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由大綱再到細節說明
這是一個程序性問題,其目的在於使客戶更清楚地了解整個建議書。如:
“×先生,一天隻要170元,而保險公司必須提供的保險包括:你及全家人的醫療保險(用筆指在建議書上),以及您個人的50萬保險和100萬的晚年退休金。”
⑤突出功能
突出功能相對而言也就淡化了數字(即金額),這正是它的作用所在。如: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住院,對不對?根據統計,每人一生平均要花掉40萬元的住院費用,這裏每次住院在35000元以內,由保險公司來支付。”
⑥靈活運用轉接語
在建議書解說完成後,運用轉接語,一方麵可以流利地接到下段話,使客戶無形中跟著你的思路思考問題,另一方麵亦不會發生解說中斷而造成冷場的尷尬局麵。如:
“一般的疾病,這樣的費用大概沒問題。但萬一所得的是嚴重的疾病,像癌症,則除了35000元以外,每日防癌基金是300元。”
“像影星黃蘭,她的鼻咽癌一治就是5年,如果依照這樣的計劃,就可以得到50萬的賠償金。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很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意外傷害,有時在馬路上被摩托車擦傷等,隻要任何一家外科診所門診,在5萬元以內之費用,全部由保險公司來負擔……”
這裏是以一個實例轉接。在前麵的要求中就說過,實例是增強說服力的有效方式。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但轉接的實例一般而言應是客戶比較熟悉的,這樣才能保證它的說服力。
⑦結束說明的語言
解說建議書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10分鍾至15分鍾,如何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簡明扼要地表達建議書的重點內容,就要看你是否懂得封閉式的問話——
“陳先生,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對不對?”
“一年6萬,您知道一個月平均要多少錢,5000,對不對?”
在解說建議書完畢後,結束的最後一句話可用反問語法:
“不知道這樣的保單您覺得夠不夠?有沒有不清楚的地方?如果不夠的話,還可以增加。”對方會說“夠了!夠了!”那麼就代表他認同了這個計劃,接著就進入交易促成階段了。
□ 說明時誘導客戶的口才技巧
同別的階段一樣,說明時同樣需要誘導。你的頭腦中首先應該有一個目標,你可以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如果”條件句,最終把客戶引導到你的目標上來。這裏有一個前提,就是你——推銷員自己的頭腦中每一個同樣的條件所能得出的結論,應該與客戶頭腦中的結論相同,這樣才能達到目的。這就需要推銷員作精心的設計。
誘導不是胡吹亂侃,它要根據客戶對各種問題的回答推測客戶的想法,再選擇合適的“如果”。假設推銷員提出的“如果”不切實際,不合客戶的思路或想法,一般很難達到好的效果。這一點,推銷員應切記。
看看下麵推銷員經常使用的如果條件句:
“先生,如果你參加我們的保險(我的意思並不是強求您跟我們簽約,隻是要了解一下),受益人是哪一位?”
“如果我們成交後,付款時你是不是能用現金來支付?”
“倘若我們把保險期限從兩年延長到三年,你是否就可以肯定地購買保險了呢?”
用上麵這些條件句,往往能使洽談很容易進行下去。用這種口吻問客戶時,若碰到那些不太愛說話的客戶,或是很好說話的客戶,就會順口給出你預想的答複。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前麵有“如果”,並不是實際情形,所以答話人就可以對他所答的內容不負責任,從而放鬆警惕性。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客戶思維方麵分析,當你用“如果”條件句發問,而客戶也無異議地予以回答時,客戶已經無形中接受了你的問話。這時,客戶一邊回答你,一邊也在琢磨“要是我能得到……好處,我不妨……”他的腦海裏也構思出一幅幅“如果”成立時的畫麵。於是,你的問話誘導了客戶的思路。
這種“如果”式的誘導法非常見效,是優秀的推銷員經常使用的誘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