版的《莫裏哀全集》,接著又出版一部拉封丹寓言詩集,銷路不佳,虧損負債9000法郎。後又借債經營印刷廠和鑄字廠,均以賠本告終。他前後負債共達6萬多法郎。

從1828年夏季開始,巴爾紮克決定重新回到文學事業上來。他寫了一部以布列塔尼封建勢力武裝叛亂反對共和國為題材的小說《最後一個舒昂黨人》(後來編入《人間喜劇》,改名《舒昂黨的人們》)。這是巴爾紮克所寫的第一部嚴肅的文學作品,第一次用巴爾紮克真姓名發表。此書問世,初步奠定了作者在文學界的地位。接著發表小說《婚姻生理學》,在讀者之間引起廣泛注意。1831年他的新著《驢皮記》出版,巴爾紮克立即成為法國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

1819到1829年,是巴爾紮克在文學事業上的探索階段。從1829年開始,一直到1848年,是他創作《人間喜劇》的時期,也是他文學事業的全盛時期。他用超人的才智與精力,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共創作小說91部。平均每年產生作品四、五部之多。他每日伏案一般都在10小時以上,常常連續工作18小時。有時文思如泉湧,或者為了趕寫稿子,他一連幾天廢寢忘餐,夜以繼日地勞動。根據阿爾貝·貝幹教授提供的材料,巴爾紮克的傑作《高老頭》(原名《高立歐老爹》)是他用三天三夜一氣嗬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