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找準推銷對象
在從事推銷中,能否準確掌握真正的購買決定者,是成功推銷的一個關鍵。推銷員向一個沒有購買決定權或者無法說服購買決定者的人推銷,那是推銷員最尷尬的事情。
找準推銷對象,當然得拉關係,但如果對方根本就不是適合的對象,無論怎麼拉關係、講交情都是無濟於事,至多隻能增進友誼罷了。如果純粹是為了交友、增進友誼,當然是件美事。但在推銷中,交際是為了推銷,就不能單純地講所謂的“君子之交”。如果弄錯“討好”的對象,就隻能是對牛彈琴,白白浪費寶貴光陰了。
例如:
一次,一個推銷員為了一筆生意頻繁地拜訪一位客戶,甚至有時談到深夜。最後一次深夜,該推銷員從客戶的洗手間出來,走到走廊上,忽然聽到了一個老太婆用沉重的語氣對“客戶”說:“說實在的,我不同意。前天他來時,看到我連聲招呼都不打,根本沒有把我放在眼裏!為什麼我非得掏腰包?我活了這麼大把年紀,沒買不也過得很好嗎?東西那麼貴,我可沒錢!”
該推銷員恍然大悟,這個幾次來時都未正眼瞧的老太婆。卻是真正的財神。於是,推銷員便匆匆告辭。如何才能緩和老太婆的反對情緒呢?這個推銷員首先去戶籍處查了資料,得知還有20天是老太婆的古稀壽誕,便在電熱毯上鑲上“古稀壽辰”……
與客戶接觸,推銷員必須學會察言觀色。在一個家庭中,判斷誰是購買決定者,一般來說,通常的情形是夫妻共商(這一類比較普遍一些),有些是妻子作主,有些是丈夫作主,有些是丈夫出麵談判,由妻子通過。
那麼,怎樣看出誰是購買決定者呢?一般講,出來談判的多半就是,但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情況,不要眼睛隻盯著他一個人,必須注意他周圍每一個人都可能對他產生一點影響力,即使別人沒有絲毫決定權。
所以,在一個家庭或公司裏,千萬不可“從門縫裏看人”,最好是對任何人都客氣禮貌,俗話說:“禮多人不怪”,有時候一個其貌不揚的人坐在你身旁,你以為是普通職員,甚至是勤務工人,其實他可能就是老板。
(9)讓客戶覺得購買是自己的決定
推銷的目的是誘導客戶購買保險,使其在協議上簽字。誘導客戶購買,就是要讓客戶在談判中表麵上占據優勢,推銷員無形中巧妙地控製著整個局勢的發展,而讓戶覺得任何事情都是他自己的決定,因而更加樂意與推銷員單。
談判過程中,客戶有如下幾種決定:
①在接近客戶之前,他原本不想見你,結果卻接納你並允許你留下來談,這時,他作了一個決定。
②雖然他尚未打算購買,由於你喚起了他的興趣,使他想再多聽一些,這時,他又作了一個決定。
③接著他對你的專業知識深具信心,而願意聽你提供的計劃說明,這時,他也作了一個決定。
④他認為你的計劃完整,而的確需要購買一份,這時,他又作了一個決定。
要讓客戶對每個問題作出有利於推銷的決定,必須用選擇式的問話才行:
“先生,你繳保費,是要年繳還是半年繳的方式?”
“您繳費的地點,是在家裏還是在辦公室?”
“您是打算在星期四,還是下星期前往體檢?”
對諸如以上的問話,一定得讓客戶做肯定的回答,然後完成投保書的填寫工作。
像這樣以小問題來逐步讓客戶作出選擇的主要用意,是以累積小的抉擇再促成大的抉擇,這比讓客戶直接作重大的抉擇容易得多。
(10)不強迫購買
日本推銷大師原一平曾經這樣介紹自己推銷的經驗:“我在推銷保險時從來沒強迫過一位客戶,總是在與客戶接觸的過程中,非常詳細地給客戶介紹保險的有關知識。包括保險的優點,責任範圍、賠償金等,讓客戶自己決定購買與否。”事實證明,在保險推銷中,強迫客戶購買保險是非常愚蠢的。
推銷需要激起客戶的購買需求,保險推銷也是一樣,要按部就班地引起對方的購買欲,自然而然地成交,這才是正常步驟。如果語中帶有逼迫:“趕快買下,趕快簽約!”就會引起對方的警戒心。
例如:
曾有一位幼教的兼職推銷員走進一個客戶家:“太太,為了您可愛的小寶寶,請考慮買這一套幼兒教材。我不騙您,從下個月起,此套教材價格要提高25%,沒有像這麼好又這麼便宜的教材了。”
這家夫妻正好結婚10年才得個小寶寶,視其為心肝寶貝,望子成龍之心不在話下,所以不免心有動,躍躍欲試。“可是我們想先看看教材……”好像還有點猶豫。
“唉呀,還看什麼呀?您放心好了,我們的幼兒教材是聘請專家,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充分研究編輯的,不必猶豫,買就是了。”
推銷員語帶逼迫,好像不容拒絕似的,最後這家夫婦還是要求先看看教材,結果發現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地方,再加上那個推銷員推銷的態度過於急迫,不免心裏生疑,懷疑這家公司是否有什麼內幕。左思右想,決定還是另外選擇的好……
□ 促成交易的話語
一位資深的推銷員曾經說過:“再也沒有比動人心弦的話語更能夠打動人心了。”可見,話語在人際溝通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樣的道理,一兩句恰如其分又鼓舞人心的話語,會在生意場上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表現在推銷中,這“一兩句恰如其分的話語”會促使整個推銷過程的順利進行。
(J)善於使用總結性話語促使成交
到了成交階段,經過雙方談判,推銷員務必善於使用總結性的話語來促使成交,從而達到推銷的目的。
以下是推銷員常使用的總結性話語:
——好了,請×先生簽上您的大名。這張保單從現在起就生效了!
——×先生,我想您今天所做的這個決定,您太太一定會很高興,請在這裏簽上您的尊名。——×先生,基於……我建議您……——先生,您認為付現金比較好呢,還是支票比較好?——×先生,根據您所說的狀況來看,您是願意接受按月支付保費而不習慣於按年支付費用,對嗎?
——如果您現在就做出決定不是很簡單嗎?既省事,問題也解決了,×先生,請您在這裏簽上您的尊名。
——現在不投保,您還有別的理由嗎?
(2)使用鼓動性話語促使成交
鼓動性話語能夠引發一個人的激情,尤其在推銷中,推銷員更應恰當地使用鼓動性的話語激發客戶的熱情。
下麵是推銷員常用的幾種鼓動性話語:
——×先生,您還猶豫什麼呢?您不是買保險,您隻是為孩子買教育基金,為自己準備退休金,買一份發自內心的平和、快樂、安全和滿足。
——×先生,再沒有比意外更不確定的東西;也再沒有比保險更確定的東西了。
——買保險並沒有把錢花掉,隻是擺在一邊,在你真正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
——隻要您在這裏簽個名,您所創造的可能比大多數人的一生中所創造的資產還多。
——父母愛子女最真摯的表迭方式,莫過於為自己買一份壽險保單。
——×先生,假如一個人不幸生病住進醫院,他希望你送他一張慰問卡、幾斤水果,還是希望送他一張支票呢?
——如果您現在不決定,您會後悔一輩子的。
——沒有人願意比別人差,但如您現在不購買,就會和別人產生差距,您喜歡這樣吧?
——您現在不決定的話以後又怎能下決斷呢?
(3)使用利益性話語促使成交
——推銷員在最後成效階段,為了達到推銷成功的目的,可以使用一些利益性話語誘導客戶,促使客戶做決定。
通常情況下,利益性話語有如下幾種:
——×先生,您事先準備多少,您退休的時候就會得到多少回饋。
——×先生,如果在保期內您平安健在,它就是一筆可觀的儲蓄;如果萬一有不幸,它就是翻了好幾倍的保險金啊!
——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先生?購買保險。不僅具備保障,還兼具儲蓄投資功能,是一種長期的保障、理財、投資計劃。
——其他的投資一塊錢報酬隻得幾分,保險隻要幾分卻司拿回一塊錢。除了保險以外的投資將本金吞掉隻退回利息;保險隻收利息,並且在您需要幫助時將本金退還給您。
——×先生,當您退休時,您擁有一筆可觀的養老基金是多麼愜意的事啊,但未來是否美好。必須您現在決定。
(4)使用警戒性話語促使成交
通常情況下,警戒性話語有如下幾種:
——是的,購買保險要花錢,但是沒有保險所付出的代價將更高。
——失去的東西往往不是因為決定錯誤,而是因為在考慮之中。
——×先生,我們都不能預測我們發生危險的方式。
——上帝並沒有與我們簽約說意外事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您有權力拿您的未來做賭注,但是您是否有權力拿家人的未來做賭注?×先生,為您的家人(或孩子)下決心吧!
在與客戶交談的適當時機,您要毫不猶豫地拋出這些促使成交的話語。不斷做出這樣的嚐試,成交的機會就越大。為此你必須做到:
①習慣於見機行事,促使成交。
②平時要注意學習模擬一些優秀話語,以他山之石攻玉。
③做到脫口自然,不生搬硬套,話語要符合客戶身份及性格。
④做到促成話語與促成資料相結合,增強說服力,促使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