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混沌第一劫 盤古出(2 / 3)

第九式閉關自守

練完上式,上身轉向南方,吸氣。雙臂盡量屈肘隨之抬起成水平向後掙,使腦盡量向前挺。同時兩拳拳心向裏,拳眼向上,兩拳相距同胸寬,眼內視。呼氣時,牙咬緊,提肛,十趾抓地,用意領氣至手臂,兩臂和拳一起用力緊1次,共做40此後乃自然呼吸,向前邁步。雙拳同時鬆開,雙臂自然放鬆前後擺動十數次。練功乃畢。

玄門八封吸魂掌是武當氣功絕技,八封吸魂掌屬劈空掌法。此功以內氣為基礎,以意屏氣,發氣擊人,與人交手威力甚大。此掌可開碑碎石。與人交手,受製之人,兩目突出,血流七竅,舌尖吐出。故若遇歹人,不到萬分危急之時,不可出手。而出手即傷人命也。

一、一步功法:每6寅時起床,輕步踱至室外,兩腳接觸結實的地麵。麵南而立,兩腳開立約四拳,。閉目靜站片刻,然後兩臂於身側慢慢向上舉起,掌心相對,同時勻慢吸氣。當兩臂上舉平耳時,足跟提起,腳尖著地。兩壁繼續上舉並在頭頂上方交插,並開始低頭下腰,兩手於身前緩下降,勻慢呼氣,同時足跟著地,兩手下降至膝用力下按地麵(觸地亦可)。此時意想:真氣從大地吸出,集中為束,從勞宮穴緩緩注入氣海(臍下三寸部位)。真氣遊動路線為:真氣從勞宮穴吸入,沿兩臂內側至華蓋穴,下至膻中穴(兩乳之間),後歸氣侮(即丹田)。此功每天練一次,每次三十分鍾。常練此功,能精力充沛,益壽延年。

收功時,兩掌心相搓幾次即可。此功法,可練九十天左右,即可進入第二步功法的練習。

二、二步功法:寅時起床,輕步踱到室外,兩腳接觸結實的地麵。麵南而立,兩腳開立約四拳。閉目靜站,自然呼吸,並意守丹田三、五分鍾。意想:天之真氣聚為一束從百會進入體內;地之真氣從湧泉進入體內,兩股氣緩緩聚於丹田。然後,兩掌從腹下緩緩抬起,掌心朝上,意守丹田。然後真氣隨雙掌上提而上升至中丹田(膻中穴),繼而真氣分兩股運行兩臂而聚於雙手之勞宮穴。接著兩掌內旋,掌心向外猛力推出,真氣從勞宮猛烈急吐,意想發射得越遠越好。然後,意想真氣再緩緩回收,由勞宮穴通過兩臂內側,至膻中,再下至丹田。此功可反複為之。

收功:意想丹田之氣回收溢滿後將推出之雙掌外旋,收至膻中穴處,緩緩下降兩側,然後以掌輕揉丹田一小會即可收功(揉時男者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女者則反之)。此功法每天可練三十分鍾,共練九十天左右,即可進入第三步功法之練習。

三、三步功法:每日夜深入靜,找一茶杯,杯口要用手掌完全蓋住為宜。杯裏裝開水,水之量約占茶杯的三分之一,水一定要熱氣滾滾。練者立正站好,心平氣和,伸出右手(或左手),蓋住茶杯,使裏麵熱氣不能外溢。此時意想讓熱氣注入勞宮穴,順手臂內側進入膻中穴,並下至丹田,使丹田熱氣充滿。待手掌熱極時,可停息一下,然後再練,直到水涼為止。

此功練30天,即可進入下述功法練習:在夜深入靜之時,找一茶杯或碗,立正站好,兩腳開立約四拳,心平氣和,右掌(或左掌)自體側緩緩提到頭頂,意想真氣從丹田上升至膻中穴,再沿手臂內側升至勞宮穴。此時百會上頂,意想真氣從勞官穴聚為一團,然後,手緩緩下降到腳前呈立掌,並將茶杯(或碗)扣在右手(或左手)勞宮穴上,要用力扣之。意想:真氣從勞宮穴經臂之內側,再經膻中而返丹田,並意想碗內(或茶杯內)之空氣已被掌力抽於。

然後,再將放在掌上的碗(或茶杯)倒轉過來,如碗(或茶杯)不下掉,則說明內氣己有一定的火候;如碗(或茶杯)掉下,則說明內氣尚不足,再把此功苦練30天,方可吸住。此時本功法內功已大成。繼之即可演練外功了。本功法是第一步疏通內氣,第二步是加強內氣,第三步是吸內氣循環之。

四、演練外功:寅時起床,麵對一樹幹,自丹田引內氣至膻中,再從右臂(或左臂)內側注入勞官穴,繼而充實滿手,掌或五指平伸,虎口圓撐,用掌麵拍打樹幹,每吸一口氣拍一下。練至有疼感即可收功。

收功姿勢是:右手和左手輕搓幾下,使掌麵發熱,再靜站一會兒即可收功。此功練30天後,可改用刀掌,即用小指肉厚之麵擊打樹於。收功方法同上。此功練60天即可成功。本功法最高境界是發氣傷人。然欲想發氣擊人,內氣必充足方可,不然內氣不足而發,會導致氣竭精枯,落成終身憾事。本功法之第二步功是加強內氣為目的的練式,故散發放外氣擊人,必先苦練此功方可。

注意事項:

(1)一知半解者戒;

(2)品行惡劣者戒;

(3)一曝十寒者戒:

(4)心誌不專者戒:

(5)飲食無度者戒:

(6)尋花問柳老戒;

(7)氣量狹小者戒:

(8)喜出風頭者戒;

(9)貪功求速者戒;

(10)功名熏心者戒。本功習練有成者萬不可隨意出手傷人,否則功成隻是自掘墳墓罷了。

此功練指,提輔助擒拿術的獨特功法,技擊性極強。練法自成一家,此功主要修煉指力。

功法共分兩式:

一練氣式:清晨起床,活動筋骨後盤膝麵南端坐。脊柱伸直,頭頸平正,口眼輕閉,舌抵上齶。兩臂向前平行舉至肩平,臂直,立腕,雙手成虎抓狀--全身放鬆。按順呼吸法,吸氣,意想天地精華之氣由勞宮穴吸入,集於丹田。同時屈肘,雙手回收置胸前。呼氣時雙臂推出伸直。如此反複練習15分鍾後方可進行下式練習。

要領:呼吸要深長、緩慢,力求自然。

二練指式:分三段,習者可循序漸進,依次練習。

功前先準備一根直徑一厘米左右、長一米的麻繩或棉繩(繩必須結實)。在繩上排列整齊的打上八個死結(初習者可稍鬆),橫置於一張與肚子平高的凳上。

第一段,下肢成四平馬步,兩手伸直抓住繩結。吸氣,以意領氣進入丹田;呼氣,將丹田氣貫注十指。而後可自然呼吸(不可引氣回歸丹田),用力解開繩結。崐意想繩是人體,繩結是穴位、關節。解開後以意領氣回歸丹田。然後如上式呼吸運氣解完剩下的繩結。功畢後反複運氣衝洗十指,再用活血藥水擦拭十指。至可一氣解開八個繩結後可進下一步鍛煉。

第二段,運氣同上,隻是將繩結用水打濕增加難度。

第三段,運氣亦如上,此時必須將繩用植物油浸透。至此步功夫已不淺,為增強功力,應堅持不懈。

注意:

一、此功練氣時對呼吸法宜多練。

二、此功必須每日練習,否則功效不大。

三、練功場地必須空氣清新。

四、練此功應適當增加營養。

五、練此功兩月後便有功夫上手,此後切不可隨便以功傷人。可隨便以功傷人。

一、功法簡介黃泥陰手掌在武當純陽門內稱“黃泥掌”或“打黃泥”。屬武當純陽門絕技類秘功,社會上已鮮流傳。此技由武當龍門派第二十二代傳人純陽門武學宗師劉理航傳授。結合練功體會,將該功分為“一練三步四法”練習,較為科學。該功法與其它傳統功法相比,具有簡便易學、易行、功效快、不傷手等特點。練功小成,打人透骨,斷磚碎石,輕而易舉。

二、訓練基本材料準備一摞秘製消毒火紙;一塊配有益手解毒方的10ⅹ10ⅹ10ⅹcm見方的黃泥塊;一把特製方凳。

三、練習方法

第一步:功前功後放鬆法。主要是練肩部鬆沉活脫之功。其作用是:一利於進入練功、收功狀態,得氣感強;二是利於功後休養,恢複疲勞。武當各派皆有大同小異之放鬆方法,這裏並不強求千篇一律。純陽門放鬆法,因篇幅所限,不再贅述。

第二步:千層火紙擊打法。站立於一摞秘製火紙前,凝神靜氣,放鬆調息3——5分鍾後(多也不限,道法自然),目光內斂,目視火紙為異物突現,稍縱即逝,練習者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揮掌擊斃。意到氣到手到,神意掌貫通,以九掌為度。要領:(1)左右掌可交替進行。但每擊一掌都要稍作鬆沉試力,調息呼吸。(2)因擊掌前有種高度臨敵戒備狀態,擊掌次數不宜太多。否則易心神勞損,疲憊不堪。(3)練習時,以意為先,以個人獨處安靜、空氣較好的環境為最佳。

第三步:打黃泥掌法(注:在前二步訓練的基礎上,這才是關鍵。)自然站立於黃泥墩前,放鬆調息,意想異物出現,又欲飛離,提掌吸氣,單掌劈出,力貫掌輪,(初練時可發“嘿”聲助力)泥墩開裂。在訓練初期,也許你僅能打開5cm的深度,你不必著急,繼續練吧,隻要你按要求、遵要領,堅持下去,練到意、氣、力三者高度統一;腿、腰、肘、腕高度協調一致時,你的功力展現,必然大不同前。每次以九掌為度。

四、有關要求

(一)一、二步功法貫穿全年練習;第三步功法講究每年深秋收功,夏春開練。

(二)調息呼吸,講求自然,千萬不可刻意追求意與氣。

(三)已婚者,要適當節製性欲。有性行為的,第二日可不練第二、三步功法,以放鬆通氣脈為主;未婚者如有夢遺現象時,第二日以第一步功法為主,第二步功法練習為輔,不可強迫自己蠻力操打。

(四)習練者擊打所用的火紙和黃泥,一定要接受特殊消毒、解毒處理。否則長期擊打會造成手掌勞損、風濕,留下殘疾。

五、注意事項

(一)每次練完三步功法之後,最好用熱水洗手秘方燙手。

(二)手掌有傷口的,應停止練功。待傷口完全愈合後再恢複練習。

六、附錄

行功歌訣:

純陽之精粹,柔弱勝剛強。

三步四法功,黃泥陰手掌。

祖師傳大道,法簡勢堅剛。

沉靜好深悟,功成神意揚

大力鷹爪功屬武當內家拳功法之一。用於技擊,威力倍增。此功分三個階段和三個不同的境界。

第一階段:剛練鷹爪力用兩個小口之壇(重量以能夠提得起,稍加一毫則不能為度),以五爪捏住提起,提至同肩高,雙手兩邊分開成水平線伸直。凝神斂氣於丹田,緩緩地、均勻地呼吸,同時兼練弓步、馬步等步法的轉換。初肘必氣喘力疲不能持久,行功日久則不覺費力,且可堅持至半個小時不喘不汗。此後每隔一段時間便加入一斤鐵屑或沙石,不可貪多,待可持半時之久時,再加鐵屑,直至連壇帶銑屑重25公斤止。輕若拈羽,曆久不覺其苦,第一段方為成功。

此時指力精絕,看於人身,鮮有不折者矣。此段功夫要循序漸迸,精疲力盡時,要略事休息,調息數口,待心平氣靜再繼續練功。不能勉強支撐,以防岔氣傷身,得不償失。每天朝夕兩次,每次8小時。練成第一階段大約需二至三年光景。

第二階段:柔練鷹爪力兩腳分開約二尺寬,身形下蹲,大腿成水平狀,百會穴與會陰穴連成一線,雙手輕握,手心向上置於腰間,全身放鬆,平心靜氣,聚鶴凝神。一手五指分開,指掌分勁,掌心內凹,虎口圓撐,似掌似爪,似抓一大皮球,緩援地向前用內勁(手臂肌肉緊張)內旋成手心向前下方伸出,略高於心口,同時緩緩地吸氣。意念爪指似粘上一物,就在一念瞬間,口中吐氣發音發出短促的“嘿”字音,由抓球手勢變成內扣成爪手勢快速地拉回至腰間成爪心向上之勢。在意念上有拉千斤之感,且有捏碎堅硬之物之勢。吐氣發音的同時,神情要為之一顫,十趾牢抓地麵如入地生根般。吐氣後,身體要有短暫的放鬆,同時呼出餘氣,手成輕握勢如初。接著換手伸出拉回,先右手後左手,緩伸快拉。練功次數不限,視精力預定。此段功夫要注意手臂不可伸直,肘要略曲,肘尖外撐。吐氣發音不可斷喝。這一階段是由實八虛,由陽剛之勁轉化為陰柔之勁階段。

第三階段:空練鷹爪力第三階段較前兩階段為難,此段功夫純以憑空得勁。此段功夫最忌用力,要全身放鬆,一伸一收皆要緩緩行之。早晨向日,夜晚對月。伸張手指憑空撕抓,伸出之手斂氣於爪罩住日月,收回之手將日月之氣納入丹田。此段功夫成就,可以發陰柔之勁隔物傷人於無形之間,受擊之人陰寒之氣透入骨髓中,無藥可救。練此功者,可斂氣於掌控製負有陰陽兩氣之物。但學練此功且忌存傷天害理之邪念,否則會受天道懲罰。

天罡掌功法係武當秘不外傳的上乘絕技,五、六年工夫可成就陰陽相兼之勁,舉手便可裂金碎石,三米外可製人,還可達到內氣外放,外氣內收。該功法分六陽式、三陰式,九式練習。

預備功:每日寅時(早3-5點)起床,選人靜氣新處,活動筋骨後,麵南背北盤膝坐下。口目微閉,舌抵上齶,脊椎正直。

(一)百川歸海;左手在內,右手疊按於左手背,左手勞宮穴貼在下丹田部位,意守丹田3分鍾,再采用順呼吸法(長勾細),雙掌按順時針方向揉摩丹田九十九圈,速度均勻。意想把周身之氣都揉人丹田成團(此式將周身散亂先天之氣收集丹田)。

(二)絕濁風清:接上式,兩臂向前伸直,雙手成自然掌,掌心向前,用順呼吸法(長勾細)。吸氣,意想天地精華之氣從頭頂百會穴,雙手勞宮穴吸進集送丹田,同時兩臂縮回胸前,提肛。呼氣,意想體內濁氣由雙足湧泉穴排出,同時雙臂向前平推至直,鬆肛。如此呼吸反複練習十五分鍾(此式來集天地精華,排除人體濁氣)。

(三)勞宮開合:接上式,站赴,兩足距同肩寬。兩肘屈曲,兩掌相對如抱球狀,意守勞宮穴五分鍾,自然呼吸。接著兩掌對擠至相距8厘米(注意體會有氣對頂惑);再拉開至相距一肩寬處(注意體會有氣牽拉惑)。重複九次(此式練發放外氣)。

正功六陽式

(一)二郎擔山:下肢成馬步,兩臂向兩側平直推出,掌心向外。按順呼吸法呼氣,意想丹田之氣由任脈上,分兩支過腋下沿臂內側奔瀉至勞宮穴。吸氣,以意領氣,由臂外側至任脈回歸丹田。如此反複練習,至力盡時止。初練此式五分鍾便不可支持,以後隨功力增大加至30分鍾時,轉下式練習(此式主練臂力)。

(二)金剛擰繩:功前先擇一把圓筷,用一同手握同寬的鐵箍箍緊。練功時,雙手握住兩端,下肢成馬步。采用順呼吸法。吸氣,意守丹田。提肛,呼氣,意想丹由之氣由任脈上分兩支過腋下,由臂內側達內關穴,同時雙手用力擰絞圓筷,提肛。再吸氣,以意領氣由臂外側回歸丹田,提肛鬆手。如此呼吸反複練習。當雙手出繭時就可轉下式練習(此式主練腕力)。

(三)青龍飲水:全身俯臥,用雙掌與腳尖支持全身,腰臀後挫。采用順呼吸法。吸氣,用唾液吞送丹田,噴氣意想丹田之氣由任脈上分兩支過腋下由身內側至雙掌勞宮穴,同時兩臂屈曲身體前探,提肛。當頭將觸地麵時吸氣,以意領氣歸返丹田,同時頭上抬,直臂、腰臀後挫,鬆肛(不可太快、過慢),如此反複練習。初練時,十多次便覺兩臂疲乏,以後隨功力增長增加次數至行功百次時轉下式練習(此式壯臂力)。

(四)靈猴攀技:功前先擇一與身高平齊的單杠。功時站立於單杠邊,采用逆呼吸法。吸氣,以意領氣注入內關穴,同時兩臂用力下壓身體上升,提肛。至頸與杠齊時,呼氣,以意領氣回歸丹田,鬆肛,身體下降。如此呼吸反複練習至力盡時止。當可行百餘次時此式功成(此式主練臂力)。

(五)東海揚塵:功前選擇一口徑二尺左右,深一尺半至二尺的敞口缸,內盛清水,底輔沙一寸餘,練功時用物墊高。下肢成馬步立於缸前,采用順呼吸法,先吸氣用唾味送人丹田。再噴氣,以意領氣至掌心勞宮穴,同時雙手成荷葉掌猛擊水麵,提肛。吸氣,以意領氣由臂外側歸返丹田,鬆肛,同時雙掌離開水麵。如此呼吸反複練習至力盡時止。日久後雙掌拍擊水麵將缸底沙擊散時,此式功成(此式練掌麵)。

(六)羅漢排山:功前先做一兩人高的木架,上吊30公斤至50公斤鐵砂袋,砂袋高與胸齊。采用順呼吸法。吸氣,用唾液吞送丹田。噴氣,以急領氣至勞宮穴,同時兩手成荷葉掌猛烈拍擊砂袋,提肛。再吸氣,以意領氣回歸丹田鬆肛。如此呼吸反複練習至力盡。初練時沙袋僅微微擺動,日久功深後雙掌可將砂袋拍出一二丈遠時,天罡掌陽勁告成,可轉入陰式練習(此式加深陽勁功力)。

正功三陰式:

一、風起雲湧:盤膝坐下,脊柱正直,兩臂向前乎伸,掌心向外。舌抵上齶,口眼微閉,提肛,意守丹田五分鍾,采用逆式呼吸法。吸氣,意想天地精華之氣由雙手勞宮穴吸人,沿臂外側集在丹田,提肛,同時雙臂緩緩收至胸前,呼氣,以怠須氣沿臂內側至勞宮穴向外穿透發出,同時鬆肛,兩臂緩推至直。如此呼吸反複練習至力盡。當練功時感覺雙掌心有微風輕拂感時,可以轉下式練習(此式陰勁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