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混沌第一劫 盤古出(3 / 3)

二、雷霆萬鈞:功前先在桌上立蠟燭兩支點燃。下肢成馬步,立於1米外。脊椎正直,雙手成拳置於腰邊。采用逆呼吸法。吸氣,用唾液吞送丹田,收肛、噴氣,雙拳成掌向前猛推拍擊蠟燭,,發〕隆鄙鶏鬆肛,以意領氣至勞宮穴穿透而出至燭火。吸氣,雙掌成拳回收至腰邊,意想天地精華之氣由勞宮穴吸人收集在丹田,同時提肛。如此呼吸反複練習。當推掌便可將雙燭撲滅時,就增加距離,至雙掌在3米外乃可撲滅雙燭時,此式功成(此式加深陰勁之功力)。

三、寒風透骨:在一張透明紙後點兩支蠟燭,站在3米以外撲擊(練法同上式)。至推掌便可撲滅雙燭而紙不損時此天罡掌陰勁成(此式練陰勁之透力)。收式:與“百川歸海”同。陽式洗手方:地骨皮、食鹽各半煎水熱洗。初練此功無根基者每日功前功後均用此方洗手。陰式引神方:麝香9克,硫磺3克,吳茱萸9克,陽起石9克,於薑6克研細末,練功時用此藥末和蜜貼在掌麵上,此方有強且快地導引丹田氣貫注掌心之效。

注意事項:

①練正功時必須紮腰帶,戴護腕。

②婚者百日內禁房事。

③功後不可立即接觸冷水。

④每次練功至力盡時方有效。

⑤練功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⑥若為治病,練預備功就可。

⑦練功一段時間後能內氣外放,但不可妄用。

⑧預備功,收式必須每日練。

⑨此功的預備功、陰式、陽式皆可單練。

⑩練此功百日就有了功夫,但須牢記武德,不可隨意出掌傷人

玄真功,是太和武陵真人傳授,通過習練,不僅有強身健體之功效,而且習練到一定的層次後,能抗擊排打,利於搏擊,調發人體潛能。在練功的過程中,要掌握火候,循序漸進,功夫日長。若暴行橫練,損氣傷身,重者藥石無醫。因此,一定要循序漸進。

一、換勁式西南背北而立,兩腳橫開與肩同寬,腳心含空,兩眼乎視,牙輕扣,雙手自然下垂於體側.意念集中,身心放鬆,然後兩手指尖相對。上身前俯,掌心著地吸氣,起身時則雙手握拳用勁向上提拳過頭頂猛力向下丹田噴氣,雙拳拳心向下沉於下丹田。反複49次。

二、插掌式兩腳平行,橫開三腳掌寬。馬步站立,雙手握拳置於體側腰部。右手拳變掌掌心向上,左手不尖,吸氣時向右上方劃弧到頭右側翻腕,指尖向下,猛力噴氣,同時手迅速下插於襠下。反複做49次,左邊反之。

三、標掌式腳同圖五,吸氣時左手不變。右手變掌從體前向左側劃弧,掌心向上,到胸前時翻掌,手心向下,猛力噴氣,向右標出。反複做49次,左邊反之。

四、腰腹式同前馬步站立。吸氣時兩臂張開,握拳,噴氣時右手打擊下丹田,同時左手打擊命門處,雙手左右交換進行,連做48次。

五、丹田功兩腳乎行略寬於肩,自然站立、吸氣,雙手從下丹田氣至頭頂雙手合十,噴氣用掌沿擊打下丹田。反複做49次。

六、獨立式用右腳單立,左腳放於右膝上,雙手合十,蹲下時吸氣,站立起來時噴氣反複做48次,左腳反之。

七、雙鞭式同前馬步站立,雙手握拳,拳心向上,置於腰側,雙手由拳變掌,掌心向對,吸氣付雙掌向前推,再向兩側打開後,由雙掌變拳時,噴氣,同時用勁夾擊腰部。由輕到重,反複做49次。

八、練背式雙腳略寬於肩,距牆半尺,背牆而立,雙掌心相對,吸氣時,向前推,再向兩側打開後,由掌變拳;噴氣時用背猛力碰牆,同時雙臂夾緊。反複做40次。

九、撞胸式麵向牆轉角處,平步站立,吸氣時,雙臂握拳置於休側,噴氣時以右胸撞牆。反複49次,左邊反之。

十、頭功式雙腳略寬於肩,麵牆而立,用頭頂牆,雙手自然垂於體側。吸氣時,兩手從兩側打開,噴氣時,合於腰側,頭用勁頂牆,同時,雙手握拳用勁向前平衝。反複做48次。

十一、碰擊式姿勢同前,隻是吸氣時,頭離牆,噴氣時頭碰擊牆麵,由輕到重,反複49次。

十二、鐵牛式雙拳拳麵著地,同肩寬,雙腳同肩寬,腳尖著地,身體平直,吸氣時俯身於地,噴氣時,雙臂猛力撐直。反複49次。

十三、單臂式要求同前,左右單臂支撐連做49次。

十四、倒立式麵向牆墮,距牆一尺左右,雙手拳麵著地,俯身倒立,吸氣時雙手用力撐直,噴氣時將頭撞地麵反複做49次。

十五、還丹式雙腳同肩寬,自然站立,雙手從兩側打開,捧氣從頭頂貫氣下丹田,靜站15-80分鍾,氣行大小周夭,收氣下丹田歸宗。

十六、收功式雙手從兩側打開捧氣從頭頂貫氣下丹田,左內右外雙手重疊(女性反之),正反各36圈,搓麵疏頭,擦背,再捧氣貫丹田,靜站3分鍾收功附注:吸氣:一是用鼻自然吸氣:二是用口吸氣,牙輕扣,舌抵上齶,留一絲縫將氣吸入。要求吸氣均、長、自然,不憋氣、悶氣。噴氣:是用鼻將吸人的氣用丹田發力迅速噴出,二是用口將吸人的氣用丹田發力,並通過發“哼”,“哈”、“嗨”睄三種聲音,迅速噴出。要求在短時間內順利呼完體內濁氣。並瞬間發力用勁。

武當五行重手法,屬武當“功家南派”功種,該功由師祖鄧鍾山傳戴祝賢(綽號戴獅子),戴祝賢傳內弟譚洪亮大和尚,後才得以公開傳播。五行重手法,旨在蓄積內氣,增強內勁。該功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命名,練成後手重如鐵,故名“重手”。在練鐵沙袋、朱砂掌的同時加練此功,可練就上乘的手上功夫。現介紹如下:

金:兩手下垂,兩腳與肩同快成站立姿式,調息片刻,閉氣。兩手臂沿體前平舉,掌心相對,兩手臂舉平後,屈肘水平內收到胸前與肩相平,掌心向下。兩手掌用力下按至兩臂伸直為度。姿勢擺定後調息。還原。如此做六次。

木:接上式,閉氣。左手變成五爪,屈肘於左髖旁,五指朝右,向右髖部伸去。左腕擰勁,五爪朝天,從右髖部向左肩前方弧形上托。左手翻腕,五爪朝下,沿體左側用力按到手臂伸直為度,姿勢擺定後調息還原。左右交替做六次。

水:接上式,閉氣。左手抓握成拳,屈肘於左髖旁,拳眼朝上,向右髖旁伸去。左腕擰勁.拳眼朝左,左拳從右髖部向肩前方弧形上拉。左手翻腕,舉眼朝右,左拳成弧形沿體左側用力按到兩臂伸直為度,姿勢擺定後調息、還原。右手與左手方向相反,左右交替做六次。

火:接上式,閉氣。左腿屈膝呈左弓箭步,右手置於右髖旁。頭向右轉,目視右前方。左手從右髖旁向左上方甩去(似甩鏢狀),目轉視左手,右手也跟著向左上方甩去。兩手臂上提,過頭頂盡量伸直,兩手指朝左前方。兩掌含勁,用力下劈左大腿兩側,姿勢擺定後調息。還原。右手與左手方向相反,如此左右交替做六次。

土:接上式,閉氣。兩手臂由體前上舉,過頭頂盡力伸直,手指朝前,掌心相對。兩掌含勁,向下猛劈(手臂伸直)大腿內側,同時兩腿連蹲成馬襠勢。姿式擺定後調息,還原。如此做六次。練功完畢後,意守“勞宮”片刻。

[注意事項]:

1、每練一行要求閉氣,帶勁,足趾抓地。

2、舌抵上齶,提肛。

3、心靜用意,鬆緊自然,動作要求緩慢、均勻、持久。

4、注意眼神,眼隨手轉。

玄門大力金剛功是一套硬氣功,久練會使膀臂力大無比,且能增強體質。一般人習四個月就能收效。

第一式金剛守關

麵南背北站立,兩腳分開比肩略寬,開襠,上身正直,頭似頂千斤,舌頂上齶;兩手下垂,拇指翹起頂住大腿,其餘手指緊握,手心向後;吸氣自然,呼氣時,揚眉怒視前方,牙咬緊,提肛,十指抓地,手指用力並用意緊握一次(拇指不動,其餘手指握緊)。勿放鬆,一次比一次緊。做40次後,自然呼吸一次,接做下式。

第二式金龍亮爪

承上式,雙手掌向前向上向體側劃弧分開與肩同高,十指向上,手心向外,臂略曲,肘尖向後,沉肩挺胸;吸氣用意和津液一起吞入丹田,呼氣時牙咬緊,提肛。十趾抓地,十指用力用意收屈爪狀,勿放鬆。直至練至40次,乃自然呼吸一次,再接練下式。

第三式金剛伸臂

承上式,兩手向前平舉並握拳,拳心向上,拳與肩同高,雙拳距與肩同寬,眼平視。吸氣同上式,呼氣時,牙咬緊,提肛,十趾抓地,雙拳用力緊握一次,40次後自然呼吸一次,再接練下式。

第四式懷中抱月

承上式,雙臂略內旋並略屈,收回雙拳,雙臂成環抱式,拳與胸同高,拳心向裏,拳眼向上,吸氣同上式,呼氣時,牙咬緊,提肛,十趾抓地,雙拳用意並用力握緊一次,40次後自然呼吸一次,再接練下式。

第五式金剛擔山

承上式,兩臂外旋向左右分開伸直平舉,拳心向上,拳眼向後,眼平視,吸氣同上,呼氣時,牙咬緊,提肛,十趾抓地,假想兩手上壓有千斤之物,著意於兩手臂,兩拳用意用力握緊一次,40次後自然呼吸兩次,再接練下式。

第六式金剛撐天

兩腿屈膝下蹲成馬步,以舒適為度,雙手慢慢內旋用暗勁向上舉起,直臂,拳麵朝天,拳心向前,眼平視;吸氣要深細長均,呼氣時,十趾抓地,牙咬緊,提肛,意想拳麵頂有千斤重物,雙拳用意用力握緊一次,勿放鬆,40次後,起立並自然調息片刻,再接練下式。

第七式雙龍埋頭

承上式,調息後深息一口氣和津液一起送入丹田,呼氣時目光內斂,馬上屈膝下蹲成低馬步,雙拳快速下落置於檔前並用力緊握一次,拳心向下,牙咬緊,提肛,十趾抓地,全身用力,意守下丹田。接著起身站立,雙手好似從地麵提著千斤重物,直臂舉過頭頂,吸氣眼視前方,接著雙拳下落於檔前,並蹲低成低馬步,呼氣緊拳一次。如此做10次,第十次下蹲成低馬步時,勿要立起,按上述要求緊雙拳25次,乃起身站立,深呼吸2次,再練下式。

第八式金剛搬山

承上式,上身改向正東,腳不動,同時雙拳變雙掌向前平舉,與肩同高,掌心相對,兩掌相距尺許,眼平視,接著吸氣,並假想雙掌間卡住千斤之物,雙掌用力和意慢慢向南向正西平肩搬運,眼隨手動,眼看兩掌之間的假想物,當麵向正西時要求氣滿丹田,眼視西方;接著呼氣,兩臂外施,(掌變拳)屈肘快速用力收回雙拳,拳心向裏,與肩同高,拳距肩7寸;同時十趾抓地,咬牙提肛,意領氣至兩手臂,手臂並拳一起用內力緊1次。接著雙拳變掌內旋臂向西伸出,掌心相對,眼視西方,並慢慢吸氣,如此搬運緊拳50次。

第九式閉關自守

練完上式,上身轉向南方,吸氣。雙臂盡量屈肘隨之抬起成水平向後掙,使腦盡量向前挺。同時兩拳拳心向裏,拳眼向上,兩拳相距同胸寬,眼內視。呼氣時,牙咬緊,提肛,十趾抓地,用意領氣至手臂,兩臂和拳一起用力緊1次,共做40此後乃自然呼吸,向前邁步。雙拳同時鬆開,雙臂自然放鬆前後擺動十數次。練功乃畢。

玄門八封吸魂掌是武當氣功絕技,八封吸魂掌屬劈空掌法。此功以內氣為基礎,以意屏氣,發氣擊人,與人交手威力甚大。此掌可開碑碎石。與人交手,受製之人,兩目突出,血流七竅,舌尖吐出。故若遇歹人,不到萬分危急之時,不可出手。而出手即傷人命也。

一、一步功法:每6寅時起床,輕步踱至室外,兩腳接觸結實的地麵。麵南而立,兩腳開立約四拳,。閉目靜站片刻,然後兩臂於身側慢慢向上舉起,掌心相對,同時勻慢吸氣。當兩臂上舉平耳時,足跟提起,腳尖著地。兩壁繼續上舉並在頭頂上方交插,並開始低頭下腰,兩手於身前緩下降,勻慢呼氣,同時足跟著地,兩手下降至膝用力下按地麵(觸地亦可)。此時意想:真氣從大地吸出,集中為束,從勞宮穴緩緩注入氣海(臍下三寸部位)。真氣遊動路線為:真氣從勞宮穴吸入,沿兩臂內側至華蓋穴,下至膻中穴(兩乳之間),後歸氣侮(即丹田)。此功每天練一次,每次三十分鍾。常練此功,能精力充沛,益壽延年。

收功時,兩掌心相搓幾次即可。此功法,可練九十天左右,即可進入第二步功法的練習。

二、二步功法:寅時起床,輕步踱到室外,兩腳接觸結實的地麵。麵南而立,兩腳開立約四拳。閉目靜站,自然呼吸,並意守丹田三、五分鍾。意想:天之真氣聚為一束從百會進入體內;地之真氣從湧泉進入體內,兩股氣緩緩聚於丹田。然後,兩掌從腹下緩緩抬起,掌心朝上,意守丹田。然後真氣隨雙掌上提而上升至中丹田(膻中穴),繼而真氣分兩股運行兩臂而聚於雙手之勞宮穴。接著兩掌內旋,掌心向外猛力推出,真氣從勞宮猛烈急吐,意想發射得越遠越好。然後,意想真氣再緩緩回收,由勞宮穴通過兩臂內側,至膻中,再下至丹田。此功可反複為之。

收功:意想丹田之氣回收溢滿後將推出之雙掌外旋,收至膻中穴處,緩緩下降兩側,然後以掌輕揉丹田一小會即可收功(揉時男者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女者則反之)。此功法每天可練三十分鍾,共練九十天左右,即可進入第三步功法之練習。

三、三步功法:每日夜深入靜,找一茶杯,杯口要用手掌完全蓋住為宜。杯裏裝開水,水之量約占茶杯的三分之一,水一定要熱氣滾滾。練者立正站好,心平氣和,伸出右手(或左手),蓋住茶杯,使裏麵熱氣不能外溢。此時意想讓熱氣注入勞宮穴,順手臂內側進入膻中穴,並下至丹田,使丹田熱氣充滿。待手掌熱極時,可停息一下,然後再練,直到水涼為止。

此功練30天,即可進入下述功法練習:在夜深入靜之時,找一茶杯或碗,立正站好,兩腳開立約四拳,心平氣和,右掌(或左掌)自體側緩緩提到頭頂,意想真氣從丹田上升至膻中穴,再沿手臂內側升至勞宮穴。此時百會上頂,意想真氣從勞官穴聚為一團,然後,手緩緩下降到腳前呈立掌,並將茶杯(或碗)扣在右手(或左手)勞宮穴上,要用力扣之。意想:真氣從勞宮穴經臂之內側,再經膻中而返丹田,並意想碗內(或茶杯內)之空氣已被掌力抽於。

然後,再將放在掌上的碗(或茶杯)倒轉過來,如碗(或茶杯)不下掉,則說明內氣己有一定的火候;如碗(或茶杯)掉下,則說明內氣尚不足,再把此功苦練30天,方可吸住。此時本功法內功已大成。繼之即可演練外功了。本功法是第一步疏通內氣,第二步是加強內氣,第三步是吸內氣循環之。

四、演練外功:寅時起床,麵對一樹幹,自丹田引內氣至膻中,再從右臂(或左臂)內側注入勞官穴,繼而充實滿手,掌或五指平伸,虎口圓撐,用掌麵拍打樹幹,每吸一口氣拍一下。練至有疼感即可收功。

收功姿勢是:右手和左手輕搓幾下,使掌麵發熱,再靜站一會兒即可收功。此功練30天後,可改用刀掌,即用小指肉厚之麵擊打樹於。收功方法同上。此功練60天即可成功。本功法最高境界是發氣傷人。然欲想發氣擊人,內氣必充足方可,不然內氣不足而發,會導致氣竭精枯,落成終身憾事。本功法之第二步功是加強內氣為目的的練式,故散發放外氣擊人,必先苦練此功方可。

注意事項:

(1)一知半解者戒;

(2)品行惡劣者戒;

(3)一曝十寒者戒:

(4)心誌不專者戒:

(5)飲食無度者戒:

(6)尋花問柳老戒;

(7)氣量狹小者戒:

(8)喜出風頭者戒;

(9)貪功求速者戒;

(10)功名熏心者戒。本功習練有成者萬不可隨意出手傷人,否則功成隻是自掘墳墓罷了。

此功練指,提輔助擒拿術的獨特功法,技擊性極強。練法自成一家,此功主要修煉指力。

功法共分兩式:

一練氣式:清晨起床,活動筋骨後盤膝麵南端坐。脊柱伸直,頭頸平正,口眼輕閉,舌抵上齶。兩臂向前平行舉至肩平,臂直,立腕,雙手成虎抓狀--全身放鬆。按順呼吸法,吸氣,意想天地精華之氣由勞宮穴吸入,集於丹田。同時屈肘,雙手回收置胸前。呼氣時雙臂推出伸直。如此反複練習15分鍾後方可進行下式練習。

要領:呼吸要深長、緩慢,力求自然。

二練指式:分三段,習者可循序漸進,依次練習。

功前先準備一根直徑一厘米左右、長一米的麻繩或棉繩(繩必須結實)。在繩上排列整齊的打上八個死結(初習者可稍鬆),橫置於一張與肚子平高的凳上。

第一段,下肢成四平馬步,兩手伸直抓住繩結。吸氣,以意領氣進入丹田;呼氣,將丹田氣貫注十指。而後可自然呼吸(不可引氣回歸丹田),用力解開繩結。崐意想繩是人體,繩結是穴位、關節。解開後以意領氣回歸丹田。然後如上式呼吸運氣解完剩下的繩結。功畢後反複運氣衝洗十指,再用活血藥水擦拭十指。至可一氣解開八個繩結後可進下一步鍛煉。

第二段,運氣同上,隻是將繩結用水打濕增加難度。

第三段,運氣亦如上,此時必須將繩用植物油浸透。至此步功夫已不淺,為增強功力,應堅持不懈。

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