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給千人範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字希文,今江蘇蘇州人。大中祥符進士。少時貧困好學,當官後以敢言出名。主張建立嚴密的任官製度,注重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製,減輕徭役。他在蘇州城郊購田千畝,給鄉裏施義糶以養宗親。他在《嶽陽樓記》一文中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傳誦千古。(見《宋史·範仲淹傳》)
簫弄鳳來,秦女有緣能跨羽蕭史弄玉在鳳台吹簫作鳳鳴音,引來真鳳止其屋,後二人乘龍跨鳳升天而去。(參見上卷“一東”韻注)
鼎成龍去,軒臣無計得攀髯黃帝鑄鼎成功,有龍下迎,黃帝及重臣乘龍升天,小臣欲持龍須上天,將龍須拔落,墮黃帝之弓。(參見本韻注④)
四知東漢太尉楊震,字伯起,今陝西華陰人。他博學通經,時稱“關西孔子楊伯起”。他為官清廉,憎惡貪侈驕橫。昌邑令王密,夜間懷金十斤向楊震送禮,楊震說:“故人(楊震自稱)知君(指王密),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你)知,何謂無知者?”王密羞愧地抱金回去了。(見《後漢書·楊震傳》)
三語晉朝王衍問阮修:儒家提倡名教,老子莊子宣揚自然,兩者究竟有何差別?阮修說:“將無同(大約差不多吧)。”王衍聽後很欣賞,就聘阮修為屬員。時人更稱阮修為“三語(三字)掾(官署屬員通稱掾)”。(見《世說新語·文學》)
義正辭嚴理由正當充足,措詞嚴正有力。[宋]張孝祥《明守趙敷文》雲:“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勤雪案傳說晉朝孫康家貧無燭,嚴冬常映雪讀書,文人常以“雪案”比喻勤學。[明]高則誠《琵琶記》雲:“我相公雖居鳳閣鸞台,常在螢窗雪案。退朝之暇,手不停批;閑居之際,口不絕吟。”
課風簷風簷:不蔽風雨之場屋。明朝解元鄭維誠,科舉考場應試時,破題用兩句成語冠場,張公批曰:“我以半月精神思之不得,此子於風簷寸晷(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中得之,殆神助哉!”[宋]文天祥《正氣歌》雲:“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漏箭古時用漏壺計時間。上放播水壺,靠底部一側鑿滴水孔,播水壺下置受水壺,壺中放浮漂,漂紮有刻度的箭,受水壺慢慢積水,浮漂則慢慢上浮,箭則從受水壺慢慢顯露,刻度數字則由上而下逐一增大,以此計時。受水壺中帶刻度的浮漂就叫“漏箭”,亦作“更箭”。
書箋懸在卷軸一端的書名牙簽,或書冊封麵上的書名簽條。[唐]杜甫《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詩雲:“筆架沾窗雨,書箋映隙曛。”[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雲:“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簽,新若手未觸。”
文繁歸獺祭水獺捕到魚,就擺在岸邊,如同作祭祀,故稱“獺祭魚”。《禮記·月令》雲:“孟春之月……魚上冰,獺祭魚。”後把文人羅列典故、堆砌成文,也稱為“獺祭魚”。[宋]吳炯《五總誌》雲:“唐李商隱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積左右,時謂為‘獺祭魚’。”
體豔別香奩唐代詩人韓偓,字致堯,今陝西西安人。官至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其早年詩作多寫豔情,以婦女身邊瑣事為題材,辭藻華麗,故有“香奩體”之稱,留有《香奩集》。晚年詩作多寫唐末政治變亂及個人遭際,感時傷懷,風格慷慨悲涼,有《韓內翰別集》。(見[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
昨夜題詩更一字唐末江陵龍興寺僧人齊己,從小就愛佛學,喜歡詩文,其《早梅》詩作有“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句,詩人鄭穀改“數枝”為“一枝”,時人因稱鄭穀為“一字師”。(見《五代史補·齊己》)
早春來燕卷重簾[元]葛易之《京城燕》詩雲:“主家簾幕重重垂,銜芹(燕子銜芹菜地的軟泥以築巢)卻旁(旁,通‘傍’,靠近)簷間飛。” [宋]賀鑄《海陵西樓寓目》詩雲: “掃地可憐花更落,卷簾無奈燕還來。”
詩以史名,愁裏悲歌懷杜甫唐代詩人杜甫,字子美,自幼好學,知識淵博,有政治抱負。善詩好賦,其詩歌創作對曆代文人產生巨大影響,宋代以後被尊為“詩聖”。他的許多優秀詩作顯示了唐朝從開元天寶盛世,轉向分裂衰微的曆史過程,因此被稱作“詩史”。《新唐書·杜甫傳讚》雲:“甫(杜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
筆經人索,夢中顯晦老江淹南朝梁江淹,字文通,曆任宋、齊、梁三代大臣,官至梁金紫光祿大夫。其詩文曾揚名天下。一日,他夢見一個叫郭璞的對他說:“我有筆在你處已經多年,應該還我了。”江淹探懷取五色筆授之。從此,江淹作詩絕無佳句。這就是“江郎才盡”典故的由來。(見《南史·江淹傳》)